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1临床资料我院近2年共收治脑血栓形成患者200例,男144例,女56例;年龄40岁以下8例,41~49岁18例,50~59岁64例,60~69岁76例,70岁以上34例;初发者176例,再发者24例;左侧肢体瘫痪者88例,右侧肢体瘫痪者105例,双侧肢体瘫痪者7例。根据临床病理体征定位属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166例,属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34例。住院天数最短3d,最长105d,平均41d。2治疗情况2.1按病分类凡见神昏、嗜睡、恍惚、谵妄等神志障碍者为中脏腑类;凡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相似文献   

2.
儿童闭塞性脑血管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8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回临床资料治疗组84例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7岁以上~14岁者33例,2岁~7岁者46例,小于2岁者5例;病程1天~7天者56例,7天以上~14天者ZI例,14天以上者7例;左侧肢体瘫痪无力者38例,右侧肢体瘫痪无力者24例,双侧肢体瘫痪无力者18例,双侧肢体交替出现瘫痪无力者4例。合并失语者4例,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者15例,合并抽风者8例。头部CT检查:84例中有52例大脑基底部或丘脑…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中医活血化瘀法为主,化痰通腑为辅,治疗中风后遗症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者84岁,以50岁~70岁者为多。其中脑出血17列,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血栓形成55例,脑栓塞16例。 临床主要表现:一侧肢体瘫痪或肢体不利,口眼(口呙)斜,失语或神志昏迷,二便闭塞或  相似文献   

4.
李冠甲 《光明中医》2003,18(5):41-42
我科采用微创钻颅血肿抽吸引流术、配合中西药等多学科参与救治极重型脑出血。现将经治的 1 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 9~ 72岁。其中40岁以下 2例 ,41~ 5 0岁 2例 ,5 1~ 60岁 3例 ,61~ 70岁 4例 ,71岁以上 1例。有明显高血压病史者 9例 ,其余 3例从未测过血压 ,对高血压病史叙述不清 ,且有 1例合并糖尿病 ;活动状态下发病者 1 0例 ,睡眠中发病者 2例 ;全部病人均有意识障碍 ,重度昏迷者 1例 ,昏迷者 8例 ,嗜睡 3例 ;头痛呕吐 1 2例 ;失语 3例 ,左侧肢体瘫痪 6例 ,右侧肢体瘫痪 5例 ,四肢瘫痪 1例。CT…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1年3月~1984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8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资料 87例患者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40岁以下者1例,41~50岁15例,51~60岁39例,61~70岁26例,71岁以上6例。年龄37~78岁。发病前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者40例;突然发病者33例。右侧肢体全瘫痪者41例,不全瘫者10例,伴失语者20例。左侧肢体全瘫者24例,不全瘫者12例,伴失语者5例。全部病例发病时间均未超过1个月,其中10天以内者58例。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和周围性感觉障碍。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笔者于临床应用自拟“扶正治痿汤”配合捏脊疗法治疗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2~20岁者2例,21~30岁者2例,31~40岁者4例,41~50岁者1例;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6年;上肢瘫痪者2例,下肢瘫者5例,上下肢均瘫者2例。全部病例均经省级以上医院神经科专家确诊  相似文献   

7.
脑中风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大多数患者留有单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后遗症。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针灸、推拿、体疗等综合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97例,效果尚可,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97例,经CT,MRI诊断皆为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其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74岁。病程1月以内51例,2~5月者27例,1年以上者19例,单侧肢体瘫痪者72例,单侧肢体瘫痪伴舌强语涩者16例,单侧肢体瘫痪伴口…  相似文献   

8.
<正> 脑血栓形成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病残和死亡率,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脑血栓形成350例住院病人.现据临床资料,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并浅谈体会.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62例,女88例.年令40岁以下13例,41~49岁32例,50~59岁112例,60~69岁136例,70岁以上57例.初发者305例,再发者45例.仅左侧肢体瘫痪153例,仅右侧肢体瘫痪185例,双侧肢体瘫痪12例.根据临床病理体征定位属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324例,属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26例.  相似文献   

9.
低血糖可引起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而易误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误诊11例,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6例;年龄45~74岁,平均60.1岁。其中10例有糖尿病史,4例常年服消渴丸,3例常年服优降糖,2例常年服达美康加二甲双胍,1例常年服美吡达加拜糖平,1例自认为有糖尿病而购买服用优降糖(2.5mg,3次/d)近1周。1·2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其中单纯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者2例,抽搐伴一侧肢体瘫痪者1例,出汗、心悸伴一侧肢体瘫痪者3例,轻度意识障碍伴一侧肢体瘫痪者5例。瘫痪肢体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疗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通过Peabody量表评价、分析、比较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医疗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医疗机构训练模式和未经系统治疗的病情变化,以确定医疗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是否具有实用性。结果:治疗组58例,其中1~3岁者31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3~6岁者27例,显效8例,有效19例;对照1组55例,其中1~3岁者34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3~6岁者21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对照2组56例,其中1~3岁者27例,显效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3~6岁者29例,显效0例,有效21例,无效8例。结论:医疗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能有效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水平,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苑荟萃     
<正>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570例本组570例中,男性360例,女性210例;年龄最小者5个月,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为9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8年;上肢瘫痪者40例,下肢瘫痪者448例,臀部肌肉萎缩63例,腰臀部弯曲变形21例。分型标准:肢体功能活动轻度障碍,无明显肌肉萎缩,扶拐能行走者为轻型;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者为中型;肢体严重畸形,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者为重型。治疗结果:轻型59例中,痊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39例,好转(肢体畸形及功能活动有所恢复,肌肉萎缩改善,一般生活能自理)2例,进步  相似文献   

