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窥镜维护装置研制成功由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EM-1型内窥镜维护装置,12月19日通过了由上海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医用内窥镜在国内大中医院已普遍装备,但对其清洗、消毒及维护装置却未能配套。该所研制的这种新装置具有对内管路进行清洗、消毒、干燥...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研制成功的XS-4型前视式上消化道细径纤维光学内窥镜在上海通过鉴定。在鉴定会上宣读的使用报告表明,这具新型内窥镜的某些性能指标已经赶上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上消化道内镜窥的一项空白。XS-4型内窥镜的传像束采用六角蜂窝状排列,成像清晰,断丝率低。头端部实现了全塑化,进一步保证了电凝手术的安全性。经过改进的弯角机构,可使头端作向上180°、向下90°、左右各120°的弯曲,最大弯曲度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内窥镜检查开展规模,因地制宜开展内窥镜清洗消毒。方法:简述常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方式,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合理采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方式、利用现有洗消方式,提高内窥镜使用效率。结论:采用单一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方式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占用过多场地及人力资源,开展综合内窥镜洗消方式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牙周内窥镜设备应用的规范、操作流程与保养维护,以降低仪器损坏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方法:剖析牙周内窥镜组成及其基本操作,建立内窥镜操作流程、临床使用反馈机制和临床使用管理制度;针对牙周内窥镜诊疗中的安全操作技术和监管隐患等问题,从使用、使用注意事项到使用后保存全程规范牙周内窥镜使用管理;从使用人员对内窥镜的维护意识、维护人员专业化水平和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数据记录入手,加强牙周内窥镜维护管理,指导内窥镜的应用和维护保养。结果:牙周内窥镜每次使用均严格按操作规定实施,加强日常监管。牙周内窥镜的规范化使用与管理,解决了牙周内窥镜诊疗中的安全操作技术和监管隐患等问题。结论:规范牙周内窥镜规范操作与维护管理提升了科室维护意识、提高了维护人员专业化水平。建立规范操作流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是加强牙周内窥镜的规范化使用与保养维护的重要环节,可减少器械故障发生概率,有助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充分发挥牙周内窥镜在牙周诊疗过程中的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制定消化内窥镜常见故障的预防性维护方案,提升消化内窥镜故障处理和预防性维护技术效率。方法:分析消化内窥镜结构与成像原理,选取医院内窥镜中心在用的104条消化内窥镜的故障维修数据159项,从故障表现类型、故障率、故障维修部位、维修等级、维修费用和维修配件6个方面探讨常见故障处理与预防对策。结果:针对消化内窥镜中角度不良、送气送水不良、遥控功能不良、抬钳管道附件插通不良、自动调光不良和图像不良6类故障分析提示,故障概率最高的3种故障类型分别为角度问题(占35.86%)、漏水问题(占33.33%)和插入部咬痕压痕(占13.92%)。从消化内窥镜使用前的检查方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制定消化内窥镜使用前、使用时以及使用后的预防性维护方案。结论:消化内窥镜故障预防性维护方案,能够提升维修技术效率、降低消化内窥镜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支出,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内窥镜防水方法,它可从根本上解决手术中内窥镜由于器械通道的密封不当而造成液体反流,影响内窥镜目镜和摄像头视野不清的问题。该装置大致分为环形锁紧结构、密封圈和防水塑料套三个部分,可有效地达到内窥镜防水汽进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内窥镜的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消化道内窥镜的发展现状,呈现了消化道内窥镜的整个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胶囊内窥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对胶囊内窥镜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消化道内窥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无线胶囊内窥镜的研究进展和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线胶囊内窥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无线胶囊内窥镜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探讨了目前无线胶囊内窥镜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胶囊内窥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无线胶囊内窥镜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探讨了目前无线胶囊内窥镜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根据使用内窥镜单位反映,在梅雨季节,内窥镜容易生霉。生霉轻的造成视野模糊,影响诊断,严重的不能使用,这样就缩短了内窥镜的使用寿命,直接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单位正在研究解决内窥镜防霉问题,提出不少办法,采取不少措施,但结果不理想。我们于1986年5月开始对梅雨期的形成、特点、起止时间、长短、波及的地区以及内窥镜的构  相似文献   

