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及肺复张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油酸静脉注射复制ARDS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应用仰卧位常规机械通气(SC组)、仰卧位联合控制性肺膨胀(SI)(SS组)、俯卧位通气(PC组)、俯卧位通气联合SI(PS组)。各组观察5h,记录氧合及肺复张容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SC组相比,SS组PaO2/FiO2仅在成模后2h显著增高(P<0.05),而PC组和PS组PaO2/FiO2在成模后2h及5h均高于SC组(P均<0.05)。成模2h及5h,PS组PaO2/FiO2明显高于SC组、PC组、SS组(P均<0.05);②成模0h,4组的肺复张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模2h,SS组、PC组、PS组肺复张容积较SC组明显增加(P均<0.05)。成模5h,与SC组相比,SS组肺复张容积呈减少趋势,PC组、PS组肺复张容积呈增高趋势。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SI较单应用俯卧位通气及单应用SI能更好的改善ARDS氧合,肺复张容积的显著增加可能是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压力控制(PCV)肺复张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103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采用PCV肺复张方法干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水平,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合状态相关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中心静脉压(CV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治疗后氧合状态指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氧合状态指标、MAP、CVP差值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控制性肺膨胀(SI)和压力控制(PCV)两种肺复张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呼出气冷凝液炎症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5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SI组和PCV组。对照组使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S I组在保护性肺通气基础上使用控制性肺膨胀治疗;PC V组联合压控法肺复张治疗。每12 h重复1次RM ,连续3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72 h各时间点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PIP )、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检测治疗前、治疗24、72 h呼出气冷凝液(EBC)中 TNF‐α、IL‐6、IL‐10水平,监测SI组与PCV组RM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①三组患者治疗12、24、48、72 h各时间点PaO2/FiO2、Cst均呈上升趋势,PIP、Pplat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RM组(SI组和PCV组)PaO2/FiO2、Cst高于对照组,PIP、Pplat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上述指标SI组与PCV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SI组与PCV组患者治疗后呼出气冷凝液(EBC )中TNF‐α、IL‐6、IL‐10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治疗后24、72 h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SI组与PC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I组与PCV组在肺复张时MAP下降,HR、CVP升高,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显著,PCV组上述指标波动幅度及持续时间均低于SI组,在肺复张时、复张后60、120、300 s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与 PCV两种肺复张均能改善ARDS患者肺氧合功能、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平台压,减轻肺部炎症反应;PCV肺复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低于S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位时,肺开放策略[肺复张(RM)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34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气腹后RM随后机械通气联合5cmH2O PEEP直至手术结束.测定气腹前、气腹后15min头低足高位25°无PEEP、RM后5cmH2O PEEP和气腹结束时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结果 气腹和头低足高位显著增加ECW和EL,分别为8.5±0.8和11.89±1.75cmH2O/L,与T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T0比较,OLS能明显降低ECW和EL,分别为5.3±1.4和8.65±1.03cmH2O/L(P <0.05).T1吸气末跨肺压(PplatL)和呼气末跨肺压(PEEPtotalL)分别为9.22±2.03和2.8±1.7cmH2O较T0明显降低(P<0.05,P<0.01),而在T2显著上升,分别为11.65±1.25和6.55±1.30cmH2O.T2时点PaO2/FiO2均低于其他时点(P<0.05).RM引起每搏输出量短暂下降.结论 OLS可增加跨肺压进而开放塌陷肺泡,降低胸壁弹性阻力,改善肺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低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患者肺氧合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潮气量组(L组,n=35)和对照组(C组,n=35)。气管插管后L组给予低潮气量通气,术中间断行手控肺复张;C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检测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气腹后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及停止气腹后10分钟(T4)时动脉血气;观察并比较T0~T4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和术后通气相关不良反应,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情况。结果 L组T2、T3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3时HR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2、T3时Ppeak、Pplat低于C组,T2、T3、T4时CL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1、T2、T3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TCO2高于C组, T2、T3时Qs/Qt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通气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L通气联合肺复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肺内分流,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高PEEP与SI两种不同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s,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高PEEP组16例,SI组13例,分别以高PEEP和SI的方式进行一次RM,观察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在复张后有显著升高,SI组复张1min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增加,两组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张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都未发生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高PEEP和SI组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都较小,都可作为ARDS治疗手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22-1125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以及压力控制两种肺复张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均分为控制性肺膨胀组(SI组)以及压力控制法组(PCV组),监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变化情况以及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氧合指数(PaO_2/FiO_2)、气道分压(PIP)、肺静态顺应性(CST)以及平台压(Ppla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静态顺应性(CST)均呈上升趋势,气道分压(PIP)、平台压(Pplat)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0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12、24、48、72h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VLWI均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肺膨胀以及压力控制两种肺复张方式能够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氧合、降低患者EVLWI指数、降低气道压、增加患者肺顺应性,并且控制性肺膨胀对血液动力学影响低于压力控制法,提示控制性肺膨胀法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体重对应用CPAP法肺复张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2009年3月—2013年10月入住该院ICU的确诊ARDS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BMI分为低BMI组和高BMI组,给予两组患者CPAP法肺复张,观察肺复张之前(T0),肺复张后60 min(T60)时氧合指数(Pa O2/Fi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静息呼吸系统顺应性(Est),对观察指标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低BMI组患者T60时Pa O2/Fi O2为(181.2±12.9)mm Hg高于T0时的(154.3±14.1)mm Hg,P〈0.05;低BMI组患者Est T60时为(27.4±1.6)较T0时的(33.3±1.7)低,P〈0.05;高BMI组Pa O2/Fi O2和Est在T60时和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组患者ΔPa O2/Fi O2(T60-T0)为(26.9±6.4)mm Hg较高BMI组(5.0±0.9)mm Hg高,P〈0.05;两组患者两个时间点Pa C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PAP法肺复张可使低体重指数ARDS患者获得持续性氧合能力和静息肺顺应性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镇静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方法42例实施机械通气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M)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咪唑安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2组用药量。