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年间收治的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颈椎管狭窄症病例,实施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回顾、分析和随访,论证了此种手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首选和最佳的治疗手段,疗效满意。本组10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多间隙颈椎病4例,无骨折脱位须髓损伤2例,颈椎骨折致颈髓损伤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其中不全瘫8例,全瘫2例。X线侧位测量椎管直径与椎体中矢径比值0.6,小于0.75,其它影像学检查:颈髓多节设不同程度受压,均符合颈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本组10例均采取顿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式,其中8例"双开门",2例"单开门",随访3-30个月,全瘫2例…  相似文献   

2.
在部队训练过程中,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由训练致颈椎损伤的病人18例,对其损伤的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做了讨论,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2岁,平均18.9岁。其中新兵15例,老兵3例。致伤原因:倒功训练损伤12例,器械练习损伤3例,擒拿对打训练损伤3例。受伤部位:寰枢椎骨折或半脱位6例,颈3~8椎体或椎弓根骨折脱位12例。受伤程度:单纯颈椎骨折8例,单纯颈脱椎位6例,颈椎骨折合并脱位4例。无颈髓或神经损伤15例,合并颈髓或神经损伤3例。X线片检查,本组8例均做颈椎正侧位、双斜位检查、部分加做开口位检查,发现有骨折或脱位17例,有1例未见骨折征象(后经CT检查确诊有骨折)。CT片检查,本组  相似文献   

3.
颈椎骨折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98~2001采用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2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0~53岁,平均34岁。全部病例均为颈椎新鲜骨折脱位,其中C4椎体骨折3例,C5椎体骨折脱位9例,C6椎体骨折脱位11例,C7骨折脱位5例。四肢瘫17例,双下肢瘫11例。1.2手术方法本组中有11例患者经术前颈椎CT及MRI检查,颈椎管无明显的狭窄,采用单纯颈前路相应椎体及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术,余17例患者均采用颈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及AO钢板内固定术。2护理及康复措施2.1…  相似文献   

4.
黄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47-1348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患者选用颈前路右侧横切口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随访3~6个月,未发现动脉、神经、食管损伤,13例Frankel分级A级者9例恢复到B级,死亡2例。结论经颈前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赖绍林  朱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35-2136
1992~2001年我科收治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25例 ,现就颈中央脊髓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和讨论。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 ,男23例 ,女2例 ,年龄22~56岁 ,平均36岁。发生在颈椎屈曲型损伤后18例 ,发生于过伸型损伤后7例。屈曲型损伤系伤力作用于颅顶或颅后 ,颈椎屈曲 ,造成颈椎体骨折或骨折脱位 ,后方关节突脱位 ,脊髓受到脱位椎板和下一椎体的压迫引起中央脊髓损伤 ,出现中央症群。过伸型损伤系伤力作用于额顶或面部 ,颈椎过伸 ,前纵韧带撕裂或后方椎弓骨折 ,关节突骨折 ,甚至棘突骨折 ,脊髓后方皱缩黄韧带、骨折椎板、前方椎体、骨刺…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 12例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强调对本病诊断应提高警惕。凡有颈部、面部、头部外伤或颈部过度活动后出现颈髓平面的运动、感觉、反射 (包括病理反射 )及大小便异常者 ,尤其中老年人 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脱位 ,应高度怀疑此类型损伤的可能 ,应尽早作 CT,最好是 MRI检查 ,以获得早期诊断并正确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治疗上由于该病常合并有颈椎退行性变如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 ,以及因外伤造成颈椎间盘突出 ,因此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本组 12例中 10例行早期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1968~1984年8月,共收治27例急性颈髓中央综合征,占同期颈髓损伤的21.8%。16例为颈椎过伸性损伤所致,5例为屈曲外伤所致。其临床特征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7例有排尿功能障碍,25例损伤平面以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11例 X 线摄片未见骨折和脱位征象。保守疗法疗效明显。全组在平均20天的住院期间,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随访结果:四肢瘫痪均已恢复,仅9例后遗上肢局限性麻木及手肌萎缩。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曲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0):142-143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科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女7例,男19例;年龄18~68岁,平均42岁。车祸伤10例,高处摔伤16例。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脱位15例;全瘫8例,不全瘫12例,6例无截瘫。卧床时间最短9d,最长77d。2护理2.1术前护理2.1.1颅骨牵引的护理颈椎骨折有明显脱位、半脱位患者入院后,应用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kg[1]。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进手术室后应解除牵引,临床时颈托固定,才能搬动。2.1.2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男24例,女11例,平均48岁。结果本组患者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25例,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8~36个月)。以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后改善程度,保守治疗组疗效为优或良3例,有效率为30%;手术组疗效为优或良18例,有效率为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髓MRI检查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诊断及治疗有较高价值;对存在颈髓受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应早期手术减压治疗,应根据颈髓受压的来源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较多,其共性为恢复颈椎正常序列,稳定颈椎以防止伤椎再次或继发损伤颈髓及周围结构,最终达伤椎间骨性融合。近1年来,我院对4例患者行后路手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41~58岁。损伤节段及类型:C5骨折并C4脱位2例,C5脱位1例,C6骨折脱位1例。4例均有C5棘突及椎板骨折,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B级1例,C级3例。术中均行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减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11天,平均8天。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俯卧…  相似文献   

