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杨新春 王树玉 杜惠兰 罗颂平 金哲 李蓉 阮祥燕 章勤 冯晓玲 陈世财 贺丰杰 魏绍斌 鹿群 王艳琴 刘阳 孟庆伟 郝增平 李颖 莫美 张霄潇 赵瑞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7):241-246
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妇产科、西医妇产科及药学领域专家,深入探讨先兆流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及用药方案。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染色体、内分泌、免疫异常是先兆流产发病的关键因素,冲任气血失调是核心病机;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在保胎、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缓解焦虑状态、调节生殖内分泌及免疫异常、个体化、多样化治疗、增效减毒、未病先防等方面具有优势;中西医诊疗难点在于明确母体因素导致流产的预测指标和易栓症的治疗,在辨证的指导下,谨慎使用活血化瘀药;复发性流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未来亟需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推进先兆流产的中医药现代化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肺结节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肺结节临床诊疗,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专家围绕肺结节的现代医学认识进展、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各家学说、中医药参与肺结节全程管理的作用与优势、肺结节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肺结节科普工作等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诊疗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肺结节的病因多考虑为虚实夹杂,虚证责之肺脾,实证多为痰湿、血瘀、气滞。中医药治疗肺结节作用包括对部分患者局部结节的控制、缩小;对体质的改善;对多系统结节性疾病的改善;减少焦虑情绪及过度诊断治疗;作为不愿意、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替代方案。目前,肺结节最佳诊疗策略尚未形成,需要从临床流行病学、生物学和循证医学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研究。找到中医药干预肺结节的优势环节、有效方药、明确目标人群和确定有效结局是目前研究的首要任务,同时应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对肺结节病因、生物学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肺癌诊疗专家共识需不断修订完善,指导临床医生规范、科学、精准地进行有效诊疗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切入点仍不明确,制订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明确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风湿领域中医优势病种青年沙龙研讨会(以下简称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以广泛涵盖中医、西医风湿领域专家的研讨小组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研讨两种形式,充分探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初步形成一致意见,为制订出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提供基础。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结合现代医学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为践行“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指导思想提供客观临床证据;要以“四个互”为要求,即语境互通、学理互释、标准互证、手段互融,要着重解决难治性风湿病;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点上,本文介绍达成广泛共识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综合征等6种优势疾病的21个优势环节。本研究为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际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干燥综合征(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风湿、西医风湿及药学领域专家,深入探讨SS的中医药治疗优势及优选方案。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后认为,SS早期诊断率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自身免疫异常是SS发病的关键因素,气阴两虚是核心病机;SS的舌象极具特点,可能成为本病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突破口;中医药治疗SS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系统受累、个体化治疗、缓解睡眠和情志障碍、疾病早期发挥“治未病”功效及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等方面具有优势,在SS不同阶段均有优势点;中药内服、外治、针刺和针刀均是可选的治疗手段;优选方案应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病情阶段、中医药优势综合制订。应深入研究SS的临床特点和生物标记物对本病患者进行分层,探索建立基于循证证据的SS中医精准治疗方案。基于SS舌象的独特表现,建立疾病早期诊断和不良预后识别模型,实现早期防治,改善预后。未来应大力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S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制定相关指南,优化和规范当前的诊疗,为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治疗SS的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难治性、慢性非关节性风湿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部分特色非药物疗法,如针刺、太极拳、八段锦等已显示出较为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明确的“身心同调”治疗优势和特点,201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中医优势病种。为了明确FMS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风湿专业、心理专业、针灸脑病专业及产业等近20名专家围绕“FMS临床诊疗难点和中西医优势”进行了研讨,就FMS早期诊断的难点和应对、常见非特异症状的改善与维持、优选镇痛疗法、中医基本病机和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等焦点问题形成以下建议。FMS目前面临早期正确诊断率低、患者参与度差、单纯西医治疗获益不理想这三重困境,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建议以风湿科医师作为本病的主要诊断力量,提升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程度,积极实施运动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多维的特点,在减轻疼痛、改善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等多方面起效,并倡导FMS治疗注重中西医并重和多学科联合治疗,旨在提高我国FMS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7.
8.
