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根据其入院病床单双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模式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及综合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5.41%、21.6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建数据经对比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糖14例,发生率为23.33%,干预组患者发生低血糖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规范化的进行治疗,有效的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略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将36例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临床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对糖尿疾病的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而用药依从率、健康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反应对老年人危害较大,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血糖及糖尿测定,对患者饮食及运动进行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防止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症状,对改善患者身体功能及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春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78-1679
目的:探讨预防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2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预防低血糖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经积极预防干预,低血糖发生率[20.71%(29/140)]明显低于对照组[44.29%(6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预防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血糖调节状况。  相似文献   

6.
秦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345-346
目的对应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对并发低血糖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并发低血糖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糖尿病治疗期间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对并发低血糖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夜间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预防夜间低血糖的相关措施和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夜间发生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67%(5例)和66.67%(20例),前者远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刘岩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25-22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一些表现情况,讨论并分析其护理以及预防的措施。方法 120例夜间并发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任意的分配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全部都展开常规的护理与治疗,实验组患者除此之外还进行日常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教育等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35%、66.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一般状况为优的百分率分别为14.31%、61.8%,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日常指导、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对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很大的作用,增强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应用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6例,将4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23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措施实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要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并且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综合护理组要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状在临床上发生较为频繁,系统的护理模式能改善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患者更容易接受综合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175例老年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7.1%,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作模式,能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随机抽取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低血糖情况差异。结果在低血糖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75%,对照组为2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状况,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建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27-128,131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4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系统性护理)和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后低血糖再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6±9.8)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9.7±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低血糖的再发生率为17.02%(8/47),对照组出院后低血糖的再发生率为40.42%(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74%(45/47),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护理干预在老年人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1例,低血糖1例,眼底病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感染4例,低血糖3例,糖尿病肾病2例,眼底病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老年人糖尿病特点,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为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行常规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入组患者护理前发生低血糖的时间段,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前有2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15.71%,其中睡前发生低血糖几率最高为8.57%,平均血糖水平最低为(2.52±0.17)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在干预后下降明显,但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分别为87.13%、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是低血糖高发时间段,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并平稳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期间诱发低血糖反应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期间诱发低血糖反应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分别观察通过6个月随访被调查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5.64%,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76.92%,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期间应用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感染1例,低血糖1例。眼底病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感染4例,低血糖3例,糖尿病肾病2例,眼底病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老年人糖尿病特点,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为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时使用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共104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2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诺和灵N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血糖的各项指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门诊治疗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低血糖影响因素排在首位是监测不到位,依次是缺乏饮食知识、缺乏药物使用知识、不恰当的运动以及年龄因素.结论 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知识掌握度、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不同护理情况下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性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上的差异。结果在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控制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心绞痛与低血糖的比例桑,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达到稳定血压、血糖与血脂指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