11.
王开明  张耀暄 《淮海医药》2002,20(5):377-378
目的 探讨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有效途径,观察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手术效果。方法 通过对7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采用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5年取得良好的效果,8例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大都有2级以上功能恢复,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大都有1级以上功能改善。结论 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可一次性解决脊髓前后及周围所有压迫,同时可行复位、内固定及融合,是治疗脊髓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 1985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共救治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颈椎颈髓损伤 4 3例 ,经手术颅骨牵引等综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7例 ,女性 6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年龄约 35 4岁1 2 损伤类型和临床表现 交通伤 19例 ,坠落伤 15例 ,打击伤 7例 ,其它原因伤 2例。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2例 ,脑挫裂伤 17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4例。合并颈椎颈髓损伤 :颈椎间盘突出 14例 ,颈椎骨脱位者 8例 ,上段颈髓损伤14例 ,下段颈髓损伤 16例 ,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其中GC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脊髓损伤24例.本组中,骨折者16例,脱位者6例,骨折并脱位者2例.损伤部位:C4:4例,C5:8例,C6:8例,C7:4例.发生四肢不全瘫痪者20例,四肢完全瘫者4例.根据北医三院的评定标准,肢体残疾一级者6例,二级者10例,三级者8例.平均伤史6.5d(3h~8周).结果 术后随访0.5~6年,平均2.5年,根据北医三院的疗效标准,结果为:优5例(20.8%),良7例(29.2%),有效4例(16.7%),差8例(33.3%).优良率为50.0%,总有效率为66.7%.结论 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可获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颈椎损伤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纠正脊柱畸形,恢复椎符腔解剖和容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现就我院近5年来21例颈椎损伤手术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20例,女1例。年龄19岁~44岁,平均34.4岁。手术距外伤时间:3天~138天,平均39天。损伤部位:颈_(1~2) 1例,颈_(2~3) 2例,颈_(4~5) 2例,颈_5 7例,颈_(5~6) 5例,颈_(6~7) 4例。骨折类型:单纯压缩骨折5例(轻度3例,中度2例),骨折脱位16例(Ⅰ°脱位10例,Ⅱ°5例,Ⅲ°1例)。截瘫程度:全瘫6例,不全瘫15例。手术途径和方法:后路手术11例,均为闭合复位失败者,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术。其中钢丝固定2例,钢板固定4例,lugue 棒固定5例。前路手术10例:5例单纯压缩骨折,颅骨牵引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后经断层摄片,CT 检查及脊髓造影证实脊髓受压,采用前路手术;5例为陈旧性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在外院或我院已治疗过的11例脊髓损伤晚期患者,进行了手术减压治疗。其中2例为伤后保守治疗,直至晚期才进行第一次减压手术。9例为推扳切除减压后疗效不满意又进行二次手术减压治疗。9例中4例为椎体后缘切骨减压,5例行第二次推扳切除减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3岁9个月。损伤原因及部位:11例中,10例为外伤性截瘫,其中C_6损伤高位瘫1例,T_6损伤脱位截瘫1例,T_(11)骨折脱位截瘫2例,T_(12)骨折脱位2例,L_1骨折脱位截1例,L_2骨折脱位截瘫3例,另1例为T_6结转并发截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锁钢板(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经颈前路治疗严重颈椎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3例颈椎骨折脱位体严重存放损伤急者尽早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椎带锁钢板(CSLP)内固定术。结果:经8个月--5.5年随访.所有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1例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8例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得到Frankell.6级的改善。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CSLP)可使固定节段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生物相容性好,CSLP适应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早期行颈前路骨髓减压。植骨融合,CSLP内因定术,重建颈椎稳定性,有利于残存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颈部外伤导致急性颈髓损伤比较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非常复杂,处理适当,可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我科2004~2010年共手术治疗急性颈髓损伤94例,通过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4例中男72例,女22例,年龄15~68岁。68例颈椎骨折和(或)脱位,26例脊椎管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内固定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整理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行颈椎侧块及椎弓根钉棒固定减压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效果并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2.4)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证实颈椎完全复位27例,复位不完全1例,完全复位率96.43%;术后JOY评分改善率69.43%.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内固定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椎体脱位复位,在提高生存质量和促进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外科针对性减压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2007年1至2011年3月,共收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理基础:先天性颈椎管狭窄3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11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5例,后纵韧带骨化3例,颈椎不稳3例,黄韧带骨化1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例,颈椎不稳合并椎管狭窄3例;JOA脊髓功能评分为0-8分,平均4.5分。在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病理基础分别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前路减压融合、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侧块螺钉固定等手术方式进行减压治疗,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8~55个月随访,平均38.6个月,JOA脊髓功能评分为9~17分,平均13.2分。改善率为64.4%;优良率为79.8%。结论针对不同病理基础所致的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进行有针对性减压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0.
对脊髓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所致截瘫患者 ,临床治疗大多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我院自 1989年开始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 86例。由于医护之间加强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密切配合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 ,男 5 3例 ,女 33例。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5 6岁。脊髓型颈椎病 36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31例 ,颈椎骨折脱位 16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征 3例。完全性瘫痪 11例(包括急性椎间盘突出症 2例 ,颈椎骨折脱位 9例 ) ,不完全性瘫痪 75例。术前均经X线、CT或MRI等证实为手术适应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