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首乌、熟地黄等中药材的传统炮制方法是加规定量的辅料闷润至透,用笼屉蒸制后,取出,晒至表面干,再蒸,这样反复蒸晒九次(即谓九蒸九晒),使何首乌内外呈棕黑色,熟地黄内外呈黑色并滋润发亮等等。这种古老的炮制方法,工艺繁琐,费时费力,生产周期长,消耗燃料多,烟尘飞扬污染环境,制得的药物容易被污染,还经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炮制加工的熟地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的影响,为熟地黄的炮制加工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清蒸法(一蒸一晒)和传统法(九蒸九晒)炮制生地黄,得到2种不同炮制工艺的熟地黄。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成年大鼠为研究对象,设空白组和清蒸组、传统组。观察这2种熟地黄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卵巢组织形态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清蒸组和传统组的给药剂量均为3.6 g·kg-1。建立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药效学指标研究熟地黄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清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动情周期明显延长(P0.05),卵巢中闭锁卵泡数目明显升高(P0.05);传统组各项指标变化皆不明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谱效学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与清蒸法制备的熟地黄抑制大鼠排卵作用呈正相关;传统法制备的熟地黄HPLC图谱中3,5号峰与抑制排卵作用呈负相关。结论:清蒸法炮制的熟地黄对正常雌性大鼠的排卵有一定抑制作用,传统法炮制的熟地黄在排卵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黄在常压一次蒸制工艺和"九蒸九晒"工艺炮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不同工艺炮制品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5-羟甲基糠醛(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在常压一次蒸制和"九蒸九晒"工艺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梓醇、地黄苷A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下降幅度较大,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炮制工艺会使熟地黄中主要成分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常压一次蒸制16 h熟地黄与"九蒸九晒"熟地黄在主要成分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炮制过程中增量成分5-HMF可以作为评价地黄炮制质量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20,(1)
目的:基于HPLC-MS法探讨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与美拉德反应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及炮制辅料黄酒对其的影响,同时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对血液流变及止血作用影响。方法:对清蒸-九蒸九晒熟地黄及酒蒸-九蒸九晒熟地黄样品进行HPLC-MS测定及主成分分析,通过多级质谱离子碎片对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9种与美拉德反应相关的化学成分。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清蒸法和酒蒸法制熟地黄样品中部分成分的含量降低,蜜二糖及葡萄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HMF含量呈增加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清蒸法和酒蒸法制熟地黄样品均沿着PC1轴变化;酒蒸法制熟地黄样品在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中的位置较离散。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熟地黄发挥改变血液流变及止血功能的化合物多为美拉德反应产物。结论:熟地黄九蒸九晒的炮制过程中,以第5次蒸晒效果为最佳,而炮制辅料黄酒可能会加速美拉德反应的进程,美拉德反应产物是熟地黄发挥改变血液流变及止血的主要作用物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的最佳蒸制次数。方法:对熟地黄按传统黄酒蒸制法进行九蒸九晒,对每次蒸制后的多糖、氨基酸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熟地黄最佳蒸制次数。结果:蒸制次数为 1 ~ 3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在逐渐升高;第 3次和第 4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为高峰;蒸制次数为 5 ~ 9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黄酒蒸制熟地黄以蒸制 3 ~ 4 次为宜,九蒸九晒反而为不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6.
FT-IR光谱法对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过程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雁  孙素琴  李军  樊克锋  王东  陈志红 《中成药》2005,27(5):544-549
目的:跟踪熟地炮制工艺全过程,寻求熟地黄最佳"炮制终点",规范熟地黄饮片质量标准.方法:利用FT-IR红外光谱法,从分子水平,快速、准确,整体宏观监控炮制过程,分析生地黄特征峰和熟地黄特征峰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用直观的量化的标准红外光谱谱图来说明"黑如漆,甜如饴"这种传统的经验标准.结论:在地黄传统炮制经验基础上,规范其炮制工艺,制定其饮片质量标准,并为中药炮制质量检测、工艺监控等提供强有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有关熟地黄近十余年炮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主要 化学指标性成份的动态变化,四种炮制品(清蒸、酒蒸、酒炖、古法(九蒸九曝))的客观化表达以及熟地黄经炮制 后药理作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尽管目前熟地黄不同炮制品炮制终点的客观化表达方法很多,但其 炮制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行标准化统一以及采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创新性研究 。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先切片再蒸制与先蒸制再切片工艺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筛选熟地黄较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和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蒸制方式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以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优选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条件。结果: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较熟地黄先蒸制再切片的样品略高;筛选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较优炮制工艺条件为浸润水量0.2 L/kg,浸润时间2 h,蒸制时间7 h。结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工艺与先蒸制再切片的工艺有差别;优化了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确保了熟地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本草纲目》对熟地黄炮制历史源流、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对比分析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理论认识及相关实践操作,以继承和发展熟地黄临床调剂技术。在分析过程中,以"熟地黄"、"炮制方法"、"临床应用"、"李时珍"、"金世元"、"调剂技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系统梳理《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景岳全书》相关古籍,归纳熟地黄炮制及功效的历史沿革;金世元教授注重熟地黄的临床调剂技术,包括熟地黄性状辨别技术、临床炮制技术、处方审核技术、处方应付技术、发药交代技术、临床煎煮技术、采购管理技术和贮存养护供应技术。通过整理考证得知,《本草纲目》对熟地黄炮制的历史源流、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熟地黄蒸制方法始载于《金匮要略》,李时珍非常注重熟地黄"九蒸九晾"的炮制方法,并在临床应用方面将其与生地黄、鲜地黄区分开来。金世元教授发展完善了熟地黄的临床调剂技术,以其自身"精药通医"的知识结构传承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为熟地黄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性状评分及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以闷润时间、黄酒用量、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综合指标评分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优选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并进行炮制工艺验证。结果: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参数为每100g生地黄,加黄酒50g,隔水炖制8h;验证试验中3批样品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9.73、82.28、86.34,RSD为4.33%。结论: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合理,可为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提供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12)
