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醇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并探讨正确使用甘露醇的方法。方法  4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使用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bloodflowmeanvelocity,Vm)及脉动指数 (pulseindexes,PI) ,对实验前后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TCD测定Vm及PI值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后 ,Vm值显示观察组减小 ,而对照组增加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I值显示观察组增加 ,而对照组减小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早期发病的高血压少量脑出血患者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以免血肿扩大 ,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区不同部位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入院前后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死的66例患者,于发病后第3天、第10天进行2次TCD检查.结果 ①MCA主干梗死后患侧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侧(P<0.01),患侧大脑前动脉(ACA)的Vm高于对照组(P<0.01),患侧MCAVm>ACAVm的生理关系消失.②深穿支梗死组和皮层支梗死组患侧MCAVm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变化不大(P>0.05).③TCD动态观察揭示MCAVm随有效治疗而增加,42%(11/26)的患者闭塞血管可再通.结论 MCA区不同部位脑梗死其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部位、临床治疗选择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血流频谱的改变,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 全部行TCD检查。所获数据经t检验。结果 狭窄或闭塞侧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无病变侧明显降低(P<0.05);病变侧脉动指数PI(2.0±0.6)较无病变侧PI(1.6±0.5)明显增高,尤其闭塞侧增高最明显PI(2.37±0.5),(P<0.01),呈低血流高阻力频谱。结论检查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能提高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脑缺血变化的影响。方法 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峰流速(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等参数的变化;同时观察颅内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脑出血后两侧各血管Vm均降低,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著;干预组显示,西比灵可使脑出血后血流动力学参数(Vm)的改变程度减轻,血肿及周围水肿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西比灵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的水肿和血肿吸收,改善脑水肿周围缺血状态,TCD可有效监测脑出血后脑局部缺血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高血压病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参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筛选2025人分为高血压病组892例,对照组1133例,其中高血压组按是否合并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再分为3个亚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内外科、抽血等检查及颈部TCD检测,分析高血压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和合并不同代谢紊乱的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5个指标.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基底动脉Vs、Vm、Vd显著降低(P<0.01),大脑中动脉vd降低表现(P<0.05),各期RI和PI值较正常组均有升高(P<0.01).(2)高血压合并糖代谢紊乱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最明显,Vm、Vd、RI、PI与其余各组均有差异.合并高脂血症组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不明显.(3)青年高血压病患者TCD异常率为34.5%,以脑血管痉挛为主(69.2%);老年高血压病患者TCD异常率79.0%,以动脉硬化为主(51.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脑血管多种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基底动脉较为敏感,监测指标中以RI和PI最为敏感.TCD能较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变严重程度,其结果受年龄、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兔脑外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水肿的作用以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兔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应用骨窗成形硬脑膜外打击法制作脑挫裂伤动物模型。治疗组脑外伤后先行25%硫酸镁静脉点滴,第5天改做腹腔注射,共7d。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应用等量生理盐水。以血清MBP和脑组织含水量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脑损伤前、后及每次应用硫酸镁前后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动态检测颅内脑血流速度。结果:血清MBP正常值为1.65±0.73μg/L,脑外伤治疗后A组MBP=3.03±1.23μg/L,B组MBP=5.83±2.23μg/L。A、B两组MBP较正常值增高,但A组低于B组(P<0.05)。A、B两组兔脑外伤治疗后患侧大脑半球含水量百分比分别为78.55±0.56和81.55±0.53,A组低于B组(P<0.05)。TCD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P<0.05)。结论:脑外伤后兔血清MBP和脑组织含水量增高,治疗后两者均降低,脑血流速度增加。说明硫酸镁对兔实验性脑外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可改善脑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身球运动对脑梗塞恢复期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3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用患侧和健侧上肢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2分钟的健身球运动。结果:对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增加分别为10.4±5.1%;9.7±2.7%;11.3±4.9%。患侧上肢运动时,同侧MCA的Vm增加10.5±4.6%,分别与健侧上肢(1.7±3.7%)及正常对照组(1.8±4.5%)比较,P<0.01。结论:脑梗塞恢复期用患侧上肢进行健身球运动,双侧MCA的Vm增加,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也证实了TCD可作为评价脑血流量改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颈总动脉(CCA)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一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且双侧CCA和MCA正常或狭窄<50%的病人30例。全部行TCD检查,测量双侧CCA和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 ICA狭窄或闭塞侧CCA的Vm和Vs均较无病变侧明显降低(t=14.35、11.26,P<0.05)。病变侧CCA的PI较无病变侧明显增高(t=9.56,P<0.05)。