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就我院自1957~1984年900例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中及术后的90例并发症作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12~54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7.9年。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者14例;术前明确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相似文献
3.
<正> 本组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18~46(平均34)岁。单纯二尖瓣狭窄(MS)4例,MS 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3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窦性心律9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3例。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3例。均除外了风湿活动,碘过敏试验阴性、出凝血时间正常。3例房颤患者服维持量地高辛,并予口服阿斯匹林320mg/d 和潘生丁75mg/d,或华法令(凝血酶原活动度控制在50%左右)一个月。设备器械为500mA 岛津 X 线机、RM— 相似文献
4.
5.
6.
美国国家心脏病研究所在1954至1980年间对303例后天性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CMC),其中54例在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后又作了二尖瓣换置术.本文对303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系经左后侧开胸进行,遇有左房血栓、狭窄分离不满意或有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而需换瓣时,则改为直视手术.术中以手指感觉判断有无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测定舒张期平均二尖瓣压差及左房压.68%作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的患者及69%以后又作二尖瓣换置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都进行了心导管检查.全部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8.
球囊二尖瓣分离术心房间隔穿刺的体会(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底.我们施行了球囊二尖瓣分离术337例,心房间隔穿刺成功336例.失败1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风湿性心脏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男108例,女229例.年龄15~61岁.心胸比率大于0.7以上者12人.曾做过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或心内直视二尖瓣成形术者共13人. 相似文献
9.
10.
笔者自1990年10月以来,在较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为3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施行了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39±7(17~56)岁,病程1~32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20例,Ⅳ级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4例,均为轻度.有5例二尖瓣轻度钙化.右房内径平均47±6mm.心房纤颤11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事件的新方法,左心耳封堵术术中影像学的引导对手术的成功实施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透视的指导下进行,但该方法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提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技术运用于引导左心耳封堵术且或可取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现就多种影像学引导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群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3)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采用闭式抑或直视手术,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患有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年轻病人。本文报告对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比较闭式和直视二尖瓣分离术的结果。方法:连续39例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年龄7~15岁(平均12.8岁)。女21例,男18例。病人随机分为闭式(22例)和直视(17例)二尖瓣分离术两组。术前均进行左、右心导管和左室造影检查。33例在术后3~73周(平均18周)重复心导管及造影检查。随访期1(1/2)月~18月。所有病例均伴 相似文献
13.
14.
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球囊扩张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经华法令抗凝治疗 12周以上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部位血栓患者 11例 ,男性 2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6 2岁 ,平均 (40 6± 5 7)岁。采用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 1年以上 ,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 0 % ,术中及随访期间无 1例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经适当的华法令抗凝治疗后的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患者 ,PBMV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17.
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闭式分离术后平均13.9±6.5(4~24)年的1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3±6(32~52)岁。结果:二尖瓣口面积由0.98±0.20cm2增加至1.91±0.49cm2(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1.58±1.08kPa(12±8mmHg)降至0.50±0.50kPa(4±4mmHg,P<0.01)。并发症:术后发生二尖瓣返流1例,返流加重1例;4例发生房间隔水平分流;3例扩张时球囊破裂。结果提示:对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病人(1)行PBMV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二尖瓣超声记分对其病例选择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记分≤10者疗效最佳;(3)操作中房间隔穿刺及二尖瓣口扩张有时将面临困难,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8.
19.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与开胸闭式分离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CMC)在 192 3年首次用于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 ,4 0年代始有成功报道[2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自 1984年首次报道用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以来[3 ] ,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回顾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多个疗效指标 ,比较它们的近、远期疗效。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 为比较PBMV和CMC的近、远期疗效 ,Arora等[4] 把2 0 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10 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二尖瓣口面积 (MVA)、二尖瓣跨瓣压差 (TMG)均无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观察测定二尖瓣狭窄(MS)患者闭式分离术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旨在为临床客观评价手术疗效及了解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一、资料及方法随机选择行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患者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为16~4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