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特征图谱,探讨其色度值的差异性,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马钱苷为参照,绘制10批山萸肉及其20批不同酒制品(酒炖、酒蒸)的U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其色度值[明暗度(L)、红绿色调值(a)、黄蓝色调值(b)、色差值(ΔE)];采用SPSS 20.0、SIMCA 1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以特征峰峰面积、色度值为指标,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饮片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山萸肉饮片有6个共有峰,酒萸肉(酒炖)饮片和酒萸肉(酒蒸)饮片有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等4个成分,其中5-羟甲基糠醛为炮制后的新增成分。山萸肉与不同酒制品(酒炖、酒蒸)的相似度较低(0.869~0.937、0.845~0.944),而不同酒制品的相似度均高于0.99。山萸肉饮片与酒萸肉(酒炖)饮片的ΔL为-9.42~-3.58、Δa为-24.92~-15.00、Δb为-11.33~-7.00、ΔE为17.01~28.12,山萸肉饮片与酒萸肉(酒蒸)饮片的ΔL为-8.58~-2.42、Δa为-25.08~-13.83、Δb为-10.92~-6.08、ΔE为15.58~28.67,酒萸肉(酒炖)饮片与酒萸肉(酒蒸)饮片的ΔL为-2.17~3.00、Δa为-0.75~2.50、Δb为0.25~1.42、ΔE为1.25~3.8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样品可聚为两类,S1~S10聚为一类、S11~S30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147%。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莫诺苷、5号峰、色度值(L、a、b)为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所建UPLC特征图谱稳定、可行,结合色度值差异可快速鉴别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所建化学模式可用于区分不同酒制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可用于分析和鉴别炮制前山萸肉和炮制后酒萸肉的特征成分。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茱萸样品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5-HMF)、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110(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7%A;20~50 min,7%A→20%A;50~65 min,20%A),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将15份山萸肉和10份酒萸肉样品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处理。将酒萸肉中含量较高的4种成分进行雷达图分析。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酸、5-HMF、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进样量分别在8.174~653.92μg(r=0.999 5),48.12~3 849.6μg(r=0.999 5),44.92~3 593.6μg(r=1.000 0),9.088~727.042μg(r=1.000 0),41.36~3 308.8μg(r=1.000 0)和8.608~688.64μg(r=0.999 9)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7.26~103.1%之间,RSD均小于2.8%。样品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山萸肉和酒萸肉样品中,除当药苷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5种成分没食子酸、5-HMF、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炮制品酒萸肉中没食子酸、5-HMF含量高于生品山萸肉,但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低于山萸肉。雷达图分析结果,马钱苷和没食子酸含量呈相对稳定分布,莫诺苷和5-HMF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莫诺苷含量越低,则5-HMF含量越高。结论: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5-HMF和莫诺苷差异显著,可用于鉴别山萸肉和酒萸肉。  相似文献   

3.
