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痰瘀毒互结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古代及现代医家对于痰瘀毒互结证的理论认识及研究;基于生物学基础研究,分析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温度、交感神经兴奋与痰瘀毒互结证的重要关系;通过临床研究,阐述痰、瘀、毒三者并治之法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总结各家临证实践,从病因病机、证候特征、治疗原则、治法方药及关键药物方面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痰瘀毒互结证,以期为冠心病的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多中心、精细化的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和健康人的临床生化指标,探究其临床生化基础。[方法]从全国7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入组受试者82例,脱失4例,最终入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蒌片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分别检测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黏附分子、炎症介质、金属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共7类28项指标,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0、8、12周水平,健康人检测第0周水平。[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关性较大,通过丹蒌方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论]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机制与调节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炎症因子、凝血功能、金属蛋白酶有关,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HDL结构及抗炎、抗氧化功能变化。方法:纳入经严格诊断、辨证为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及非痰瘀互结证患者,收集患者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PON1、MPO、ApoAI、SAA、S1P等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患者172例,其中痰瘀互结证患者82例,非痰瘀互结证患者90例,患者人口学情况组间均衡性良好。与冠心病心绞痛非痰瘀互结证患者相比,在HDL组成成分方面,血清S1P含量减少(P0.01),ApoAI含量减少(P0.05),SAA/ApoAI增加(P0.01);在抗炎、抗氧化方面,MPO含量增加、PON1含量减少,MPO/PON1增加(P0.01)。结论:相对于冠心病非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HDL出现组成成分变化,其抗炎及抗氧化功能降低,发生失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法模拟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痰瘀组、化瘀组、祛痰组和西药组,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血脂、氧自由基等方面观察并比较痰瘀同治方的作用及特点。结果:痰瘀同治方具有明显降低TC、TG,升高HDL,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清丙二醛;纠正NO/ET失衡等作用。结论:痰瘀同治方是通过改善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抗氧化和修复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痰瘀互结证型的提出源自《黄帝内经》中关于津血同病的研究。古代、现代中医各家对痰瘀互结证的研究众多,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痰、瘀两者彼此既是相互独立的证候要素和病理产物,又是疾病在病证转变和病情转归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尤其在心病的诊治过程中,往往痰瘀互结贯穿疾病的全程。从痰瘀互结病机证候理论着手探析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从古籍文献源流发现,痰瘀互结为胸痹的关键致病因素,现今更多研究重视胸痹痰瘀互结证之辨证论治。不稳定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与西医学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机制关系密切。临证应基于痰瘀互结辨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灵活应用祛痰、活血中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痰、瘀辨证,然后统计分类、积分,检测血脂(TC、TG、LDL-C、HDL-C),研究分析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中医各证存在的关系。结果:痰证与瘀证二者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TG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痰瘀互结证与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G、LDL-C检测结果能够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中医痰、瘀证临床鉴别时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石磊  彭吉新 《四川中医》2013,(12):72-73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IL)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23例进行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辨证,进行统计分类积分,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计算出回归方程。结果:瘀证的TBIL及IBIL水平与痰证、非痰非瘀证、痰瘀互结证比较时,数值最小;有“痰”组与无“痰”组比较,有“痰”组IBIL较高,有“瘀”组与无“瘀”组比较,有“瘀”组IBIL较低,TBIL及IBIL与中医痰、瘀证证候积分在诊断确立时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BIL及IBIL可以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病理因素瘀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痰、瘀证的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三个不同的证型冠脉斑块血管内超声的显像特点,并以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区分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中医诊断为痰证、瘀证及痰瘀互结证人群血管内超声结果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共纳入的患者数为56例,36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其中包括痰证患者18例,瘀证患者20例,痰瘀互结证18例。在人口特征和临床特征方面,三组不同证型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和平均血管直径均大于瘀证组患者,同时均大于痰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而瘀证组患者大于痰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的斑块负荷大于痰证组患者和瘀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痰证组患者与瘀证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14);痰证组患者的最大斑块厚度小于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和瘀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而瘀证组患者和痰瘀互结证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最小管腔面积、脂质池面积、脂质池面积/斑块面积、斑块最小厚度、斑块纤维帽厚度、斑块偏心指数、平均管腔直径及重构指数相关方面三组人群结果无明显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不稳定斑块面积、血管外弹力膜面积和平均血管直径最大,痰证患者最小,瘀证患者居中;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斑块负荷大于痰证患者和瘀证患者;同时痰证患者的斑块最大厚度小于瘀证患者和痰瘀互结证患者。这一结果有助于不稳定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实验室鉴别。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阶  李军  姚魁武  衷敬柏 《中医杂志》2007,48(10):920-92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提取和应证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对29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要素中,血瘀占86.5%,气虚占78.8%,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热蕴、痰浊、气滞、阳虚、阴虚、寒凝。(2)证候要素共有74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0.2%,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9.8%。(3)证候要素的组合可归结为气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虚痰浊兼其他要素、阳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滞血瘀兼其他要素4种主要形式,其涵盖了90.2%的病例。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证候要素组合呈现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心内科近10年的489例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和古今文献系统地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证治特点。489例冠心病中医证型多见于气阴两虚型(41%)、气虚血瘀(39%)、痰湿壅盛(36%)、痰瘀痹阻(17%)、气滞血瘀(11%)、心阳不振(5%)。其中401例心绞痛以气虚血瘀占42.39%,88例心肌梗塞以气阴两虚证占68.18%居各组证型首位。研究表明:热证在冠心病中占60%左右。由此提出清化瘀热应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痰瘀并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并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5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可显著降低CRP。结论: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和其能抑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基于多中心的48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并结合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采用M指数非线性量化等多种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了综合量化,最终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本标准(量表)供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生临床使用,适合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应用临床调查法多元统计筛选并优化条目,敦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数据基础。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预调查表》,现场调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180例,健康者90例,重测34例。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离散趋势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等分析方法筛选条目。结果:将以上各种方法统计分析的结果汇总,保留3种以上方法均选中的条目,删除心悸、气短、口黏、偏嗜4个条目。结论:通过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筛选出敏感性、代表性、重要性、一致性、独立性、相关性、稳定性均较好的条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20年的论文,3 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1-2]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胸闷、心胸隐痛、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倦怠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赋分为2~13分;心气亏虚证的诊断阈值为28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25%、87.14%、83.37%、63.32%、90.68%。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辨证的冠脉造影病变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辨证的冠脉造影病变特征。方法:对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辨证为痰热夹瘀、痰瘀阻络、气虚痰瘀证,并行紧急或择期冠脉造影术的患者,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在冠脉造影下病变的特征。结果:痰热夹瘀型血管变化最严重,气虚痰瘀型血管变化最广泛。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痰瘀辨证存在一定的病变基础,可运用于临床做为冠脉病变的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蒙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制定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按照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选入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填写病例观察表,对每份观察表信息进行辨证并做出相应的证型诊断;根据证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结果经对410例患者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分布为楚斯型358例,粘邪型23例,胃痧型29例。通过对各证型之间的症状及辅助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了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证型的诊断标准。结论本研究通过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模式总结了冠心病心绞痛的蒙医证型诊断标准,为蒙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