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拟通过检测C-kit、SCF基因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来了解C-kit、SCF与胆管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肝胆管细胞癌及20例肝外胆管癌标本C-kit、SCF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取对应的癌旁胆管组织及另取30例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作对照,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48例肝胆管细胞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分别为39例(81.3%)和36例(75.0%),20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分别为12例(60.0%)和13例(65.0%),癌旁胆管组织中4例C-kit、5例SCF呈弱阳性表达,30例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C-kit、SCF蛋白均呈阴性表达。两癌组织与癌旁胆管组织、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C-kit、SC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Ⅳ期胆管细胞癌C-kit、SCF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癌高于高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各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C-kit、SCF蛋白表达与胆管细胞癌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结论 C-kit、SCF蛋白过表达可能在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bel-2和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在64例胆管癌,22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胆管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65.6%(42/64),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9.1%,P<0.01)和正常胆管(0%,P<0.01)中的表达;Survivin基因表达与胆管癌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bcl-2和bax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3%(36/64)N45.3%(29/64),Survivin基因表达与bcl-2表达正相关(r=0.404,P<0.01),与bax表达负相关(r=-0.373,P<0.01).结论 Survivin基因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有可能成为胆管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胆管癌的发展中,Survivin与bel-2和bax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的原位检测和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Qu ZL  Zou SQ  Wei GH  Sun ZC  Wu XZ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88-91
目的 检测肝外胆管癌和癌旁胆管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mRNA的表达,了解HBV感染与胆管癌发生间的关系,明确HBx蛋白和基因在胆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酶切质粒凝胶回收HBx基因片段,地高辛标记HBx 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胆管癌及癌旁胆管石蜡标本中HBx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1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阳性率为61%(43/71);而39例癌旁胆管组织中的HBx mRNA表达阳性率仅为18%(7/39),且阳性信号全部见于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内。统计分析显示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和分布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但HBx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HBx mRNA表达,HBV感染及其基因整合在胆管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PTTG和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PTTG和VEGF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胆管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PTTG和VEGF蛋白在36例胆管癌标本、30例胆管癌旁组织和12例胆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TT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6/36)和63.3%(19/30),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36)和76.7%(23/30);在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TTG和VEGF的表达。上述3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VEGF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组织中PTTG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3,P〈0.001)。PTTG和VEGF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与否关系密切,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无关。结论PTTG和VEGF在胆管癌中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胆管癌的转移与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胆管癌和癌旁0.5cm胆管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胆管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检测42例胆管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2例术中所取的新鲜的胆管癌、17例同个体癌旁胆管黏膜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PCNA mRNA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胆管组织、癌旁组织、胆管癌组织中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0.5605±0.0331,0.5692±0.0408,0.6303±0.0773,PCNA mRNA在3组之间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PCNA蛋白表达趋势同其相对应的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即PCNA 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 PC-NA基因转录和蛋白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nm23和PTEN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门部胆管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nm23和PTEN基因的表达,分析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nm23和PTEN基因的相关性。结果:4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63.6%,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PTEN及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高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与PTEN及nm23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胆管癌和癌旁0.5 cm胆管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胆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检测42例胆管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2例术中所取的新鲜的胆管癌、17例同个体癌旁胆管黏膜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胆管组织、癌旁组织、胆管癌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0.6105±0.0577、0.6270 ±0.0664、0.6930±0.1078,VEGF-C mRNA在3组之间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VEGF-C蛋白表达趋势同其相对应的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即VEGF-C 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胆管癌组织、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30.00%.结论 VEGF-C基因转录和蛋白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抗凋亡(IAP)家族中生存素(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Survivin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对30例BTCC患者中Survivin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在癌旁组织、BTCC和胚胎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和100%.同一患者,Survivin在BTCC的表达量远大于癌旁组织,Survivin在BTCC组织中的-△△CT值是癌旁组织的10.2829(9.0034~11.5624)倍,同时在病理分级之间和临床分期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癌旁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量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p5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约1.0cm)及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82.6%(71/86),p53蛋白阳性率为76.7%(66,86),Survivin与p53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与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urvivin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病理分级、Bismuth分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但淋巴结转移阳性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中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其他病理学特征无关(P〉O.05)。