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70例行PCI术治疗的高危ACS患者和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清cTnI和hs-CRP水平。结果术前ACS组血清cTnⅠ、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AMI组、UA组血清cTnⅠ、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MI组血清cTnⅠ、hs-CRP水平均高于U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cTnⅠ和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61,P=0.001)。结论 PCI术后血清cTnⅠ和hs-CRP水平升高。cTnⅠ和hs-CR可能会做为PCI术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00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随访半年,依据AMI患者术后是否心力衰竭分为疾病组(38例)和正常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检测血清D-D、cTnI、hs-CRP水平与心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LVEF与D-D、cTnI、hs-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的血清D-D、cTnI、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AMI患者的LVEF与D-D、cTnI、hs-CR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D-D、cTnI、hs-CRP水平检测对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表达与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及时评估RA。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206例AMI患者,均实施PCI术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记录RA发生情况,将患者划分为RA组和未发生RA组,比较组间基线资料,重点分析血浆Hcy水平与术后RA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06例AMI患者术后RA发生率为10.68%(22/206);RA组血浆Hcy水平及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未发生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行二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浆Hcy水平、血清cTnI水平过表达均是PCI术后RA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且以血浆Hcy带来的影响最显著,可作为独立因子。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血浆Hcy水平过表达可能提示RA高风险,针对PCI术后血浆Hcy过表达的AMI患者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RA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手术后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188例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UA、hs-CRP、BNP水平,分析患者UA水平变化和hs-CRP及BNP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PCI术后UA水平与hs-CRP增高正相关,术后UA水平越高,BNP也就越高。结论 AMI患者的UA水平的增高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监测AMI患者的UA水平,有助于尽早对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脑钠肽(BNP)、3-硝基氨基酸(3-NT)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将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76例)。比较两组PLR、血清BNP、3-NT水平,各项基线资料,血液生化指标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血清BNP、3-NT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 研究组PLR、血清BNP、3-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年龄、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增加(≥67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术后预后结局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80,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较好)和观察组(n=70,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预后不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Gal-3、SFRP5水平,全自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α1-AGP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Gal-3、α1-AGP、SFRP5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结局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Gal-3、SFRP5水平均有所提高,α1-AGP有所降低,治疗后,观察组Gal-3、α1-AGP水平分别为(8.65±1.23)ng/mL、(152.20±10.10)mg/mL,均高于对照组[(7.8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所致的不同级别心力衰竭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80例AMI患者按在院期间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87例与非心力衰竭组93例,其中87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Ⅰ级26例,Ⅱ级38例,Ⅲ级-Ⅳ级23例,测定患者血清Gal-3水平。结果治疗前心力衰竭组血清Gal-3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治疗后心力衰竭组血清Gal-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心力衰竭组血清Gal-3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血清Gal-3水平逐渐升高(P0.05);将心力衰竭组血清Gal-3水平及NYHA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362,P=0.002)。结论 Gal-3与AMI患者的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对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AMI 患者87 例,在急诊PCI 术后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 支、2 支病变组和3 支病变组,以同期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PCI 术前及术后1、3、7d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PCI 术前AMI 患者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PCI 术前3 支病变组血清MMP-9 水平显著高于1 支、2 支病变组(P<0.05).AMI 患者急诊PCI 术后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均呈逐渐回落趋势,MMP-9 的变化大于TNF-α;AMI 患者PCI 术前和术后1d 血清MMP-9 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1=0.599,P1=0.000 ;r2=0.492,P2=0.004);术后3d 和7d 二者血清水平无相关性(r3=0.138,P3=0.509 ;r4=0.196,P4=0.421).结论 AMI 患者通过PCI 术治疗获益可能与急诊PCI 术后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降低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AMI 发生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及其与心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发病12 h以内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清sST2水平,于发病后第7天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根据磁共振结果将患者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于714 d行PCI术,并于术后6个月再次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估心肌活性,观察指标包括梗死心肌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术前及术后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早期血清sST2水平的关系。结果透壁增强组血清sST2的水平较之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明显升高(P<0.05),混合组较非透壁增强组高(P<0.05);梗死心肌质量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减少,梗死心肌质量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非透壁增强组降低显著(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增加,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梗死早期血清sST2水平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肌活性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中sST2的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并可预测心肌梗死7 d 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所接诊的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CHD患者(高血压合并CHD组)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TX3、Gal-3水平,并比较不同病变血管数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血清PTX3、Gal-3水平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合并CHD组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长于或高于单纯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CHD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高血压病程,TC、LDL-C、PTX3、Gal-3水平和CH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PTX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CHD患者中明显升高,而且随着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加重血管炎症的途径,进一步增加心肌损伤程度,该研究也为临床防治高血压合并CHD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了解IL-17与AMI发病的关系。方法 95例患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胸痛综合征(CPS)24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留取静脉血标本离心,存于-80℃的冰箱,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L-17、hs-CRP水平,并急诊送检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AMI组外周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UA组和CPS组(P<0.01);AMI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组和CPS组(P<0.05);AMI组患者WBC明显高于UA组和CPS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IL-17与hs-CRP(r=0.364,P<0.01)及WBC水平(r=0.302,P=0.004)均呈正相关。