12.
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一岁者5例,2—3岁者15例,4—5岁者2例;单侧下肢瘫痪者14例,双侧下肢瘫痪者5例(1例伴有腰瘫痪),一侧上下肢同时瘫痪者2例(其中1例伴有面瘫),一侧上肢瘫痪者1例;绝大多数是出现瘫痪症状后三个月之内的患儿,一般无明显肢体肌肉痿缩,或者只有轻微的肌肉痿缩,病程在六个月以上的患儿仅一例。一、治疗方法:针刺治疗:根据瘫痪部位,主要分成两组。上肢(1)组穴:肩髃,肩髎、曲池、合谷。(2)组穴:颈夹脊5—7、臂臑、外关、中渚。下肢 (1)组穴:命门、腰阳关、肾俞、环跳、中渎、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2)组穴:腰夹脊2—5、风市上二寸(经验穴)、伏兔、足三里、三阴交。以上诸穴,皆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每天针一组穴,交替进行,10—1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5—7天,再行下一疗程。当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可视肢体  相似文献   

13.
夹脊穴注射丹参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于 1 991年 8月~ 1 999年 1 2月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 9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6例 ,男 59例 ,女 3 7例 ;年龄 3 9~6 5岁 ,平均 54 3岁 ;病程 1~ 1 6年 ,平均 3 8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僵直 ,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其中轻度 :四级肢体残疾 ,基本能实现日常生活者 55例 ;中度 :三级肢体残疾 ,能部分实现日常生活者 3 1例 ;重度 :二级肢体残疾 ,基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 1 0例。X线表现 :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者 93例 ,受累椎间隙呈中度退行性变 ,…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来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笔者用泽泻汤为主治疗本病55例,取效甚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5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女42例,男13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4岁,以40岁以上妇女为主;病史最长者6年,最短者2天。55例均以头晕目眩为主证,伴见恶心呕吐者21例,肢体浮肿者19例,高血压者7例,兼外感者8例。二、治疗方法以《金匮要略》泽泻汤为基本方。药用泽泻30~60克,白术10~15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0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大 66岁 ,最小 1 9岁 ,其中 40岁~ 60岁患者占 55%。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订标准。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者 47例 ,恶心呕吐者 42例 ,抽搐者7例 ,眩晕者 2 0例。体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者 43例 ,肢体瘫痪者 9例 ,视神经乳头水肿者 8例 ,发热者 36例。2 治疗方法 中药 :辨证治疗分 3型。1肝阳暴亢、络破血瘀型 :用自拟平肝宁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龙胆草 30 g,栀子 1 2 g,仙鹤草 30 g,钩藤 30 g,石决明 1 5g,生白芍 2 0 g,菊花 30 g,…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74年2月~1984年12月反复实践,总结出祛瘀通脉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60例,女86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86岁,平均61.9岁,以61~70岁为多。病程:最短者一天,最长者三年。病情和体征;全身完全性瘫痪者3例,左侧完全性瘫痪者51例,右侧完全性瘫痪者66例,左侧不全瘫痪6例,右侧不全瘫痪8例,偏瘫两次3例。其中病重危急、昏迷1~30天者41例,血压偏高者58例,正常47例,偏低21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按摩及穴位注射方法等治疗瘫痪94例,收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94例中,男49例,女45例:一个半月~12岁者68例,12岁以上者26例;因难产而致一侧上肢瘫痪者(即臂丛神经损伤)6例,臀部肌肉注射引起下肢瘫痪者(即坐骨神经损伤)37例,小儿麻痹症者27例,脑性偏瘫者24例;病程3天~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瘫痪是一种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发作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清钾浓度较病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青年人为多见。针刺治疗本病,目前尚少报导,我们单独采用针刺方法治疗11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供作参考。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20~30岁之间者6例,31~40岁之间者3例,41岁以上者2例;病程1年以内者4例,1~2年者3例,2~3年者3例,3年以上者1例。2 临床主症本组11例病人,全部为低血钾引起,不定期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通常病人在1~3小时内瘫痪达到顶点,在瘫痪前病人常无特殊先兆症状,少数病人有乏力感,瘫痪发  相似文献   

19.
<正> 周期性麻痹与钾代谢障碍有关,呈周期性发作的肢体驰缓性瘫痪疾病。临床分为低亦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等类型。据其发病的临床证候属于祖国医学“痿病”范畴,现将治验二例报道如下。例1 王某,男,55岁,干部。1983年2月25日诊。息者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双足不  相似文献   

20.
自拟弓形虫汤治疗小儿弓形虫病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吉华  傅玲 《中医杂志》1996,37(2):102-103
我们自1984~1995年运用弓形虫汤治疗小儿弓形虫病70余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5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1岁以内4例,1~10岁39例,10~14岁7例,以脑积水为主症者12例,肢体瘫痪为主症者20例,癫痫为主症者11例,眼部病变为主症者3例,发热肝脾肿大为主症者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弓形虫病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