ICA狭窄或闭塞侧MCA的Vm、Vs和PI均较无病变侧明显降低(t=10.19~15.61,P<0.05)。结论 TCD检查CCA和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对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床旁经颅多普勒(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对脑血管痉挛(CVS)的预警和治疗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对其实施TCD实时监测包括患者的MCA(大脑中枢脉)的Vm(动脉平均峰值流速)、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及血流频谱,与自身健侧作为对照,给予符合CVS诊断标准的患者尼莫地平进治疗,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TCD监测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健侧相比其Vd、Vm减小、PI、RI增大(P0.05),Vs比较(P0.05);经尼莫地平治疗后血管痉挛均得到缓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结论:对SAH患者采取TCD实时监测脑血流变化,为临床治疗和诊断SAH后CVS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通过TCD的预警干预显著提高了SA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早产儿生后12~24h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监测,探讨其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早期预测和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93例早产儿生后12~24h内应用TCD监测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将监测结果与颅脑超声检查IVH发生与否及12月时的神经发育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其在早产儿IVH早期诊断和神经发育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93例早产儿中,62例发生IVH,其中轻度28例,重度4例。有IVH组早产儿生后早期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速率(Vm)及舒张期流速(Vd)分别为(单位:cm/s)40.3±8.3、22.9±5.7和10.3±5.5,均明显高于无IVH组(分别为32.9±5.1、16.6±3.9和4.0±4.8)(P<0.001),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别为1.49±0.48和0.75±0.14,均明显低于无IVH组(1.96±0.52和0.89±0.15)(P<0.001)。对57例作神经发育预后分析,神经发育不良和正常者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早期预测早产儿IVH的发生与否,对预测神经发育预后可能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急性期TCD、fVEP的临床动态观察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颅内压、病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第1、7、21天进行床旁TCD检测,并与fVEP、MESSS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TCD异常以大脑前循环为主,主要表现为高阻力低流速的血流频谱,出血侧更明显,两侧血流明显不对称.连续TCD监测发现,降低的血流速度逐渐增高,同时增高的脉动指数(PI)则逐渐降低,至发病3周后TCD检测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无创颅内压监护仪所得颅内压值与大脑中动脉Vm呈负相关,与PI值呈正相关.MESSS评分与大脑中动脉Vm呈负相关,与PI值呈正相关.结论TCD检查可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病情判断.fVEP法无创颅内压监护与TCD两者结合使用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并指导降颅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所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椎动脉 (VA)和基底动脉 (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 (Vm) ,血管搏动指数 (PI)和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 (SD)。结果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 MCA、VA的 Vm、Vd,BA的 V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P<0 .0 1) ,PI明显增高。高脂血症病人 VA的 Vm 、Vd,MCA的 V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P<0 .0 1) ,PI也明显增高 (P<0 .0 1)。以上改变高血压组较高脂血症组明显 (P<0 .0 1)。结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都可造成脑血管损害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显著强于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3.
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取全经针刺法及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刺法及相同的基础治疗,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双侧MCA的Vm均上升(P〈0.01、P〈0.05),病灶侧Vm上升幅度均较非病灶侧大(P〈0.01);治疗组MCA病灶侧Vm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后,病灶侧PI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病灶侧PI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可提高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的Vm,降低大脑中动脉PI,提示其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管血流的供应,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神经外科麻醉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麻醉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9例全麻手术患者,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应用TCD对术前、麻醉、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六个时程连续监测脑血流速度。全麻采用异丙酚为主辅以异氟醚/氧化亚氮的静吸互补麻醉方式。结果麻醉、术始及术中三个时程与术前相比VP和VM两个参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者VP和VM两个参数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整个麻醉期间PI变化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麻醉期间BP、HR、SPO2、PETCO2变化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各时程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相比,VP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VM与PI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期间TCD波形与术前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整个麻醉期间未闻及异常TCD血流声频。结论应用TCD可以评价神经外科麻醉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后脑血流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莫秀云  张莹  钟经馨  施晓耕 《广东医学》2012,33(18):2843-2846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中风阴、阳类证责任脑血管的血流动力指标特点.