朱敏  刘志辉  姚毅  方祝元 《中国药房》2014,(47):4464-4466
目的:研究山萸肉炮制前后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以同一种山萸肉为原料,分别依法炮制,制成酒蒸、酒炖、加压酒蒸萸肉,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1)℃,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μl,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40、246、237、219 nm。结果:炮制前,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在山萸肉中的含量分别为10.66、0.56、4.90、1.48 mg/g,但炮制后4种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酒炖萸肉中莫诺苷、獐牙菜苷和马钱苷的含量最低,加压酒蒸萸肉中山茱萸新苷的含量最低。结论:山萸肉炮制后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红花龙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52批红花龙胆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2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测定药材中芒果苷含量,再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建立了52批红花龙胆药材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分别为马钱苷酸(1号峰)、新芒果苷(3号峰)、獐牙菜苦苷(5号峰)、当药苷(6号峰)、芒果苷(7号峰)与异荭草苷(9号峰)。52批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1~S46、S48~S52聚为一类,S47单独为一类;PCA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28%;OPLS-DA结果显示,獐牙菜苦苷、芒果苷以及4、14、15、16号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是影响红花龙胆药材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52批药材样品中芒果苷的含量在18.2~101.0 mg/g之间,大多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8,(2):172-175
目的:建立翻白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芦丁为参照,绘制19批翻白草药材样品和2批委陵菜药材样品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对21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19批翻白草药材样品的共有峰,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9批翻白草药材样品的HPLC图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其H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2批委陵菜药材样品相似度均小于0.7。21批药材样品可聚为2大类,即2批委陵菜药材样品为一类,19批翻白草药材样品为一类,而翻白草药材样品可聚为4类;19批翻白草药材样品中芦丁、槲皮苷为主成分。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为翻白草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2):1661-1665
目的:建立金橘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进样量为2μL。以金柑苷峰为参照,绘制8批药材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24.0软件对8批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8批药材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批药材样品可聚为两类,S1~S4、S6~S8聚为一类,S5聚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66%。结论:所建U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为金橘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6,(8):598-601
目的:建立雷公藤多苷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评价体系。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分析柱,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75 m L/min,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5℃,测定6个厂家的15批雷公藤多苷片,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计算相似度,并用对照品指认部分色谱峰。结果:建立了雷公藤多苷片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22个特征峰,指认了3个色谱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6个厂家的样品分为两大类。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可以较好地反映雷公藤多苷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8):1091-1094
目的:建立蒙药山川柳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 C_(18),流速为1.0 m 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槲皮素峰为参照,生成1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17.0软件对10批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5,并指认了槲皮素和山柰酚这2个共有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药材样品可聚为两类,S8聚为一类,其余批次聚为一类。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为山川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佩琴 《中国药业》2020,(9):102-105
目的建立双黄连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7%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绿原酸和木犀草苷)、220 nm(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275 nm(黄芩苷、汉黄芩苷及黄芩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连翘酯苷A峰为参照,绘制12批双黄连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2012年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12批双黄连片的高效液相指纹色谱图谱,共确定18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相同厂家的药品聚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242%,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峰9、峰11、峰15对应成分的含量变化均是导致样品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该方法中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为双黄连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五味藤茎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0~45 min)和260 nm(45~105 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1,7-二羟基?酮峰为参照峰,测定13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共有峰确定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3批药材样品的HPLC图谱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51~0.99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可分为两大类,主要区别在于贮存时间以4年为限,原因可能与购买和贮存时间有关。结论 该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科学评价五味藤茎皮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延甲  王建 《齐鲁药事》2009,28(11):657-65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萸肉中马钱苷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min-1;结果马钱苷在5~5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97.73%,RSD=0.48%.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测定酒萸肉中马钱苷含量.同时暂定酒萸肉中马钱苷含量限度不得低于0.6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炙山茱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含0.08%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8 ml/min(0~50 min),0.8~1.0 ml/min(50~60 min);检测波长:276 nm(0~15 min),236 nm(15~46 min),276 nm(46~60 min);进样量:20μl。采用Q-TOF-MS-IDA-MS/MS方法对22个共有峰中的16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批不同来源的炙山茱萸。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论该研究为炙山茱萸的全面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十堰地区连翘药材化学成分的HPLC指纹特征图谱,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以Waters Sun Fire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保护柱,以乙腈和0.4%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结果:不同产地的12批连翘药材化学成分特征图谱共检出14个共有峰。