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 (DCE-MRI)参数[容量转移(Ktrans)、速率常数(Kep)]与乳腺癌雌激素受(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相关抗阳(Ki-67)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不同ER、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定量参数Ktrans、Kep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不同ER表达强度间Ktrans、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trans、Kep值与ER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乳腺癌不同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Ktrans、K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trans、Kep值与PR、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Ktrans、Kep与PR、Ki-67表达水平相关,可为诊断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计117个乳腺肿块病灶,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81个,恶性病灶36个;恶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其中恶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分的比例达到83.33%,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3.33%、83.95%和83.76%;恶性病灶应变率比值(SR)和面积比值(AR)分别为(3.64±0.81)和(2.01±0.99),明显高于良性病灶的(2.97±0.95)和(1.14±0.41)(均P0.05);SR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6.11%、81.48%和82.91%;AR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5.00%、88.89%和84.62%;超声弹性成像评分、SR和AR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和面积比值等三种方法在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准确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本文旨在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光谱CT双期增强扫描的25例乳腺肿块患者(31个病灶)资料,比较良、恶性组双期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40 keV)CT值及强化增值(?CT)、碘浓度(IC)及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有效原子序数(Zeff)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动脉期VMI40 keV ?CT及双期VMI40 keV CT值、IC、NIC、K、Zeff均大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静脉期,其中动脉期VMI40 keV ?CT的AUC最大,AUC为0.899(95% CI=0.737~0.978),阈值为35.75 HU时,其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1.8%、75.0%、100.0%。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动脉期诊断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VMI40 keV ?CT的诊断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CDFI)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直径<2c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1例患者共82个乳腺病灶进行了UE、CDF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UE结果、CDFI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弹性评分4~5分为恶性预测标准,UE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0%、91.2%、89.0%;CDF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8.0%、68.4%、68.3%.结论 UE在诊断乳腺小肿块的准确性上有明显优势,弥补了CDFI的不足,降低了临床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利用人体的天然腔道如取出手术标本,无需在腹壁进行小切口,有微创优势。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NOSES与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7),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NOSES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41.18±68.87)min vs. (180.05±61.12) min,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下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50±0.80)d vs. (3.45±0.71)d,(3.20±0.95)d vs. (4.22±0.81)d,(1.25±0.32)d vs. (1.80±0.75),P<0.05];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额外使用止痛药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01±0.87)分vs. (3.95±0.80)分,7.14% vs. 23.40%,P<0.05];观察组术后1周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7.21)mmol/L vs.(60.10±6.80)mol/L,(230.05±31.17)pg/mL vs. (197.76±30.81)pg/mL,P<0.05]。结论 腹腔镜下NOSES治疗结直肠癌有较好的效果,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随机检查的103例患者的109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 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 结果与病理对照。 结果:109个肿块中, 良性71个, 恶性38个, 良、恶性乳腺肿块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为(2.26±1.39)和(6.95±4.08),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58%, 80.28%, 80.73%和86.84%, 88.73%, 88.07%(P>0.05); 联合应用则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提高至97.37%和93.58%(P<0.05)。 结论:以二维超声为基础, 结合弹性成像技术, 可提高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bcH10、ER、PR、Ki-67、p53和HER-2的表达差异,分析UbcH10表达与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ER、PR、Ki-67、p53表达及HER-2等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UbcH10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和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UbcH10的表达与Ki-67、HER-2表达有相关性;UbcH10的表达与病人年龄、肿块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ER、PR、p53表达状态无相关性;UbcH10高表达组预后差,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表达。结论: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淋巴漏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作用相对有限,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处理创面可较好促进局部炎症反应以闭合漏点,因此本研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引流量的影响及安全性,以明确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淋巴漏的69例PTC患者资料,依据淋巴漏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术中常规双侧留置负压引流)、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4、6天,通过引流管注入2支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体温变化,记录其引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1、2、3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4、5、6天引流量低于对照组[(310.79±32.16)mL vs.(338.64±34.55)mL、(157.82±16.43)mL vs.