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膝骨关节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手工检索《林如高骨伤验方集》《林如高骨伤敷药法》《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等书籍中治疗KOA的验方,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首方剂,其中内服方剂54首,外用方剂31首,累计使用中药193味。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KOA主要以内服药为主,常配合使用外用药;所用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临床常用中药为当归、川芎、红花等19味药材。从支持度来看,关联度最高的中药组合是红花-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当归、川芎-当归-甘草;聚类分析将中药共分为3个有效聚类群,分别是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类,活血化瘀、祛风清热除湿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结论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KOA时用药可分为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活血化瘀4类,并强调在辨证论治同时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硕博士论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2002—2012年所有中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文献进行检索并获取原文,对所用药物的分类、功效、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条件的中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46篇临床文献中,共涉及36首方剂,12类药物,198味中药,其中居前6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祛风除湿药、清热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居前10位的单味药分别是防己、苍术、秦艽、半夏、丹参、独活、羌活、黄柏、白术、桑寄生。中药药性居前3位的分别为寒、温、平。药味居前3位的分别是辛、甘、苦。中药的归经12经均有涉及,但以肺、脾、肝、心、肾经出现频次最多。结论:总结了近期中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药治疗本病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处方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数据库收录关于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收集文献中处方,运用Excel2007构建数据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运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高频药对、强药物关联规则、新方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并绘制相关网络结构图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120首处方,共涉及206味中药,得到使用频次≥6次中的常用中药64味,64味中药主要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为主,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寒、温并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主要入肝、肺、脾胃、心经,获得新方核心组合16个,以及治疗慢性荨麻疹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以祛风为核心,用药主要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养血祛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辅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软件对既往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辨证及处方用药提供思路。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4个数据库1989—2016年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175篇文献中的181首处方录入中医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用药模式,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81首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及药对,其中核心用药为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挖掘出28个核心组合和14首新处方。结论:高尿酸血症常用的药物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以清热利湿,健脾渗湿,补益肝肾,兼以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由于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除对症治疗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来阻止软骨破坏的病理进程。因此,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是骨伤科医生的重要课题之一。1 中医治疗1 1 中药内服: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系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气滞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健脾化痰。宏树臣[1]按病变特点分为初、中、晚3期,初期重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方用化瘀定痛汤。中晚期以养血荣筋,补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频数分析为主,统计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12年涉及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该病中医用药规律。结果获得合格文献427篇,涉及中药共计247味。该病用药以补益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为主,累计频率达74.6%;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1.5%;药性以寒、平、温为主,累积频率达96.5%;归经以肝、肾、心、脾、肺、胃、胆为主,累积频率达89.4%。结论本病临床以补益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运用较多;使用频率高的单味药依次为天麻、牛膝、钩藤、茯苓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库挖掘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组方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百度学术、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文献中处方,利用Excel2007构建数据集并规范中药命名,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201首处方,使用频次≥16次的中药有64味,以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为主,性味以寒、温、平,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脾、胃、肺经,获得强药物关联模式83条,常用药对102对,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13个候选新方。结论近代医家治疗肝硬化腹水以“攻补兼施”为治则,治法上注重健脾益气、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并辅以宣肺解表、清热理气、消食化滞之法。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8):587-592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Meta分析。方法:数据库来源于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以"中药熏蒸""玻璃酸钠""膝骨性关节炎"为关键词或主题检索,最后得到13篇关于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RCT文献,确定结局指标为有效率和痊愈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s评分,将所有结果输入Review Manager 5.2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得到13篇关于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RCT文献,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或抗炎药物治疗,共619例;研究组均采用玻璃酸钠+中药熏蒸治疗,共649例;森林图合并效应量OR=1.82,Z=5.00(P<0.00001),95%CI(1.44,2.30),说明与玻璃酸钠或抗炎药物比较,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痊愈率有明显优势;森林图合并效应量OR=5.55,Z=7.44(P<0.00001),95%CI(3.54,8.73),说明与玻璃酸钠或抗炎药物比较,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率有明显优势;森林图合并效应量OR=12.11,Z=5.18(P<0.00001),95%CI(7.53,16.68),说明与玻璃酸钠或抗炎药物比较,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优势。