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3岁,因"鼻痛2+年,加重伴双侧鼻塞1年"入院.专科检查:外鼻塌陷,鼻腔狭窄,双侧鼻腔粘膜慢性充血,左鼻腔见肿物,质硬,触之出血,穿鼻中隔达右侧鼻腔,鼻中隔前端穿孔.鼻窦CT平扫加增强:左鼻腔-上颌窦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小约4.5cm×4.0cm×4.0cm,密度不均,周围骨质变薄,鼻中隔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腔多形性腺瘤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及临床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例鼻腔多形性腺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发生于鼻腔的多形性腺瘤较为少见,在影像表现多无特异性,与大涎腺多形性腺瘤表现相似。结论 鼻腔多形性腺瘤仅依靠影像学做出诊断较为困难,最终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9岁,因进行性左侧鼻塞半年就诊,不伴涕中带血、头痛及耳闭等症状。检查:左鼻腔自鼻前庭起被红色、表面光滑新生物堵塞,触之坚硬,易出血。门诊鼻窦CT示:左鼻腔占位病变,鼻窦未见异常,中隔右偏。于2005年8月8日收入院治疗。常规ECG、胸片、Blood-Rt、PT-APTT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多形性腺瘤来源于涎腺上皮的上皮肿瘤 ,好发顺序依次为腮腺、腭腺及颌下腺 ,少见于其它小涎腺 ,颊部更为少见。我科收住颊粘膜下多形性腺瘤 1例 ,报告如下。丰某某 ,女 ,5 8岁 ,因“右颊粘膜下肿物缓慢增大两年”收住院。两年前患者右颊粘膜下有一黄豆大小肿物 ,质硬 ,活动 ,无痛 ,缓慢增大。患者既往体健。体检 :BP 18.7/12 .0kPa ;P 84次·min 1;心肺 (-)。专科检查 :右颊粘膜下近腮腺导管口略隆起 ,色泽正常 ,可扪及直径约 1.5cm肿物 ,表面光滑、质硬、活动、界清、无触痛。导管口无红肿 ,分泌物清亮。入院后局麻下行右颊肿物…  相似文献   

5.
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大唾液腺和口内小唾液腺组织,发生于鼻尖者罕见,今报告1例。男,18岁。鼻尖无痛性肿物4个月于1990年7月10日入院。发病前1个月偶发现鼻尖有1个小红点。1个月后长大如豆粒。就诊时肿物似山楂大小。入院检查:全身状况正常。鼻尖类球形肿物约2.5cm  相似文献   

