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胃溃疡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中药文献数据库,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涉及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共183味,总频次达3 489次,共有32味频次30次且构成比1%的中药,其总频次达2 626次,占中药总频次的75.27%,其中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延胡索、黄芪、白及;通过Apriori算法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1≥50%,置信度2≥50%,相关度1,且甘草除外的规则来挖掘各证型药对,其中脾胃阳虚证常见19对药对,以白芍-黄芪、桂枝-黄芪、白芍-桂枝为主;肝胃不和证常见17对药对,以白芍-柴胡、柴胡-香附、白芍-香附为主;气滞血瘀证常见17对药对,以白及-海螵蛸、海螵蛸-三七、白及-三七为主;脾胃气虚证常见16对药对,以白术-党参、白术-茯苓、党参-茯苓为主;胃阴虚证常见28对药对,以北沙参-麦冬、北沙参-石斛、白芍-北沙参为主。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胃溃疡用药规律,选用有效的药物及药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频次,为该病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对2005-2015年所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文献,以病毒性肝炎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获取原文,对所用的中药类别及用药频次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中,共选出111首方剂,17类中药,共计115味中药。其中药物类别使用频次居于前6位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单味药用药频次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黄芪,柴胡,丹参,茯苓,白术,茵陈,赤芍,甘草,白芍,郁金,当归。结论:研究总结近10年间关于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用药频次规律和特点,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下,在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当中,应当重视补虚药与清热药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  相似文献   

3.
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对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的中药处方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4.1平台,对高频药物进行用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得到治疗崩漏的方剂42首,涉及中药64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427次,使用频次≥10次的前11味中药为白芍、当归、甘草、柴胡、白术、牡丹皮、川芎、茯苓、生地黄、香附、栀子;有强关联的5组核心药对组合分别为白芍与当归、白芍与柴胡、当归与柴胡、白芍与白术、当归与川芎。结果提示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时,注重采用柴胡、香附、当归、白芍等药以疏肝、养肝、柔肝,同时不忘行气活血、养阴生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的文献数据,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内置程序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使用频次、组方配伍规律及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筛选得到文献197篇,涉及药物228味,药性以温、寒、平为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脾、胃、肺、肝经。使用药物频次最多的5味药物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和党参,居前5位的药物配伍组合为"白术,甘草""白术,茯苓""党参,白术""甘草,白芍"和"白术,白芍",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新方4首。【结论】从文献数据挖掘得到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药物为主,并常配伍温阳补虚、养血活血类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中药148味,累计使用频次977次,其中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共19味,累计使用频率达54.2%,将其视为高频药物,位于前10味的分别为甘草、钩藤、茯苓、白芍、白术、天麻、僵蚕、陈皮、党参、石菖蒲。药物多为甘平、苦温之品,多入脾经、肝经。聚类分析包括6类,涉及方剂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复杂网络分析中药排名前7的节点为钩藤,甘草,白术,白芍,天麻,石菖蒲,茯苓,药物联系强链接为钩藤-茯苓,白芍-甘草,钩藤-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多用甘平苦温归肝脾经之药,治以健脾平肝,息风止动,涉及处方有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究牛学恩教授临证诊疗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的治疗规律。方法 收录牛学恩教授门诊诊疗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的获效方剂,对中药使用频次、用药模式、新处方等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实行软件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27张处方,177味中药,四气统计得出温性药占42.10%、寒性药占26.66%,两者总占68.76%。中药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苓、甘草、半夏、柴胡、白芍、白术、当归、陈皮、生姜、黄芩。同时得出牛学恩教授临证治疗该病的组方规律网格图。最后,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出“竹茹-枳实-莲子心-灯心草”“海螵蛸-焦神曲-夏枯草-青皮-龙胆草-胡黄连”“党参-枳壳-白术-枳实”等新方核心组合13组。结论 牛学恩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时,寒温并用各行其是,补虚泻实随证用之,重视调节中焦气机、升降左右,并结合疏肝、健脾、温阳、通下等法,尤善用辛开苦降之法使气机升降有度,脏腑协调互用,气机枢转有度,则阴阳和,心神安、胃肠治、抑郁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研究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研究《大国医经典医案诠解·病症篇·围绝经期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妇科病名医验案解析》三本医案中与围绝经期失眠相关的医案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别对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筛选出118首方剂,涉及中药212味,药物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29次的药共计13味,性味归经统计显示中药以寒性药占比最多,主要归肝、心、肾经;提取出使用频次最高的龙骨、牡蛎药对;提取出4首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候选新方。结论 名老中医治疗失眠,以肝、心、肾经药为多,以滋阴清热药为主,同时善用龙骨、牡蛎药对。