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孤立性血尿患儿尿中Ⅳ型胶原 (CL_Ⅳ )及层粘连蛋白 (LN)水平的变化及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0例正常儿童和进行肾穿刺病理活检的33例孤立性血尿患儿尿中CL_Ⅳ、LN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孤立性血尿患儿尿中CL_Ⅳ、L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病理诊断为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和硬化组尿中CL_Ⅳ、LN水平高于轻微病变组 (P<0.01)。提示孤立性血尿患儿尿中CL_Ⅳ、LN水平变化与肾小球轻微病变、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和硬化等肾脏病理变化相关 ,能间接反映肾脏病理变化严重程度 ;检测尿CL_Ⅳ和LN水平对监测孤立性血尿患儿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血尿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尿中红细胞超过正常数量而无明显的全身性和泌尿系疾病及其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减退)者列为“单纯性血尿”,与“无症状血尿”、“孤立性血尿”含意类同。单纯性血尿是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健康儿童尿筛查中,日本报告孤立性血  相似文献   

3.
小儿无症状性微小血尿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微小血尿是指尿检RBC <2 0个 /HP无症状血尿 ,1986年中华儿科学会对 2 1个省市 2 2 4 2 91名健康儿童进行尿筛查 ,尿检异常率 0 .85 % ,其中无症状血尿包括微小血尿在内的构成比为 4 9.30 %。 1974~ 1989年日本东京预防医学会针对中小学生尿筛查结果显示无症状微小血尿发生率小学生为 5 8.6 % ,中学生为 37.7% ,提示微小血尿在泌尿系统异常中是最常见症状 ,且长期 (2年 )随访发现无症状血尿大约 4 0 %基本恢复 ,但约 5 0 %无变化 ,且有 10 %有恶化倾向。微小血尿组与尿沉渣RBC >2 0个 /HP组进行对比 ,改善率无明显差异[1] ,说明血尿程…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儿童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儿童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肾穿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儿童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其中男36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2岁。结果发作性肉眼血尿占78.8%,Lee病理分级Ⅲ级占78.8%,有肾脏不良病理表现占48%。发作性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Lee病理分级、肾脏不良病理表现百分率、肾脏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IgA沉积强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227,0.845,0.276,0.957)。肾脏免疫荧光Fg、C1q阳性者肾脏不良病理表现百分率分别高于Fg、C1q阴性者(P=0.013,0.048)。结论 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儿童IgAN以发作性肉眼血尿多见,Lee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常有肾脏不良病理表现,血尿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即使是表现为镜下血尿者也应及早行肾活检。肾脏Fg、C1q沉积可能与肾脏不良病理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儿童可高达83%。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而CMV对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引起人们对CM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注。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孤立性血尿患儿血清标本CMV特异性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尿中 CMV-DNA,以探求CMV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检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57例肾穿刺血尿患儿按其尿检红细胞数目分为3组,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小肾小球血尿患儿15例,尿检红细胞≥3个/HPF的孤立性肾小球镜下血尿17例,肉眼血尿患儿25例;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及病理损害积分;对其临床、病理及病理损害积分对比分析。结果 3组病理改变涉及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轻微病变(minimal lesion disease,MLD)、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FSPG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CPGN),其中以MsPGN最为常见43/57例(75.4%);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的血尿病理改变类型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损害程度不完全与临床血尿轻重成正比。结论 尿检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可能为某些肾脏疾病的早期改变,其病理改变具多样性,随访及掌握肾穿刺活检的适应证进行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药源性血尿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血尿是在药物代谢或排泄过程中 ,由于其本身或代谢产物的作用 ,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肾脏乃至整个机体 ,使尿液中出现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一般说来 ,每升尿中含 1ml血液即可肉眼看到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 ,称肉眼血尿 ,如尿离心沉渣检查红细胞≥ 3个 /HP ,则称镜下血尿[1] 。我院儿科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药源性血尿 2 8例 ,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病症的发生 ,更加安全、合理用药 ,现将 2 8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8例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3岁 5例 ,4~ 14岁 2 3例 ,上呼吸道感染 14例 ,腹泻 6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血尿的定位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该文通过测定尿α2 巨球蛋白 (α2 MG)的含量来区分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方法 采用双夹心酶免疫测定法 (ELISA法 )测定 18例正常对照组 (A组 )、2 1例非肾小球性血尿 (B组 )及 2 3例肾小球性血尿 (C组 )的尿α2 MG的含量。结果 B组尿α2 MG 0 .2 12±0 .132mg/L 明显高于A组 0 .0 17± 0 .0 16mg/L 和C组 0 .0 2 4± 0 .0 15mg/L,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而A ,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尿α2 MG可作为区分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血尿的定位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该文通过测定尿α2 巨球蛋白 (α2 MG)的含量来区分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方法 采用双夹心酶免疫测定法 (ELISA法 )测定 18例正常对照组 (A组 )、2 1例非肾小球性血尿 (B组 )及 2 3例肾小球性血尿 (C组 )的尿α2 MG的含量。结果 B组尿α2 MG 0 .2 12±0 .132mg/L 明显高于A组 0 .0 17± 0 .0 16mg/L 和C组 0 .0 2 4± 0 .0 15mg/L,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而A ,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尿α2 MG可作为区分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无症状血尿的病因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431例无症状血尿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431例患儿中,男197例、女234例,初诊年龄(5.52±2.77)岁(8个月~17岁);持续镜下血尿425例,发作性肉眼血尿6例。肾小球源性血尿315例(73.1%),其中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28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5例;病理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13例,Ig A肾病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薄基底膜肾病3例。非肾小球源性血尿136例(31.5%),其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13例,特发性高钙尿症17例,肾结石4例,泌尿道感染1例,左肾缺如1例。286例孤立性血尿患儿随访(3.05±2.69)年(0.5~13.5年),145例(50.7%)血尿消失,其中110例在初诊后3年内消失;24例伴有血尿家族史的患儿中仅有6例血尿消失;所有孤立性血尿患儿随访结束时肾功能都维持良好?结论儿童无症状血尿发病年龄跨度大,以肾小球源性血尿居多;儿童孤立性血尿大多在初诊后3年内消失,伴有血尿家族史者血尿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儿童期孤立性血尿预后良好,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