6.
多形性腺瘤又名混合瘤,多发生于涎腺,原发于涎腺之外特别是位于鼻腔内的多形性腺瘤更为少见。今将作者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大唾液腺和口内小液唾腺组织,而发生于鼻腔,且恶变者罕见。作者于1987年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52岁。因左鼻阻,鼻出血伴头痛9个月于1987年9月18日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鼻背饱满。左鼻腔见一板粟样大,表面光滑,色黑红、质软、无活动之肿物。X线副鼻窦片示:左鼻上颌处有一软组织阴影、副鼻窦未见异常。术前肿物活检示鼻腔鳞状细胞癌Ⅰ级。同月26日在局麻下行左鼻侧切开术,术中见肿物约3×4×6cm大小,无包膜,有溃烂。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多形性腺瘤鼻内窥镜下手术的效果。方法鼻内镜下切割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即将肿瘤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彻底切除并最大限度的保留鼻腔结构和功能,术后随访2~3年。结果 2例患者手术后随诊3年和1年9个月,未见复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鼻腔鼻窦多形性腺瘤尽早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患者王XX,女,72岁,因左颌下巨大肿物入院治疗。45年前,左颌下出现一小枣大小肿物,无痛性缓慢生长。近半年肿物生长加快。检查所见:左颌下肿物约17cmXI6cmXIscm,表面凹凸不平,中心部位有2.scmX2.scm溃烂面,并有少许黄色液体流出,无明显触痛,基底部粘连。同侧腮腺不肿大,颌下及颈淋巴结未触及,颌下腺管口无充血。胸片检查:肺内可见多发球形致密团块,最大者约scmX7cm,诊断为肺转移瘤。感染基本控制后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伤口一级愈合,肺部转移灶二级处理。病理报告为左颌下多形性腺瘤恶性变,伴有出血坏死。多形性腺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在45例肿瘤直径小于4cm且生长在腮腺浅叶内的患者中,2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18例行腮腺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另外2例肿瘤直径大于4cm和3例肿瘤生长在腮腺深叶的患者行全腮腺切除术,观察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腮腺浅叶切除27例并发术侧暂时性面瘫3例,Frey综合征3例;腮腺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18例并发术侧暂时性面瘫2例,Frey综合征5例;5例全腮腺切除患者均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生长在腮腺浅叶内直径小于4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腮腺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该病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手术方式治疗150例多形性腺瘤。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方式80例,改良方式70例。术后跟踪随访0.5~5年,观察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的80例患者中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出现涎瘘5例,出现Frey’s综合症18例,发生复发3例。采取改良方法的70例患者中,有暂时性面瘫4例,涎瘘3例,没有Frey’s综合症及复发情况。结论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采用改良方法比传统方法发生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河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首次收治的19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155例,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3例,行腮腺全叶切除术患者9例.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腮腺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报道1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2月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支气管镜气道腔内介入治疗的右主支气管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支气管多形性腺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以“polymorphic adenoma,bronchial”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结合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为45岁男性患者,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CT检查示右侧主支气管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钳夹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右主支气管多形性腺瘤,予以气管插管全麻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右主支气管腔内肿瘤冷冻切除及氩气刀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支气管镜见右主支气管管腔通畅,随访2年未复发。在数据库中检索出15篇文献共16例支气管多形性腺瘤患者,加上本例共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1~76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内肿物及肺不张;支气管镜检查14例。行胸外科手术切除9例,行支气管镜气道腔内介入治疗8例,其中高频电治疗6例、冷冻治疗4例、氩气刀治疗3例。12例患者经随访均未复发。结论 支气管多形性腺瘤是罕见的良性中央气道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可弯曲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支气管镜气道腔内介入治疗是支气管多形性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大肠腺瘤恶变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和其临近正常腺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大肠腺瘤恶变组织检出活性86.6%,强阳性73.3%。弱阳性13.3%;癌灶旁腺瘤组织阳性率60%,强阳性6.7%,弱阳性53.3%;正常腺瘤阳性率10%,强阳性3.3%,弱阳性6.7%。正常粘膜阳性率0%。结论 端粒酶是大肠腺瘤恶变的关键分子,是腺瘤恶变的内在因子,是大肠腺瘤恶变趋势的标记,而并非恶性转化的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腮腺部分组织加瘤体切除的术式对116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进行治疗并分析。结果:该术式较原经典的浅叶加瘤体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损伤少,术时短,术后面部凹陷畸形轻,并保存了患者大部分腮腺功能。术后随访1~6年,实际随访111例,1例复发,复发率0.9%。结论:腮腺部分组织加瘤体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区多形性腺瘤的成功术式。  相似文献   

17.
多形性腺瘤(PA)是唾液腺最常见的上皮性肿瘤,具有交界性肿瘤的特性,肿瘤病程长或多次复发可恶变为恶性PA。PA的恶变过程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细胞染色体改变、基因变异、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等各种调控因子的改变均参与唾液腺PA的恶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对11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PA)的组织学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男性7例,女性4例。肿瘤部位以腮腺为多,平均年龄43.4岁。病理组织学形态多样复杂,其中7例在多形性腺瘤中出现各种类型的癌,其余4例呈癌肉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腔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6例鼻腔占位性病变术前采取CT影像学检查,3例经鼻侧切开手术切除肿瘤,1例常规前鼻孔入路剥离切除,2例鼻内镜下前鼻孔入路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切片观察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6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观察确诊为鼻多形性腺瘤,肿瘤形态特征中具有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上皮成分,同时可见黏液软骨样结构,黏液成分多,结构复杂多样,其中1例局部可见含黏液的表皮样细胞.所有病例均随访2-7年,5例无复发,1例肿瘤局部有黏液表皮样癌结构的患者复发.再次手术彻底切除病变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部多形性腺瘤临床较少见,肿瘤组织学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容易误诊;尤其有局部恶性变的病例,手术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治疗的关键是能够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对复发病例要警惕恶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耳部多形性腺瘤为耳鼻喉科较少见疾病 ,我科曾遇 1例 ,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患者 ,男 ,70岁。因左耳新生物 4年于 2 0 0 1年 6月 2 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4年无意中发现左外耳道长一包块 ,当时无疼痛、发热、耳鸣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曾在当地卫生院行抗炎治疗 ,包块未消退。半年后患者发现包块逐渐增大 ,并伴左耳听力下降。 3年前左耳廓前后均出现包块 ,逐渐增大 ,伴疼痛、瘙痒、出血、左耳听力丧失。入院体检 :左耳廓前后各可见一约 5cm× 5cm× 3cm ,4cm× 4cm×2cm大小包块 ,椭圆形、粉红色 ,表面呈结节状 ,破溃有粘液血性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