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基底层黑素细胞损害缺失引起的皮肤着色障碍性皮肤病,表现为头面部、毛发、乳晕、生殖器、黏膜和创伤部位边界分明的象牙白色、乳白色色素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交及身心健康。该病作为一种患病率逐年攀升的损美性疑难皮肤病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提出的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噬、氧化应激、自体细胞毒性、神经体液、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发病假说仍存在研究盲点。西医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小分子拮抗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生物制剂、维生素D衍生物、光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陷。中医药调控白癜风以其治疗通路广、作用靶点全、简验廉效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给广大医患带来福音,多项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复方可通过调控该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黑素细胞自噬,保护黑素细胞免受氧化应激进而促使白斑复色。但目前中医药调控白癜风相关信号通路的系统总结较少,故该综述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中医药调控白癜风的主要信号通路[即分子氢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信号转导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损伤、泡沫细胞的形成、血小板活化等多个方面有关,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A/ROCK)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药物通常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较多,并发现多种单味中药可以通过靶向信号分子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本文通过对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成过程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药防治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方面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EMS虽然有着良性的形态学表现,但在分子生物学行为上却有着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特点。近年来EMS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与人工流产、宫腔镜操作、剖宫产的频次增加等密不可分。西医治疗EMS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术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等方式,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不良反应明显、复发率高、再手术的难度大、出血量多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病理过程,如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心肌顺应性下降和心功能受损,可诱发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目前治疗主要以抑制纤维化进展为主,疗效欠佳。MF的发病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独特优势,在MF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中医药在MF信号通路调控方面的应用,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调节MF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自噬、增殖与凋亡、减少心肌氧化应激与损伤、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等生理作用,具有减轻甚至逆转MF的潜力。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中药复方如益心附葶饮、鹿红方、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抗纤益心方等,可通过多成分调控多条细胞通路,有效改善MF,提升心功能;中药成分如金雀异黄素、黄芪甲苷等可抑制TGF-β1的表达,阻断Smad信号通路;甘草素、大蒜素等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心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连翘苷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DCM)主要病理改变为左心室扩大为主的全心扩大,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下降、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甚者可能发生猝死,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仍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但因其无法规避的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预后,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副作用、提高疗效。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κB(NF-κB)、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Toll样受体(TLR)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等信号通路在DCM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且中医方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起到改善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减轻氧化应激、抗炎等多种作用改善DCM,并且因其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点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中医药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凋亡、细胞转移、细胞周期和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生物过程达到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炎-癌转化)、治疗原发肿瘤、防治肿瘤转移(结直肠癌常见转移为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淋巴转移)、防治化疗出现多药耐药、减轻结直肠癌化疗毒副作用的目的。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相关通路的研究已相当广泛,基于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白花败酱草、片仔癀等可以调控Notch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姜黄素、祛瘀解毒汤等调控Hippo通路抑制大肠癌胞的存活、增殖、侵袭和迁移;苦津茶、木犀草素等通过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保护肠道屏障;淫羊藿苷、银杏内酯C等调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通路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防治大肠癌肝转移;毛蕊花糖苷、芹菜素等调控p53蛋白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逆转大肠癌胸苷酸合成酶(TS),减少大肠癌多药耐药;白藜芦醇、番茄红素等调节胰岛素生长因子(I...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当今困扰我国女性生育生活的一种疾病,以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凋亡、免疫力低下、代谢及血流变异常、菌群失衡等因素相关。该病的病理表现常以组织粘连及纤维化的慢性炎症渗出为主,炎症反应贯穿于PID发生发展的始终,因此干预炎症反应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西医治疗本病方法单一,常以抗生素经验性用药,而抗生素的使用带来的耐药问题却没有解决,患者症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盆腔组织粘连持续存在。传统中医在抗炎方面疗效显著,治疗常以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针灸等方式联合治疗,通过调控体内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炎症因子表达而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目前多数文章以中医药提高治疗PID效果为中心,缺乏中医药调控PID相关信号通路及发病机制的总结性记载。故该综述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5条与该病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即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蛋白(TGF-β/Smads)信号通路、Janus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Hippo信号通路,通过阐述PID的发病机制,为该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关信号通路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和中成药具有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效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对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肺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临床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精准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医药在调控肺癌的相关信号通路方面进展较大,其中涉及JAK2/STAT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其他信号通路,为治疗肺癌提供了新思路。