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直肠癌手术中患者通常于麻醉后进行截石位摆放,易引起腓总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和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8~2010年对40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前安置截石位的方法,效果良好。1体位安置我院于患者全身麻醉插管前指导其进行截石位体位安置,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将患者臀部下移至手术台下1/3反折处,将托腿架安装于手术台两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截石位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改良.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阴式子宫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将托腿板支托患者大腿,托腿板关节端置于腘窝处;实验组将托腿板从支托大腿改成支托小腿,腿与支腿架之间加垫气垫,避开对腘窝的压迫,从而防止托板压迫血管和腓总神经.并分别在麻醉后拖腿前、托腿后、术中2 h、放平前后监测血压,术后24h、48 h、72 h随访,观察有无下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异常.结果 2组患者各时期的B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每组托腿前后、放腿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大隐静脉压力各时期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照组托腿后压力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加剧(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摆放方法可有效预防术后的并发症,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各种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制截石位架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制截石位架由海绵及皮革包裹可塑性螺纹钢管制作而成,用于摆放婴幼儿截石体位。选取上海市某儿童医院2017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实验组,术中采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截石位; 选取2016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术体位 摆放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位摆放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手术中应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体位,可减少手术体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手术时患者需要一定的体位,主要是为了显示手术野利于医生操作,好的手术体位可以使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痛苦。膀胱截石位适用于肛门、尿道、会阴部、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由于体位的特殊,患者要忍受因体位不适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5.
改良手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旨在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体位架优势。方法将38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体位托腿架,实验组用改良手术托腿架。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监测腘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术后了解下肢腓总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中腘静脉直径显著增大,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显著减少,与实验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优势在于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可改善因体位导致血液回流不畅,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减少腓总神经损伤;同时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护理纠纷,确保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应用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头低足高截石位,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中凹截石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取传统截石位,观察两组手术体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满意度、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适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不仅为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还有效预防了术后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过骨性指标测量指导手术中放置截石位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进行截石位手术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摆放截石位;试验组在测量患者的股骨长度,角尺测量两大腿间、小腿与大腿间、搁脚板与搁脚架之间角度的基础上,根据测量结果指导截石位肢体位置的摆放.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后即时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以及术后3 d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术后即时,试验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 d出现脚麻、活动受限和皮肤受压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骨性指标的测量,为截石位的摆放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科、肛肠外科手术。由于该体位在临床上易引起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1],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手术配合上改良了传统截石位摆放的方法。2006年1月-2007年4月对10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两种体位摆放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特点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良好手术体位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防止肢体神经等以外损伤的发生,同时也是手术室护士应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本院自2007年11月~2010年4月30日,实施了腹腔镜妇科手术2 018例,无1例因体位安置不当导致患者手术实施困难及术后不适,手术医生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病人摆放改良截石位,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观察肢体、神经、血液循环情况。[结果]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需要,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比改良折刀位和截石位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予以分析,从而为临床接受肛门手术的患者提供一种最佳的体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接受肛门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取截石位,研究组患者在术中采取改良折刀...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小儿麻痹症患者直肠癌手术的改良截石位护理要点。患者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功能障碍,不能按照常规直肠癌手术标准截石位放置。手术前采取手术前随访,手术中采用改良的截石位放置,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回访未发生截石位的并发症和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手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操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2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61例,采取传统截石位。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术中操作影响。结果:试验组不同体位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1例出现术中体位重新调整,而对照组61例中有19例需要在术中重新调整体位,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且有2例因术中重新调整体位而导致患者肌肉损伤。结论:改良截石位既不影响术中医师的操作,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适合所有妇科截石位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即先将托腿架调整为远高近低,将小腿腓肠肌中上段置于托腿架上,并使踝部高于膝部;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将托腿架关节端置于胭窝处,托腿架支托大腿,双腿自然弯曲下垂。结果两组患者均为舒适状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充盈明显、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陈华伦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64-2164
我院2006-2009年对320例患者在侧卧位手术中采用截石位固定架,用后效果反应良好,得到了外科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肯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靖  孙平  鲍靖 《护理学报》2014,(18):74-75
介绍新型截石位护腿垫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新型截石位护腿垫由大腿部分、小腿部分、腘窝护垫、膝盖部2根长布条及足部5部分组成,护腿垫里面由脱脂棉花组成保暖成分,有较强的保暖性,裤腿腘窝处缝制有加厚棉垫,避免使用过程中神经受压;膝部缝制有2条长布条,便于固定膝部与下肢,足部脚趾外露开口,便于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经临床使用,认为该新型截石位护腿垫符合截石位患者对护腿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邓静  甘晓琴 《全科护理》2016,(34):3657-3657
正截石位是妇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为了给病人维持体温,又便于术中肢体血液循环的观察,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我科特制作了下肢腿套应用于截石位手术病人,效果明显,得到各外科医生好评。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棉布一块,将其裁剪成80cm×100 cm大小,在棉布的两侧80 cm×30 cm、80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巨结肠手术方式不断更新,有经腹巨结肠根治,也有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如肛门拖出分离困难,可能在手术过程中需改变手术方式。传统的截石位已经不能满足该手术的需要,因此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本科在原有截石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此手术卧位克服了原卧位的局限性,该卧位在手术中可随意调节,不破坏无菌原则,无需重新铺巾,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2003年行巨结肠手术的患儿30例,年龄3个月~3岁,其中结肠造瘘术后经腹结肠直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Rehbein术)4例,直肠粘膜剥离,直肠鞘内结肠拖出术(Soave术)23例…  相似文献   

20.
刘冬  杜文婷 《全科护理》2014,(23):2142-214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截石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采用截石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体位舒适度、医生满意度及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改良截石位体位摆放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医生的满意度,有利于病人早日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