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给予HD联合H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和肾功能状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钙水平显著升高,血磷、iPTH水平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血钙、血磷、iPTH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HD联合HP能有效调节CKD-MBD患者血钙、血磷代谢和iPTH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1例,根据所使用透析器及透析方式不同,分为低通量透析组(LF组,n=23)、高通量透析组(HF组,n=64)及高通量透析滤过组(HDF组,n=34)。检测三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透析前后血磷、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与LF组相比,HF组及HDF组患者透析前iPTH水平明显降低,透析后血磷的下降率明显增加,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iPTH及血清磷、钙磷乘积的达标率优于LF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HF组与HDF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透析前血磷、总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iPTH水平与透析后血钙水平有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较低通量透析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部分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可能对改善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13-3814
目的观察降钙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CKD-MBD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钙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BAP、TRAC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磷、iPTH、BAP、TRACP水平较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联合骨化三醇较单纯骨化三醇冲击治疗CKD-MBD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BAP、TRAC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肾健骨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8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中医科进行治疗的13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8例。对照组: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益肾健骨法治疗。观察血糖相关指标、血钙、血磷、尿钙水平、骨密度变化情况;观察BGP、NTX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相关指标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钙、血磷、尿钙水平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骨密度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BGP、NTX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肾健骨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相关指标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钙、血磷、尿钙水平、骨密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例PNS患者(PNS组)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3[25-(OH)VD3]等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PNS组TPⅠNP、β-CTx、iPTH、ALP、Cr及Bun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Ca、25-(OH)VD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TPⅠNP与β-CTx、iPTH、ALP、Cr、Bun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Ca、25-(OH)VD3呈负相关(均P<0.01);β-CTx与iPTH、ALP、Cr、Bun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Ca、25-(OH)VD3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TPⅠNP、β-CTx可提高对PNS患者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刘彤 《医学临床研究》2022,(10):1581-1584
【目的】探讨骨代谢水平预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8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骨折组(n=25)和未骨折组(n=11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透析前的血磷、血钙、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总维生素D、降钙素、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价值,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透析龄,高血压、用药史、高脂血症比例,血磷、血钙、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总维生素D、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女性、有糖尿病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未骨折组(P<0.05),骨折组ALP、iPTH、FGF23水平显著高于未骨折组(P<0.05)。经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ALP≥198.630 U/L、iPTH≥206.015 pmol/L、FGF23≥6202.325 pg/mL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代谢水平对CRF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老年慢性肾脏病5期HD患者体内骨代谢及矿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门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脏病5期H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骨代谢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和骨碱性磷酸酶(BAP)]以及矿物质水平[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差异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UA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BMP、BAP显著高于,BGP,OPG和FGF-2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MP高于,BGP、OPG和FGF-2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BAP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钙水平显著高于,血磷和iPT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可提高疗效,减少骨代谢异常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CKD-MB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液Ca2+、P3+、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9%(44/4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治疗后血液中P3+、i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3+、iPT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CKD-MBD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MHD患者伴SHPT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予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收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及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下降方面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MHD伴SHPT,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降低iPTH水平,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异常的差异。方法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205例,其中糖尿病组93例,非糖尿病组112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碱性磷酸酶及钙化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iPTH、25(OH)D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P <0.01),钙化评分水平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 <0.05),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 <0.05)。结论糖尿病MHD患者具有较低的血清iPTH,25(OH)D水平,血管钙化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片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立骨化醇治疗,均治疗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及12周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及12周后血清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好,能降低患者血清iPTH水平,调节钙磷代谢,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骨代谢的变化及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04例孕妇,包括GDM患者52例,正常对照52例。