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腹部脂肪、肝脏脂肪含量及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48例行低剂量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532例,女916例,据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程度、脂肪肝程度分组,分别比较腹部脂肪、肝脏脂肪与BMD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BMD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642,P<0.001)。男脂肪肝患病率较女高(P<0.001),肝脏脂肪含量与BMD之间呈正相关(r=0.061,P=0.020),与腹部总脂肪(TAT)、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亦呈正相关,其中与TAT关系最紧密(r=0.768,P<0.001)。BMD与女VAT(r=-0.260,P<0.001)、TAT(r=-0.128,P<0.001)之间呈负相关,与男VAT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109,P=0.012)。结论:BM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而与肝脏脂肪含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肝脏脂肪含量可能是BMD的保护因素,而VAT可能是BMD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CT(QCT)肝脏和腹腔内脂肪参数诊断代谢综合征(MS)的最佳临界值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月本院1151例体检人群的临床和CT资料。男性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8.9%(111/587),女性为26.1%(147/564)。使用专用软件,测量肝脏的定量脂肪参数,包括肝脏和脾脏的平扫CT值以及肝脏CT脂肪分数(CTFF);并在L2-3椎间盘层面测量腹腔内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总脂肪组织(TAT)和非脂肪组织(NAT)的面积,计算脾脏与肝脏CT值的差值(ΔCT脾-肝)和比值(CTR脾/肝)。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肝脏CTFF、肝脏CT值、脾脏CT值、ΔCT脾-肝、CTR脾/肝、VAT/TAT、TAT/NAT、VAT/ NAT和SAT/NAT等指标诊断MS的效能。结果:在男性组中,ΔCT脾-肝和CTR脾/肝诊断MS的AUC(0.736、0.738)均高于肝脏CTFF(0.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肝脏CT值诊断MS的AUC与肝脏CT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TAT和VAT诊断MS的效能(AUC=0.823、0.818)优于其它腹部脂肪测量指标(P均<0.05)。在女性组中,肝脏CTFF、肝脏CT值和ΔCT脾-肝诊断MS的效能均不高(AUC=0.609~0.626),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和SAT诊断MS的效能(AUC=0.830、0.810)优于其它腹部脂肪测量指标(P均<0.05)。结论:QCT测量的TAT、VAT和SAT对于诊断MS具有重要价值,肝脏脂肪定量指标诊断MS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CT脂肪定量技术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者的升主动脉弹性特点。方法 搜集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40岁以上职工体检者173例,所有均行320排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及腹部CT检查。根据内脏脂肪体积(VAT)及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组45例(A组)、正常高值血压体重正常组41例(B组)、理想血压腹型肥胖组36例(C组)、理想血压体重正常组51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CT数据均利用Vitrea FX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测量并计算升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及腹部VAT、腹部皮下脂肪体积(SAT)。记录所有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A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87.15±26.73)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B组和C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36.73±23.67)和C组(242.61±23.29)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VAT(F=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组织CT衰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97例,分析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利用腹部CT图像测量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T area)、腹部内脏脂肪CT衰减(VATCTattenuation),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ATarea)、腹部皮下脂肪CT衰减(SATCT attenuation),评估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组比较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糖尿病史、VAT area、VAT CT attenuati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BMI、糖尿病史、VAT area均呈正相关,与VAT CT attenuation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糖尿病及VAT area是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VAT CT attenuatio...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腹型肥胖类型与室间隔肥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高血压患者腹部脂肪堆积与心脏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0例,男198例,女182例,年龄21~83岁,采用螺旋CT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及腹壁脂肪面积(SA),同时测量血压、腰围(WC)、体重指数(BMI)、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根据VA和WC测量结果,将380例患者分为真性腹型肥胖组(VFO,n=128),假性腹型肥胖组(Pseudo-VFO,n=83),隐性腹型肥胖组(MVFO,n=68)及非肥胖组(Non-obesity,n=101)4组。