新方组合提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要重视对脏腑肝的调理,通过平肝阳、清肝热、解肝郁达到安神之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杨少锋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杨少锋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7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病例中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采用SPSS 21和SPSS Modeler 14对中药的频数、频率、归经、聚类和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 (1)选取符合统计要求的中药67味,累计使用4 689次,其中甘草、桂枝、大枣、白芍等21味中药为高频次用药。(2)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常用中药类别。(3)高频中药归经以脾经、肺经、肾经为主。(4)聚类分析结果第一类:桂枝、大枣、生姜、甘草、白芍、鸡血藤、人参、威灵仙、细辛,此基本方为桂枝汤新加汤。(5)常用药对为柴胡与枳实、威灵仙与枳实、杜仲与牛膝、生姜与大枣等。结论杨少锋教授善用六经辨证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经方的基础上加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临床疗效好,为中医药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汤剂复方内服治疗下焦湿热型尿石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尿石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近30年相关文献,将最终筛选出的25篇文献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药性、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 3.6.1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本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药物为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占总频次的80%以上,并从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中挖掘出最常用药对和药组搭配;从功效角度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三者累计占总频次的56.56%;从药性角度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是平性、温性药物,三者累计占药性总频次的66.88%;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淡味药,三者累计占药味总频次的61.39%;从药物归经角度以归膀胱经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肝、肾经药物,三者累计占归经总频次的32.14%。结论 从用药规律中体现常用药物紧扣其病因病机,以膀胱肝肾功能失调为本,临床上多选用补益脾肾、清利湿热、活血祛瘀、通淋排石之法治疗本病。文献数据挖掘对于临床用药的规律及特点的整理和归纳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2000年1月~2021年1月关于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中Apriori算法进行中药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7篇,涵盖13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酸枣仁、当归、川芎、甘草、茯苓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平、温性药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肝、心、脾经;关联分析共得到关联数据33条,核心组合为“酸枣仁-夜交藤”“酸枣仁-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当归-柴胡-白芍”等;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合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以宁心安神为治疗大法,同时根据证型不同选择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疏肝柔肝、清热化痰、养血活血等治法,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其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检索得到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70篇,处方69首,中药155味;药物主要归肝、心、脾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多苦、甘、辛。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药物关联频次最高的药对是柴胡-白芍。对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核心药物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核心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主要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等靶点,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c GMP-PKG等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可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且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法,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收集全网文献中有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药复方,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里收录的文献,将收集所得的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频数分析显示所得40首处方共涉及药物92味,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25味,使用频次在前11位(使用频次≥10)的是甘草、柴胡、黄芪、茯苓、白术、陈皮、党参、枳壳、五味子、白芍、川芎;频次居前4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为首;归经以肺经为要;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新方;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以补气药为主,同时辅以理气、祛瘀、化痰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药组方和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纳入中药处方40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次大于10次的药物共有18味,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为两面针、白芍、三七、丹参、降香、煅龙骨、甘草、千斤拔、茯苓、山茱萸。所用中药以性平温及味甘辛为主,入肝、肾、脾经居多。提取得到2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15个,衍化得到的新处方3首。【结论】国医大师韦贵康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药上常用性平温、味甘辛、归肝肾脾经的药物,治疗原则以行气活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祛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方剂和药物信息提取,建立Excel方剂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高频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统计,应用SPSS Statistics 25统计学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数据库共检索出791篇文献,筛选后纳入79篇,涉及方剂83首,中药107味,药物总频数845次。