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诸多研究表明,辅助T细胞(Th2)占优势的Th1/Th2失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是一很强的Th1型细胞诱导剂,本研究意在观察BCG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敏性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和IL-10的情况,及其对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分别取9例哮喘患者和14例正常人外周血PBMC来源的DC经LPS刺激使其发育为成熟DC(mDC).另取脐血初始T淋巴细胞(Th0).Th0和两组mDC共培养,通过ELISA法检测mDC分泌的IL-12和IL-10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分泌的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①哮喘组DC产生IL-12及其亚单位IL-12p40和IL-1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②哮喘组Th释放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对照组减少(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③两组IL-12和IFN-γ均呈正相关(r=0.7581、P<0.01,r=0.6028、P<0.05),IL-12和IL-4均呈负相关(r=-0.7498、P<0.01,r=-0.7481、P<0.01).④哮喘组IL-10与IFN-γ呈正相关(r=0.6437,P<0.05).⑤两组IL-12和IL-10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哮喘患者DC分泌IL-12和IL-10减少,导致Th0向Th2优势分化,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型倾斜,合成IL-4增多和IFN-γ减少,后者是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Th1/Th2失衡学说”认为哮喘主要是由第二类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2细胞 )介导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其依据主要有 :哮喘时浸润到气道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h2细胞 ,而Th1细胞相对较少。而且由Th2细胞所产生的白细胞介素 4(IL 4)、IL 5和IL 13等在哮喘气道表达的mRNA和蛋白水平过度增高 ,而Th1类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 (IFN γ)和IL 12则相对不足[1] 。这些有关Th1/Th2平衡变化的认识大都来源于细胞学以及动物哮喘模型的研究资料 ,在人类的研究则限于检测哮喘患者各种标本中Th1或(和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卡介苗对急性哮喘发作者 Th1/Th2及气道炎症的影响及降低住院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98例急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气管舒张剂解痉平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卡介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随访1年期间的再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评分为 (1.61±0.36)分,低于对照组 (t=17.961, P<0.05);FEV1%pred与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PEV%pred)分别为 (71.56±9.44)%、(79.41±5.12)%,高于对照组 (t=8.062、13.599,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4为 (21.22± 3.41)ng/L,低于对照组 (t=9.567,P<0.05);IFN-γ为 (154.36±9.67)ng/L,高于对照组 (t=22.04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h1、Th1/Th2分别为 (17.62±3.77)%、(3.78±0.64),高于对照组 (t=4.634、14.058,P值均<0.05);Th2为 (4.66±1.11)%,低于对照组 (t=10.637,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24%、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2,P >0.05).观察组急性加重再住院率为14.28%,低于对照组的33.33% (χ2=4.863,P <0.05);平均发作次数[(1.21±0.08)次]少于对照组 [(1.41±0.12)次](t=9.193,P<0.05).结论 口服卡介苗治疗急性哮喘可有效纠正Th1/Th2失衡、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症状,且可减少发作、降低住院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Th1/Th2炎症极化与肺气肿和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肺气肿具有Ⅰ型T辅助细胞(Th1)炎症极化的特征,表现为损伤过度和修复不足,肺实质的破坏增加,肺间质变薄。与之相反,肺纤维则具有Ⅱ型T辅助细胞(Th2)炎症极化,表现为损伤后修复过度,肺间质增厚,胶原沉积。通过调控Th1和Th2的炎症趋势来控制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的结局可能会为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8.
诱导性协同刺激因子(ICOS)与B7同源蛋白2(B7-H2)组成共刺激分子,我们旨在探讨B7-H2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器官移植术后存活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诱导免疫耐受是解决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最佳方法。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移植耐受中起重要作用,Th1向Th2偏离是移植耐受的机制之一。现对Th1与Th2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移植免疫、免疫耐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胥杰  王毓洲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681-1684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h1/Th2细胞失衡与最大呼气流速(PEF)昼夜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哮喘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5.6±10.9)岁,依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组)、B组(中重度组)。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并用电子峰流速仪每6h检测一次PEF的变化,同时检测外周静脉血Th1和Th2细胞。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6.2±11.8)岁,为门诊查体健康者,均无吸烟史及过敏史。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A组、B组Th2细胞增高,Th1/Th2比值降低,Th1细胞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79);哮喘B组与A组比较,Th2细胞增高。Th2细胞与PEF日内变异率呈正相关,与4AMPEF值呈负相关。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失衡,以Th2细胞增高为主,中重度患者Th2细胞增高更明显。