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法寻找食管癌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的生物指标。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检测食管癌149例、100例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将获得的图谱采用Ciphergen公司的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有16个差异峰,其中蛋白峰M/Z5622、7750、5322的诊断效能较高。M/Z值为3820的蛋白峰可能为食管淋巴结转移指标,M/Z5622蛋白峰可能与食管癌的远处脏器转移有关。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食管癌,简便易行,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在作为食管癌临床疗效监测及预后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又称为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自2002年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发明该技术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后,该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药学、基因学、临床诊断、生物信息等诸多领域[1]。其在临床实验诊断学中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  相似文献   

3.
蛋白指纹技术(prote in fingerprin ting)是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laserdesorption/ion ization tim e-of-fligh t m ass spectrom etry,缩写SELD I-TOF-M S,简称SELD I-TOF或SELD I)的俗称,它指的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不同于他人一样,每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是近年兴起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前沿技术,其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是其顺利应用到临床的关键。我们对SELDI-TOF-MS检测样本采集与制备、试剂的选择与保存、实验仪器的校准与维护;实验结果重复性验证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标准化方法的选择、SELDI-TOF-MS技术系统标准化进行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血清蛋白组对食管癌的诊断效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Higwire等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检索当前使用SEL-DI-TOF-MS诊断食管癌的文献,并使用QUADA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和综合接受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Q*指数等指标。结果共检索到11个文献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积样本含量13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84.11%、阳性似然比5.09、阴性似然比0.14、诊断优势比39.17。SROC曲线分析,AUC=0.9160,Q*=0.8488。结论 SELDI-TOF-MS检测血清蛋白组对诊断食管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SELDI蛋白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研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为蛋白质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投放至今虽只有短短几年,但其显著的成效已经开始得到生命科学界的重视,尤其体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监控和预后方面的应用研究上。本文就其技术原理、优势和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高通量和高灵敏的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寻找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微量的标志性差异蛋白质组,为探索食管癌发生与基因转录的蛋白调控机制,基因治疗以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SELDI-TOF-MS检测食管癌及其相关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指纹图,用Biomarker Wizard Software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选择具有标志性的差异蛋白质组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使用SPSS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发现89个差异蛋白(P<0.05).其中有显著差异(P<0.001)的蛋白质如下: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的蛋白(5017.6Da,7458.5Da,7908.1Da,8111.9Da,8577.8Da)和表达降低的蛋白(4215.8Da,5890.9Da,7749.3Da).利用筛选出8个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组建立食管癌人工神经网络筛查模型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达到93.2%和96.3%,特异度分别为95.6%和97.2%,经大样本盲法验证的灵敏度为75.4%和75.8%,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6.7%,经蛋白组数据库检索发现两种蛋白分别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子宫珠蛋白.结论 血清蛋白质谱指纹图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蛋白组学数据挖掘对食管癌的筛查和诊断以及探索其基因和蛋白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炎是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目前确诊主要依赖胃黏膜活检,但这种创伤性诊断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而现用的诸多实验室方法的假阳性较高。本研究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胃炎患者、胃溃疡、胃癌和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质行对比分析,以筛选可用于临床胃炎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9.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是随着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常与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a,TOF-MS)联用,对各种疾病特异性蛋白指纹实现快速、高效、高通量识别和检测,是在分子水平上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妇科肿瘤早期诊断急需有意义的生物标记物,但目前能用于临床的此类标记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达不到早期诊断的要求。血清蛋白组中低分子量(<15000kd)蛋白可能包含有大量生物标记物,因为在疾病过程中一系列酶解或蛋白水解切割产生了大量蛋白片段,其中大部分通过肾脏排除,因此血液中所携带的血清标记物丰度很低,常规蛋白检测技术很难发现[1,2]。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SELDI)蛋白指纹技术的出现为癌症早期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提供了重要工具,目前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早期检测和早期诊断的研究[3~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80%以上,其中对卵巢癌的敏感…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前.随着近年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胃癌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病人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兹就有关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快速筛选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特有的血清微量蛋白标志物.