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 < 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灌注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判定肺灌注断层显像(SPECT肺灌注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7例明确诊断为PE的患者在进行肺平面通气显像的同时,进行了SPECT肺灌注显像和肺平面灌注显像,并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27例PE患者中,平面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03例,检出率为89.4%。SPECT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23例,检出率为98.2%。平面肺灌注显像与SPECT肺灌注显像对PE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21例有CTPA诊断结果的患者中,CTPA显示受累肺段为976个,平面肺灌注显像显示796个肺段阳性,两者符合率为81.6%;SPECT肺灌注显像显示937个肺段阳性,SPECT肺灌注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为96%;两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ECT肺灌注显像能明显提高对PE的诊断价值,可取代肺平面灌注显像,成为诊断PE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灌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对无创诊断肺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78例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男26人,女52人,年龄2880岁。78例患者均行99mTc-MAA肺灌注八方位静态显像、肺灌注SPECT/CT同机融合,通过OSEM迭代重建。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临床最终确诊40例为肺栓塞患者,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0%(36/40),特异度为84.2%(32/38),假阳性15.8%(6/38),假阴性10%(4/40)。该法诊断PE的准确率为87.2%(68/78),与文献报道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PE的准确率近似(85%92%)。结论肺灌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能一次显像获得同一时间的肺灌注和透光度情况,在无创诊断肺栓塞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宋波  赵义刚  勾正兴  聂忠荣  袁耿彪 《重庆医学》2012,41(22):2311-2312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基层医院常用SPECT平面显像和触诊法估计甲状腺质量,以寻求其间的规律性。方法利用本科2011年1至7月门诊Graves患者98例,131碘治疗前常规行触诊法及甲状腺SPECT平面显像估重,分别进行总体和分组(按SPECT估重小于45g、45~70g、<70g分为3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分组总体统计分析SPECT平面显像法估计甲状腺质量和触诊法估计甲状腺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上述分组后统计结果示:当SPECT平面显像法估计甲状腺质量小于45g或大于70g时,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SPECT平面显像法估计甲状腺质量位于45~70g时,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平面显像与触诊法估计甲状腺质量相当,但当甲状腺质量过小或过大时,SPECT估重有一定的偏差性。该二者方法结合比较适合临床基层医院进行Graves病131碘治疗前甲状腺质量估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与SPECT/CT显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74例因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5天内完成BSGI和SPECT/CT检查,其显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诊断效能比较采用配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以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结果  BSGI和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5/49)、80.0%(20/25)、87.8%(65/74)、90.0%(45/50)、83.3%(20/24)和77.6%(38/49)、80.0%(20/25)、78.4%(58/74)、88.4%(38/43)及64.5%(20/31),且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39 1)。BSGI显像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12/15)和97.1%(33/34),相应的SPECT/CT显像灵敏度为60.0%(9/15)和85.3%(29/34);BSGI和SPECT/CT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18.8%(3/16)和37.5%(6/16)。结论  相对于SPECT/CT显像,BSGI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但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灵敏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何丽荣  李娟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15-1117
目的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肋骨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全身骨显像中表现为脊柱、肋骨出现异常核素浓聚灶(病灶数目≤3个)的患者,行局部骨断层,同时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磁共振结果或1年以上随诊为最终诊断结果。结果41例患者85处病灶中,42处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占总病灶数的49.4%;43处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灶数的50.6%。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0.5%、97.6%,特异性分别为16.3%、93.0%,准确性分别为52.9%、95.0%。结论SPECT/CT可以明显提高脊柱、肋骨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鉴别脊柱、肋骨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兴党 《医学综述》1996,2(6):282-284
SPECT(和PET)的脑显像可用于癫痫的诊断和研究,并已成为常规手段之一,以往头皮、皮质或深部脑电图(EEG)是癫痫定位的“金标准”,但由于EEG有技术上的困难和自身的缺点,因而EEG、SPECT、PET三者结合对癫痫诊断更有效。1 SPECT与PET脑显像的比较1980年KuhL[1]等首次进行癫痫的PET脑功能显像研究。PET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典型表现为发作间期低代谢灶,发作期高代谢灶,其确定癫痫灶的灵敏度优于SPECT的血流显像,但PET设备价格贵,需配备加速器,目前世界上仅限于少数PET中心应用,而SPECT脑血流显像较普及,且费用低,显像技术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低剂量平扫CT(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准,评估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最终有100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肺段病变247个,亚肺段病变285个。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0%、90.00%、89.17%、97.80%、62.07%,均大于V/Q平面显像的81.00%、80.00%、80.83%、95.29%、45.71%。