笔者就近5年关于中医药调控肺癌的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症状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采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等对症治疗,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而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有关中医治疗FD的作用机制与多种信号通路转导有关,对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重点。其中主要以SCF/c-Kit信号通路、5-HT信号通路、CR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TRPV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RhoA/ROCK2/MYPT1信号通路等为主,此系列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胃肠动力、减轻焦虑、加速胃排空、降低内脏高敏感及改善十二指肠微炎症治疗FD。该文对中医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FD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中医药靶向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我国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所引发的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AS以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蛋白聚集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其演变过程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炎症反应贯穿于AS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且为多种病理因素的共同环节,干预炎症反应是控制AS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策略。而中医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在AS的临床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AS的形成和发展与风、火、痰、瘀、虚5种因素紧密相关,其中瘀血和痰浊与其关联最为密切,瘀血和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其形成主要是因于机体整体的阴阳失衡,人体气血津液输布障碍和脏腑功能失调。各致病因素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关性。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AS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日渐增多,但中医药的干预对AS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该文章主要介绍中医药对AS的认识、中医药干预AS炎症反应相关的6条信号通路,即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依赖性信号通路,活性氧(ROS)依赖性信号通路,CD40/CD40L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依赖性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肝癌的发生、发展及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持续激活或抑制,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进而影响炎症、血管生成和肿瘤迁移。中医药可通过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的转导发挥防治肝癌的作用,主要包括刺猬信号通路、IL-6/STAT3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现阶段中医药防治肝癌作用确切,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药调控肝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仍需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但常引起胃肠极度不适且病情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西医主要予以口服解痉、促泌、抗抑郁类药物等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多,远期疗效差等弊端,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BS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成为了近年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中医药方法治疗IBS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中,以电针、艾灸、中药单体、复方汤剂为主,作用途径涉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5-羟色胺(5-H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中医药能通过调节此系列信号通路修复肠道炎症、降低内脏敏感性、增强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动力,发挥着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治疗IBS的重要作用。该文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基础,综述中医药治疗IBS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支撑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及食管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现状,决定了中药防治食管癌存在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需要从现代医学着手,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中医学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多归结于肝气郁结、痰瘀气滞、津亏热结、正气衰败、癌毒胶结等。查阅文献发现,中药复方主要为补益剂如六君子汤、润燥剂如启膈散及清热剂如复方苦参注射液等;中药单体以攻毒杀虫类、清热类、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等为主;与中医学所认为的食管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相挈合。研究发现,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逆转细胞耐药等作用治疗食管癌,但缺乏系统认识。该文通过系统总结中药调控食管癌的相关信号通路,利于明确中药治疗在食管癌分子机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新视角,新思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肾纤维化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硬化及肾细胞外基质(ECM)堆积,与炎性细胞浸润,促炎因子分泌异常,以及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活化,增殖,凋亡密切相关。肾纤维化涉及包括TGFβ1-Smad、MAPK、Wnt/β-catenin、PI3K/Akt/m TOR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的效应分子又使各通路间有串话机制,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控制。近10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肾纤维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也成为筛选和研究中药作用机制和靶点手段。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病程较长,神经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PN与体内高糖有关,还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有关,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目前DPN的治疗多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治疗DPN变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PN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DPN的机制研究较多,并发现一些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能够调控信号通路防治DPN。笔者通过对参与DPN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及中医药对相关通路的调节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患病率在逐年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IgAN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转导作用,调控信号通路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调化等功效。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共调控的优势,在IgAN的防治中具有显著疗效。文章将近年来中医药调控IgAN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较为严重的骨科疾病,临床上难以治愈,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涉及了体内多种代谢途径的紊乱.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异常转导造成的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异常增殖分化、骨代谢平衡失调、骨小梁破坏增加可能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周欣  董萌  王晓汐  朱虹丽 《中成药》2023,(5):1577-158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子宫内膜细胞经过免疫逃逸、存活、粘附、侵袭、血管生成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在异位位点发育和生长。NF-κB、MAPK、PI3K/Akt、Wnt/β-catenin、TGF-β/Smad、JAK/STAT等相关信号通路通过细胞膜将分子信号传递到细胞中,调控异位位点子宫内膜异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靶向药物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靶向信号分子发挥抗子宫内膜异位症活性。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