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左心室和右心室心外膜下(epi)细胞复极1期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异质性。方法:以酶解分离方法获得兔左、右心室epi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定量观察左、右心室epi细胞Ito1的电压依赖性和峰值密度。结果:左、右心室epi细胞的Ito1均呈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在测试电压为0mV和+60mV时,左、右心室epi细胞峰值Ito1密度分别为1.57pA/pF、5.52pA/pF(左心室)和2.44pA/pF和8.99pA/pF(右心室),并且在+10mV至+60mV的测试电压范围内,右心室epi细胞峰值Ito1密度均显著高于左心室epi细胞(P<0.05或P<0.01)。结论:兔右心室epi细胞峰值Ito1密度显著高于左心室epi细胞,这种电异质性分布可能为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模拟缺血对左心室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缺血对左心室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to)的跨壁异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左心室3层心肌细胞的Ito,并观察模拟缺血对心肌Ito跨壁异质性的影响。结果左心室3层细胞的Ito电流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心外膜层(Epi)的Ito电流密度-电压关系(I-V)曲线最高,测试电压 70mV的Ito电流密度Epi明显大于中层细胞(M)和心内膜细胞(Endo),Epi、Endo和M的Ito电流密度分别为113.06±16.32(n=10),30.12±6.58(n=9)和51.43±5.68 pA/pF(n=8)。3层细胞的Ito失活无明显差异,M细胞的Ito失活后再恢复最慢。模拟缺血后,Epi的Ito I-V曲线呈时间依赖性下移,Endo呈时间依赖性上移,M细胞先上移然后下移;M细胞的Ito失活曲线左移,而Epi和Endo右移;模拟缺血3层细胞的Ito失活后再恢复无明显差异。结论左心室心肌细胞的Ito存在跨壁异质性;模拟缺血缺氧增加了兔左心室Ito的跨壁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1周后心外膜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Ⅰ_(to))的影响。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MI组和参松养心胶囊+AMI组各10只,后2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左心室梗死边缘区心外膜(Epi)、心内膜(Endo)和中层(M)心室肌细胞Ⅰ_(to)密度及Ⅰ_(to)失活曲线的改变。结果AMI组细胞的Ⅰ_(to)电流密度明显降低,Epi与M、Endo之间差异较明显(P<0.01);参松养心胶囊+AMI组Epi细胞Ⅰ_(to)电流密度进一步降低,与AMI组Epi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层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Ⅰ_(to)失活曲线形态无明显变化,参松养心+AMI组Endo细胞失活曲线右移,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对Ⅰ_(to)的跨壁异质性有明显影响,参松养心胶囊减弱心肌梗死后Ⅰ_(to)的跨壁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对兔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瞬间外向钾电流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的影响.方法 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1组采用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其它2组为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1周后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左心室梗死边缘区3层心肌细胞瞬间Ito的改变.并记录胺碘酮对Ito电流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左室三层细胞的Ito存在跨壁异质性,+70 mV时心外膜层细胞(epicardial,Epi)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中层心窀肌细胞及心内膜细胞(endocardium,Endo)(P<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3层细胞Ito电流密度均降低,Epi与中层心室肌细胞、Endo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显著降低3层细胞Ito电流密度.结论 左室心肌细胞的Ito存在跨壁异质性;心肌梗死对Ito的跨壁异质性有明显影响;胺碘酮减弱心肌梗死对Ito的跨壁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24h心室肌细胞L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心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Ca-L,同时检测各组血脂水平。结果各组动物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心梗组和他汀组ICa-L电流密度峰值(0mV)分别为(-4.56±1.01)pMpF(n=15),(-3.23±0.91)pMpF(n=12)和(-4.18±0.95)pMpF(n=12)。心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他汀组较心梗组明显升高(P〈0.05)。另外,心梗组ICa.L失活曲线较对照组左移,他汀组较心梗组右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梗死区心肌细胞ICa-L明显下降,辛伐他汀预处理可减轻ICa-L异常变化,逆转电重构,而不依赖于降血脂效应,可能为他汀类药物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槲寄生黄酮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槲寄生黄酮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探讨槲寄生黄酮苷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槲寄生黄酮苷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应用50μg/ml和250μg/ml两种浓度的槲寄生黄酮苷分别使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在实验电压-120mV时从给药前(-26.23±9.52)pA/pF减少到(-20.82±7.88)pA/pF,(-18.11±7.89)pA/pF(n=7,P<0.05);使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在实验电压+50mV时,从给药前(26.14±6.67)pA/pF减少到(16.41±6.23)pA/pF,(13.25±3.78)pA/pF(n=4,P<0.05)。结论槲寄生黄酮苷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K1,Ito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压力增高导致的人肥厚心室组织离子通道的特性.方法应用酶解分离技术从法乐四联症(F4)患儿的心脏右室得到单个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了细胞Ito1的特征.结果将钙电流阻断后,去极化至-20mV~+60mV时均可记录到Itn1,激活后电流衰减速度不随去极化程度的增强而改变,在0、20、40、60mV时分别为123ms±6ms、131ms±10ms、122ms±6ms、122ms±6ms,去极化至60mV时的电流密度为4.7pA/pF±0.8pA/pF,半数最大激活电位为4.1mV±2.8mV,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出现在-41mV±4mV,失活后再激活的恢复时间常数为83ms±4ms.