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em. CNS)的疾病包括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疾病,药物成瘾,癫痫,周期性偏头痛,神经变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和中风疾病等.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人数众多,但由于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95%以上强有力的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失去疗效.在目前神经药学研究中存在一个矛盾现象[1]: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展的99%以上的力量用于寻找新的药物,只有不足1%的力量用于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因此,如何开拓新的药物传递系统和新的给药途径,从而突破血脑屏障,将药物定向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脑靶向制剂的研究已是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鼻粘膜在解剖生理上与脑部存在独特的天然联系,因此在最近十几年中,已成为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郑爱萍 《中南药学》2004,2(5):298-300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em,CNS)的疾病包括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疾病、药物成瘾、癫、周期性偏头痛、神经变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和脑卒中等.这些疾病的患者人数众多,且需要中枢治疗.但由于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的存在,使95%以上强有力的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失去疗效.在目前神经药学研究中存在一个矛盾现象[1]: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展的99%以上的力量用于寻找新的药物,只有不足1%的力量用于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因此,如何开拓新的药物传递系统和新的给药途径,从而突破血-脑屏障,将药物定向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脑靶向制剂的研究已是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鼻黏膜在解剖生理上与脑部存在独特的天然联系,因此在最近十几年中,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鼻腔与脑在解剖生理上的独特联系使得鼻腔给药作为脑内递药途径成为可能.鼻腔给药作为脑靶向的途径之一,可有效地使通过其他给药途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绕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脑内递药途径.就鼻腔给药脑靶向的依据、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剂型等方面对经鼻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靶向性纳米载药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数常规制剂中的药物难以进入脑部,影响脑部疾病的诊疗效果,利用纳米微粒作为载药系统可以使药物穿透血脑屏障。方法将大分子药物制成纳米粒,可增大中枢神经系统中药物浓度及延长药效,增加了对脑内病灶的靶向性。结果与结论尽管纳米给药系统用于脑部疾病靶向的治疗距临床应用仍有相当多的工作尚待完成,但目前的研究已展现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液中的药物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近些年研究表明,经鼻腔给药后,药物可以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部,而且其对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都较小,因此经鼻脑靶向给药系统不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首先探讨了药物经鼻入脑的通路及机制,并针对鼻腔给药的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还介绍了脑靶向性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鼻脑靶向制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脑内递送通常受限于血脑屏障。经鼻给药作为脑靶向递药的一种无创给药方式,可绕开血脑屏障,实现药物至脑部的直接、高效靶向输送,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然而,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力等屏障限制了经鼻给药递送效果。依托纳米递药技术的发展,经鼻纳米递药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经鼻入脑递药通路、常见经鼻纳米递药系统及其特性和治疗应用进展,为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经鼻纳米递药系统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鼻粘膜作为脑内递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峰  蒋新国 《药学学报》2001,36(8):636-64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药物传输系统尤其是靶向给药体系成为药学研究的热点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脾和肺等靶向方面 ,对于脑内靶向却较少涉及。脑部是靶向给药的一个重要部位 ,很多药物必须进入脑内才能发挥疗效 ,然而由于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 ,BBB)的存在 ,常规途径给药后在脑内的药物浓度都比较低 ,限制了对脑部疾病的治疗。由于鼻粘膜在解剖生理上与脑部存在着独特的联系 ,因此有望在脑内递药领域有所突破。本文就鼻粘膜作为脑内递药途径的研究作一综述。1 鼻粘膜作为脑内递药途径的研究进展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是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障碍.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新型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该类递药系统可通过受体、转运体、吸附等介导的转胞吞作用,以及暂时破坏血脑屏障结构完整性等多种机制跨越血脑屏障并完成脑内药物递释,达到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跨血脑屏障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脑靶向性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鼻腔给药作为脑靶向给药的途径之一,可有效地使通过其他给药途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绕过血脑屏障,靶向递送到脑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给药途径.现从药物由鼻腔到脑的转运方式、影响因素、剂型、评价方法以及增强脑靶向性的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鼻腔给药脑靶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传递系统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东华  周建平 《药学进展》2001,25(5):260-265
