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方法 :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以含药浓度为0.25%,0.5%,1%,2%,4%,8%的培养基(每只培养指管分别含冻干粉30,60,120,240,480,960 mg),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 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并分析24 h内睡眠总时间的变化,探讨量效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时长给药,观察其24 h内睡眠总时间变化,探讨时效关系。 结果 :雌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6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而雄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4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 结论 :五味子冻干粉可以改善果蝇睡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刺五加喷干粉对果蝇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探讨刺五加喷于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 选取7日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 h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指数为观察指标,分别进行刺五加喷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的研究.结果 雌、雄果蝇均在0.25%药物培养基、给药4d以上的情况下,改善睡眠的作用最明显.结论 刺五加喷干粉可以改善果蝇睡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作用.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光照和机械刺激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以8%五味子冻干粉连续给药6天(雌果蝇)或给药4天(雄果蝇)后,果蝇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剥夺果蝇的睡眠,与正常果蝇相比,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给予五味子冻干粉后,无论光照刺激还是机械刺激所致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8%五味子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12 h内羽化未交配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小气流CO2麻醉,雌雄分开,雌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睡眠剥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30只果蝇,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果蝇头部的5-HT的含量。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各组果蝇头部5-HT1A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四逆散冻干粉分别能提高雌性与雄性果蝇头部5-HT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四逆散冻干粉还能增加果蝇头部5-HT1A受体的表达量。结论: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的作用机制与增加果蝇头部5-HT含量和促进果蝇头部5-HT1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作用。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光照和机械刺激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以8%五味子冻干粉连续给药6天(雌果蝇)或给药4天(雄果蝇)后,果蝇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剥夺果蝇的睡眠,与正常果蝇相比,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给予五味子冻干粉后,无论光照刺激还是机械刺激所致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8%五味子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研究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的基础上从NO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方法,以小鼠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四逆散有效组分联合L-精氨酸、N-硝基-L-精氨酸甲酯应用改善睡眠作用,并测定给予四逆散有效组分后小鼠脑干与丘脑的NO含量。结果: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最短起效时间为连续给药4天,量效关系复杂在给药剂量增加到660.00mg/kg时达到药效高峰,在给药剂量1320.00mg/kg时药效减弱;给予四逆散有效组分后小鼠脑干与丘脑的NO含量增加;联合L-精氨酸给药后,睡眠持续时间相对于四逆散有效组分有延长作用;联合N-硝基-L-精氨酸甲酯给药后,睡眠持续时间相对于四逆散有效组分有缩短作用。结论: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量效关系复杂,其改善睡眠的作用NO信号通路参与了介导。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类受体探讨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四逆散联合苯二氮卓类受体阻断剂氟马西尼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四逆散对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类受体al和a5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四逆散1.25g/kg连续给药7天,可以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持续时间和缩短其潜伏期。氟马西尼3.5mg/kg可以明显阻断四逆散1.25g/kg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增强作用。四逆散能使小鼠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A受体a5亚单位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有效剂量为1.25g/kg,给药起效时间为7天,给药9天效果较显著。