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方法和局部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腓总神经及腓深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腓总神经及腓深腓浅神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腓总神经及腓深腓浅神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中药熏蒸方法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翻扭伤致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2例踝关节扭伤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患者行腓总神经探查术,切除减压,松解腓总神经。结果16例3个月功能部分恢复,6个月至1年内肌力恢复至4级。结论踝扭伤出现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应作探查松解减压术。  相似文献   

3.
温针灸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0%。结论温针灸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进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并对胫前肌、腓肠肌、股二头肌长短头行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89例病例,腓总神经MCV异常58例(65.16%),胫神经异常21例(23.59%),腓总神经、胫神经同时异常10例(11.24%).肌电图示患者失神经电位改变胫前肌有68例(76.4%),股二头肌短头有65例(73%);腓肠肌有34例(38.2%),股二头肌长头失神经电位改变有32例(35.96%).经统计学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起腓总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典型症状为足下垂,足不能背屈,走路时须用力抬高患侧下肢,呈跨越步态。小腿前外侧可有肌肉萎缩麻木;足背面和足1~4节趾背面有感觉障碍。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本站用针刺治疗腓总经麻痹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华雪 《医疗装备》2023,(6):104-106
目的 观察肌电图测定双下肢感觉传导速度(SCV)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值对糖尿病(DM)早期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收的36例有DPN表现且经临床确诊为早期DPN的DM患者,纳入DM早期DP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接收的36例无DPN表现的DM患者,纳入单纯DM组。入院时,两组均接受肌电图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双下肢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SCV与SNAP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肌电图测定双下肢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SCV与SNAP对DM早期DPN的诊断价值。结果 DM早期DPN组双下肢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SCV与SNAP值均低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肌电图测定双下肢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SCV与SNAP值诊断DM早期DPN的曲线下面积(AUC)均> 0.71,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当双下肢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SCV、SNAP、cut-off对应取35.80 m/s、33.91 m/s、2.38 V、2.68 V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 肌电图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例,均行肌电图及MRI检查,统计分析肌电图与MRI检查结果。结果:在280例患者中,221例(78.9%)针极肌电图出现异常,其中134例出现失神经电位(包括纤颤电位、正锐波或CRD),20例出现宽大和多相的MUP,67例两者均有。在280例患者中,52例腓总神经、24例胫神经的CMAP波幅降低,7例腓总神经的SNAP波幅降低。所有患者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正常,胫神经的感觉传导正常。结论:EMG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损害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高,EMG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损害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反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元近端损害情况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Keypoint4.0型肌电图仪,测定50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CV,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SCV及胫神经H反射.结果:50例患者中,H反射异常33例、异常率66%,MCV异常12例、异常率24%,SCV异常21例、异常率42%.以H反射、SCV异常为主.在病程<5年的19例中,H反射异常12例、占63%,SCV异常10例、占52.6%;病程>5年的31例中,H反射异常21例、占68%,SCV异常18例、占58%.结论:H反射检测对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帮助,提示在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时,H反射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26℃~29℃条件下,对慢性二硫化碳(CS_2)中毒患者与正常人正中、尺、腓总和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神经诱发电位(NEP)按常规进行了测定。发现除腓总神经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MCV减慢外,其它三条神经MCV两组无明显区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腓总神经NEP时程增宽、电压下降、时相增多、尺神经和胫神经电压下降。结果表明:慢性CS_2中毒腓总神经较其它神经容易受 侵;神经诱发电位的改变较MCV的改变对诊断慢性CS_2中毒性周围神经炎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栓通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1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用血栓通500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Qd,同时用依帕司他50 mg,口服,Tid;对照组60例单独用依帕司他50mg,口服,Tid,两组疗程均4周,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血栓通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