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于定量药物脑电图疼痛程度监测的肌松兔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疼痛程度建立肌松兔模型。方法:实验于2005—07/08在徐州医学院麻醉学基础教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壮年中国家兔18只,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擦拭组和切皮组,每组9只。30g/L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和维库溴铵0.3mg/kg建立肌松兔模型肌肉松弛后,进行机械通气,频率30次/min,潮气量10mL/kg。擦拭组给予非伤害性刺激,干棉球擦拭腹正中皮肤10cm;切皮组给予伤害性刺激,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10cm。观察刺激前后兔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脑电图的处理是根据其频率分为δ、θ、α1、α2、α3、β6个频段,记录同一脑区不同频段所占功率百分比。频段划分:8(0.8~3.8Hz)、0(4.0-7.8Hz)、α1(8.0~8.8Hz)、α2(9.0~10.8Hz)、α3(11.0~13.0Hz)、β(13.0-30.0Hz)。采集刺激前30s及刺激后60s的脑电信号,每次采样5s。结果:18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与刺激前相比,擦拭组各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切皮组除θ频段外,各频段在不同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②各组变异系数低于60%。擦拭组变异系数在20%-50%之间,切皮组变异系数在20%~60%之间。结论:肌松兔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镇痛程度的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疼痛刺激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n=6),建立肌松兔模型后分别予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1%福尔马林(LD组)、8%福尔马林(HD组)或生理盐水(NS组)0.5ml。应用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注射前后兔QPEEG不同脑区不同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另取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n=6),清醒状态下采用上述注射的方法建立炎症痛模型。观察家兔伤害性行为反应和进行疼痛评分。结果:对福尔马林伤害刺激HD组和LD组伤害反应程度均强于NS组(P<0.01,P<0.01),HD组强于LD组(P<0.01)。与注射前相比,HD组和LD组QPEEG均出现了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α和β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θ频段变化不明显,其中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的量效-时效关系更符合行为学改变。结论:福尔马林所致炎性疼痛引起了兔EEG的显著改变,其中α1频段功率百分比与疼痛反应强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定量药物脑电图评估异丙酚对兔脑电图α2频段的双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定量药物脑电图可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全麻药物对脑皮质功能有肯定影响,由于麻醉深度与麻醉剂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若能找出与麻醉药剂量相关性好的定量药物脑电图的脑区与频段,则此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2频段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在徐州医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成年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异丙酚2.5,5,10 mg/kg 3组,每组12只,其中6只用于观察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变化,另外6只用于观察兔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和持续期. 方法每日1400~1700进行实验.3组兔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5,5,10 mg/kg,药物均在30 s内匀速注完.①将清醒兔俯卧位固定在兔台上,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别记录3组兔给药前和给药后20,30,40,50,60,70,80,90,100,110 s,2,5,10,15,20,30 min的定量药物脑电图.每时间点采样时间为5 s.②记录兔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和持续期.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静脉注射异丙酚后,翻正反射均在1 min内消失.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持续期越长(r=0.79,<0.01).②与给药前相比,异丙酚2.5 mg/kg对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P>0.05);5 mg/kg时,各脑区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升高(P<0.05);10 mg/kg时,除左右顶区与2.5 mg/kg组差异无显著性外,各脑区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较给药前及前两个剂量组均下降(P<0.05),以上变化以额、颞区最为明显.结论异丙酚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呈双向型,提示α2频段可能成为反映异丙酚麻醉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苏珍  蔡伟  戴体俊  李金玉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21-412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疼痛对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方法:15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患者,于术后不同时间随访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并用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采集脑电信号,直至患者无痛或出院.利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计算QPEEG各频段的相对功率百分比.结果:疼痛可引起脑电的显著改变:大多数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左额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两额及左顶、枕区的α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以及左顶、颞区β波活动增加(P<0.05).结论:疼痛引起了脑电的显著改变,为QPEEG用于疼痛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异丙酚对兔翻正反射的影响和定量药物脑电图( QPEEG)的变化,探讨异丙酚对 QPEEG 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白色家兔 18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 3组,每组 6只.应用 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异丙酚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异丙酚 2.5 mg/kg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 5 mg/kg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增大 1倍以上,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10 mg/kg使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 20 s~ 5 min内均显著增大( r=0.68,0.84,0.93,0.94,P < 0.01, P < 0.05)且与行为变化平行.