结论: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类受体介导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陈皮水溶性生物碱iv给药后对大鼠的升血压作用,探讨其量-效关系,并测算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将陈皮水溶性生物碱按含生药童1 000 mg·kg-1的剂量给大鼠iv后,记录不同时刻的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及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及其净增百分率(E%)。大鼠按1 000,500,250 mg·kg-1的剂量给药后,以MAP的总平均上升百分率为药效指标,测算量-效、时-效关系,计算药动学参数K等。结果:陈皮水溶性生物碱可显著升高大鼠的血压,SAP的最大平均上升百分率平均达53%,维持升压4 min;心率在给药后20s内明显减少(P<0.05),2 min后则显著增加(P<0.05~0.001),9 min后恢复正常;大鼠的MAP平均上升百分率与上述3剂量的对数剂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来(r=0.998 5),给药后0.5~5 min动物体内残余药量呈一级消除,经计算求出其药动学参数K=0.55min-1, t1/2=1.24min。结论:陈皮水溶性生物碱对大鼠有明显的升血压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量-效、时-效呈线性相关,其作用时间短哲,清除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并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选取7日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采用光照刺激的方法复制果蝇睡眠剥夺模型,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h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指数为观察指标,进行刺五加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果蝇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结果:刺五加浓度1%、给药3天以上,对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85个,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497个。结论:刺五加对果蝇睡眠剥夺模型的睡眠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免疫反应和多细胞生物过程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草降压汤(SCD)降压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特点。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大鼠尾动脉间接测压法,分别测定三草降压汤小、中、大三个剂量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压。结果:SCD给药后2h血压开始降低,小、中、大3个剂量组的降压作用效果与剂量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给药后4h,大、中剂量组具有量效相关性,而小剂量组无降压作用。选择中剂量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给药后1h即出现血压下降,并在1-4h内保持较稳定的降压效果,6h时血压开始回升,8h后基本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结论:SCD选择中剂量10.4g生药量/kg体质量,给药后2h作为检测点较为合适。该结果为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SCD降压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时效、 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吴茱萸组,吴茱萸组分为5个不同时间组和3个不同剂量组。不同时间组动物在连续ig吴茱萸水煎液50 g.kg-1后于8,15,20,25,30 d处理,不同剂量组以100,50,25 g.kg-1连续ig 8 d后处理,各组动物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吴茱萸50 g.kg-1能够升高小鼠ALT,AST水平、肝脏指数(P<0.01),且ALT,AST水平在给药后第20 d达高峰,ALT从(31.7±9.1)U.L-1升高至(621.4±244.9)U.L-1,AST从(120.0±31.8)U.L-1升高至(407.6±132.8)U.L-1,肝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也具有时间依赖性;给予不同剂量的吴茱萸后,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肝脏指数均有上升,中高剂量组ALT分别为(127.2±42.0),(320.0±131.3)U.L-1,AST分别为(282.1±69.8),(471.4±143.7)U.L-1,与正常组相比ALT,AST水平和肝脏指数差异非常显著,病理形态学改变随剂量增大而损伤严重,毒性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鼠连续ig给予吴茱萸水煎液可以造成肝脏的损伤,毒性与时间、剂量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含药血清药理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的量效、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含药血清药理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的量效、时效关系。方法:以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方剂双参通冠方不同灌胃剂量、药后不同取血时间所得的药物血清为受试药物;培养心肌细胞,进行缺氧复氧实验,复氧同时给予不同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处理,实验结束后取培养上清检测LDH值,以LDH释放抑制率为指标,观察含药血清药理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体内给药量大所获得的药物血清其LDH释放抑制率并不一定高,二者之间无明显量效关系;药后不同时间取血所获得的药物血清对LDH释放的抑制率亦不相同,以药后90 min所得药物血清药理效应最佳。结论:体内给药量并非越大其药物血清药理效应越好,药后最佳取血时间亦得自行摸索。  相似文献   

13.
因多数药物都有随着剂量加大作用增强,作用达峰值后,随着时间延长作用减弱。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药物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表达。本文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研究了党参水溶性部分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和灭炎灵对小鼠退热作用的效量半衰期,药效半衰期(或半效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内的体存量,并依据体存量求其表观半衰期。结果表明,药物的上述三种半衰期都比较接近。其中以药效半衰期最长。  相似文献   

14.
