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喻惜华  周朝晖 《江西医药》2000,35(3):137-138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同时椎间植骨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胸腰椎结核采用经前路一次性两侧病灶清除同时施行椎间植骨术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其中25例3~6个月摄X线骨像,见骨病灶稳定,植骨片位置良好,少量骨痂形成;18例1a后X线片,植入骨片与植骨床锥体融合,主观感觉和临床检查均符合骨结核病的康复标准,13例并发截瘫者,完全恢复10例,部分恢复3例。结论 选择合适之胸腰  相似文献   

2.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的稳定性.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52例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达到植骨融合标准49例,虽未达到标准3例.但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发生术后早期感染l例,经及时处理愈合;15例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症状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14例,1例截瘫未恢复.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0°~60.2°,平均30.4°,术后Cobb角-50°~35.2°,平均12.7°,较术前后平均矫正17.7°,术后1年Cobb角丢失0°~11°,平均丢失2.4°.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直视下减压安全充分、复发率低、矫正后凸畸形满意、早期恢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全组15例,病灶涉及2节椎体10例,3节椎体5例。术前后凸畸形成角13℃~45℃,平均30℃。手术采用瘸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使用自体肋骨5例,髂骨10例。植骨加前路钢板固定2例。结果 平均随访4年,优良率92%,植骨融合率97%。术后后凸畸形成角5℃~20℃,平均14℃。结论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能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晚期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采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除1例发生切口感染并经积极处理治愈的病例外,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中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患者局部腰背痛基本消失、血沉恢复正常、内固定位置良好、无结核局部复发,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2.4°,骨性融合时间3~7个月,神经损伤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结核病灶修复、减少复发,可作为胸腰椎结核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6例,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结核中毒症状的改善及脊柱的稳定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胸腰背部疼痛及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平均5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Cobb角18.5°~56.0°,平均27.3°,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15.2°、17.6°,平均矫正12.1°,脊髓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恢复。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全面,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即刻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胸腰椎结核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约占全身关节结核的50%以上。其中以胸、腰椎结核最常见,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胸、腰段脊柱失稳、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胸、腰椎结核的病灶彻底清除及稳定性的一期重建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68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病变15例、腰椎病变10例、胸腰椎病变10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治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椎结核治愈13例,腰椎结核治愈9例,胸腰椎结核治愈8例;胸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0例,腰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脊椎结核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合的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对一期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无1例发生发症发生及复发,融合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失败,手术前后凸角矫正度(17.4±1.8)°。结论经前路病灶清植骨一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使病变部位在术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5例胸腰椎结核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58-1258
我国人群结核感染率较高,活动性肺结核大约500万例,骨与关节结核20—30万例。其中脊柱结核约占15%,脊柱结核数量每年可达4—5万例,自20世纪50年代方先之等倡导病灶清除手术以来,脊柱结核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近1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与维持也是影响脊柱结核远期疗效的关键。因此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笔者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86例行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46例采用钛笼植骨及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肋骨条捆绑放置或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组均随访6个...  相似文献   

12.
袁碕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629-629
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结核并截瘫36例,均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治疗,术后严格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一期26例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该术式治疗腰椎结核26例。结果全部26例患者完成植骨融合,无局部复发,与术前相比,术后平均Cobb角为3.0°,通过手术纠正了20.6°。通过VAS评分为2.4分,术后患者的腰痛症状得到改善。手术12个月后,23例患者的神经功能Frankel为E级,z例由术前FrankelC级恢复至D级,1例FrankelA级,复查术后血沉正常。随访9—41个月,2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钢板固定29例(髂骨植骨14例、肋骨植骨5例、钛网植骨10例),采用单钉棒内固定5例(髂骨植骨2例、钛网植骨3例).对34例采用经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的胸椎结核患者随访12~24个月,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对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局部疼痛于术后半年消失,8例截瘫患者术后4个月截瘫基本恢复至正常.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5.2~41.5°,平均27.3°,术后Cobb角0~28.4°,平均10.7°,较术前平均矫正度数16.6°.术后1年Cobb角丢失0~8°,平均丢失2.5°.随访12~24个月,33例达到植骨融合标准;1例虽未达到标准但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无手术感染及结核复发.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直视下减压安全充分、复发率低、矫正后凸畸形满意、早期恢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其间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定融合节段后突角度、椎间平均高度、钛网沉降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0~48个月,平均26个月,除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其余4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8.0±2.1),°终末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3.9±1.3)°,椎间高度丢失(2.3±0.2)mm,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建可靠,减压彻底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刘俊  邢维平 《贵州医药》2011,35(2):134-137
随着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传播,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1],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日趋增高[2]。单纯前路病灶清除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式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方法。但随着对其研究工作的开展,发现这种方法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期后路微创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97例为研究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的进行分组,分为后路组51例(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和前路组46例(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后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脊髓损伤JOA评分、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和6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后路组后凸畸形矫正度数(8.95±2.41)°、VAS评分(3.26±0.84)分显著低于前路组,JOA评分(15.41±1.48)分显著高于前路组(P均<0.05),后路组总并发症率(5.88%)显著低于前路组(17.39%)(P<0.05)。结论改良式后路微创病灶清除术联合传统打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神经功能能力,并发症较少,有理想的后凸畸形矫正角度,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48.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其间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定融合节段后突角度、椎间平均高度、钛网沉降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0~48个月,平均26个月,除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其余20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7.0±2.5)°,终末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4.1±1.5)°,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建可靠,减压彻底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对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0~71岁,年龄平均40.2岁。经2~5周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行病变椎体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及周边脓肿、死骨、肉芽组织及干酪样物等结核病灶清除,椎间大块髂骨植骨,Ⅰ期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31例术后除1例死亡外,全部获随访8个月~6年,平均22个月。1例脊椎结核复发,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6.7%,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脊椎后凸畸形较术前平均矫正70.1%,脊椎高度较术前增高15~30mm,平均20mm。术后并发脊椎侧凸,内固定松动,引流孔窦道形成各1例。1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伤口区麻木感,3例不全性截瘫患者术后脊椎功能皆明显恢复。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Ⅰ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彻底进行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椎后凸畸形,同时Ⅰ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了胸腰椎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与中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腰椎(L3~L5)结核患者8例。行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矫形、内固定并Ⅰ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围手术期间联合抗结核药物,中药以中药人参养营汤加减以补益气血调服。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9个月。X线片示术后7~16个月植骨均骨性融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稳定。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2个月Cobb角为7°~21°,平均15.2°。结核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前路病灶术中彻底清除,后路作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有效可靠的脊柱稳定性重建与维护,抗结核药物与中医药结合性治疗确保脊柱结核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