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肺段病变检出率87.04%与V/Q平面显像的82.19%无显著差异(P>0.05),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92.28%高于V/Q平面显像的85.96%(P<0.05)。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优于V/Q平面显像,且可提高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肺灌注断层显像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确诊为PE的患者进行肺灌注断层和平面显像,次日行肺通气显像,显像结果和CT肺动脉造影(CTP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76例PE患者中,肺灌注断层显像阳性72例,检出率为94.7%;肺灌注平面显像阳性64例,检出率为84.2%,两种方法P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76例患者中,CTPA显示受累肺段为329个,肺灌注断层显像示314个肺段阳性,肺灌注断层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为95.4%;肺灌注平面显像示261个肺段阳性,两者符合率为79.3%,两符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灌注断层显像能显著提高对PE的诊断率,可作为诊断PE的常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玉玲 《海南医学》2013,24(6):842-844
目的评价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5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乳腺癌和肺癌以溶骨型骨转移为主,前列腺癌以成骨型骨转移为主。乳腺癌以胸部、脊柱和骨盆转移为主,在22例胸部骨转移中,包含10例肋骨和12例胸骨转移,且均以溶骨型转移为主;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以脊柱和骨盆为主。79处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最终诊断为17处良性病变,62处恶性病变;SPECT、SPECT/CT对病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8%、98.4%,特异性分别为82.4%、100%,准确性分别为93.7%、98.7%。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肺通气 /肺灌注 (V/ Q)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探讨影响 (V/ Q)显像质量的因素 ,给予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对 11例可疑肺动脉栓塞 (PE)病人行 (V/ Q)显像 ,对其中 1例同时进行 99m 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下肢静脉和肺灌注显像进行的观察 ,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11例可疑 PE病人中 ,有 9例 (V/ Q)显像图像质量清晰 ,有 2例 (V/ Q)显像中的肺通气不成功。结论 :肺通气显像的成败取决于患者吸气的方法 ,应从加强病人在检查前作有效的腹式呼吸训练着手 ,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 ,是提高 (V/ Q)显像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对肺栓塞准确诊断与经济实用的平衡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130例首发疑似气滞血瘀证肺栓塞(pulmonary embolosm,P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后对患者数据进行筛选,入选84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双能量CT成像、宝石能谱CT成像和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CT肺动脉造影成像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病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57例HPT患者和21例正常人进行了^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并与同期的B超和CT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7例原发HPT(其中甲状旁腺瘤47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2例,异位甲状旁腺6例),^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法、B超、CT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8.2%、72.7%、85.7%;特异性分别为100%、80.9%、90.5%。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对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是患者术前定位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疑似肺动脉栓塞成功行DEPI检查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分别以患者和肺叶为评价单位,采用诊断性试验计算DEPI对肺动脉栓塞检出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并计算Kappa系数值,评价DEPI与CTP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分别以患者和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对肺动脉栓塞检出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6%和89.57%,灵敏度为88.41%和76.80%,特异度为72.22%和96.82%,阳性预测值为92.42%和93.20%,阴性预测值为61.90%和88.02%,Youden指数为0.61和0.74,阳性似然比为3.18和24.15,阴性似然比为0.16和0.24,DEPI与CTPA诊断结果分别具有较好和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71和0.765)。结论 DEPI对于肺动脉栓塞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将D...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99m栓塞(PE)患者疗效并对其评价。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有明显差异(t=7.75,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鉴别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8例胸片发现可疑上纵隔肿物并拟诊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患者,并分别行CT扫描、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处理,依据术后病理,比较CT和SPECT/CT两种方法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差异。结果:58例可疑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中CT诊断45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13例被诊断胸骨后肿物为非甲状腺组织; 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诊断35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23例被诊断胸骨后肿物为非甲状腺组织,后经手术证实33例诊断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为确定性诊断,25例诊断为非甲状腺组织;CT和SPECT/CT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4.3%、65.2%和100%、86.2%和96.6%,其误诊率、漏诊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阴性结果预测值分别为:34.5%和0、0和5.7%、82.4 % 和100%、100%和92.0%。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特异性、准确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高均高于CT诊断,灵敏度、阴性结果预测值较CT略低,并且误诊率为零,漏诊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