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研究热点。由于其研究思想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相吻合,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良好平台。本文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的研究文献,讨论了中药代谢组学的定义、研究范畴、应用领域等热点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分析,探讨了中药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药整体药效评价、物质基础的研究、毒理学、药动学研究等。结论:代谢组学是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对中药现代基础研究和中药现代临床研究的意义,指出了运用代谢组学构建中药标准研究模型在中药指纹图谱标记研究、有效开展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解决合理用药研究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药研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必将使中药现代化在技术上获得巨大的支持,有助于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寻找更多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得以飞速发展的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方剂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外,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将为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解释中药的整体作用机制提供新方法;而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则可能为建立新型的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的技术平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也逐年上升,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某些中药的不良反应涉及到肝功能损伤,肾损害,胃肠道、呼吸系,血液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损害。因此,要运用现代医药技术,从中药药效毒理等方面加以研究,并加强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应加强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对中药的安全、有效、经济等方面进行科学再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避免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其发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心肌缺血时,由于供氧或供血不足,必然引起心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心肌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该文主要从心肌缺血状态下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乳酸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代谢组学在该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阐述心肌缺血引起的相关代谢变化,为心肌缺血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肖忠华 《重庆医学》2012,41(23):2424-2426
肝脏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共同的公共健康问题[1-4],而承担着机体主要的合成、分解、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的肝脏在疾病期必然伴随代谢途径的改变和代谢物水平的变化.代谢组学是系统研究生物体细胞、组织、机体中小分子量代谢物质,以展现生物体在生物体基因组、生物体蛋白质组和生物体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下生物体代谢情况的一门系统生物学,一般分为以下4个研究层次,即代谢靶标分析、代谢轮廓分析、代谢组学分析、代谢指纹分析[5].代谢指纹分析层次上代谢组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1)采集样本并进行代谢物质分析前处理;(2)代谢物质分离分析与鉴定;(3)数据分析;(4)代谢物质功能分析.目前,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是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研究和分析生物系统的组学学科。近年来,使用代谢组学研究中药的方法逐渐得到了推广和使用。本文分析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和特点,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及其复方的领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中药治疗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和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过程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吴晶  李欣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909-1912
中药产业承载了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而现代专利保护将对其可继续发展和国际化产生深刻影响。但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尚短,中药专利保护政策尚不完善。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韩国天然药物专利保护政策的先进经验,提出针对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现存问题他国可以借鉴的作法。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发明专利保护期,细化中药专利审查原则以及加强中药专利服务等几方面,从而完善中药专种保护政策,发挥我国中药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代谢物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物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物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必要一部分,其应用涵盖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因此,在模型识别和确证、药物筛选、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相吻合。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国外申请人在我国天然药物尤其是复方药物的专利布局特点,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自主开发的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Patent Search and Service System of SIPO)的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对1985—2012年5月的不同国家地区来源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以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涉及植物、藻类、苔藓、真菌等涵盖中药的分类号为检索目标,采用人工及软件辅助分析的方法对检索结果,尤其是中药复方专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包括申请人、治疗领域、重点专利技术),以期掌握中药复方专利申请中的发展态势,并籍此分析国外复方专利技术的布局状况与技术发展路径,为国内专利制度下中药复方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邹士玉  唐青涛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2):2534-254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医是一套区别于西方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在此指导下的中药产品具有化学药不可比拟的地位。自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后,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中药出口至东盟地区,其中马来西亚是东盟进口中药的主要国家之一。相比中国比较严格的中药注册法规,马来西亚目前对于中药产品注册为传统药物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部分中药产品还可能根据不同的产品配方注册为普通食品进行销售。因此希望通过对马来西亚传统药物及食品的注册法规的介绍,探讨中药产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上市策略并提出建议,为中药产品开发马来西亚市场提供法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名优中药二次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临床定位不清的弊端,剖析了导致中药品种临床定位不清的主要原因,阐明了临床定位在名优中药品种二次开发中的必要性。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提出了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临床定位的确定原则、方法和步骤,为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缺乏规范、系统的评价体系。作为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延伸的循证药学,对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证据有一套严格的分级和评价体系。初步阐述了一条以循证药学原则为基础,药物安全和有效性评价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为临床中药合理应用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舌色分析软件1.0的中药疗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舌色分析软件1.0对正常人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舌色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将该软件运用于中药疗效评估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舌色分析软件1.0对正常人组与治疗组患者的舌色、舌苔面积进行比较,将舌质色调、明度、饱和度、红色值、绿色值、蓝色值等定量指标作为评估中药疗效的客观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舌色各项指标与正常人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色、舌苔定量指标的比较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舌色分析软件1.0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将其作为进行中药疗效客观评价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