(325.43±33.96)mL、(87.34±8.59)mL vs.(333.68±34.59)mL,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6、7 天体温高于对照组[(37.78±3.77)℃ vs.(35.96±3.60)℃、(37.65±3.72)℃ vs.(35.79±3.68)℃,均P<0.05],其他时点两组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17±0.63)d vs.(7.28±0.75)d,P<0.01];观察组部分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局部发热、寒战不良反应,予以物理降温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与对照组(12.50% vs. 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部分患者可能有体温升高、发热等现象,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Ki-67在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史、ER、PR等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6例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阳性56例中,Ki-67、HER-2不同阳性程度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月经史组、肿瘤大小组HER-2阳性程度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R-2阳性程度组的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仍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同时检测HER-2、Ki-67等指标有助于准确的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分子标记物结果并行术前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69例。将Ki-67表达≤14%定义为低表达,14%定义为高表达。由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确定病变MRI影像特点。评价指标包括:病变的长径、强化方式(肿块及非肿块强化)、形状、边界、边缘有无毛刺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结果 Ki-67与ER、PR呈负相关,与HER-2分级无明显相关性。Ki-67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与肿块直径呈正相关。Ki-67高表达的肿块直径明显大于低表达组(χ~2=10.623,P=0.005)。肿块强化方式、肿瘤的形状、边界是否清晰、有无毛刺以及TIC类型在Ki-67不同表达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i-67作为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标记物,与其他分子标记物及肿瘤的直径明显相关,但与除直径外其他MR征象不具有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陈彦博  李永  曾钢  刘文宙  王智慧  马梦君  李嘉杰  陈宸  宋卫东 《骨科》2022,13(3):229-232,236
目的 探讨术前MRI评估距骨软骨损伤病灶范围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4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距骨软骨损伤病人,通过测量术前MRI和术中损伤病灶的冠状面最长径和矢状面最长径,计算其面积,并比较术前MRI和术中测量数据的差异。结果 术前MRI测量的距骨软骨损伤病灶矢状面最长径、冠状面最长径、面积均大于术中测量数据[(13.3±3.8) mm vs. (9.4±3.9) mm,(9.0±2.5) mm vs.(5.2±2.1) mm,(96.5±45.8) mm2 vs. (41.8±29.3) mm2,P<0.05]。术前MRI评估与术中评估一致率为60%(24/40),术前MRI过度评估率为35%(14/40),术前MRI评估不足率为5%(2/40)。结论 与术中测量相比,MRI用于术前评估距骨软骨损伤病灶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过度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2015年2月—2019年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患者20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中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ER在TNMⅠ~Ⅱ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组织中表达高于Ⅲ级患者(P0.05)。PR和ki67在TNMⅠ~Ⅱ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组织中表达均低于Ⅲ级患者(P0.05)。HER-2在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均P0.05)。结论:检测ER、PR、HER-2、Ki-67表达水平,有利于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原位癌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直径与其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及瘤壁强化(AWE)的关系。方法 对前瞻性纳入的85例UIA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高分辨率MR管壁成像(HRMR-VWI)及四维血流MRI (4D flow MRI),观察其100枚UIA的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及AWE,计算UIA纵横比(AR)、大小比(SR)、顶颈比(DNR)、高宽比(HWR)、强化率(ER)及壁面切应力(WSS);比较直径<7 mm (n=78)及≥ 7 mm (n=22) UIA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直径<7 mm与≥ 7 mm UIA患者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史、动脉瘤相关症状、SR、DNR、形态、AWE、ER及W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SAH史、UIA的SR、形态及ER为其直径≥ 7 mm的独立危险因素。WSS与UIA直径、SR及ER均呈负相关(r=-0.70、-0.67、-0.63,P均<0.001)。观察者间判断AWE的一致性极高(Kappa=0.87),测量ER及WSS的一致性均好(ICC=0.946、0.871,P均<0.001)。结论 既往SAH史,UIA的SR、形态及ER均为其直径≥ 7 m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会在颈前部留下瘢痕,严重影响颈部美观,尤其对于年轻女性且有瘢痕体质的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腔镜甲状腺手术可经过乳晕、腋窝或胸乳等入路进行病灶的切除,具有隐形疤痕的作用,但有部分观点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因为要建立皮下通道及手术空间,其创伤更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指标,进一步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外科手术治疗10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采取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54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美容效果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115.3±22.7)min vs.(87.5±26.4)min,P=0.037];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22.3±6.4)mL vs.(45.2±7.1)mL,P=0.009;(25.6±6.5)mL vs.(49.5±12.7)mL,P=0.011];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4.52±0.31)d vs.(7.81±0.86)d,P=0.027];腔镜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开放组[(9.33±1.40)分 vs.(3.41±1.24)分,P=0.033];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1.77±0.34)分 vs.(4.52±0.55)分,P=0.024];腔镜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6.2% vs. 18.4%,P=0.018)。结论 与开放甲状腺手术比较,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新辅助化疗是早期高危或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保乳和提高整体治愈率重要的治疗策略,新辅助化疗人群的选择和方案的制订依赖于分子分型。