综述了药物克服血脑屏障,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达到脑靶向目的的研究进展。从药物透穿血脑屏障的途径、药物传输系统及给药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穿透机制包括被动转运、载体介导的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吸收介导的转运和外排泵活性的抑制。药物传输系统分为前药系统、大分子载体给药系统、微粒给药系统和植入输注系统。给药方法有脑室内注射、植入疗法和静脉给药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血脑屏障是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障碍。纳米技术已被证明有效用于脑靶向的治疗,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纳米载体给药系统。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总结了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评价方法,并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笔者对近年来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脑靶向传递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机制探索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经鼻腔给药靶向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05-106
目的脑靶向给药系统是药学及神经病、肿瘤等相关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方法而经鼻腔给药靶向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中研究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结果本文综述了药物经鼻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药物在鼻腔的吸收及药物靶向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因素。结论虽然绝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表明,其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19):2700-2703
目的: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治疗脑部疾病的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血脑屏障""纳米给药系统""脑靶向""纳米药物""载体""Blood brain barrier""Brain targeting""Drug delivery system""Nanomedicine""Carrier"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2016年在Pub Med、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跨血脑屏障(BBB)纳米给药系统载体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2篇,其中有效文献26篇。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常用载体有脂质体、聚合物胶束、聚合物纳米粒、树枝状聚合物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将脑靶向纳米载体系统用于脑部疾病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意义重大,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BBB阻碍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大多数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在研究中仍存在着多种问题。今后应寻找BBB选择性更高的作用靶点,研发高效、低毒的跨BBB纳米药物。  相似文献   

14.
脑靶向给药的主要方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脑给药受到了严格控制。为使药物更专一地靶向至大脑,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办法。本文综述了治疗大脑疾病的靶向给药系统的2种方式:基于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的脑靶向给药系统,以及它们在治疗大脑疾病方面的应用,为脑部给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载药纳米粒子以其独特优势能够被动靶向BBB,在此基础上结合1个可以靶向于病变部位的特异性配体,或是修饰2个分别靶向BBB和病变部位的配体,得到的双级脑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就能增加药物跨BBB转运和在脑病灶区浓集。为了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选择一种具有双重靶向作用的功能基,在递药系统完成双级靶向的同时,实现更精准地药物向脑内的靶向递送。本文重点介绍了双级脑靶向递药系统的分类以及在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及脑卒中这些脑部疾病治疗中取得的研究进展,对在双级脑靶向给药系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脑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为研制趋脑性给药系统及可透过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提供理论参考。初步探讨了脂质体、药质体、化学传递系统和磁性靶向给药的概念、应用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李光华 《天津药学》2012,24(6):66-68
血脑屏障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组织相对独立的重要结构,阻挡了有毒有害物质向脑中的转运,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但同时也阻碍了药物向脑中的分布,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出了难题。人们从改变药物的结构、剂型、给药途径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求达到脑靶向效果。常用物理方法为静脉灌注甘露醇及超声技术,但是缺陷较大,选择性不强,目前使用较多的为利用载体增加药物向脑组织中的分布,有病毒作为载体、修饰脂质体作为载体、纳米颗粒及微乳等。新的给药途径如经鼻、经内耳给药也正在研究,中医药理论在神经系统治疗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文献,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哮喘、肺气肿、囊性纤维化、肺部病毒感染和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基因治疗为肺部疾病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但因裸露的治疗基因易被降解、靶向能力差,因此需要安全有效的传递系统.本文将对基因药物在体内递送至肺部的给药屏障及可行性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血-脑屏障阻碍药物进入脑组织,不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受体(如载脂蛋白受体、转铁蛋白受体等)介导的主动靶向系统、被动靶向系统(如纳米粒、碳纳米管等)及其他靶向系统(如磁性微粒、阳离子制剂等).  相似文献   

20.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OCTDDS))将治疗结肠疾病的药物靶向输送至结肠,不仅降低常规的口服或直肠给药的毒副作用,且能将药物输送至病灶处,减少给药剂量,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还能提高多肽、蛋白等类药物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笔者将近年有关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研究综述如下。1口服结肠释药系统的应用1.1时控给药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应用药剂手段使药物在一定的时滞后释放,使之与人的生理周期相匹配,可用于治疗哮喘、高血压、心绞痛、消化道溃疡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节律性的疾病。结肠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