这种电流可被10mM4-AP基本抑制.结论肥厚的人右室细胞存在Itn1,通道动力学特征与成人心房肌细胞类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对正常大鼠左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_(to))的作用及其信号调节途径,探讨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离子机制。【方法】用酶解法分离Wistar大鼠单个左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I_(to)。观察0、10、100和1000μmol/L苯肾上腺素(n=10个细胞)对心室肌细胞I_(to)的作用,并观察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哌唑嗪(n=10个细胞)和磷脂酶C(PLC)拮抗剂U-73122(n=8个细胞)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苯肾上腺素明显抑制I_(to),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为(12.6±6.2)pA/pF、(11.1±5.0)pA/pF、(8.6±3.8)pA/pF和(7.9±5.1)pA/pF,分别较0浓度时减少14%、32%和37%,而对电流特性无明显影响。哌唑嗪和U-73122均能完全抑制苯肾上腺素对I_(to)的作用。【结论】α1-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抑制了心室肌细胞的I_(to),其作用是通过PLC途径调节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常左心室中层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活性的变化,从细胞水平探讨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60只,取其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以酶解法分离出单个左心室中层心肌细胞,以10-6mol/L(10-6组)及10-5mol/L(10-5组)伊布利特外液灌流正常左室前壁中层细胞,以膜片钳技术记录INa的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Con组)进行比较。结果INa电流密度峰值(0mV)Con组为(-45.5±4.33)pA/pF(n=12 cells),10-6组为(-25.48±3.43)pA/pF(n=14 cells),10-5组为(-20.03±3.43)pA/pF(n=10 cells),与Con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10-5组比10-6组下降更显著(P<0.05)。伊布利特组与Con组相比,失活曲线明显左移(P<0.05和P<0.01),INa失活后再恢复明显减慢。结论伊布利特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正常左心室中层心肌细胞INa电流,可能是伊布利特临床上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模拟缺血对三层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I-V曲线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机制。方法以酶解法分离兔心室肌三层细胞 ,先后用正常和缺血灌流模拟正常和缺血状态 ,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观察缺血对三层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I V曲线的影响。结果缺血后三层细胞的钠电流 (INa)电压依赖性、I V曲线的形态轨迹未变 ,INa峰电流密度减小 ,三层细胞间峰电流密度差异发生变化。结论心肌缺血影响三层细胞间INa的异质性及三层细胞离子通道电流平衡 ,构成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 ,并可部分解释三层细胞在正常和缺血状态对药物的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13.
兔冠状动脉结扎1h缺血区心肌细胞钙通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钙通道的变化及其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1h后处死动物分离心室肌细胞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缺血区心外膜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 (Ltypecalciumcurrent,ICa L)的变化 ,以正常心肌ICa L为对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结扎 1h兔缺血区心室肌细胞钙电流受到抑制 ,电流密度 -电压关系曲线上移 ,其峰值电流密度由对照组的(- 5 .5 8± 1 .5 3) pA/pF(n =1 0cells)下降为 (- 2 .74± 0 .91 ) pA/pF(n =6cells) ,电流密度峰值下降了 5 1 %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 ;其失活曲线左移 ,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对照组为 (- 1 3.1± 4 .2 )mv (n =1 0cells) ,冠状动脉结扎后1h组为 (- 2 3.8± 6 .2 )mv(n =6cells)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 (P <0 .0 5 ) ,失活速度加快 ;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组ICa L恢复明显减慢 ,恢复时程延长 ,和对照组比较P <0 .0 1。结论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缺血区心室肌细胞钙通道受抑制 ,容易形成折返和后除极 ,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快钠通道电流的变化及其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1h后处死动物分离心室肌细胞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缺血区心外膜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电流 (sodiumcurrent,INa)的变化 ,以正常心肌INa为对照 ,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结扎 1h兔缺血区心室肌细胞快钠电流受到抑制 ,电流密度 电压关系曲线上移 ,其峰值电流密度由对照组的 (- 4 5 .5 0± 5 .33) pA/ pF(n=1 2cells)下降为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组的 (- 2 0 .0 3± 4 .4 3) pA/ pF(n=1 0cells) ,峰值电流密度较对照组下降了 5 5 .98% (P <0 .0 0 1 ) ;其失活曲线左移 ,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对照组为(- 76 .2± 5 .3)mV(n =1 0cells) ,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组为 (- 1 0 0 .0± 5 .6 )mV(n =6cells)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 (P <0 .0 0 1 ) ,失活速度加快 ;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组INa恢复速度明显减慢 ,恢复时程延长 ,和对照组比较P <0 .0 0 1。结论冠状动脉结扎后 1h缺血区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受抑制 ,细胞兴奋性及传导速度下降 ,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吗啡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吗啡处理细胞48h,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A,进行以下方面的实验: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IA的特性及鉴定;吗啡对神经细胞IA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I—V曲线)的影响。