根据IVST将患者分为IVST正常组和IVST增厚组。根据腹部脂肪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VA正常组和VA堆积组。分析不同组间IVST、SA、VA、VA/SA、WC、BMI的差异。结果 IVST增厚组WC、VA、BMI、VA/SA明显高于IVST正常组,而SA明显低于IVST正常组(P<0.05)。VA堆积组IVST、WC、BMI、VA、VA/SA明显高于VA正常组,而SA明显低于VA正常组(P<0.05)。真性腹型肥胖组IVST、VA明显高于假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组及非肥胖组(P<0.05),而VA/SA比值低于隐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组IVST、VA明显高于假性腹型肥胖组、非肥胖组(P<0.05);假性腹型肥胖组SA高于真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和非肥胖组(P<0.05),而其IVST与非肥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VA/SA、VA、WC是导致IVS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隐性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者室间隔肥厚明显相关。VA/SA是室间隔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重人群腰椎骨密度(BMD)与年龄、身高、体重和腹部脂肪面积的关系.方法:以来我院进行定量CT (QCT)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测量每位研究对象的腰椎(L1、L2、L3) BMD值.分别测量计算出腰椎横断位中心层面腹部总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结果:正常组年龄与...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VAT)体积、心外膜脂肪(EAT)体积、腹部皮下脂肪(SAT)体积、脐平面腹腔长短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SAT脂肪密度、静脉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CH)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HTH〗方法:44例受检者(11例脂肪肝和33例正常者)行胸腹部CT平扫,记录受检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近期的血TG及CH值、慢性病史、饮酒史及用药史。非酒精性脂肪肝定义为平扫CT上肝脏与脾脏的CT值比值CTL/S<1。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测量EAT体积、VAT体积、腹部SAT体积、WC、腹腔的长短径及棘突后皮下脂肪厚度,自动计算出皮下脂肪的CT值;分析相关指标与CTL/S的相关性。比较相关指标在脂肪肝组与正常组中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其对NAFLD的诊断效能。〖HTH〗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VAT体积与CTL/S呈中度相关(r=0.551,P<0.001),皮下脂肪密度、腹腔短径、血TG值与CTL/S呈弱相关(r=0.375,P=0.012 ;r=0.390,P=0.0009;r=0.471,P=0.001)。EAT体积、SAT体积、皮下脂肪厚度、腹腔长径、BMI、WC均与CTL/S无显著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VAT体积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99 (95% CI:0.670~0.927),腹部短径的AUC为0.749 (95% CI:0.598~0.901),TG的AUC为0.700 (95% CI:0.496~0.904),三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VAT体积与NAFLD的相关性最佳,相比临床常用的SAT体积、BMI,WC等指标,VAT体积更能预测NAFL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髓脂肪含量与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组织(SAT)及其比值的相关性。方法绝经后健康女性受试者37例(年龄50~68岁)行L3椎体单体素磁共振波谱扫描获得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腹部(以L4为水平)横断位T1WI成像以定量VAT及SAT,并计算VAT/SAT。评价MRI两次重复扫描可重复性及不同观察者测量值的一致性,多元回归分析FF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L3椎体FF值测量可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2.86%,而SAT及VAT CV分别为1.45%、2.29%。不同观察者间测量SAT及VAT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0.935(P均0.001)。FF值与VAT(r=0.598)、SAT(r=-309)、VAT/SAT比值(r=492)、年龄(r=0.327)、绝经年数(r=0.401)、BMI(r=-0.332)存在一定相关性(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AT(Sβ=0.417,P0.001)及VAT/SAT(Sβ=0.398,P=0.009)是FF值的独立负性相关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骨髓脂肪含量与内脏脂肪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量正常和骨量减低以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MD)、肝脏脂肪含量和内脏脂肪组织(VAT)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男受试者398人,年龄20~85岁,平均50.0±16.3岁。骨量正常组230人,骨量减低组118人,骨质疏松组50人。女受试者468人,年龄21~91岁,平均53.5±16.0岁,骨量正常组219人,骨量减低组127人,骨质疏松组122人。应用QCT测量受试者BMD、肝脏脂肪含量和VA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男女性3组间肝脏脂肪含量和VAT有无差别。对测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评价BMD、肝脏脂肪含量和VAT的相关性。结果:男肝脏脂肪含量(F=1.248,P=0.288)3组无统计学差异;VAT(F=19.48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肝脏脂肪含量(F=6.686,P=0.001)、VAT(F=85.228,P<0.00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BMD与肝脏脂肪含量(P=0.258)不相关,BMD与VAT(R=-0.309,P<0.001)呈负相关;肝脏脂肪含量与VAT(R=0.450,P<...