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监测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婚前怀孕的比例占42.7%[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行为的教育活动[2]。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2003年全市分娩的74118例孕产妇的建卡情况及围产儿死亡、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563%,流动人口建卡率为618%,P<000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759‰,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917‰,P<005;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67/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4173/10万,P<001。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建卡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孕产妇建卡率,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孕产妇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和调整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打击非法接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流动人口利用保健服务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所对户口不在本市,1995年至1997年底,曾在本社区孕期建卡的428名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结合围产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结果1.社区孕产妇一般情况 有效答卷为333名.年龄:平均为26.4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健康,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5个社区为研究组,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系统的保健及社区综合管理干预研究.选择另外5个社区为对照社区.结果 研究组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地区.孕产妇系统保健模式效果评价,研究组产前检查4次,对照组产前检查8次;两组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费用≤1 000元,对照组>1 000元,两组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保障流动人口母婴健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早孕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管理和围产期保健宣教.结果 早孕建卡率、系统管理率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能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孕产妇国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国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莘庄镇流动人口孕产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兴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08-3209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230例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年龄、孕周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流动人口孕产妇胎产次差异也极显著(P<0.01),以胎产次1、2次者居多;在分娩方式上,以剖宫产最多,占54.25%(125/230);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次数差异显著(P<0.01),以产前检查10次左右者居多。产后视访情况较差,拒访者最多达86人(37.39%);产后视访1次者占30.00%(69/230)。高危因素筛选出81人,占35.22%,其中以A级5分最多,占27.39%(63/230)。结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实施医院给予适当减免,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个人承担相结合的政策,使流动人口孕产妇享受廉价、高质量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凭单制作为政府改革的工具,实质是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把凭单制模式运用于政府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的服务中,可以有效地加强医院之间的竞争,增强顾客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嘉定区流动孕产妇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敏  陈莉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13-5115
目的:了解嘉定区流动孕产妇管理情况,探讨适合流动孕产妇管理模式,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上海市嘉定区2006~2008年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月通报、非辖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6~2008年嘉定区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2.76/10万,围产儿死亡率6.38‰;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3.98/10万,围产儿死亡率1.54‰。3年间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优惠享受率平均为36.03%。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传;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接生;落实孕产妇保健三级网络管理;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莉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2-1173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全省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查旨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1·1义乌现有常住人口680446人,外来人口703633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213972人。1·2近年在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流动人口孕妇的比例逐年增加,2001~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构成见附表。附表2001~2003年新生儿构成…  相似文献   

11.
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求医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自我报告情况、就医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青岛市6个行政区中,员工人数大于300人的10个工厂的年龄在18~29岁、非本地户籍的工作人员3521人进行妇科相关症状及求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妇科相关症状自我报告率为32.3%,自我报告有妇科症状的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到医疗机构治疗的就诊率为46.4%。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706)、过去半年内接受避孕/怀孕/人流知识情况(OR=0.685)、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情况(OR=1.420)、是否有机会向医务人员咨询过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OR=1.757)及是否在工厂外的医院接受过生殖健康或计划生育服务(OR=2.367)与年青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求医行为有关。结论: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自我报告率较高,就诊率较低,婚姻状况、接受生殖健康相关知识信息及服务情况与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求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州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费用情况,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广州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1193人。结果: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月平均现金收入为723.7元,月平均医疗保健支出28.1元;两周患病率为77.9‰,两周就诊率为54.5go;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患者次均就诊直接医疗费用为98.1元,次均住院费用为2471.6元。结论: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医疗费用过高已成为影响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利用卫生服务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在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免费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11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情况年度报表数据。结果 2007-2011年每年度早孕建册率和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为31.96%、28.90%;49.48%、48.70%;53.54%、47.63%;69.33%、66.84%;83.92%、83.33%。结论免费建册的举措可以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孕妇及早建册,从而提高早孕建册率和系统保健管理率,但对降低产后拒访率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广东省广州市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3—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871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广州户籍613人,流动人口258人.