目的研究九蒸九晒、九蒸九烘、现代法炮制熟地黄及生地黄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活性炭除色素、TCA法脱蛋白、无水乙醚和丙酮除小分子化合物后获取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有量;用4 mol/L三氟乙酸水解多糖,加盐酸羟胺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MTT法检测各组分多糖作用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24 h的增殖情况。结果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多糖含有量最多,达1.625%,九蒸九烘熟地黄多糖含有量最少,只占0.949%;4种炮制工艺地黄多糖中均含有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除生地黄多糖外其余熟地黄多糖还含有鼠李糖;不同质量浓度多糖溶液对卵巢颗粒细胞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质量浓度150μg/mL时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效果最显著。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熟地黄的质量控制,对卵巢颗粒细胞有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炮制方法的制首乌及熟地黄的基础药效。方法比较两种制法首乌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对衰老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及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影响;比较两种制法熟地黄对正常小鼠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对衰老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改良法制首乌及熟地黄较传统制法均能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5);改良法制首乌在降低TG上比传统制首乌有优势(P0.05);改良法熟地黄在升高HBC及Hb上比传统制法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改良法炮制的制首乌、熟地黄功效与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炮制工艺成品的功效一致,且改良法制首乌在抗氧化与降血脂方面更具有优势,而改良法制熟地黄在补血方面优于传统制法熟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苷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结果 酒炖法制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生地黄以0.4倍黄酒回润后,常压蒸制2次,每次4 h,并在60℃条件下进行干燥。结论 经优化后的酒炖法制熟地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既可保证熟地黄的成品质量,又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山茱萸最佳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多糖、莫诺苷、马钱苷、5-羟甲基糖醛(5-HMF)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黄酒用量、焖润时间、蒸制时间和蒸制次数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山茱萸最佳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结果:山茱萸最佳九蒸九晒炮制工艺:黄酒用量为药材的15%、焖润时间为1.5 h、蒸制时间为1.5 h、蒸制次数为9次。结论:优选所得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规范九蒸九晒山茱萸炮制工艺和炮制品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并为传统炮制技艺的传承开发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首乌、熟地要九蒸九晒,使首乌呈棕黑色,熟地内外滋润色黑等等。这种古老的炮制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经常因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影响中药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霉变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多年来我们采用高压蒸制取代传统的蒸法,利用强压和高温的穿透力,既达到遵古炮制的目的,饮片又符合《药典》标准,提高工效5~10倍,降低生产成本3~5倍,对逐步推动中药炮制现代化有一些启发。今介绍供同道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不同炮制方法的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B-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溶液(16∶84),检测波长:334nm,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炮制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改良法及传统法炮制的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相差较大,改良法炮制熟地黄的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在0.041 42~1.035 6μg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线性关系良好(R2=1),平均回收率为101.75%,RSD为0.77%。结论:改良法炮制熟地黄操作简便,毛蕊花糖苷含量损失小,可作为熟地黄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黄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炮制的效果差异。方法:首乌与生地黄均分为A、B两组,A组药材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炮制,B组药材采用改进工艺进行炮制。比较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两种炮制方法的辅量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成品率以及药物成分的改变情况等。结果:改进工艺炮制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黄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均明显少于传统工艺炮制,成品率高,药物成分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改进工艺炮无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与传统炮制工艺相比,具有节省辅料,缩短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以及干燥时间,节省蒸制时耗煤量以及干燥时耗煤量,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保持制成品的药物含量,对实现经济化地大量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中华  窦志英  王洋  陈涛  王远志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34-1240
[目的] 针对熟地黄的药性特点,深入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陈皮与砂仁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检测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根据其含量变化,验证其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丰富熟地黄的炮制品种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熟地黄在全国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采用其中具有临床实用特色的方法,即:陈皮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酒蒸法和拌制法),并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熟地黄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指标,采用UPLC-MS检测技术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性状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r=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本实验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在炮制过程中当性状达到药典及传统标准时,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陈皮制熟地黄后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 陈皮制熟地黄可明显稳定和控制毛蕊花糖苷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这对通过相应的炮制方法,在有效保存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扩大熟地黄临床使用范围有积极意义。同时UPLC-MS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确定熟地黄炮制终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HPLC指纹图谱的变化及确定炮制终点。方法: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检测生地黄炮制成熟地黄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梓醇、5-羟甲基糠醛(5-HMF)、麦角甾苷等及指纹的变化,并通过与标准熟地黄指纹图谱的比较寻找最佳加工时间。结果:在炮制过程中梓醇快速下降至几乎消失,5-HMF呈直线上升趋势,而麦角甾苷变化不明显,生地黄在蒸制26h后所制样品与标准熟地黄相似性最大,因此26h是熟地黄清蒸蒸制的最佳时间。结论:指纹图谱有利于显示样品成分变化及精确控制加工过程,可有效用于熟地黄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法对熟地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为阐述炮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炆制熟地黄、炖制熟地黄及蒸制熟地黄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样品聚类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熟地黄HPLC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但建昌帮炆熟地黄与炖制地黄、蒸制地黄的HPLC图谱有明显差异;样品聚类将炖制与蒸制地黄分为一类,而建昌帮炆熟地黄为另一类。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炮制方法及辅料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