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方法 :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以含药浓度为0.25%,0.5%,1%,2%,4%,8%的培养基(每只培养指管分别含冻干粉30,60,120,240,480,960 mg),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 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并分析24 h内睡眠总时间的变化,探讨量效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时长给药,观察其24 h内睡眠总时间变化,探讨时效关系。 结果 :雌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6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而雄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4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 结论 :五味子冻干粉可以改善果蝇睡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刺五加喷干粉对果蝇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探讨刺五加喷于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 选取7日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 h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指数为观察指标,分别进行刺五加喷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的研究.结果 雌、雄果蝇均在0.25%药物培养基、给药4d以上的情况下,改善睡眠的作用最明显.结论 刺五加喷干粉可以改善果蝇睡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味子醇甲改善果蝇攀爬能力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在恒定温度、恒定湿度、自动定时光控的环境中,取1日龄未交配的雄性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取5组分别给予药物浓度0.5%,1%,2%,4%,8%的五味子醇甲药物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测试各组果蝇的攀爬指数,得出最佳给药浓度,探讨量效关系;另取5组,分别喂养1、3、5、7天,测试各组攀爬指数,得出最佳给药时间,探讨时效关系。结果:果蝇在五味子醇甲2%浓度药物培养基,给药5天的情况下攀爬能力改善最明显。结论:五味子醇甲可以改善果蝇攀爬能力,且攀爬能力的改善在一定范围内与时间、计量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研究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的基础上从NO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方法,以小鼠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四逆散有效组分联合L-精氨酸、N-硝基-L-精氨酸甲酯应用改善睡眠作用,并测定给予四逆散有效组分后小鼠脑干与丘脑的NO含量。结果: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最短起效时间为连续给药4天,量效关系复杂在给药剂量增加到660.00mg/kg时达到药效高峰,在给药剂量1320.00mg/kg时药效减弱;给予四逆散有效组分后小鼠脑干与丘脑的NO含量增加;联合L-精氨酸给药后,睡眠持续时间相对于四逆散有效组分有延长作用;联合N-硝基-L-精氨酸甲酯给药后,睡眠持续时间相对于四逆散有效组分有缩短作用。结论: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量效关系复杂,其改善睡眠的作用NO信号通路参与了介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作用。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光照和机械刺激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以8%五味子冻干粉连续给药6天(雌果蝇)或给药4天(雄果蝇)后,果蝇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剥夺果蝇的睡眠,与正常果蝇相比,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给予五味子冻干粉后,无论光照刺激还是机械刺激所致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8%五味子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作用.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光照和机械刺激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以8%五味子冻干粉连续给药6天(雌果蝇)或给药4天(雄果蝇)后,果蝇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剥夺果蝇的睡眠,与正常果蝇相比,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给予五味子冻干粉后,无论光照刺激还是机械刺激所致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8%五味子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免疫理论及其实验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的年来中药免疫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从免疫理论及其实验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中药免疫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方案的组成涉及取穴组方、留针时间、针刺频次、针刺手法等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的精准化程度对针灸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关键要素的精准确定需要以针刺作用量-效关系为指导。本文探讨了针刺作用量-效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其与针灸精准治疗方案的关系。针灸临床治疗方案的精准化、规范化不是对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否定,而是在临床经验基础上的超越。针刺作用量-效关系是针刺效应随影响针刺作用的每一种关键要素量化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组方穴位量-效关系、针刺手法量-效关系、针刺作用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影响的量-效及时-效关系。方法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加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给予复方黄连降糖片小、中、大3个剂量治疗,治疗2,4周和8周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负荷2h血糖。8周处死时取血清测定血脂四项。结果①治疗2周时,3个剂量组的药物对空腹血糖和2h血糖均未见明显影响,治疗4周时只有中剂量组两者都有明显降低(均为P〈0.05)。到治疗8周时,3个剂量组的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但2h血糖只有中剂量组的明显降低(P〈0.05)。②8周时,中剂量组对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甘油三酯(TG)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分别为P〈0.05,P〈0、001,P〈0,01),小剂量组只对TG有明显下降作用(P〈0.05),大剂量组只对LDL和TG有显著下降作用(均为P〈0.01)。结论中剂量治疗8周较其他给药方法作用强。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时效、 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吴茱萸组,吴茱萸组分为5个不同时间组和3个不同剂量组。不同时间组动物在连续ig吴茱萸水煎液50 g.kg-1后于8,15,20,25,30 d处理,不同剂量组以100,50,25 g.kg-1连续ig 8 d后处理,各组动物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吴茱萸50 g.kg-1能够升高小鼠ALT,AST水平、肝脏指数(P<0.01),且ALT,AST水平在给药后第20 d达高峰,ALT从(31.7±9.1)U.L-1升高至(621.4±244.9)U.L-1,AST从(120.0±31.8)U.L-1升高至(407.6±132.8)U.L-1,肝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也具有时间依赖性;给予不同剂量的吴茱萸后,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肝脏指数均有上升,中高剂量组ALT分别为(127.2±42.0),(320.0±131.3)U.L-1,AST分别为(282.1±69.8),(471.4±143.7)U.L-1,与正常组相比ALT,AST水平和肝脏指数差异非常显著,病理形态学改变随剂量增大而损伤严重,毒性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鼠连续ig给予吴茱萸水煎液可以造成肝脏的损伤,毒性与时间、剂量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玛咖多糖对果蝇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玛咖多糖对黑腹果蝇寿命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收集8 h内羽化未交配的果蝇,雌雄分开,将果蝇随机分为对照组,玛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08,0.24 g·L-1)。每组10管,每管20只,每2 d记录果蝇的死亡数,每4 d更换1次培养基,直至果蝇全部死亡。每组全部果蝇死亡天数的平均数为该组的平均寿命,每组中半数果蝇死亡的天数为该组的半数死亡时间,每组中最后死亡的20只果蝇存活天数的平均数为该组的最高寿命。测定百草枯和过氧化氢急性氧化损伤下的存活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褐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玛咖多糖高剂量组能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能延长过氧化氢和百草枯急性氧化损伤下果蝇的存活时间(P<0.05或P<0.01),各剂量组均能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脂褐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玛咖多糖可以提高果蝇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延长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13.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Aanthopanax senticosus (A. senticosus) Harms is a classical adaptogenic agent used in China. It has been applied as an analeptic aid to improve weakened physical statu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A. senticosus on inflammatory disease process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lies fed with standard cornmeal–yeast medium were used as control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s contained 10% of A. senticosus aqueous extracts (root or fruit) in standard medium. Survival rate was performed by feeding a vial containing five layers of filter paper hydrated with 5% sucrose solution contaminated with pathogenic or toxic compounds. Imaging of the guts was viewed under the microscope. Death cells were detected by 7-AAD staining.