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h2细胞增高与PEF日内变异率有关,且主要是与PEF谷值降低有关,Th2细胞可能在PEF变异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哮喘豚鼠气道收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母牛分支杆菌菌苗 (微卡 )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肺功能、气道炎症 ,离体气管平滑肌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71只豚鼠采用卵蛋白致敏形成豚鼠哮喘模型 ,测定肺阻力 (RL)和动态肺顺应性 (Cdyn)、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炎症细胞以及卡巴胆碱 (carbachol)诱导的离体气管平滑肌高反应性。结果 微卡单次肌肉注射预处理呈量效关系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引起哮喘速发相反应。微卡 2 .5 μg组RL(1~ 15min)平均增值为 4 6 4 % ,7 5 μg组为 2 9 6 % ,2 2 5 μg组为2 0 8% ,而模型组为 95 3% ,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 ;微卡 2 5 μg组Cdyn(1~ 15min)平均下降值为 2 6 8% ,7 5 μg组为 2 3 5 % ,2 2 5 μg组为 2 1 5 % ,而模型组为 38 7% ,微卡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微卡单次肌肉注射也能抑制哮喘的迟发相 ,微卡 2 5 μg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为 (16 2± 3 2 )× 10 8/L ,微卡 7 5 μg组为 (14 6± 3 4 )× 10 8/L ,微卡2 2 5 μg组为 (15 4± 2 5 )× 10 8/L ,而模型组为 (2 2 3± 2 2 )× 10 8/L ,微卡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0 0 0 1) ;微卡 2 5 μg组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为 (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耻垢分枝杆菌(M.S)制备的M.S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验证M.S的免疫原性、探讨M.S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M.S疫苗。取小鼠脾细胞或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分析M.S疫苗对小鼠Th1/Th2类应答的影响。结果(1)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L-12分别为(32.6±22.7)、(58.9±18.6)、(77.3±38.0)、(114.7±9.9)pg/m l,M.S疫苗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L-2分别为(5.0±2.6)、(13.4±9.3)、(15.3±9.7)、(22.6±7.5)pg/m l,M.S疫苗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体外以ConA刺激时,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中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FN-γ分别为(662±279)和(807±163)pg/m l,IL-4分别为(407±127)和(101±26)pg/m l,但M.S疫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以M.S-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刺激时,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中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FN-γ分别为(14.0±6.31)和(55.3±32.4)p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生的IL-4均在检测限以下。结论M.S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此制备的M.S疫苗具有促进Th1类应答、抑制Th2类应答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瘦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重对照组(A组)、正常体重哮喘组(B组)、正常体重瘦素干预组(C组)、肥胖对照组(D组)和肥胖哮喘组(E组),建立大鼠肥胖和哮喘模型.测定气道反应性,计数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及瘦素浓度,Western blot及逆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C、E组大鼠以10、100、300 ug/kg浓度乙酰胆碱尾静脉注射后气道阻力[分别为(0.89±0.11)、(1.02±0.10)、(1.13±0.11)cm H2O·ml-1·s-1(1 cm H2O=0.098 kPa)和(0.95±0.10)、(1.12±0.10)、(1.14±0.10)cm H2O·ml-1·s-1],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0.64±0.13)、(0.74±0.07)、(0.77±0.09)cm H2O·ml-1·s-1],均P<0.05.C、E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分别为(91±9)×104/ml和(108±21)×104/m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2.4±4.0)×104/ml和(14.2±5.9)×104/ml]均高于B组[分别为(79±7)×104/ml和(2.4±1.1)×104/ml],均P<0.05.C、E组血清及BALF中IFN-γ浓度[分别为(42.3±3.5)、(45.1±4.8)、(19.2±1.8)和(20.3±1.5)ng/L]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16.5±1.4)和(9.3±1.0)ng/L],均P<0.05.C、E组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为(0.40±0.07)、(0.44±0.05)ng/L和(0.34±0.06)、(0.38±0.04)ng/L]均明显高于B组[(0.31±0.03)ng/L和(0.21±0.04)ng/L],均P<0.05.结论 瘦素可促进哮喘气道炎症,并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h1型炎症反应增强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 唑酮(OXZ)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脾脏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OXZ诱导肠炎模型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保证每组小鼠取材时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OXZ和TNBS诱导肠炎后小鼠脾脏于3及7d IFN-γ、IL-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及7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OXZ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低于OXZ模型组(P〈0.05)。结论 在造模后3和7d TNBS模型小鼠的外周免疫皆以Th1型为主,OXZ模型小鼠的外周免疫以Th2型为主,可代表肠道局部免疫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及延迟应用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 5组,每组 8只。