关于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和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循证医学方法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途径,构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重大研究项目,力争在中医药理论、方法学、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和疗效提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对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开展系列青年沙龙研讨,针对所在专科疾病或领域探讨并梳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病种的优势点,并邀请行业权威专家点评给出指导意见,形成报告。围绕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探讨实践、人用经验向人用证据、转化路径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对优势病种的系统研究,挖掘中医在疾病治疗不同阶段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医的防病治病能力,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同时也促进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进一步形成行业指南或共识及全面推广奠定基础,供中医药研究发展政策规划、临床诊疗、卫生经济和社会服务领域等参考,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型诊疗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景尚 刘晓巍 王昕 郭兰中 来玉芹 赵峻 何军琴 江雪娟 赫英东 李湛 杨冬 丁玉龙 吴英 高伟 郭淑贞 张苍 朱勇 管斯琪 张霄潇 赵瑞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20):206-218
近年,随着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危孕产妇比例显著增加,产科疾病谱不断变化,给产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治疗难题。中医药对多种产科疾病具有明确疗效,且治疗方法多样,为产科疑难疾病的解决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手段,但目前临床参与度和作用发挥不足。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邀请了产科临床一线的西医与中医青年优秀专家,围绕妊娠剧吐、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咳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血型不合、产后缺乳、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产褥感染、产后身痛、剖宫产术后切口血肿/愈合不良、产后尿潴留、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抑郁症等15种产科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优势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以期在临床实际诊疗中给患者提供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产科疾病的诊疗效果,惠及大众。同时,期望更多产科临床医生了解中医的治疗效应及优势、中西借鉴、沟通融合,继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产科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我国男性生育能力显著下降,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给男科医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治疗难题。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明确疗效,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明确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症的不同种类及不同阶段做起的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邀请了男科临床一线的西医与中医青年优秀专家,围绕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精液液化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不育、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改善抑郁焦虑状态等6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就中医治疗的优点、特色、短板及优势病种、优势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男性不育症的各种病因及相关环节的治疗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男性不育症由于病因不完全明确及发病机制复杂等原因,单纯西医治疗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而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核心,改善功能性疾病是学科优势,同时可以对应多靶点、多病因,并且有内治外治等综合性疗法,因此中医治疗及中西医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文总结了纯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罗列了相关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以期让更多男科医生了解中医的治疗效应及优势能够实现中西借鉴、沟通融合,在临床实际诊疗中给患者提供优... 相似文献
12.
中医儿科学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特色鲜明。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系列青年沙龙,研讨临床优势病种。本次研讨专家提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对于发挥中医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诊疗水平、传承中医学术、促进中西医结合以及满足患者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中医儿科优势点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安”。中医儿科优势范围涵盖呼吸、消化、内分泌、精神和皮肤多个系统。本文总结了本次沙龙讨论的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遗尿;边缘性矮小、单纯性肥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13个病种的优势。优势内容总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凸显了治病求本的优势,使得治疗有法,且精准。二是中药多为天然本草,安全性强。三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尤其是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科应用广泛,家长接受度高,且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及治疗用药的发展,过去的10余年,在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非糜烂性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耐药、疾病症状重叠、食道外症状的治疗方法比较局限、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优势。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二期临床优势病种系列青年沙龙(胃食管反流病)”邀请18位中西医权威消化专家围绕“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疗难点和中医优势探讨”进行了研讨,就现代医学诊治成果与贡献、症状改善和维持、疾病症状重叠问题的应对、抑酸剂的减停和撤药、食管外症状治疗等焦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中西医交流、优势互补,梳理现代医学诊疗的难点,明确中医药干预的定位和优势,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莉莉 刘大新 刘锦峰 郭淑贞 辛忠海 王仁忠 田理 王奎吉 张名霞 杨仕蕊 郭树繁 刘勇刚 张伟 江玲燕 陈慧 廖星 李耿 迟晨雨 张霄潇 闫占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2):203-211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对变应性鼻炎(AR)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反复推敲论证形成了该建议共识。近年来AR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导致较大的疾病负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AR的发生并非单纯的免疫力降低或亢进,而是免疫失衡导致的,契合于中医的阴阳失调。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及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西药存在起效快但易复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昂等问题,而中医药治疗AR方法多样并且可用于AR的各个阶段。中医药对发作期鼻塞、流涕或嗅觉障碍等症状控制、缓解期预防复发、对经西药系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R或类固醇抵抗型AR有一定效果和优势,尤其是针刺治疗AR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和指南推荐。中医药在治疗AR局部症状的同时可兼顾心身情况的调护,并易于进行慢病管理及长期随访。中西医应当整合优势,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的不可忽视和替代的独有优势,形成便于学习和推广的综合诊疗方案,凝练成果,以AR为切入点,在中西医融合的视角下开展深入研究,推动AR相关的中医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脓毒症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制定出中医西医公认的、融合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脓毒症领域专家围绕针对脓毒症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急危重症,围绕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总结了中药在纠正炎症反应失衡、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轻脏器损伤等环节的作用,提出了中西医治疗建议,为临床实际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膜性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发病类型复杂的特点,现阶段西医对其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期使用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且难以改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将是未来临床干预膜性肾病的主要手段,其具体相关作用机制将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文章从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版:正文: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指病因不明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约80%的患者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水肿病范畴。 相似文献
18.
19.
20.
膜性肾病(membranu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利尿、降压、降脂、抗凝、ACEI或ARB降尿蛋白。对因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治疗。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毒副作用大,易出现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中医学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探索,在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病程进展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