然而目前尚缺乏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差异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HER-2表达水平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差异,旨在明确其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新辅助化疗人群选择和方案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5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新辅助化疗且行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比较不同HER-2表达水平(0表达、低表达、过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独立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患者的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601例患者,其中HER-2 0表达231例(38.4%)、HER-2低表达137例(22.8%)、HER-2过表达233例(38.8%)。与HER-2 0表达患者和HER-2过表达患者比较,HER-2低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BMI,合并肿瘤家族史更少见,组织学分级更低,激素受体(HR)阳性比例更高;HER-2过表达患者的肿瘤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HER-2 0表达和HER-2低表达患者(均P<0.05)。HER-2低表达患者中,HR阴性亚组患者较HR阳性亚组患者肿块更大,组织学分级更高,Ki-67水平更高(均P<0.05)。全组患者中,HER-2表达水平、pCR、临床淋巴结分期(cN)是患者无病生存(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ER-2过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pCR率及DFS率明显高于HER-2低表达和HER-2 0表达患者(均P<0.05),但HER-2低表达和HER-2 0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pCR率及DFS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肿瘤纤维化程度和雌激素受体(ER)状态是HER-2 0表达乳腺癌pCR的独立影响因素,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ILs)水平是HER-2低表达乳腺癌pCR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纤维化程度和ER状态是HER-2过表达乳腺癌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优于HER-2 0表达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ER状态和纤维化程度、sTILs水平分别是HER-2 0表达与低表达患者pCR的独立影响因素,而ER状态与纤维化程度是HER-2过表达患者pCR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鉴别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价值。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恶性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0例(良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UE、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腺肿块超声特征、UE硬度评分,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准计算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疾病的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组和良性组的肿块形态规则情况、边缘完整性、微钙化灶检出率、后方回声衰竭情况、肿块内血流分级、RI≥0.7的占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UE评分≥4分的患者检出率83.8%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的12.5%(P0.05);UE、CDFI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3.75%、误诊率为10.00%。结果表明,UE联合CDFI对临床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NCT)后Ki-67表达改变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与分子分型的关联性。方法选180例乳腺癌病患为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法对所有病患癌组织中的ER,PR,HER-2与Ki-67进行测定。所有病患都维持5个周期左右的NCT再行手术。结果病患癌组织内的Ki-67表达和ER以及PR负相关,而和HER-2以及乳腺肿瘤的大小正相关;ER与PR阴性组的pCR率都较各自对应的阳性组高,Ki-67中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更高的pCR率;各分子亚型间的化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且它们的pCR率由低到高分别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与HER-2过表达型。结论病患在接受NCT后,Ki-67表达变化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与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定性诊断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局部切除组织活检诊断的64例乳腺单发ADH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恶性与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及乳腺X线、DCE-MRI征象,分析DCE-MRI预测乳腺恶性ADH的效能。结果 64例乳腺单发ADH中,28例为恶性(恶性组),36例非恶性(非恶性组),组间活检方式、病灶最大径、MRI示乳腺实质背景强化(BPE)、乳腺X线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1);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BPE为乳腺恶性ADH的独立影响因素[OR=7.550,95%CI(1.575,36.197),P=0.011]。DCE-MRI诊断BI-RADS 4A及以下者27例,其中3例为恶性;4A类以上(4B及4C)37例,25例为恶性,诊断敏感度89.29%(25/28),特异度66.67%(24/36),阳性预测值67.57%(25/37),阴性预测值88.89%(24/27)。结论 DCE-MRI可用于定性诊断乳腺ADH;其所示中重度BPE为术后病理恶性的正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Pavlik干预和非Pavlik干预(蛙抱、髋关节外展操、宽尿不湿等家庭干预)治疗Graf Ⅱa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Graf Ⅱa型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共纳入631例(833髋),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随访。分别在0~6周Graf Ⅱa型患儿(300髋),6~12周Graf Ⅱa(+)型患儿(478髋),6~12周Graf Ⅱa(-)型患儿(55髋)中观察Pavlik干预(Pavlik组)和非Pavlik干预(非Pavlik组)的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初始α角、转归正常的时间及α角、α角增加值。结果 Pavlik干预组和非Pavlik干预组均无并发症出现。0~6周Graf Ⅱa型患儿中,Pavlik组的初始α角明显低于非Pavlik组(53.83°±2.56° vs. 57.23°±1.65°),α角增加值显著高于非Pavlik组(10.43°±1.21° vs. 6.36°±1.45°),转归正常的时间明显少于非Pavlik组[(40.09±19.40) d vs.(45.76±17.57) d];6~12周Graf Ⅱa(+)型患儿中,Pavlik组的初始α角明显低于非Pavlik组(56.53°±1.63° vs. 57.75°±1.15°),α角增加值显著高于非Pavlik组(7.52°±1.26° vs. 5.84°±1.71°),转归正常的时间明显少于非Pavlik组[(34.31±12.82) d vs. (43.71±19.98) d];6~12周Graf Ⅱa(-)型患儿中,Pavlik组的转归正常时间明显少于非Pavlik组[(45.80±16.14) d vs. (57.33±14.40) 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vlik干预、非Pavlik干预均可治愈Graf Ⅱa型DDH,相比之下,Pavlik挽具更能缩短转归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9例接受常规超声(US)、CEUS及乳腺X线摄影(MG)的女性乳腺单发占位性病变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CEUS诊断结果分为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EUS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49个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205个,恶性病变144个。CEUS正确诊断127个恶性、170个良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88.19%(127/144),特异度82.93%(170/205),准确率85.10%(297/349),假阳性率17.07%(35/205),假阴性率11.81%(17/14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至乳头距离(DtP)、合并高危病变是CEUS假阳性的影响因素(P均<0.05);而年龄、病灶最大径(LMD)与CEUS假阴性有关(P均<0.05)。结论 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年龄、DtP、是否合并高危病变与CEUS假阳性有关;年龄、病灶最大径与CEUS假阴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