71例Survivin阳性表达者中同时表达p53阳性者58例,15例阴性表达者中表达p53阳性者8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其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展、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胆管癌和癌旁0.5 cm胆管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58例胆管癌和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4例术中所取的新鲜的胆管癌、同个体癌旁胆管及其手术切缘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胆管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CDC25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32±0.1440、0.4550±0.1744、0.5802±0.4188,CDC25A mRNA在三组之间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CDC25A蛋白表达趋势同其相对应的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即CDC25A的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 CDC25A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CDC25A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阐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与Caspase--3及相关性研究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Survivin和CasDase-3在胆管细胞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P〈0.01);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P〈0.01)。②在胆管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rs=0.404,P〈0.01).Caspase-3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rs=-0.389,R0.05)。③Survivin和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65,P〈0.01)。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和Caspase-3的失表达抑制了胆管细胞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细胞的生长有关;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负相关性反映了Survivin抑制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癌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与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Surviv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P<0.01);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P<0.01).②在胆管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rs=0.404,P<0.01),Caspase-3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rs=0.389,P<0.05).③Survivin和Caspase-3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65,P<0.01).结论 Survivin的高表达和Caspase-3的失表达抑制了胆管细胞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细胞的生长有关;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负相关性反映了Survivin抑制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癌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法尼酯X受体在胆管癌中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人胆管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胆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FXR在12例人胆管癌、5例癌旁阴性切缘及3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等级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使用SPSS15.0分析软件包分析数据;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FXR在胆管癌、阴性切缘和正常胆管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癌旁无瘤切缘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组织(P〈0.01),而在癌旁无瘤切缘与正常胆管组织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400视野下,显示FXR细胞核与细胞浆中均有表达。结论:FXR可能是一个保护性受体,其表达下降是胆管癌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系恶性肿瘤组织中P16,nm23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胆系恶性肿瘤(胆管腺癌33例,胆囊腺癌30例)和2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P16,PTEN和nm23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nm23及PTEN3种基因蛋白在胆道腺癌组织中呈低-中度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38.1%,23.8%,明显低于胆管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高分化胆管腺癌与胆囊腺癌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而P16和nm23差异不明显。结论胆系恶性肿瘤中存在上述3种基因变异或缺失。PTEN和P16基因变异对细胞周期均失去调控,从而促进肿瘤生长,PTEN和nm23基因的变异降低了对胆系肿瘤浸润转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aPKC-ι和E-cadherin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肝外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例良性胆管组织、35例肝外胆管癌及6例胆管源性转移癌中aPKC-ι和E-cadherin表达,分析两者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侵袭性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并经Log-rank检验;选择可能对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生物学因素进行量化,依次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肝外胆管癌中,aPKC-ι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良性胆管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弱于良性胆管组织;aPKC-ι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呈正相关,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aPKC-ι与E-cadherin的表达经等级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r=-0.387,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PKC-ι高表达组的肝外胆管癌病人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aPKC-ι和E-cadherin的表达是影响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aPKC-ι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分化程度和侵袭性有关,aPKC-ι和E-cadherin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能提高对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判断的准确性,aPKC-ι作为一种极化调节相关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2)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VE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3)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比率均为70.6%,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联合检测CA19-9和CA242在胆管癌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检测75例胆管疾病患者,经术中和(或)术后病理学证实,其中胆管癌40例、胆管良性病变35例。检测两种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的改变。结果75例患者中,糖类抗原199和糖类抗原242同时阳性者39例,其中胆管癌患者33例,其中糖类抗原19—9大于500u/ml者28例;胆管良性病变中,有6例为糖类抗原19—9和糖类抗原242同时阳性,一例糖类抗原19—9大于500u/ml者。当糖类抗原19—9和糖类抗原242同时阳性时,诊断胆管癌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82.9%。结论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检测胆管癌,当糖类抗原19—9和糖类抗原242同时阳性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胆管癌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UMA蛋白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外胆管细胞组织与正常胆管细胞组织中PU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织PUMA蛋白的表达率为38.3%,低于癌旁组织中(48.3%)和正常胆管组织(63.3%)。PUM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结论:PUMA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胆道肿瘤组织中p62和p21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c,H-ras蛋白产物P62和P21在胆管癌、胆囊癌和胆道胆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30例胆管癌,28例胆囊癌和30例胆道良性病变中P62和P21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胆管癌中,P62和P21过度表达阳性主分别为66.7%和63.3%,而胆管良性病变阳性率分别为10%和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8例胆囊癌中,P62和P21过度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8%和57.1%,而胆囊良性病变仅为10%和5%。二者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也显示,胆管和胆囊恶性病变中P62和P21过度表达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相一致,与原发癌灶的大小、淋巴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胆管癌、胆囊癌中P62和P21水平呈现过度表达,与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癌灶大小及淋巴转移有关,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