对不同产地的14个特征峰进行聚类分析,连翘药材产地与特征图谱相似度差异不大,样品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有明显差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做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朱砂  梁晋如  何姣  孙文基 《药物分析杂志》2012,(7):1235-1238,124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山茱萸中的莫诺苷、马钱苷及獐牙菜苷3个环烯醚萜苷类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ro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5℃,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莫诺苷、马钱苷和獐牙菜苷的进样量分别在12.0~600.0,8.64~432.0,3.72~186.0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3%,103.4%,98.8%。不同产地的山茱萸中,莫诺苷以西北大学果园采收的含量最高,马钱苷以陕西省丹凤县产的含量最高,獐牙菜苷以西北大学果园采收的含量最高;不同采集时间的西北大学果园山茱萸中莫诺苷、马钱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21~50.50,2.72~8.21,0.30~1.43 mg.g-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马钱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的指纹图谱并结合模式识别、一测多评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测定10批次连翘样品的指纹图谱,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通过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以连翘苷为内参物,建立连翘酯苷A、(+)松脂醇-β-D-吡喃葡萄糖苷、连翘酯素与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的定量评价;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0批连翘中4个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3个共有峰,并对其中4个进行了归属,分别是连翘酯苷A、(+)松脂醇-β-D-吡喃葡萄糖苷、连翘苷、连翘酯素,10批次连翘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8,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3类。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0.99,相对误差均<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直观、准确、简便、可行。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一测多评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为连翘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西南地区有柄石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4种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 C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以UPLC法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有柄石韦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外标法测定来自西南地区20批有柄石韦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有柄石韦的UPLC指纹图谱中确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出峰1、峰3、峰4、峰5、峰9分别为新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C;不同批次有柄石韦中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6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62.35%;20批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不小于0.9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有柄石韦可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有柄石韦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新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1~61.41、0.18~17.60、2.00~200.11、0.62~61.51μg/mL(R2均大于0.99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0%,加样回收率为96.23%~98.17%(RSD为0.96%~2.28%,n=6);20批样品中,上述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3853~1.8919、0.0180~0.1295、2.5695~10.6760、0.5635~1.8605 mg/g。结论:所建UPLC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有柄石韦的主要化学成分。酚酸类成分可作为有柄石韦质量的主要评定指标;西南地区有柄石韦药材的质量高低排序为重庆产药材>四川产药材>贵州产药材。  相似文献   

17.
吴健  高家荣  韩燕全  李颖 《中国药房》2014,(11):1022-1024
目的:建立芪归糖痛宁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6Ⅰ,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0批样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芪归糖痛宁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共有13个共有峰,方法测定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99。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用于芪归糖痛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桑白皮生品和其炮制品(蜜桑白皮)的鉴别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BEH Shield RP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0℃;程序波长为280 nm(0~4 min)、320 nm(4~35 min)。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分别建立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的UPLC指纹图谱以及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对照品图谱对色谱峰进行指认。测定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粉末的色度值(L、a、b)并计算其平均总色度值(E),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差异性;同时分析不同炮制时间下蜜桑白皮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其炮制终点。结果: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桑白皮、蜜桑白皮图谱中分别共标定了21、23个共有峰,其中峰1、峰2是桑白皮经蜜炙后新产生的化合物;同时,指认了峰2、峰7、峰14、峰19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桑黄酮G。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峰1、峰2、峰18、峰20的峰面积/称样量比值以及色度值(L、a、b)是影响蜜桑白皮炮制前后差异最主要的因素;以E范围75.84~80.88作为蜜桑白皮的炮制终点,确定炮制时间为22~34 min。结论: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测定方法可用于桑白皮生品和炮制品的鉴别以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小叶黑柴胡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小叶黑柴胡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BEH^TM C18(50mm×2.1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结果通过检测10批小叶黑柴胡药材,建立其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8个共有指纹峰,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药材质量分为2大类,8个相似度较高的药材分为一类,相异度高的2、5号药材分为另一类。结论所用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叶黑柴胡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色谱指纹图谱定性相似度和定量相似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以药材栀子为例,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定性相似度和定量相似度的宏观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用栀子对照药材和不同产地的栀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分别从化学成分分布相似性和含量相似性两个方面评价各产地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以对照药材供试液不同进样量时获得的数据比较定性和定量相似度差异。提出了指纹图谱比率定性相似度sF′,投影含量相似度C%、定量相似度P%和平均质量百分数M%等一系列概念。结果显示,表征化学成分分布相似性的定性相似度不能揭示含量性质,只有在定性相似度合格基础上,定量相似度合格的药材才能满足生产和实际需要。可见,定性相似度和定量相似度的密切结合是用指纹图谱宏观控制药材质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