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腹部脂肪及骨密度(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腹内脂肪(VAT)与BMD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行低剂量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442例,其中男1522例,女920例,根据年龄分为5个年龄段:30~39、40~49、50~59、60~69、70~90岁。采用QCT测量L2中心层面腹部总脂肪(TAT)、VAT、皮下脂肪(SAT)及腰椎BMD。分析不同性别各年龄段间TAT、VAT、SAT、BMD的差异及TAT、VAT、SAT与BMD的相关性。结果50岁以上男性各年龄段TAT、VAT高于30~39岁男性(P均<0.01),而SAT低于30~39岁男性(P均<0.05)。50岁以上女性各年龄段TAT、VAT、SAT高于30~39岁女性(P均<0.001)。50岁以上男性及女性各年龄段间TAT、VAT、S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49、50~59岁年龄段分别较上一年龄段VAT明显增多(P均<0.01),BMD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P均<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AT是女性BMD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89,P=0.007),TAT、SAT不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腹部脂肪和BMD随年龄发生变化,男性和女性均在40~59岁出现VAT明显增多。VAT可能是女性BMD的独立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双回波同反相位技术(DEI)、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等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组织分布,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例T2 DM 患者进行人体学特征、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磁共振扫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骨骼肌细胞内、外脂肪含量、腹壁皮下脂肪面积、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脂肪总面积。将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餐后2h血糖(2hPPG)、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腹部脂肪总面积(TA)、肝脏脂肪变指数(HFF)、肝脏相对脂肪含量(RLC)在是否合并脂肪肝组间有明显差异( P <0.05),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脂肪面积指标(VAT、SAT、TA)及肝脏脂肪含量指标(HFF、RLC)呈明显正相关( P <0.01),且对脂肪面积指标(VAT、SAT、TA)有正向影响;2hPPG与VAT、TA呈正相关( P <0.05),2hPPG对VAT有正向影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与VAT、TA呈正相关( P <0.05);丙氨酸转氨酶(ALT)与HFF、RLC呈正相关。结论对于 T2DM 患者应积极预防、治疗脂肪肝,磁共振能更好的检测异位脂质。  相似文献   

12.
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确定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面积的价值。方法:对35 例病人进行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面积。结果:腹内与皮下脂肪面积比值(I/S)≥0.6者易患中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P< 0.001),其敏感性94% ,特异性67% ,准确性80% 。结论: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面积是一种检查肥胖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正常人腹内与皮下脂肪面积的比值应< 0.6。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定量CT(QCT)和MR mDixon-quant对健康人群肝脏脂肪含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对21位男性和32位女性健康社区居民进行腹部QCT和MR mDixon-quant扫描,QCT分别采用标准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QI)和校正后的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 QR)测量肝脏脂肪含量,并采用MR mDixon-quant测量肝脏脂肪分数(测量结果记为Fat% mD)。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肝脏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有无差异,比较总体样本QCT与MR mDixon-quant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相关性系数。结果:QCT及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均显示,男性与女性的肝脏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样本的Fat%QI和Fat% QR分别为(-0.09%±4.88%)和(8.66%±4.41%),Fat%QI显著低于Fat% mD(P<0.01),平均差值为(-6.42%±2.44%),而Fat% QR显著高于Fat% mD(P<0.01),平均差值为(2.33%±2.36%)。Fat%QI、Fat% mD的相关程度(r=0.708,P<0.01)与Fat% QR、Fat% mD的相关程度(r=0.707,P<0.01)近似。结论:与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相比,使用重新校正的计算公式的QCT能够准确测量中国健康人群的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腰椎定量CT(QCT)与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XA)测量骨密度(BMD)的结果,探讨QCT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67例骨髓瘤患者分别行腰椎QCT与DXA骨密度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并经腰椎CT图像分析骨赘形成、腹主动脉钙化和椎体上下终板钙化情况。结果 QCT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0.75%,DXA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8.