结论在AMI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与hs-CRP、WBC呈正相关,推测IL-17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促进了AM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06-907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术后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根据病情和治疗情况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的血浆BNP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BNP水平均升高,PCI治疗组BNP水平在术后24h较药物保守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BNP明显升高,在行PCI术后较药物保守治疗组可明显下降,说明AMI患者早期应用PC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肌供血,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 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50例和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35例,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清CTRPI2水平。PCI术前、术中及术后第3.5.7天检测血清CTRP12水平,比较罪犯冠脉口、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和外周静脉PCI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采用SYNTAX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SYNTAX评分≤22分和SYNTAX评分>22分两组,比校两组外周静脉血清CTRPI2水平和PCI术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分析CTRP12与年龄、体质指数(BM)、空腹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e回归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AmI 患者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前外周静脉与术中罪犯冠脉口血清CTRP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血清CTRP12水平降低(P<0.05),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后第3天相比,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YNTAX≤22分组相比,SYNTAX>22分组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清CTRP12水平降低(P均<0.05),而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RP12 与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CTRP12是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1.671 ,OR=0.188, 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TC、三酰甘油(TC)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后, CTRP12仍是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3.441 ,0R=0.032 ,P<0.05)。结论AMI 患者PCI术前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显著降低,术后第.3天继续下降,术后第5天和第7天呈上升趋势。CTRPI2是AMI患者冠脉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B型利尿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拟行冠脉介入术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曲美他嗪组PCI术前7 d开始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天3次,术后继续服用3个月;所有入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常规药物治疗。每例在PCI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测定血清B型利尿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B型利尿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术后1、3个月曲美他嗪组BNP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术后1、3个月曲美他嗪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YHA分级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PCI术后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术的1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BNP、hs-CRP、CK-MB水平;分析预后不良患者血清BNP、hs-CRP、CK-MB水平;分析血清BNP、hs-CRP、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影响PCI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BNP、hs-CRP、CK-M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BNP与hs-CRP、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27,P 0.05; r=0.541,P 0.05),CK-MB与hs-CRP呈正相关(r=0.511,P 0.05)。血清BNP、hs-CRP、CK-MB及3者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0.763、0.921、0.949,特异性分别为87.9%、82.3%、94.4%、93.5%,敏感度分别为74.1%、63.8%、81.0%、87.9%。BNP、CK-MB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清BNP、hs-CRP、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胰岛素样生成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105例NAFLD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10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血清BNP、IGFBP-3水平,分析NAFLD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清BNP、IGFBP-3的交互作用对NAFLD患者心房颤动发生风险的影响,评估血清BNP、IGFBP-3水平对NAFLD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发生心房颤动3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NP和IGFBP-3水平均高于未发生心房颤动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未发生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MI、TC、TG、HDL-C、LDL-C、BNP和IGFBP-3均为NAFLD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P<0.05); BN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脑钠肽(BNP)水平与发生心力衰竭(H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冠心病行PCI术患者80例,根据PIC术后是否出现HF将其分成非HF组(58例)与HF组(22例)。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病变血管数量、病变位置。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BNP水平。所有患者所行PCI手术均同一手术团队实行。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支数、病变位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HMGB1、BNP、LVEDD、LVDS水平高于非HF组(P<0.05),LVEF水平低于非HF组(P<0.05)。高水平LVDS、HMGB1、BNP及低水平LVEF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危险因素[OR=12.697,OR=12.697,OR=8.015,OR=11.987,(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DS呈正相关(P<0.05)。HMGB1与LVDS、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NP+HMGB1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纯HMGB1、BNP(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HMGB1、BNP水平与HF有较好的相关性,能作为预测PCI术后HF重要因子,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主要热休克蛋白(HSP70)指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MI患者共13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PCI术,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值及血清D-二聚体、GDF-15、HSP70值;对所有患者展开为期30 d的随访调查工作来观察患者是否发生MACE,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各指标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各指标与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升高,其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水平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升高,患者血清D-二聚体、GDF-15及HSP70值均呈现明显升高态势(P<0.05);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yo)、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AMI患者150例(AMI组),根据AM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与否分为MACE组(n=32)与非MACE组(n=118)。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Myo、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分析Myo、NT-pro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及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Myo、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yo、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 MACE组Myo、NT-proBNP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 Myo、NT-proBNP预测AMI PCI后MACE发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3.84μg/L、3326.01 ng/L。Killip高分级、Hb A1c高水平、Myo>243.84μg/L、NT-proBNP>3326.01 ng/L是A...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CM患者资料,纳入DCM组,另择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预后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DCM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值及血清IMA、Gal-3、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DCM患者LVEF值、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访2年,33例DCM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41.25%),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MA、Gal-3、Hcy单独及联合诊断DCM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3%、78.79%、66.67%、81.82%和74.47%、78.72%、85.11%、97.87%。结论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