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凝血系统、血小板功能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8)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U组将乌司他丁40万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自切皮开始静脉输注,30 min内输注完毕,另将40万单位加入CPB预充液中,另外20万单位以4~6万单位/h速率输注至术毕,总量100万单位,C组不用乌司他丁及任何抗纤溶药物.分别于切皮前1 min(基础值,T0),肝素化前1 min(此时U组已用乌司他丁40万单位,T1),术毕(T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4)经颈内静脉导管采血5 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CD62p),用比浊法测定激活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用硅藻土激活剂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记录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组间GPⅡb/Ⅲa、CD62p和PT,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同种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U组APTT在T1、T3和T4均缩短(均P<0.05).与C组比较,U组:APTT在T1~4均缩短(均P<0.05),体外循环中ACT缩短,补充肝素量增加(P<0.01).结论 乌司他丁对血小板聚集和活性无影响,它能缩短APTT及肝素化后的ACT,增加CPB中补充肝素量,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该实验所用剂量未见减少CPB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术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 (Ulinastatin)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 ) ,乌司他丁组应用 12 0 0 0U/kg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推注 ,对照组不加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CPB30min、手术结束时、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抽取血标本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和CD11b/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内皮细胞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结果 CPB30min直至术后第二天 ,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和CD11b/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乌司他丁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二天 ,对照组血清ICAM - 1含量较乌司他丁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CD11b/CD18以及血清ICAM - 1的表达 ,从而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患者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兔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1万U.kg-1乌司他丁组、2万U.kg-1乌司他丁组,每组8只。逆行胰管注射质量分数为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所有兔于模型制备成功结束后稳定30 min,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再灌注180 min。在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前对照组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1,1万U.kg-1乌司他丁组经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1;2万U.kg-1乌司他丁组经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万U.kg-1。于灌注结束后立即将兔处死,末端脱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观察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万U.kg-1乌司他丁组、2万U.kg-1乌司他丁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万U.kg-1乌司他丁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1万U.kg-1乌司他丁组(P<0.05)。1万U.kg-1乌司他丁组、2万U.kg-1乌司他丁组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万U.kg-1乌司他丁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1万U.kg-1乌司他丁组(P<0.05);1万U.kg-1乌司他丁组、2万U.kg-1乌司他丁组Bax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万U.kg-1乌司他丁组Bax蛋白表达低于1万U.kg-1乌司他丁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ANP兔心肌细胞凋亡,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cl-2及Bax的不同表达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然后应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Fas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s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实验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模型组肺组织呈密集棕黄色染色,Fas高表达;乌司他丁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经q检验,实验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使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呈低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D11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CD11b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复苏(CPR)组、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0只大鼠.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E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11b水平.结果 ①脑组织含水量:CPR组为(80.4±2.0)%,较对照组(76.7±1.3)%显著增加(P<0.01);乌司他丁组(77.6±1.5)%,较CPR组显著减少(P<0.01).②脑组织CD11b含量:CPR组为(620.488±38.723)ng/mg,较对照组(453.189±121.403)ng/mag明显增高(P<0.01);乌司他丁组(476.875±114.686)ng/mg,较CPR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CPR早期即可发生脑水肿,脑组织CD11b水平显著增加;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CD11b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忠华  陈雷  楼静芝  丛昊  郑羡河  钟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7):699-701,后插三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0例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ASA)体格健康状况分级Ⅰ~Ⅱ级,随机平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将乌司他丁20万U加入120 mL生理盐水,以2 mL/min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手术开始后4、12、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即刻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各时间点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于手术开始后4、12、24 h与麻醉诱导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4 h与手术开始后4 h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4 h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 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可导致循环中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抑制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的增加,从而抑制PMN的过度激活,保护机体的组织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和生理盐水组20例.乌司他丁组在术前、术后1~3天每天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组仅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检测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 结果 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72 h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尿素氮(BUN) 和血清肌酐(Cr) 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 结论 乌司他丁可较好地保护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通过抑制纤溶酶、保护血小板的功能达到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PB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为1万U/kg、抑肽酶(Aprotinin)为10万U/kg分别以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20ml,对照组为20ml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经外周静脉用微量泵30min泵入。分别于麻醉后(T1)、CPB 30min(T2)、手术结束(T3)、手术结束后24h(T4)4个时点自挠动脉取血,测定血浆栓溶二聚体(D-二聚体)、GpⅠb和GpⅡb/Ⅲa的浓度,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结果三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于T2、T3、T4时点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于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GpⅠb的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的其余各时点和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两组的T2、T3时点,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在T2、T3、T4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GpⅡb/Ⅲa的变化与GpⅠb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胸腔引流量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乌司他丁组和抑肽酶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实验证实,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血液纤溶系统亢进,血小板功能受损,乌司他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具有和抑肽酶相似的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乌司他丁)和常规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同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第1、3、5、7、14天采集静脉血,对照组仅采血1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14的表达,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IL-6的浓度,并分析与TLR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入院第1天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明显增高(P<0.01),两组在入院后第3、5天TLR4表达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与常规组相比,入院第1天治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后第3、5、7天乌司他丁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血浆TNF-a、IL-6浓度的变化与TLR4变化一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明显增高,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拮抗和抑制作用与其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Ⅴ(AnnexinⅤ)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膜AnnexinⅤ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AnnexinⅤ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梗组与对照组相比,CD62p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1).心梗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AnnexinⅤ及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小板AnnexinⅤ和CD62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