频数≥10次的药物有26味,前5味为柴胡、甘草、白芍、丹参和川芎;功效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等12类;药性有苦、辛、甘等7类;药味以温、寒、平为主;多归于肝、心、脾经。聚类分析将药物聚成6类,核心药物有龙骨、牡蛎、黄芩、桂枝、大枣、党参、半夏。因子分析可提取药组3个、药对2个、单味中药3个。所有药物关联规则可得到33个药对或药组,其中柴胡和白芍药对的支持度最高。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为主,苦、辛合用,寒、温并调,以肝、心、脾经为主,临床可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等思路遣方用药,达到"祛瘀调神"治"双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用药频次及常用剂量、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频次。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并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预测潜在新处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最终录入210首方剂,通过“频次统计”共提取出181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2 410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共46味,根据功效主治,可大致包括理气药、安神药、补气药、清热药及补血药等。分析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规律可知,温性、甘味药物最为常用,多归于心经,肝经和脾经次之。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发现,在药物组合中,白芍-柴胡应用最多;枳壳和柴胡的关联度最强,高达90%;网络图则提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等药物为关联网络的核心。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组合,可得到24个药物核心组合。运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12种,进一步聚类得到6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柴胡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为柴胡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有柴胡中成药的药物组成、主治疾病、证候等信息,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含柴胡中成药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柴胡方剂的用药规律,选取核心主治疾病、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87首含有柴胡的成方制剂,经频次统计分析,共含562味中药,常用中药有16味(频次≥56),如黄芩、当归、白芍等。中药药性以温性药、寒性药居多,以苦、辛、甘味为主,主要归肝、脾、胃经。涉及主治中医疾病98种,常见疾病为感冒、胁痛、月经失调。涉及中医证候85种,常见证候为风热犯表证、肝郁证、食积证。经关联规则分析,在设置支持度≥20%且置信度≥0.9时,共得出26个核心药物组合,常见组合为柴胡-黄芩、柴胡-白芍、柴胡-当归等。治疗胁痛的核心药物组合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用治感冒的核心药物组合则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风热犯表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逍遥散加减。结论:含柴胡方剂中柴胡常与补血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同用,可增强方中解表退热、透邪外达、疏肝解郁之功,为临床用治肺系疾病、脾胃病证、肝胆病证及妇科疾病之风热犯表证、肝郁证常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挖掘国内主要数据库中收载的有关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文献中的复方,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搜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全文数据(VIP)中有关中药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复方690首,含单味药265味.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高频药物有山楂、白术、麦芽、茯苓、陈皮、鸡内金、神曲、甘草、山药、党参等;频次居前7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消食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累积频率占90.17%;药性以温、平为主,其次为寒;药物归经涉及十二经脉,主要归经为脾经、心经,其次为肝经、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白术为治疗厌食的核心药物,白术-党参、白术-甘草-茯苓、白术-党参-陈皮、山楂-麦芽-神曲为常用药物组合.[结论]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治法为消食、补气、理气、化湿之法,药物的性味以温平为主,用药以四君子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的内服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s://www.cnipa.gov.cn/)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用药频次≥15次的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专利复方专利125项,涉及药物375味。性味以苦甘寒为主,主要归肝经,其次归肺经、心经、脾经。高频药物主要为甘草、黄芩、柴胡、金银花、板蓝根、栀子、龙胆、赤芍、延胡索、当归等。高支持度的药物组合为“甘草,黄芩”“龙胆,栀子,柴胡”“栀子,黄芩,甘草,龙胆”,核心药物为甘草、黄芩、板蓝根、栀子、柴胡、龙胆、车前子、金银花等。聚类分析得到9类药物组合。【结论】治疗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专利复方多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行气活血为法,临床可根据具体证型加用凉血、补血、健脾、利湿之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收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40例,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中医用药规律。结果:所收集的140例患者中,男47例,女93例;年龄(63.2±7.5)岁。在病例资料中,首次中药处方共涉及191味中药,药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 656次,其中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黄芪、炙甘草、党参、丹参、川芎、柴胡、白芍等;居于前列的中药种类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药、理气药等。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涉及补气、活血、祛湿、清热、化痰、理气等法,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常需多法并用,而非一法通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的用药经验。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的药物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1人次病例,涉及93味中药,呈现出2组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常用药对及2个常用类方的聚类。结论庄礼兴教授治疗头痛用药平和、处方精微,注重分经辨证使用引经药,止痛首选白芍-甘草药对,根据病情轻重,调整白芍剂量;其次加用延胡索,痰湿头痛以温胆汤化裁为基础,气血亏虚头痛以四君子汤化裁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