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 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受伤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obb’s角矫正情况、椎管截面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伤椎前缘和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均增加,Cobb’s角减小,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重建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同时,切除一侧椎弓根,清理前柱骨折碎块,再用钛网重建椎体前中柱,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记录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内径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34个月,骨折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椎管内占位完全解除,内径恢复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结论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用钛网重建脊柱前中柱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充分、内固定牢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3例并与同期同类骨折17例做比较研究,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随访17.7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56.6%,Cobb角由术前27.1°恢复到8.9°,无断钉及松动.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47.6%,Cobb角由术前32.1°恢复到14.4°,有5例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骨不连.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减少内固定物折断、松动、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应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脊柱结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两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伤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 01),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少、疼痛轻、出血量少,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1技术要点胸腰椎伤椎植钉理论及技术;胸腰椎终板法植钉技术;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适应证;终板法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手术技术要点;后路减压内固定270°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培训内容对于胸腰椎骨折,现在广泛开展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尽管较长节段固定优越,但仍存在内固定失败、矫正丢失、多融合一个节段、加强邻近节段退变等缺点,且有学者认为随着融合节段的  相似文献   

7.
李振  齐建军  董明岩 《山东医药》2012,52(23):17-1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7个月对伤椎及上下椎体进行X线检查,计算伤椎前、中、后缘及伤椎高度值、伤椎Cobb’s角,观察伤椎愈合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和7个月伤椎前中后三线高度较术前均有满意恢复,Cobb’s角无明显矫正丢失,无切口感染、神经症状加重、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患者神经功能得到较好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均有1~2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移植及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同时可防止骨折缺损及脊柱平背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46例在我科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并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采取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观察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畸形纠正及恢复的情况,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后,骨折的压缩椎体或爆裂骨折的椎体前后缘的高度术后恢复满意;术后Cobb角及侧凸均有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后方入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有效进行充分减压,完成确切的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的内固定,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序列,最大限度的创制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秦入结  宋波  李垠  盛路新  刘建  孙晓 《山东医药》2012,52(30):22-24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至少一侧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椎骨折26例,予伤椎撬拨复位置钉、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据胸腰段正侧位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及Cobb’s角,并评估脊髓神经功能和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28个月。患者术后即刻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占正常高度百分比及Cobb’s角优于术前(P均<0.05);伤椎外形恢复满意;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伴神经损伤者15例中,A级1例无恢复,余均改善1~3级(P均<0.05),内固定无失效,植骨皆融合。结论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稳定,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后路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AF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72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年8个月,无特殊并发症.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60%提高到术后的9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0°改善至术后平均3°,神经功能均有I级以上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具有良好的复位、减压、三维矫形和短节段牢固内固定等特点,是一种理想而有效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复查X线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定,以疼痛改善率表示。结果 48例中46例(96%)疼痛明显缓解,下肢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本组术后2 a疼痛改善率为83.6%±4.4%,X线检查术后脊柱侧弯Cobb角为17.20°±5.37°,平均矫正率为56%。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1例,当即修补,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出现背升肌力下降1例,臀部疼痛2例,对症治疗后均改善。随访24~48个月,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现象,无假关节形成,Cobb角、腰椎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戴海  黄宗贵  曾心一 《山东医药》2009,49(19):60-6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简称AF系统)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AF系统行复位固定术,观察畸形纠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椎体前后凸高度均明显增加,椎体后倾Cobb’s角明显减小,侧凸角度明显减小,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明显降低,P均〈0.01。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AF系统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确切,手术切口短,操作简单,椎体复位效果好,固定牢固,可减少椎管减压及植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 m、术后6 m、术后12 m和术后18 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 m(平均22 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术后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内固定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11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应用AF系统内固定术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31例。术后骨折椎体均达到功能复位,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9.1%恢复至术后的93.1%,椎体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86.7%恢复至术后的95.3%,平均Cobb角由术前的24.2&#176;恢复至术后的7.5&#176;。随访3个月-4a,椎体高度和Cobb角无丢失。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术后1例A级无恢复,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认为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及椎管截面积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6级,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95%以上,无一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早期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焦建宝 《山东医药》2011,51(20):93-94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经前路手术44例(前路组),经后路手术56例(后路组)。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经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与前路组比较,后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2组Frankel分级均改善至少1个等级,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组术后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且后路组较前路组改善明显;随访结束时前路组Cobb角矫正度平均丢失较后路组少。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能获得相似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损伤情况及术者对入路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江平  王佳斌 《山东医药》2009,49(14):51-52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前、术后1周和1a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评估矫正角度丢失情况。结果31例中,2例失访,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植入螺钉位置不当1例,螺钉折断或松动3例,脑脊液漏2例,腰背部疼痛1例,椎体矫正高度严重丢失5例。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是植入螺钉位置不当、螺钉折断或松动、脑脊液漏、椎体矫正高度丢失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植骨,避免早期活动负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A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并对骨折椎体高度、脊椎Cobb角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均满意,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认为AF系统内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复位满意,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20.
齐志亭 《山东医药》2010,50(26):97-98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间隙植骨、椎板间植骨,其中10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探查脊髓、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对所有病例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从X线侧位片判断螺钉与椎体骺板的成角、进针的位置与深度,观察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后凸。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内固定失败者,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良好,可早期恢复正常椎体序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解除对脊髓及神经的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