方法 采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检测10只正常裸鼠和50只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在不同时间血清中的蛋白指纹图谱,用CiphergenProteinChip3.0软件自动采集数据,CiphergenBiomakerWizard3.1版软件统计分析筛选对照组与实验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间检出1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P<0.0001),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20kD以内,大多数标志蛋白在实验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少数为低表达.尤其是质荷比(M/Z)为6741,8019,8102,8615的四个蛋白质在接种癌细胞后表达逐渐增强,质荷比(M/Z)为14740,15484的两个蛋白质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过程中,其裸鼠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经临床盲法验证有可能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微量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当前研究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诊断肝细胞癌文献的质量,了解SELDI-TOF-MS技术对诊断肝细胞癌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全面检索收集当前研究SELDI-TOF-MS对肝细胞癌诊断的文献,并根据诊断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质量,根据可供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0篇,其中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3篇.在合并分析中综合灵敏度、特异度和优势比(DOR)分别为87.00%,94.00%和196.42,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 SELDI-TOF-MS技术对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幽门螺旋杆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及试剂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体检人群和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镜检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和阴性血清标本,同时用蛋白印迹法、ELISA作对照。结果体检人群中,蛋白芯片法检测与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比较其符合率可达85%,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和78%。在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镜检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中,用蛋白芯片法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蛋白印迹法检出的阳性率(62%),而其符合率可高达89%,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75.6%。蛋白芯片法与蛋白印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且高于ELISA检测法,具有比蛋白印迹法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结论: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胃癌切除术后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试验组)与20例胃癌切除术后常规静脉输液(对照组)比较,观察营养支持前后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生存质量等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病人体得、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P〈0.01)。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小,但差异不显(P〈0.05  相似文献   

16.
体表超声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体表超声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1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胃癌定量诊断 (浸润深度、浸润范围 )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 80 .4%、86 .2 %。其中对浸润深度 T1 ~ T4各期判断符合率分别为 6 0 %、87.7%、81.4%、10 0 % ;对胃壁浸润范围 (上下边界距离 )小于 7.0 cm和大于 7.0 cm及弥漫浸润型胃癌 (皮革胃 )判断符合率分别为 87.5 %、81.2 %、10 0 %。结论 :超声对胃癌的定量诊断为胃癌术前分期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切除范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谐波成像技术与胃充盈造影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THI)与胃充盈造影在胃癌显像中对图像质量改善的影响以及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基波和组织谐波成像,对因各种原因基波成像(FI)不满意患者改用THI技术,观察THI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THI在肿瘤病灶边界范围确定、病灶浸润深度判定中的准确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4例FI成像质量满意的图像THI与FI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P>0.05),96例FI成像图像质量不满意者在THI状态下69例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改善率为 71.9%,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胃癌分期分析中,对病灶范围小于2和5 cm以下测值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 85.7%和82.5%,误差范围小;>5 cm以上的测值误差范围较大,符合率仅为61.8%;对浸润深度判定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早、中、晚各期符合率分别为 66.7%、75.0%和93.3%.本组资料中超声对肝脏转移的检出率为100%,而对单纯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仅为60.2%.结论 THI技术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对小病灶范围测值与手术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对胃癌术前分期判断准确性较高;为临床术前预测肿瘤可切除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超声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声胃镜(EUS)检查了早期胃癌8例,判断完全准确2例,基本准确3例;判断失误3例,其中2例为溃疡癌变。表明EUS对早期胃癌的判断优于胃镜,但尚难区分低回声病灶是肿瘤还是炎症或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CA72—4及细胞角蛋白21—1对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1例胃癌患者及31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计算并比较各指标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及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各肿瘤标志物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CA125、CA19—9、CA72—4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CA72—4、CA125的诊断准确性和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其它指标。CA72—4、CA125、CA19-9水平在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浸润至浆膜层组的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胃癌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组(P〈0.05)。结论:CA72—4、CA125、CA19—9对胃癌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AFP、CEA及细胞角蛋白2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依据胃癌的CT表现,评述CT在胃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CT检查已知胃癌患者23例,口服水作对比剂将CT表现与临床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胃癌的CT表现为胃壁增厚(18/23),软组织肿块(5/23),异常强化(17/23)。本组确认胃癌可切除准确性为83%。结论:CT检查对胃癌的检出及术前评价可否切除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