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1]46,为儿科临床常用方剂,清代医家陈复正在《幼幼集成》提到“幼科之方,独推此为第一,后贤宜留意焉”。徐荣谦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辨证经验,徐教授在儿科临证中灵活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如疳证、厌食、泄泻、佝偻病等,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受益匪浅,现简述其要,以供同道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七味白术散最先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七味药物组成 ,为健脾益气之方剂。《六科准绳》中本方主治“脾胃虚弱 ,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杂病心法》中本方“治消渴 ,不食而渴 ,胃虚无热 ,兼之泄泻”。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曰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四季脾旺而不受邪 ,若脾胃虚弱 ,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不足 ,可导致许多病变。笔者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科疾病 ,稍有心得 ,概括如下。1 脾虚泄泻泄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其中脾虚泄泻占有很大比例 ,尤其是 …  相似文献   

3.
七味白术散载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名白术散。由人参、白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内耗,烦渴多饮等。该方为笔者临证常用,随证化裁,用治于湿阻脾胃,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慢性泄泻等病症。每获良效。现选介于下。  相似文献   

4.
七味白术散为治疗脾虚泄泻的经典名方,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名老中医吴光炯教授应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经验,并对脾胃病病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七味白术散,原名为白术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白术散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苦竭,烦渴燥,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七味白术散由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加葛根、藿香、木香而成。四君子汤为补气之基础方,甘温补益脾胃之气,其中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湿止泻,葛根解表,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木香为三焦气分之要药,调气醒脾和胃~[1]。诸药合用,融补、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蔗糖对七味白术散疗效的影响提供依据,指导服用七味白术散时,科学选择矫味剂。方法应用抗生素制备菌群失调腹泻小鼠,通过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加蔗糖、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提取肠道内容物,选用特定引物对肠道乳酸菌扩增后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 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加蔗糖组OTUs数4低于正常组和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组;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知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组比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加蔗糖组更接近正常组。说明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组与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加糖组均能治疗小鼠菌群失调腹泻,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组对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优于50%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汤剂加糖组。结论蔗糖对七味白术散的疗效有一定影响,临床用药时,最好不添加蔗糖,关于最佳矫味剂,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七味白术散载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名白术散,由人参、白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内耗,烦渴多饮等。该方为笔者临证常用,随证化裁,用治于湿阻脾胃,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慢性泄泻等病症,每获良效。现选介于下。1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验证七味白术散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七味白术散与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89.27%,总有效率为96.92%,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运用黄连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1次主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味白术散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肠胃脆薄,无论感受外邪还是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均可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根据“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从调理脾胃着手,运用钱乙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疗效确切,无久用西药易出现不良反应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对五苓散的加减运用,探讨其对张仲景五苓散的发挥。吴鞠通在继承张仲景学术思想基础上,汲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方药精华及其学术思想,结合自己临床感悟,注重五苓散用于治疗湿停下焦的组方特点,将其化裁后用于转筋、神志异常等病,使其不仅适用于下焦病证,是对其治疗病位的扩展,将其用于湿温下利、寒湿腹胀等病,使其适用于各种水饮病证,扩大了其疾病治疗范围,是对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理论思想适用范围的进一步延伸,为后人加减运用经方提供思路,使之更贴合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的超微七味白术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应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并与单纯应用吗叮啉等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66.67%(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组为6.7±1.2分;对照组为7.6±1.7分(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能显著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及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方消渴方(黄连、天花粉、生地)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临床收集就诊于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9例在服用西药的同时用消渴方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11例仅服用西药治疗,其疗效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观察组中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5%。对照组中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2.7%。结论消渴方合七味白术散加减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有着较好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15.
67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七味白术散加止泻散治疗,对照组用七味白术散加口服补液盐和次碳酸铋治疗,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止泻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止泻散增强了七味白术散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同时起到止泻和口服补液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七味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味白术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为77.9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合西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优于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气阴两虚消渴病便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以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消渴便溏30例;对照组30例,以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每次50mg,每日3次治疗作为对照观察。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可明显改善腹泻,腹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嗳气,善太息等症状,可广泛运用临床,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杜纪鸣主任医师在秉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理论的前提下,尤其推崇李东垣脾胃学说,临床实践中重视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病,提出脾肾亏虚是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从医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在方剂运用上常选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防己黄芪汤、半夏泻心汤、参苓白术散等,在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65例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谷维素、地衣芽胞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2组腹痛、腹胀、腹泻、食少纳差、黏液便、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纵观古今医案,历代学者以及医家都非常重视该方。笔者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20余年,此次有幸成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学员,跟随陈绍宏教授师承学习,在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疾病方面偶有所得。现将研修心得与临证感悟跟大家交流,详见以下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