δ频段的改变与异丙酚剂量在 5min内均呈显著正相关( r = 0.62~ 0.95,P < 0.01).结论异丙酚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大兔 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在一程度上成为反映催眠作用的深度及镇痛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定量药物脑电图可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全麻药物对脑皮质功能有肯定影响,由于麻醉深度与麻醉剂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若能找出与麻醉药剂量相关性好的定量药物脑电图的脑区与频段,则此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2频段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材料:实验在徐州医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成年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异丙酚2.5,5,10mg/kg^3组,每组12只,其中6只用于观察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变化,另外6只用于观察兔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和持续期。 方法:每日14:00~17:00进行实验。3组兔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5,5,10mg/kg,药物均在30s内匀速注完。①将清醒兔俯卧位固定在兔台上,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别记录3组兔给药前和给药后20,30,40,50,60,70,80,90,100,110s,2,5,10,15,20,30min的定量药物脑电图。每时间点采样时间为5s。②记录兔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和持续期。 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静脉注射异丙酚后,翻正反射均在1min内消失。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持续期越长(r=0.79,P〈0.01)。②与给药前相比,异丙酚2.5mg/kg对d: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p〉0.05);5mg/kg时,各脑区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升高(P〈0.05);10mg/kg时,除左右顶区与2.5mg/kg组差异无显著性外,各脑区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较给药前及前两个剂量组均下降(P〈0.05),以上变化以额、颞区最为明显。 结论:异丙酚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呈双向型,提示α2频段可能成为反映异丙酚麻醉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正常人定量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对正常人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2名健康受试者左额叶予20Hz,100次/串、共5串、100%运动阈值的rTMS,并观察其刺激前后定量脑电图(qEEG)变化。结果:正常人rTMS后短时间内左额区β波频率增加刺激前β波为主者2名(2/12),刺激后8名(8/12)(χ2=4.285,P<0.05);磁刺激前后各脑区的δ,θ,α,β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脑区(δ+θ)/(α+β)比值无明显改变(t=1.433~2.132,均P>0.05),刺激过程中无明显不适。结论:rTMS对健康人脑电活动有一定调节作用,在一定强度和频率内rTMS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功率谱分析在波尔山羊爆炸性颅脑冲击伤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试验动物为波尔山羊,共15只。采用没有破片的TNT炸药来致伤试验波尔山羊,根据试验波尔山羊脑组织病理结果将试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未致伤的健康波尔山羊;有损伤组:致伤且病理显示有脑损伤的试验波尔山羊;无损伤组:致伤且病理显示无脑损伤的试验波尔山羊。记录试验动物伤前和伤后3h的脑电图,并对比1~30 Hz频段的脑电功率谱变化。计算δ、θ、α、β四个频率的功率值和(δ+θ)/(α+β)值。 结果损伤组试验波尔山羊的脑电功率谱在3 Hz、4 Hz、5 Hz、6 Hz四个频率的功率值分别为(6.55±2.82)μV、(4.71±0.93)μV、(3.47±0.76)μV和(2.82±0.54)μV,对照组四个频率的功率值分别为(3.20±0.58)μV、(3.16±0.40)μV、(2.61±0.34)μV和(2.15±0.10)μ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09,0.049和0.026)。对照组的δ频段功率值为(3.20±0.99)μV,θ频段功率值为(2.27±0.64)μV,(δ+θ)/(α+β)值为(1.35±0.46)μV;损伤组的δ频段功率值为(9.81±1.06)μV,θ频段功率值为(4.97±1.41)μV,(δ+θ)/(α+β)值为(3.19±0.74)μ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48和0.024)。无损伤组δ频段功率值为(3.01±0.93)μV,θ频段功率值为(2.31±0.80)μV,(δ+θ)/(α+β)值为(1.47±0.32)μ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94,0.940和0.566)。 结论脑电功率谱分析可以作为现场试验脑损伤评估的一种灵活方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异丙酚对兔翻正反射的影响和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的变化,探讨异丙酚对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白色家兔18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异丙本分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异丙酚2.5mg/kg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5mg/kg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增大1倍以上,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gt;0.05);10mg/kg使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20s-5min内均显著增大(r=0.62-0.95,P&;lt;0.01)。结论 异丙酚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大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在一程度上成为反映催眠作用的深度及镇痛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静息状态下,下肢截肢患者脑电信号在多频段上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采集22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和18例下肢截肢患者(患者组)静息态脑电图,以相位锁值构建功能连接矩阵,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患者组α频段(t=3.433,P=0.001)和β频段(t=3.806,P=0.001)功能连接明显减弱,δ频段(t=1.429,P=0.161)和θ频段(t=1.211,P=0.233)功能连接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截肢患者脑电α、β频段功能连接减弱,导致多个脑区功能重塑,包括相关肢体投射脑区、额叶、颞叶、枕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