结果:记录到一快速激活并快速失活的外向电流,该电流可被2mmol/L的特异性IA阻断剂4-AP阻断;吗啡慢性处理能引起大鼠皮质神经细胞IA增强,当膜电位在-25mV~+65mV时,吗啡慢性处理组电流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吗啡能引起神经细胞IA增强.使神经元处于超极化状态,导致其活动抑制。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Osborn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价Osborn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②方法 将87例AMI病人按心电图有无0sborn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③结果 Osborn波阳性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χ^2=39.4,P〈0.001)。④结论 心电图Osborn波可作为AMI病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381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4组,检测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心功能组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经x^2检验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除联律和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无关,但联律和持续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Guo-ting Wu Lin Wang Jun Li Wei-zhong Zhu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07,22(3):162-168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lfonylureas on the myocardial protection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in isolated rat hearts, and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current (IKATP) of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Methods Isolated Langendorff perfused rat hear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ive groups: (1) control group, (2) IPC group, (3) IPC glibenclamide (GLB, 10 μmol/L) group, (4) IPC glimepiride (GLM, 10 μmol/L) group, (5) IPC gliclazide (GLC, 50 μmol/L) group. IPC was defined as 3 cycles of 5-minute zero-flow global ischemia followed by 5-minute reperfusion. The hae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the infarct size of each isolated heart were recorded. And the sarcolemmal IKATP of dissoci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 reperfused with 10 μmol/L GLB, 1 μmol/L GLM, and 1 μmol/L GLC was recorded with single-pipette whole-cell voltage clamp under simulated ischemic condition. Results The infarct sizes of rat hearts in IPC (23.7%±1.3%), IPC GLM (24.6%±1.0%), and IPC GLC (33.1%±1.3%)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3.3%±1.8%; P<0.01, n=6). The infarct size of rat hearts in IPC GLB group (40.4%±1.4%)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IPC group (P<0.01, n=6). Under simulated ischemic condition, GLB (10 μmol/L) decreased IKATP from 20.65±7.80 to 9.09±0.10 pA/pF (P<0.01, n=6), GLM (1 μmol/L)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hibit IKATP (n=6), and GLC (1 μmol/L) decreased IKATP from 16.73±0.97 to 11.18±3.56 pA/pF(P<0.05, n=6). Conclusions GLM has less effect on myocardial protection of IPC than GLB and GLC. Blockage of sarcolemm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in myocardium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minishing IPC-induced protection of GLM, GLB, and GL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病人208例,按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分为A(无心绞痛史)、B(有心绞痛史)2组。比较两组病人HRV、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HRV各项指标如NN间期的标准差、短时程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连接NN间期均方差值的均方根、全程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B组均高于A组(t=2.862~3.675,P<0.01)。病死率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高于B组(χ2=7.79、7.18,P<0.01)。死亡原因无明显差别。结论梗死前心绞痛能使AMI病人HRV增大,同时能够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 H - 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科确诊AMI患者74例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于确诊时即采集静脉血测定H—FABP水平。根据其测定值将患者分为二组,A组:H—FABP〈65ng/ml;B组:H—FABP≥65ng/m1。比较二组间临床资料及确诊后30d、18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衰超声指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二组问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后30d及180d时LVEF均比B组高而LVEDD、LVESD及心衰超声指数均比B组低,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后30d及180d时,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其中A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的测定为评价AMI患者的短期及长期心功能提供了客观的信息,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