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68,P<0.001)。67例患者中,腰椎CT图像分析骨赘形成35例(52.24%),腹主动脉钙化21例(31.34%),椎体上下终板钙化21例(31.34%)。结论 QCT测量腰椎骨密度在骨髓瘤患者中作为骨质疏松评价手段,有更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为3组:绝经前组(n=169)、围绝经期组(n=33)、绝经后组(n=98);测量其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BMI)。数据上传至Midways pro 6.1QCT分析系统,测量L1~L2椎体BMD、脐水平腹部脂肪面积(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及腹壁脂肪面积(SFA)。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体重、臀围、腰围、腰臀比及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前后女性体重、腰围及腰臀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的vBMD、FA、VFA比较...  相似文献   

16.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48·72cm2vs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Q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腰椎骨密度(BMD)与体成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4年7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6例,使用QCT测量患者的L1、L2的BMD,L3中心层面的体成分信息,包括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总脂肪(TAT)、腰3水平横断面肌肉面积(L3-SMA),腰3水平肌肉内的脂肪含量(L3-IMAT),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长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HD患者腰椎BM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依据BMD测量结果,将106例MHD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61)及骨量异常组(n=45),比较两组间体成分及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06名MHD患者中57.55%(61例)骨量正常,42.45%(45例)骨量异常,其中26.41%(28例)骨量减少,16.04%(17例)骨质疏松。骨量异常组的年龄、TC、LDL-C、P、VAT、SAT、TAT、L3-SMA及L3-IMAT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16排CT在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用16排CT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0例)和正常人群(对照组,n=40例)进行腹部脂肪扫描,应用16排CT测量研究对象脐上下2.5 cm腹部脂肪体积(VAA)、内脏脂肪(VVA)、腹壁脂肪(VSA)体积、内脏脂肪(VA)和腹壁脂肪(SA)面积,并计算出二者比值(内/壁比),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VAA、VVA、VSA、VA、SA、VVA/VSA和VA/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腹部脂肪堆积.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IQ序列评价“接力赛”电针法对腹型肥胖女性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价值。方法:20例腹型肥胖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9例,电针治疗组11例,电针治疗组采用“接力赛”电针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20例受试者均行腹部MRI扫描,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的脂肪成像(IDEAL-IQ)序列,测量每位受试者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值,记录治疗前后20例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前、后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MI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肝段(Ⅰ、Ⅱ、Ⅲ、ⅣA、ⅣB、Ⅴ、Ⅵ、Ⅶ、Ⅷ)的PDF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Ⅱ、Ⅲ、ⅣA、ⅣB、Ⅴ、Ⅵ、Ⅶ、Ⅷ段的PDFF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肝段的PDFF值分别下降2.5%、3.1%、2.1%、4.2%、1.8%、2.1%、2.3%、2.2%、3.2%。对照组各肝段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DF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接力赛”电针法可以有效降低腹型肥胖女性的肝脏脂肪含量,磁共振IDEAL-IQ序列可以评价肝脏各段脂肪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赵晓莹  孙勇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332-1336
【摘要】目的:探讨MSCT评估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Stanford B型AAD及40例非夹层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测量并计算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指标,包括可扩张度(AD)、顺应性(AC)及僵硬度(ASI),记录两组被试AAD的范围、合并钙化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值(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血压分级),比较2组间各项影像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AC和ASI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32),两组间高血压3级患者数和吸烟人数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4)。进一步对患者组中不同AAD累及范围患者的AD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9,P=0.494)。结论:利用MSCT测量Stanford B型AAD患者的动脉弹性值是可行的。吸烟及高血压3级是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