鸡卵白蛋白(OVA)致敏 /激发组 (A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 (BUD)早期治疗组 (C组 ),BUD延迟治疗组 (D组 ),OVA延迟对照组(E组)。小鼠于第 0、14天以OVA致敏,从第 1次致敏后第 24天开始雾化吸入 2.5%的OVA激发并持续 18d,建立气道重塑模型;分别在早期(抗原激发前 1d始)和延迟(第 1次抗原激发后第 18天始)雾化吸入BUD(0.5mg/ml),观察抗原激发及BUD应用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 5(IL-5)和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 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Masson三色染色,测定支气管壁周围EOS计数、定量杯状细胞百分比及黏液分泌评分并测定气道平滑肌增生高度及胶原面积。结果 经过反复抗原激发,A组BALF中EOS数为(57.460±11 060)×104 /ml,B组为[ (0.050±0.020)×10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ALF中IL- 5水平及IFN -γ水平分别为(52.9±2.8)pg/ml、(39.5±3.2)pg/ml,B组分别为(16.8±1.5)pg/ml、(63.8±3.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B组支气管壁周围EOS数分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实验性老龄小鼠肺结核的免疫预防作用。方法老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法分为3组:即无免疫保护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预防组(微卡组)、卡介苗(BCG)预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1ml、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5μg、BCG 0.1 mg皮内注射。4周后将浓度为5×105/ml的H37Rv标准菌株0.2ml经小鼠尾静脉给予攻毒。感染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肺脏肺泡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数、肺脏中活结核分枝杆菌定量培养及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微卡组和卡介苗组的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48.81±3.10、3.84±0.37),(48.08±3.72、4.16±0.24)均较无免疫保护组(38.97±3.03、3.25±0.26)显著升高(p<0.01)。而微卡组CD4/CD8比值则低于卡介苗组(p<0.05)。微卡组和卡介苗组的肺脏肺泡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数、肺脏中活结核分枝杆菌定量培养分别为(2.3±0.5(、1.06±0.25)×105cfu),(2.7±0.6(、1.21±0.37)×105cfu)无免疫保护组(5.4±0.9、(4.07±0.97)×105cfu)减少(p<0.01)。组织病理学显示微卡组和卡介苗组肺脏结核病变以增殖性结核结节为主,无坏死结节;无免疫保护组肺脏则以淋巴细胞结节、坏死结节为主。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可增强CD4T淋巴细胞活性,对实验性老龄小鼠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卡苗对PPD强阳性者体液免疫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即微卡苗)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测定PPD强阳性者注射微卡苗前?后12周,服异烟肼前?后血清IgG抗体OD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注射微卡苗前?后12周血清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阳性率由25%上升为80%?服药组?对照组抗体水平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注射微卡苗可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结核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效果,比服药更安全?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实验性老龄小鼠肺结核的免疫预防作用.方法 老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法分为3组:即无免疫保护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预防组(微卡组)、卡介苗(BCG)预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1 ml、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5 μg、BCG 0.1 mg皮内注射.4周后将浓度为5×105/ml的H37Rv标准菌株0.2 ml经小鼠尾静脉给予攻毒.感染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肺脏肺泡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数、肺脏中活结核分枝杆菌定量培养及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微卡组和卡介苗组的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48.81±3.10、3.84±0.37),(48.08±3.72、4.16±0.24)均较无免疫保护组(38.97±3.03、3.25±0.26)显著升高(P<0.01).而微卡组CD4/CD8比值则低于卡介苗组(P<0.05).微卡组和卡介苗组的肺脏肺泡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数、肺脏中活结核分枝杆菌定量培养分别为(2.3±0.5、(1.06±0.25)×105cfu),(2.7±0.6、(1.21±0.37)×105cfu)无免疫保护组(5.4±0.9、(4.07±0.97)×105cfu)减少(P<0.01).组织病理学显示微卡组和卡介苗组肺脏结核病变以增殖性结核结节为主,无坏死结节;无免疫保护组肺脏则以淋巴细胞结节、坏死结节为主.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可增强CD4T淋巴细胞活性,对实验性老龄小鼠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输助淋巴细胞两个功能性亚群(Th1/Th2)的功能状态及红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23例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以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NF-γ)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6、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分别检测了两组PBMC加红霉素体外培养前、后上述各种因子mRNA的表达。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康艾注射液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h1、Th2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h1/Th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Th1/Th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IL-10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FN-γ治疗后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促使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平衡向Th1优势漂移,从而促进炎症吸收,促进病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