11.
内窥镜病案工作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的多媒体内窥镜病案管理系统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工作站脚踏开关、建立在NTFS文件系统上的内窥镜病案工作站,以及如何实现便捷的录入方式和程序优化。成功地解决了目前内窥镜病案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便、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提高了内窥镜工作站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医院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列举了种种滞后的弊端,探讨并提出了建立完整的医院计量管理标准,健全计量管理档案,加强院内的计量鉴定工作及加强计量管理等相应的强化措施及看法。  相似文献   

13.
医护人员对内窥镜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已极为关注,但却很少考虑其携带组织的危险性。这个问题最早于1983年即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当时,一例50岁男患者,在经内窥镜组织活检诊断为食管鳞状癌后进行了食管与胃切除术。放射科医师在已得知活检结果的情况下,钡餐检查亦报告为与食管癌相符的食管狭窄。但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未见恶变证据。患者恢复良好。复查活检标本证实结果无误。查阅内窥镜检查室记录,发现在胃镜检查的同一段时间,先前有另一病人作过胃镜检查,其活检组织鉴定为食管鳞状癌.组织病理科记录表明,这两例活检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并非相继操作,不可能在实验室内发  相似文献   

14.
医院消毒及其进展(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内窥镜的消毒随着纤维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的普及,由此而造成的感染亦逐步增多,据国外调查,其感染率一般在8/10万左右。由内窥镜检查引起的感染主要有: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沙门氏菌感染,假单胞菌感染和免疫抑制病人的致命性败血症。控制内窥镜引起的感染,主要靠消毒,而目前在内窥镜消毒中存在不少问题。Collignon等(1989)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内窥镜清洗消毒不当所引起的交叉感染也是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1-3]。内窥镜是一种与人体自然腔道及黏膜直接接触的仪器,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但由于内窥镜价格昂贵,购买量少,使用率高,清洗消毒时间不足,这个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高度重视。清洗不彻底是消毒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使用中应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6.
官丽梅 《医疗装备》2012,25(12):34-34
通过了解什么是分辨率来认识内窥镜分辨率,例举了目前市场上几种常见的内窥镜的分辨率的技术指标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内窥镜标准,来对它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AED内窥镜消毒剂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内窥镜消毒中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以戊二醛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复方内窥镜消毒剂,并进行了系统的消毒效果、有机物影响、腐蚀性、稳定性、毒理等实验室研究及现场试用。该消毒剂10%稀释液2分钟能灭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与HBsAg,5小时能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对内窥镜无损害,对人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内窥镜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内窥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根据上海市的调查,平均每70个就诊病人或每30张床位就有一人接受各种内窥镜检查[1]。据有关文献报道内窥镜检查引起的院内感染率约为0.8%,因此通过内窥镜引起的细菌或病毒感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在通过内窥镜检查传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中,胃肠道镜以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为主,支气管镜则最常见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和绿脓杆菌[2]。但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旋杆菌(HP)诊断技术的发展,其通过内窥镜传播的危险已受到重视。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人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不进行神经阻断处理。治疗组利用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术联合鼻内窥镜治疗。术后2周及6、12、18个月判定手术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喷嚏减少时间、鼻分泌物减少时间及鼻黏膜消肿时间[(4.21±2.32、(4.62±2.50)、(6.54±3.14)d]均优于对照组[(5.64±2.34)、(7.50±2.45)、(8.93±3.24)d](均P0.05)。对照组术后6、12、18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0.00%、66.67%、58.33%,治疗组分别为98.33%、91.67%、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窦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院内感染的重点环境是各种内窥镜侵入性检查所引起.Spach等分析了377例由内窥镜检查所引起的感染,其中由胃肠镜引起者占74.54%,支气管镜引起者占25.46%.内窥镜是由质脆、热敏的材料制成,使得其去污染的方法只能是高层次的消毒,而不能采用灭菌方法.内窥镜结构越复杂,其内裂隙、接头及气孔也越多,清洗、消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