陈旅翼  李赫宇  赵玲 《中草药》2016,47(22):4039-4042
目的研究一种复合萃取物(主要由葡萄皮、葡萄籽、红酒萃取物及人参、枸杞萃取物组成)体内降尿酸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及复合萃取物高、中、低剂量(400、200、100 mg/kg)组。时效关系研究中,各组分别连续给药2、4、7、10、13、16、20 d后,ip氧嗪酸钾溶液20 m L/kg造模;量效关系研究中,各组连续ig给药7 d后,ip氧嗪酸钾溶液20 m L/kg造模;按照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定小鼠血清及尿液中尿酸水平及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时效关系研究发现,复合萃取物组给药4 d即显示出明显的降尿酸活性,连续给药7 d后,其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表现出显著的活性,且在连续20 d的实验过程中,小鼠生理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复合萃取物低剂量(100mg/kg)时即显示良好的降尿酸活性,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且高剂量组还显示出显著的抑制肝脏XOD的活性。结论复合萃取物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降尿酸活性,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其降尿酸作用与抑制X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四逆散催眠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四逆散能明显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结论:四逆散有明显的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肉桂超微粉体外溶出度及主要药效学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肉桂中桂皮醛体外溶出度的影响;进行肉桂超微粉主要药效学的量效关系研究.方法 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实验,用HPLC法测定肉桂中桂皮醛的体外溶出量;用扭体法及热板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用炭末法研究其小鼠肠推进作用.结果 溶出度实验显示,肉桂超微粉中桂皮醛的相对累积溶出率高于普通粉.扭体法显示,肉桂能够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超微粉在低剂量到中剂量间呈现出量效关系.热板法显示,除了超微粉大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他各组均无作用.小鼠肠推进实验显示,肉桂能显著促进小鼠的肠运动,超微粉在低剂量到大剂量间呈现出量效关系.结论 超微粉碎能促进肉桂中桂皮醛的体外溶出,增强药效,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超微粉碎应用于肉桂药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玛咖多糖对果蝇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玛咖多糖对黑腹果蝇寿命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收集8 h内羽化未交配的果蝇,雌雄分开,将果蝇随机分为对照组,玛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08,0.24 g·L-1)。每组10管,每管20只,每2 d记录果蝇的死亡数,每4 d更换1次培养基,直至果蝇全部死亡。每组全部果蝇死亡天数的平均数为该组的平均寿命,每组中半数果蝇死亡的天数为该组的半数死亡时间,每组中最后死亡的20只果蝇存活天数的平均数为该组的最高寿命。测定百草枯和过氧化氢急性氧化损伤下的存活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褐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玛咖多糖高剂量组能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能延长过氧化氢和百草枯急性氧化损伤下果蝇的存活时间(P<0.05或P<0.01),各剂量组均能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脂褐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玛咖多糖可以提高果蝇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延长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昼夜给予逍遥散对肝损伤大鼠的药效动力学差异,为肝病患者服用逍遥散提供时间依据。方法:将大鼠sc 4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每2 d 1次,首次sc 4 mL.kg-1,连续12 d,以AST降低量为药效指标,分别于早8点和晚8点单次ig逍遥散,通过测定降酶峰时、量效方程、时效方程,运用PKSolver 2.0统计距分析模块求算相关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逍遥散的降酶时-效曲线具有显著的双峰特性,其td,t1/2(ED),AUC,MRT分别为17.79 h,3.73 h,657.07 U.L-1.h-1,6.23 h(昼)和24.30 h,3.50 h,810.19 U.L-1.h-1,6.19 h(夜),昼夜td和AUC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逍遥散对肝损伤大鼠的药动学存在昼夜差异,在休息期末,活动期初(晚8点)给予逍遥散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刺五加与五味子合用后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阈上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对刺五加和五味子单用及合用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应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方法,研究刺五加和五味子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刺五加可以延长睡眠时间(P<0.01),起效剂量为16g/kg,起效范围为16~128g/kg,其中剂量为64g/kg时效果最为显著。五味子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起效剂量为3g/kg,起效范围为3~12g/kg,其中剂量为12g/kg时效果最为显著。与空白组相比,刺五加与五味子合用组可显著缩短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P<0.01)并能延长其睡眠时间(P<0.01),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P<0.05)。其作用优于单用刺五加组和单用五味子组。结论:刺五加与五味子合用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