结果 广州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60.11±11.39)和(57.21±13.33)分,均处于中间支持状态;户籍人口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0.83±4.35)、(19.87±4.16)、(19.42±4.11)分,均高于流动人口的(19.73±5.07)、(18.79±4.79)、(18.69±4.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0、3.133、2.140,P<0.05);广州户籍人口的心理健康得分为(15.93±5.39)分,高于流动人口的(14.19±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籍类型、自评躯体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得分是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外地户籍、自评躯体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程度较低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的宣传干预手段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流动人口未婚女性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免费发放避孕套与宣传资料,改良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张贴宣传海报、开通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专线、设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服务点、开展生殖健康讲座与发放服务联系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情况。结果:干预后,除艾滋病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316)外,改良组避孕知识、流产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与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45.399,P=0.000;流产知识:χ2=49.112,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43.613,P=0.000;性健康知识:χ2=53.296,P=0.000)。改良组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5.214,P=0.022;流产知识:χ2=19.705,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32.119,P=0.000;性健康知识:χ2=28.910,P=0.000;艾滋病:χ2=6.948,P=0.000)。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良宣传干预能有效提高她们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认知调查,了解社区保健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调查表对广州、重庆、武汉3市主城区打工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对一些常规生殖保健知识和避孕方法了解甚少。结论:应该在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中进行广泛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宣传,减少意外妊娠和降低人工流产率,以提高该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麻风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麻风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情况,初步评价流动人口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海宁市359名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及麻风病知识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者57.66%(207人)来自麻风病高流行省份,在健康教育前297人曾听说过或见到过麻风病,占82.73%,健康教育后麻风病知识知晓率有一定的提高;流动人口对麻风病人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有所减轻,认为麻风病和麻风病人不可怕的由教育前的25.91%(93人)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45.13%(162人)(χ2=28.95,P<0.001),愿意与周围的麻风病治愈者交往的由健康教育前的15.60%(56人)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31.75%(114人)(χ2=25.93,P<0.001)。结论通过专题讲座和发放宣传折页的形式,在流动人口中进行麻风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现况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针对外来孕产妇死亡已构成影响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瓶颈”问题,分析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适宜模式与方案,为完善出台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与焦点组访谈方法、卫生政策分析与评价方法等相关知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 (1)上海市目前仍是采用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立的以户籍所在地为基础的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并针对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2)上海市近10年来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6.92/10万,其中本市户籍者为11.58/10万,外来孕产妇为57.98/10万,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22.47/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64/10万,外来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54.68/10万下降到2005年的48.46/10万;(3)外来孕产妇的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前诊断率和产后访视率均低于本市户籍孕产妇;(4)10个外来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在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1年期间共接产外来产妇12529例,比前年同期增加248.41%。1年期间未发生外来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4.65‰(低于前一年的5.94‰)。结论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去落实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包括政府对“面的控制”——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舆论覆盖;医疗保健机构对“点的建设”——观念的转变、适宜技术的推广、服务项目的精简以及质量的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链的操作”——网络的建设、健康教育项目的深入普及、管理流程的简约便捷、保健关口的前移、服务平台的合理科学搭建及其人、财、物的必要支持、执法力度的加大,严肃查处非法接生、老法接生和个体医生进行产前检查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户籍与流动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现状,探索不同特征对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孕产妇妇幼保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方法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国内8城市户籍与流动人口对比专题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PPS抽样原则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国内8城市的户籍与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孕产妇共计820名,户籍和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接受率差异较大,分别为83.26%和60.66%,接受方式以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和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为主;其中有无子女(OR = 0.382, 95%CI:0.207~0.704, P<0.0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98, 95%CI:0.105~0.374, P<0.01)以及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37, 95%CI:0.105~0.531, P<0.01)是流动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56, 95%CI:0.085~0.287, P<0.01)和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60, 95%CI:0.143~0.474, P<0.01)是户籍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结论 政府与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应努力破除制度壁垒,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提高户籍与流动孕产妇整体妇幼保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孕产妇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7-12月间分娩的1 945名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孕早期系统保健管理卡建卡率为49.77%,产前保健指导率为82.98%,产后保健指导率为52.75%,产前检查率为99.33%,产前检查5次率为74.24%,住院分娩率为98.61%,产后访视率为42.21%,产后访视3次率为9.51%;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就医距离、活产生育数、居住地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 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