GDM患者随机为A、B两组,自孕中期(24~26周)开始,A组服用1片碳酸钙D3,B组服用2片碳酸钙D3,直至分娩。比较GDM与对照组血钙、尿钙、血磷代谢变化及治疗前后钙磷代谢和碱性磷酸酶(ALP)及25(OH)D变化。结果治疗前,GDM组24 h尿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钙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患者产后血钙与对照组水平接近,血磷水平则基本无明显变化。A、B两种方案血钙水平治疗后均降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血ALP和25(OH)D水平治疗后均显著增高,其中B方案治疗后血ALP水平较A方法低(P0.05)。B方案治疗的患者24尿钙水平显著降低(P=0.002)。结论妊娠中晚期尿钙丢失增加,应及时补充钙剂。GDM患者尿钙丢失更多,采取B方案可增加对钙剂的补充,更适合GDM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对慢性肾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骨转运生化相关指标及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90例,根据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HD组和PD组,每组各45例。比较血清生化相关指标{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血清骨转运生化相关指标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与HD组比较,PD组血清β-CTx、TRAP5b水平下降,腰椎及股骨颈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腰椎及股骨颈T值、Z值与血清iPTH、BALP、ALP、25(OH)D、β-CTx、TRAP5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D相较于HD治疗慢性肾病能明显降低破骨细胞活性,进而更好地控制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不同剂量 1, 25( OH) 2D3治疗效果.方法对维持性血透的 SHPT患者根据其血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 iPTH)水平分 2组.小剂量组 [1, 25( OH) 2D3, 0.25ug口服, 1次 /d和大剂量组 [1, 25( OH) 2D3, 3.0ug口服, 2次 /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iPTH、血钙、磷以及伴随的临床症状.结果小剂量组治疗后血清 i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262.76± 197.81)pg/MLvs(191.81± 144.74)pg/ML,p<0.05],血钙上升、血磷下降 (p<0.01).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 iPTH水平明显下降 [(504.14± 387.01)pg/MLvs(182.56± 179.47)pg/ML,p<0.01],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口服 1, 25( OH) 2D3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 SHPT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清肌酐(SCr)、血钙、血磷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SCr、FGF-23、iPT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总有效率为70%。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有效的血液净化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传统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HF)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清除效果.方法 维持性HD的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患者212例,随机分为HD组和HD联合HF组.HD组处方:3次/周,4 h/次;HD联合HF组处方:HD 2次/周,4 h/次,HF 1次/周,6 h/次.观察周期8周.两组患者在观察开始和观察结束时分别采静脉血进行以下指标检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磷(P)、血钙(Ca)、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总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FGF23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结果 观察开始时两组患者血P、血Ca、BUN、Scr、iPTH、FGF23和1,25(OH)2D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D组观察结束和开始比较,血P、血Ca、iPTH、FGF23和1,25(OH)2D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UN和Scr水平显著性降低(P<0.001).HD联合HF组治疗前后比较,血ca和1,25(OH)2D3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P、iPTH、FGF23、BUN和Scr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01).治疗后,HD联合HF组与单纯HD组比较,血P、iPTH和FGF23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HD比较,HD联合HF治疗模式可显著降低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循环血中的P、iPTH和FGF23水平,表明HD联合HF治疗模式对中、大分子物质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是较理想的组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使用醋酸钙片联合司维拉姆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者88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4例,入组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其中单一组口服醋酸钙片,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司维拉姆。两组患者均于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钙磷乘积、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记录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较单一组明显降低(P<0. 05);治疗后,联合组ALP、ALB水平较单一组改善(P<0. 05);治疗后,联合组LDL-C水平较单一组降低(P<0.05),单一组HDL-C水平较联合组降低(P<0.05)。联合组与单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 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使用醋酸钙片联合司维拉姆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磷、血钙乘积,同时降低iPTH水平,改善脂代谢异常,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干预模式对慢性肾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CKD-MBD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成立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钙磷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高磷血症发生原因、高磷血症临床症状、高磷血症危害、高磷血症饮食指导、高磷血症临床治疗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执行自我照顾能力、伙伴关系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血磷水平、血钙水平、钙磷乘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干预模式可提高CKD-MBD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有助于降低病人的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25(OH)D水平分为3组:25(OH)D20ng/ml者为G1组(n=40),25(OH)D在20ng/ml~30ng/ml之间者为G2组(n=78),25(OH)D30ng/ml者为G3组(n=32)。比较各组间血清25(OH)D、血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析25(OH)D与HOMA-IR、骨代谢指标的关系,分析HOMA-IR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间血清25(OH)D、空腹血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HOMA-IR呈负相关(r=-0.440,P0.05);各组间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ALP无显著相关性(r=-0.041, r=-0.038, r=-0.011, r=-0.048, P均0.05),与PTH呈负相关(r=-0.597, P0.05);HOMA-IR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ALP无显著相关性(r=0.039, r=0.030, r=0.015, r=0.044, P均0.05),与PTH呈正相关(r=0.298, 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T2DM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指标PTH呈负相关,胰岛素抵抗与PTH呈正相关,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T2DM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在早产儿佝偻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出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口服,研究组给予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5-(OH)D3、血磷、血钙水平、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及桡骨、尺骨骨密度;统计两组患者维生素D异常及佝偻病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25-(OH)D3、血磷、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LP、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桡骨、尺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佝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法骨化醇可促进早产儿钙磷吸收,改善骨代谢,降低佝偻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