方法 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技术,前瞻性分析93例急性缺血中风阳类证(A组)及阴类证(B组)患者责任脑血管的狭窄情况及脑半球血管(大脑中、前、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血管搏动指数(P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并以体检者(C组)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脑血管的血流动力指标特点.结果 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者59例(63.44%).与C组比较,A、B两组普遍出现脑血流Vs增快和(或)PI升高(P<0.01,P<0.05).A组Vs升高更明显,血管狭窄更多、更重,B组则以PI升高为主(P<0.05).A组责任血管以右侧为多,B组以左侧为多(P<0.05).结论 TCD可检测缺血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责任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不同改变:阳类证主干狭窄率更高,狭窄程度更重;阴类证则以分支病变为主,阴、阳类证发病有左右分侧的偏向性.这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流速度变化与大脑中动脉病变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病人,计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得的病侧大脑前动脉(d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nMCA)的峰值流速(Vp)比值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流速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上述指标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dVACA/nVMCA(1.117±0.29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01±0.147),P=0.027;病例组dVPCA/nVPCA(1.097±0.322)与正常组(1.022±0.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DSA证实有大脑后动脉代偿供血的17例病人(1.353±0.442)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率和dVACA/nVMCA是预测MCA病变后ACA参与代偿的2个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TCD提供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部分反映MCA病变后的侧支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软通道技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选取本院收治的8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2组。观察并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手术前后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产物(LPO)水平及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显示,与常规开颅手术患者相比,采用软通道技术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患者PSV、EDV、Vm、PI、SOD、GSH-PX水平升高,MDA、LPO水平降低;患者GCS、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这说明软通道技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应激影响小,术后脑血流恢复快,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及与手术效果及预后关联性,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180例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序贯手术治疗组(60例)与大骨瓣开颅组(120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使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值。结果 重症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TCD显示脑血流发生改变,其波谱形态与临床症状及手术疗效有关。序贯手术治疗组术后第7、14天Vm、PI值、病死率及疗效明显优于大骨瓣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肿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内减压两种手术方式序贯治疗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手术疗效均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危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抢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患者脑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0月一2015年4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汕头中心医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7例(脑梗死组)、脑出血患者12例(脑出血组),以急性起病第3天作为观测时点,采用TCD的2MHz探头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静脉(BVR)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砌)以及TCD频谱形态。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健康对照组BVR检出率(85.0%)高于脑梗死及脑出血组(67.1%和60.0%)。(2)健康对照组BVR的血流速度女性比男性快,健康对照组及脑梗死组双侧BVR的Vs、Vd、Vm、PI、RI基本对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侧MCR的Vs、.Vd、Vm基本对称,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组的PI、右RI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男性患者BVR的双侧Vs、PI、RI及右侧Vd、V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脑梗死组。3组男性MCA的左侧Vd及双侧PI、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患者的BVR血流速度较健康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减慢,腔隙性脑梗死、小量脑出血患者MCA的PI、RI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TCD)在急性脑血管疾病进行脑血流监测的意义。方法:观察40例急诊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态变化规律;观察疾病发展变化与脑血流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20例中5例受累血管信号消失,但其余各受检血管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良好,15例受累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降低,低于对侧同名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的1/2~2/3以下;20例中8例测到受累血管的侧支循环血流。脑出血组20例中在急性期均可监测到一侧的单只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增高,血流速度增高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2~7d内达到高峰。结论:TCD为急诊快速筛查脑动脉狭窄提供了可能,为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评价代偿动脉和患侧脑血管血流速度,从功能上反映侧枝血管代偿的实际情况。可对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定位,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高的多普勒频谱信号的血管,即为出血受累血管;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监护,以确定血管痉挛发展程度,血流速度越来越高,表明出血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