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C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可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用碳酸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更好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6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实验组单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在治疗第1周、2周、4周末的HAMD评分较实验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喹硫平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相当,但喹硫平单药治疗的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与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言语记忆测验(HVLT-R)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能够减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BPD)认知损害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治疗前后双相躁狂认知损害变化。方法:30例双相躁狂患者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数字广度测验(DSP)、持续操作测验(CPT)、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临床总体映象量表-疾病严重度分量表(CGI-S),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评定及比较。对照组为30名健康人。结果:患病组治疗前WCST操作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以及HVLT-R、DSP、CPT的操作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周后WCST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DSP、HVLT-R操作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PT的操作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增加、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组的HVLT-R、DSP、CPT操作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存在损害,病情缓解后注意力恢复正常,而执行功能和记忆力仍存在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注射液、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56例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28)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n=28)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杨氏躁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6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片口服,比较两组言语记忆测验评分、注意力测评量表(CPT)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言语记忆测验评分和CP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BRMS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可提高言语记忆测验评分和CPT评分,以及降低BRMS评分和HAMD评分,优于单纯碳酸锂片口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治疗中联合应用碳酸锂、喹硫平的效果。方法将50例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仅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和观察组(n=25,采用碳酸锂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于基线期、第1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HAMD-17评分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于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观察组和对照患者在HAMD-17评分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HAMD-17评分比对照组下降得更加明显。结论单用碳酸锂和联合应用碳酸锂、喹硫平取得的总体疗效是相当的,但是联合应用碳酸锂、喹硫平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急性期病程缩短,使药物作用的速度提高,更值得应用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抑郁评分、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仅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Beck-Rafaelsen狂躁量表(BRM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RM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碳酸锂和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RMS评分及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RMS总分为(7.4±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7±3.5)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狂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躁狂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和住院环境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和躁狂情绪,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42)和锂盐组(n=39),分别给予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或单用碳酸锂治疗,持续8周。在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定疗效,计算治疗有效率,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期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4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锂盐组(P<0.05或P<0.01);治疗第8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低于锂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期及治疗各阶段的YMRS评分均<7。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碳酸锂比较,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快,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共7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又加用碳酸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取得较高的总有效率,且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时,联合奥氮平与碳酸锂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和住院环境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和躁狂情绪,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躁狂、抑郁评分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临床中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具有显著疗效,患者躁狂症状及抑郁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世财 《当代医学》2021,27(22):62-64
目的 探究丙戊酸镁缓释片针对双相情感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双相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RMS(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SAS(焦虑评分量表)、SDS(抑郁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RM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可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治疗,予以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治疗前、治疗第2、4、6周)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治疗6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满意,控制躁狂发作迅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为临床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各50例,采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连线测试、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等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双相障碍组在数字符号(37.31±12.83)、视觉再生倒背评分(7.58±3.05)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分类个数(4.12±2.04)大于精神分裂症组,WCST中错误数(15.88±7.85)及持续错误数(8.67±3.49)少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FAD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可降低HAMD评分,提高FAD评分,以及改善SCSQ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对照组给予碳酸锂,联合组给予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分、整体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神经递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BRMS评分、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深抑制递质、乙酰胆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持续性操作测验评分、γ-氨基丁酸、多巴胺、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言语记忆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