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径路二尖瓣闭式扩张分离手术,仍是目前国内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左心耳发育不良可给手术造成极大不便,甚者可增加手术危险性。自1984年以来,我们在此种手术中曾经治疗左心耳发育不良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院自1957~1984年900例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中及术后的90例并发症作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12~54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7.9年。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者14例;术前明确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相似文献   

3.
<正> 本组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18~46(平均34)岁。单纯二尖瓣狭窄(MS)4例,MS 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3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窦性心律9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3例。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3例。均除外了风湿活动,碘过敏试验阴性、出凝血时间正常。3例房颤患者服维持量地高辛,并予口服阿斯匹林320mg/d 和潘生丁75mg/d,或华法令(凝血酶原活动度控制在50%左右)一个月。设备器械为500mA 岛津 X 线机、RM—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闭式分离手术疗效已被大家所公认。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及其安全性的提高,对闭式分离手术出现了一些新的认识。作者根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体会,认为闭式分离手术在我国现阶段(尤其在县、市级基层医院)仍应继续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的不断进步和日趋安全,使得一些学者越来越推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直视分离手术。而对于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的评价各家不一。本文就我院二尖瓣闭式分离术的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心脏病研究所在1954至1980年间对303例后天性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CMC),其中54例在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后又作了二尖瓣换置术.本文对303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系经左后侧开胸进行,遇有左房血栓、狭窄分离不满意或有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而需换瓣时,则改为直视手术.术中以手指感觉判断有无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测定舒张期平均二尖瓣压差及左房压.68%作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的患者及69%以后又作二尖瓣换置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都进行了心导管检查.全部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四例尸检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在我们136例先心标本中占3%,本文4例均为未经手术治疗的完整心肺连接标本,常规福尔马林液固定保存。男3例,女1例。死亡时年龄为4、2、11和9天,平均6.5天。患婴出生时发育正常,未合并心脏外畸形。生后数小时内即出现紫绀和呼吸困难,心前区杂音不明显,误诊为新生儿肺炎。心房脏器均为正位,房室连接一致,心室右袢,大动脉连接和位置关系正常。解剖形态用肉眼观察,数据以毫米为单位测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球囊二尖瓣分离术心房间隔穿刺的体会(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底.我们施行了球囊二尖瓣分离术337例,心房间隔穿刺成功336例.失败1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风湿性心脏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男108例,女229例.年龄15~61岁.心胸比率大于0.7以上者12人.曾做过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或心内直视二尖瓣成形术者共13人.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0~1983年7月,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经左心室用闭式扩张器分离二尖瓣狭窄术21例,其中4例发生意外出血,现报告如下: 例1 女性,29岁。心功能Ⅱ级。于1980年5月19日手术。术中扩张两次,扩后检查时发现左心耳基底部下方约2.0cm处,有一约粗针头大小孔出血。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0年10月以来,在较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为3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施行了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39±7(17~56)岁,病程1~32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20例,Ⅳ级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4例,均为轻度.有5例二尖瓣轻度钙化.右房内径平均47±6mm.心房纤颤11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事件的新方法,左心耳封堵术术中影像学的引导对手术的成功实施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透视的指导下进行,但该方法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提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技术运用于引导左心耳封堵术且或可取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现就多种影像学引导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采用闭式抑或直视手术,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患有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年轻病人。本文报告对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比较闭式和直视二尖瓣分离术的结果。方法: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年龄7~15岁(平均12.8岁)。女21例,男18例。病人随机分为闭式(22例)和直视(17例)二尖瓣分离术两组。术前均进行左、右心导管和左室造影检查。33例在术后3~73周(平均18周)重复心导管及造影检查。随访期1(1/2)月~18月。所有病例均伴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中发生急性肺水肿、心室颤动及意外大出血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救治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83年4月~1992年5月,施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331例中出现上述并发症28例,现就处理中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球囊扩张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经华法令抗凝治疗 12周以上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部位血栓患者 11例 ,男性 2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6 2岁 ,平均 (40 6± 5 7)岁。采用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 1年以上 ,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 0 % ,术中及随访期间无 1例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经适当的华法令抗凝治疗后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患者 ,PBMV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分析了自1988年至1991年,我院心外科收治的42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的患者。36例二尖瓣替换,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后早期死亡5例。结果表明:心包粘连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心包粘连的程度与术中渗血量、术后36小时引流量、手术死亡率及术中心肌保护有密切关系。选择合适的病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仍为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闭式分离术后平均13.9±6.5(4~24)年的1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3±6(32~52)岁。结果:二尖瓣口面积由0.98±0.20cm2增加至1.91±0.49cm2(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1.58±1.08kPa(12±8mmHg)降至0.50±0.50kPa(4±4mmHg,P<0.01)。并发症:术后发生二尖瓣返流1例,返流加重1例;4例发生房间隔水平分流;3例扩张时球囊破裂。结果提示:对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病人(1)行PBMV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二尖瓣超声记分对其病例选择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记分≤10者疗效最佳;(3)操作中房间隔穿刺及二尖瓣口扩张有时将面临困难,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8.
1998年4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患者采甩保留二尖瓣全部或部分装置进行二尖瓣置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CMC)在 192 3年首次用于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 ,4 0年代始有成功报道[2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自 1984年首次报道用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以来[3 ] ,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回顾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多个疗效指标 ,比较它们的近、远期疗效。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 为比较PBMV和CMC的近、远期疗效 ,Arora等[4] 把2 0 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10 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二尖瓣口面积 (MVA)、二尖瓣跨瓣压差 (TMG)均无统…  相似文献   

20.
童晓明  王华 《山东医药》1993,33(9):18-19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观察测定二尖瓣狭窄(MS)患者闭式分离术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旨在为临床客观评价手术疗效及了解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一、资料及方法随机选择行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患者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为1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