记录2组患者镇静诱导前即刻(T0)、镇静诱导后1h(T1).12h(T2),24h(T3).48h(T4)各时点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及气道阻力(Raw),同时采集上述各时点中心静脉血,桡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内静动脉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结果(1)与T0时比较,T1-T4时2组患者呼吸参数均有改善(P〈0.05);(2)与M组比较,T4时P组Qs/Qt下降、OI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时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氧合,可为其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一直是重症医学与呼吸病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尤其呼吸机治疗策略的探讨从未停止。尽管作了很多努力,全球流行病学资料显示ARDS的病死率仍在40%以上徘徊,国内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病死率高达50%68.7%。近年针对ARDS的呼吸机治疗,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的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46例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作用与意义。通过监护4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所起的作用证明及时调节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参数,对治愈ARDS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ARDS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床边肺超声方法对ARDS肺复张及保持肺开放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患者给予床边B超,评价患者的肺损伤程度及肺复张容积,比较患者的肺损伤程度和氧合指数的一致性,肺含气超声评分同P-V曲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阳性率为100%,超声评分为(24.6±7.1)分,经Kappa检验K=0.475,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肺复张平均容积为(494.9±212.5)mL,通过对肺含气超声评分同P-V曲线相关性分析,r=0.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肺含气超声评分同P-V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床边B超可以有效测定患者的肺部损伤程度,肺含气超声评分同P-V曲线相关性分析具有良好相关性,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对ARDS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 对比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Xq ARDS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心排指数(CI)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结果 与同组通气前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后各时点PaO2/FiO2均显著提高(P均<0.01),通气1h CI与MAP均显著降低(P均<0.01),此后逐渐恢复;组间比较,BIPAP组通气24h与48h PaO2/FiO2(分别为203.96±7.04与275.31±6.24)较相同时点SIMV组(183.45±6.95与214.22±7.03)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IPAP组于通气1h与24h对CI、MAP的影响较SIMV组相同时点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于48h则与相同时点SIMV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ARDS患者的PaO2/FiO2,同时对循环干扰较小,具有明显的心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对14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均先后行仰卧位、侧卧位、仰卧位通气各1h。各体位通气结束时测定患者呼气末容积(EELV),并观察动脉血气、肺机械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EELV在侧卧位后由(1109±321)mL增加到(1376±381)mL(P〈0.05),恢复仰卧位后下降至(1143±376)mL(P〈0.05),而恢复仰卧位后与初始仰卧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aO2/FiO2侧卧位后由(154.3±35.0)mmHg增加到(189.9±60.1)mmHg(P〈0.05),恢复仰卧位后继续增加至(209.2±75.4)mmHg(P〈0.05),并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P〈0.01)。体位改变后PaCO2、肺机械力学、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侧卧位通气后可增加EELV并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对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Ⅲ级。分为4组(n=20),8ml/kg潮气量组(H组),8ml/kg潮气量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H-ARS组),6ml/kg潮气量结合5cm H2O的呼气末正压组(L组),以及6ml/kg潮气量加5cm H2O的呼气末正压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L-ARS组)。测定插管后10min(T0)、ARS后10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10min(T4)的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分别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吸人氧浓度(FiO2)等计算氧合指数、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结果 H-ARS组与H组比较,LARS组与L组比较,氧合指数均较高(P<0.05)。H-ARS组的氧合指数最高。H组与L-ARS组的氧合指数相近,而且都显著高于L组。H-ARS组的气道平台压显著高于L-ARS组(P<0.05)。结论预先肺复张策略可以提高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动脉血氧合作用,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可以改善肺泡动态顺应性、减少高潮气量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道术后早期脱呼吸机病人并发ARDS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性治疗.方法 利用SIRS量化评分预估ARDS发展,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呼吸支持以及降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治疗.结果 317例老年胃肠道术后早期脱呼吸机病人中,用该方案评估,有23例被及时确诊为ARDS,并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其中22例顺利康复痊愈,仅1例死亡,病死率4.3%.结论 该诊疗方案可提高老年胃肠道术后早期脱呼吸机病人并发ARDS的预判准确性及干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20)和观察组(B组,n=22)。A组每天给予单纯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B组每天给予沐舒坦20mg/kg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比较2组患者在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酶(SOD)活力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结果 用药后B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损伤评分明显改善,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可增强ARDS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其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外肺水(EVLW)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实施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但是实施小潮气量通气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进行治疗。肺复张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施加高呼吸道压力进行短暂肺膨胀促使塌陷肺泡复张,起到减少分流、改善氧合、减少炎性介质产生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肺复张可以降低EVLW,但是肺复张如何影响EVLW仍有一定争议,该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16例,采取俯卧位2h,1~2次/d。分别观察俯卧位后5,30,60,120 min4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SpO2、PaO2较俯卧位前5min的变化。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MAP无显著改变(P〉0.05);俯卧位后5min患者SpO2无明显改变(P〉0.05);30,60,120min患者SpO2明显改善(P〈0.05)。俯卧位后60,120min患者的PaO2较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可做为ARDS患者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剂量的氨溴索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血容量的维持、抗感染以及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0 mL;实验组患者则在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了100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3个血气指数(PaO2、SaO2、PaO2/FiO2)及患者的肺损伤。结果实验组的血气指数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且实验组肺损伤评分为(1.0±0.3)分与对照组(1.5±0.3)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氨溴索可以显著的提高ARDS患者的血气指数和降低患者肺组织损伤程度,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