Results

The A. senticosus extract improved the survival rate, attenuated the death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genes, and decreased the formation of melanotic masses. Moreover,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rui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root extracts.

Conclusions

A. senticosus extracts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rosophila gut immunity and stress response,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evention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duced by pathogenic and tox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4.
泽漆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戟属植物泽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戟苷(Ⅰ)、大戟苷D(Ⅱ)、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胡萝卜苷(Ⅳ)、柚皮素(Ⅴ)、木犀草素(Ⅵ)、木犀草苷(Ⅶ)、4,2’,4’-三羟基查尔酮(Ⅷ)、山柰酚(Ⅸ)、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Ⅹ)、咖啡酸(Ⅺ)和没食子酸乙酯(Ⅻ)。结论: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显微和化学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鉴定和分类提供解剖学和化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2种药用植物的根状茎和叶横切面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采用HPLC-UV法进行化学鉴别。结果: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显微特征无明显区别,但是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化学诞生特征鉴别方法可以作为2种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白贞芳  刘勇  王晓琴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48-4552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金银花类药用植物4-二磷酸胞苷-2-C-甲基赤藓糖激酶(4-diphosphocytidyl-2-C-methyl-D-erythritol kinase,IspE)和4-羟基-3-甲基-2-邻苯基二磷酸还原酶(4-hydroxy-3-methylbut-2-enyl diphosphate reductase,IspH)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蛋白特性和转录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从忍冬Lonicera japonica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分析获得了IspE,IspH基因.分别以忍冬、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红腺忍冬L.hypoglauca和水忍冬L.dasystyla新鲜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种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和IspH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RT-PCR检测IspE和IspH在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水忍冬花蕾中的转录情况.结果: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基因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21 bp,编码406个氨基酸;IspH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IspE和IspH均为非分泌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中.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的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红白忍冬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忍冬.结论:克隆获得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中IspE,IspH基因,并证实了其在不同金银花类药用植物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spE,IspH基因对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花香气以及颜色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I序列的紫河车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OI序列对紫河车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探究准确、快速鉴定紫河车及其混伪品的方法。该研究共收集6个种41份样品,以COI作为条形码序列,对紫河车的正品及其混伪品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后,采用 MEGA6.0 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比较种内、种间序列差异,并构建正品紫河车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表明紫河车COI序列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01,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8,紫河车的正品来源人与其混伪品种间存在较多变异位点。由所构建的NJ 树显示紫河车与其混伪品均可明显区分。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鉴定紫河车及其混伪品,为紫河车的鉴别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讨田间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哈茨木霉菌合用对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来进行研究,使用HPLC测定丹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通过形态观察并计算根部发病率,并结合方差统计学方法对各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接种AMF以及AMF与哈茨木霉菌合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连作丹参根部病害的发生率,其中AMF与哈茨木霉菌合用效果更佳,比CK组降低了61.50%。几种处理对丹参生物量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都能提高丹参根部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单独接种AMF以及AMF+哈茨木霉都能显著提高丹参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P<0.05),其中AMF对丹酚酸B促进作用最明显,提高了27.97%;接种AMF能显著提高丹参根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P<0.05),其中丹参酮I约提高了70.14%;丹参酮ⅡA约提高了51.42%。另外,单独接种AMF以及AMF+哈茨木霉均能显著提高丹参根中隐丹参酮的含量,提高了约30.67%。从而得出单独接种AMF以及AMF+哈茨木霉能够有效减低连作丹参病害的发生率,同时提高连作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髯丝蛛毛苣苔和吊石苣苔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 以小檗碱为阳性对照,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液体培养法进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各种色谱法对高活性部位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髯丝蛛毛苣苔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β-谷甾醇(1),E-3,4-二甲氧基肉桂酸(2),barbinervic acid (3),3β,19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4),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5).从吊石苣苔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 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6),5,6,4'-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7),5-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8).化合物3,4,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IC50 0.098 g·L-1)抑制SA活性最好;化合物4(IC50 0.130 g·L-1)抑制MRSA活性最好;化合物3(IC50 0.270mg·L-1)抑制ESBLs-SA活性最好.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7,8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