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学教育角度出发 ,结合我院开展医患交流的教学实践情况 ,探讨了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以及新形式下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提出医患交流应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备内容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医患交流是医学生未来医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文从医患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医患交流实践教学方法等探讨如何加强和提高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是实现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模式提出加强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现今医学教育仅强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课题从医学教育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在校学习期间对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为开展医学生实践教育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对肿瘤学专业医学生沟通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肿瘤学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5.
临床带教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6.
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方法:从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要求,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学教育等多层次角度出发发展开综合分析。结果:阐明了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论述了良好的医患交流是实现“福岗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结论:医患交流是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应大力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7.
马金兰  聂彬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010-1012
儿童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和儿童口腔科特殊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儿童口腔科医学生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医患沟通不良是目前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培养其沟通能力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及医学教育的要求,也是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技能。文章分析了当前医患沟通不良的原因以及加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探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临床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医学生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的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方法采用标准化"三阶段培养模式"(TSTM)与传统教学法(LBL)分别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在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实践,应用SEGUE量表结合问卷调查对教学结果进行测评,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经SEGUE量表测评显示,TSTM组最高分为25分,最低分12分,中位数20分,LBL组最高分16分,最低分5分,中位数10.17分;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TSTM组为58%,而LBL组的为零,44%学生不及格;TSTM组较LBL组学生在五个维度和医患沟通总体评价的比较上均占优势,特别是"维度4—理解病人"有十分显著的差异。"三阶段培养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LBL组,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结论 "三阶段教学法"标准化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医学生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与临床交流技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改进医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学生言语交际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现代医学模式及医学发展的要求.而加强医学生言语交际素养的有效途径则包括:开展能培养医学生言语交际兴趣的活动;开设言语交际的相关课程,增加医学生言语交际知识储备;开展情景教学,以实践促进言语知识的内化;开展“准医生”岗前言语交际素养培训.  相似文献   

11.
近期的连续伤医案使医患关系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医生一方的原因分析,医生对医患关系的性质认识不恰当、不适应医学模式及医生地位的转变、自身医疗水平的限制、医患沟通不畅等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医学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的欠缺、以培养合作型医疗模式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理念的欠缺以及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形式主义是造成上述医方原因的重要因素。针对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探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识、技能高超、受人尊重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2.
王广  刘佳  陈哲  徐援 《中国病案》2014,(4):64-64,40
医学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合格医师,由于医学院校涉及医患沟通培养的课程较少,致使部分医师专业能力扎实,但缺乏医患沟通意识与技巧,常会引起患者的误解和不满。因而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树立较强的沟通意识已不容忽视。教师应在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以沟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培训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医师,满足新时期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方法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学沟通和选择辅助检查等过程中,注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能力、改善医患关系。结论强化人文素质培养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合格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医患沟通促进临床实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有73.0%的实习医生主动与病人沟通,67.3%的实习医生要做沟通前的准备,62.0%的实习医生认为医惠沟通有助于临床实习,理论知识和病人信任的缺乏是医惠交流的主要问题。因此,医患沟通是临床教学中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在校本科阶段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况,探讨建立基于社区环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带教教师运用SEGUE量表,通过结构化观察的方法对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实临床情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60名被评估对象中,就医患沟通内容而言,仅有38.3%达到合格标准;就沟通技巧而言,有93.3%达到合格标准.结论 基于社区环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况,高等医学院校应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同时也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医学英汉双语角在医学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中汉语交流水平较差的问题已日益凸显,成为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难题之一。本文从建立医学英汉双语角的必要性、实施的要素以及规定话题的阶梯性训练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通过该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留学生医学汉语水平,改善临床实习效果,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全面分析医患沟通特点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的现状,在沟通过程与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医学生胜任医患沟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并通过对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现场调研评价医学生对沟通能力及其培养的认知与态度,测评其实际沟通能力水平以及当前在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等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增强对医学生的沟通动机培养、沟通理论知识学习、共同能力实训的方法来构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有效体系.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中的共情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对医学生共情培育的作用。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如参加义工、开展患者社会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床边人文关怀教育、角色扮演方式、实景培训等。结果:医学生对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疾病负担有了深切体会,加深了对患者心理需求的认识。结论: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能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共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普遍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强化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意识,培养实习生正确的临床思维程序、规范操作技能、重视医疗文书书写、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在减少、杜绝临床实习过程中各种医疗隐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