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优势,且能更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由于纳入的文献较少、质量不高,确切疗效仍需纳入更高质量的RCT文献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方法 通过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2010-2015年的相关医学文献,共搜索文献216篇,其中符合条件的139篇,将纳入文献中所包括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 139篇文献中,共涉及中药复方147首,药物134味,用药频次共达1501次,其中,用药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土茯苓、泽泻、萆薢、防己、甘草、威灵仙;药物所属类别最多的分别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泄浊解毒、兼顾补虚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我国居民寿命的延长,膝骨性关节炎逐渐增长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1])。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治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舒筋活络、散寒通络等方法,中药外治法颇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用贴剂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治疗时,李琴教授主张基于中医理论,实施分期分型的治疗,处于类风湿关节炎初期、活动期的患者大多数属于风湿热痹型,治疗时注意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可用四妙散+白虎加桂枝汤对患者实施治疗;处于类风湿关节炎早、中期的患者多为风寒湿痹阻型,治疗时注意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可用乌头汤对患者实施治疗;处于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的患者多为痰瘀痹阻型,治疗时注意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可以用祛痰通络方对患者实施治疗;处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后期的患者多为气血亏虚型,治疗时注意益气养血、通络止痛,可以用益气养血汤对患者实施治疗;处于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患者多为肝肾亏虚型,治疗时注意祛风除湿、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可以用温阳补肾汤对患者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以期获得临床用药的特点及规律,为中成药新药开发以及临床选药、筛选有效方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1998年7月—2013年7月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期刊、论文,获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内服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次。结果:在选用的138首方剂中,补益药26味475次,解表药14味357次,活血化瘀药23味302次,祛风湿药21味190次,平肝熄风药7味100次,清热药9味65次,利水渗湿药5味24次,理气药5味22次,化痰止咳平喘药5味15次,温里药2味12次,化湿药3药7味,止血药2药7味,安神药4药6味,收涩药3药5味,开窍药2药3味,消食药1药1味。结论: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的相关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的处方数据库,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纳入方剂76首,涉及中药146味,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甘、苦,多入肝、肾、脾经,常用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是牛膝、泽泻、薏苡仁、甘草、黄芪;常用中药核心组合为牛膝-薏苡仁、牛膝-泽泻、牛膝-甘草、牛膝-茯苓、牛膝-黄芪等,最终演化得到核心中药组合12组。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6首。结论 中医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组方多以活血祛瘀药、祛湿药为主,临床注重牛膝的使用,可为临床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提供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 CNKI )1992年1月至2011年8月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各类型中药使用频率、单味中药使用频率、中药归经性味比例,分析总结规律。结果:共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70篇,所用中药共136味,使用次数共1049次。其中,使用频率前五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65.78%)、收涩药(11.15%)、活血化瘀药(5.62%)、利水渗湿药(4.96%)、清热药(4.19%);使用频率前五位的药物是枸杞子(6.29%)、菟丝子(6.10%)、淫羊藿(5.05%)、熟地黄(4.29%)、五味子(4.19%);药物归经主要是肝经(57.35%)、肾经(52.94%);药味主要为甘、苦、辛,比例分别为50.00%、46.32%、32.35%;药性主要为温、寒、平,比例分别为41.91%、30.88%、21.32%。结论:少弱精子症治疗用药以补虚药为主,脏腑经络重在肝肾,收涩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是常用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结合补益肝肾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共50例.结果所有骨性关节炎治疗后疼痛均不同程度缓解,无明显肢体功能障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病程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中药内服在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治疗中的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内服”查找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维普、PubMed、Springer Link数据库的期刊文献,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后,将所选文献应用IBM 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 25.0、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427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文献74篇,共检索到处方74个,中药150味,总频次962次,其中薏苡仁频次最高为53次,频次≥10次的中药共24种,频次较高的5种中药分别为薏苡仁、牛膝、黄柏、土茯苓、苍术。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内服治疗GA进行统计分析,在所检索到的处方中,频次最高的中药为薏苡仁,其次为牛膝、黄柏、土茯苓、苍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1年9月22日关于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75篇,涉及处方81首、中药119味,累积频次1 024次,使用频次≥20次的高频中药17味,累积使用频次564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红花、桂枝、伸筋草、川芎、当归等;中药以祛风湿类、活血化瘀类为主,剂量多为15、30 g;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处方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中药关联组合15组;系统聚类分析可聚为4大类。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经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可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集成数据挖掘方法,探索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102篇,涉及方剂105首,涉及中药138味,高频药对10对,挖掘出新处方7首。结论 卒中后失眠治疗以安神药为主,辅以化痰利湿,补虚活血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建库至2022年3月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处方,构建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聚类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5篇,方剂90首,中药144味,累及用药频次966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牛膝、黄芪、丹参、茯苓、杜仲。累计用药16类,排名前5的类别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中药性味及归经分析显示,常用药物以甘、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经、肾经、脾经。系统聚类可分为6类,涉及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药对关联规则9条,药组关联规则10条,核心配伍的功效为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结论] 现代医家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该病当以补虚为核心,随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之法。  相似文献   

20.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典籍中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和论治已经有着丰富的记载,今人在古人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与发挥,使得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不断发展和深入.中药内服是据辨证分型论治,注重调节整体,具有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之功;中药外用使药效直达病所,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祛瘀止痛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