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67-467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术后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极其重要的环节。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实施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通过严密的术后监护治疗,病人均顺利转出ICU,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1] 。我院于 2 0 0 0年 5月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成功施行了 1例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病人康复良好 ,现将有关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 ,12岁 ,扩张型心肌病病史 2年。查体 :双颊面色红 ,毛细血管扩张 ,颈静脉充盈怒张 ,肝颈返流征 ( ) ,心界向左下扩大。听诊 :心音偏低 ,闻及奔马律。CT示 :心脏重度扩大伴少量心包积液。x片示 :心影呈普大形。心脏彩超示 :心脏普大 ,壁薄 ,收缩受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Ⅲ级。5月 2 3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  相似文献   

3.
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兵 《吉林医学》2010,31(16):2436-2437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疗效。方法:将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结果:①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31.4±7.4)%,治疗后为(41.2±9.0)%。对照组治疗前为(30.4±8.1)%,治疗后为(33.4±7.7)%,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加用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995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 ,共施行 37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 ,麻醉方法具有其特殊性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34例 ,女性 3例 ,年龄 31.6± 16 .8岁(13~ 5 8岁 )。 35例扩张型心肌病 ,1例肥厚型心肌病 ,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继发性心肌病。心功能均 > 级 (NYHA) ,预计生存时间难以超过 6个月。胸部 X线示双肺明显淤血 ,31例心胸比例超过 0 .6 5。超声心动图示 :除 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各房室无明显增大外 ,其余均可见各房室内径扩大 ,室壁运动明显减弱 ,左室舒张末径(L VED) 75…  相似文献   

5.
程世开 《广东医学》2001,22(5):442-442
众多资料报道 ,酚妥拉明现仅用于治疗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出现的右心衰竭等 ,基本上不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治疗。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 ,其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4~ 1999年内科住院患者共 5 4例 ,符合《实用心脏病学》第 3版诊断标准。其中男 38例 ,女16例 ;年龄 2 1~ 71岁 ,平均 (4 2 6± 11 3)表 1  3组用药 3个月前后心脏大小及左室功能变化 x±s项 目时间A组 (n =2 1 )B组 (n =1 8)C组 (n=1 5)心率 (次 /min)治疗前 …  相似文献   

6.
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其中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术后9例存活,手术成功率为90%(9/10).随访2~94个月,其中有1例失随访,4例患者死亡.余5例生活全部自理,恢复正常的生活,最长存活患者术后存活期已超过7年,存活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实施双心室起搏 (BVP)治疗 ,观察BVP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7例经反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CHF患者接受BVP手术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4 8- 6 5岁 ,平均 (5 1± 6 )岁 ,扩张性心肌病 5例 ,缺血性心肌病 2例 ,心功能NYHA分级 ,Ⅲ级 6例 ,Ⅱ级 1例 ,病史 >1年。结果 所有病人均成功植入起搏器 ,平均随访 2 8周。心功能术前 (2 .9± 0 .3)级 ,术后 2 8周 1.4± 0 .5级 (P <0 .0 1) ;ECG示QRS波术前 (14 9± 35 )ms,术后 (98± 2 8)ms(P <0 .0 5 )。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 (6 7± 7)mm ,术后 2 8周 (6 6± 7)mm(P>0 .0 5 )。左室射血分数术前 (2 2± 5 ) % ,术后 2 8周 (31± 4 ) % (P <0 .0 1)。二尖瓣反流分级 ,术前 (2 .4± 0 .5 )级 ,术后 2 8周 (1.1± 0 .6 )级 (P <0 .0 1) ,其中 1例术后二尖瓣返流消失。Tei多普勒推导指数 ,术前 0 .86± 0 .15 ,术后 2 8周 0 .6 2± 0 .0 7(P <0 .0 1)。结论 双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病人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 (TEB)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5 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胸 3~ 4或胸 4~ 5棘突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 ,留置硬膜外导管 ,每 2h推注 0 .5 %利多卡因 3~ 5mL至硬膜外腔 ,持续 4周。辅以常规治疗。测定并比较TEB治疗前后 4周 2 4h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差异。结果 :TEB治疗 4周后 ,SDNN由 (72 .1 8± 34.5 1 )ms升高至 (99.93± 37.0 6 )ms ;SDANN由 (6 2 .35± 2 7.5 5 )ms升高至 (96 .85± 4 0 .2 6 )ms ;LnLF由此 5 .76± 1 .5 0升高至 6 .85± 1 .4 3<0 .0 1。实验组患者HRV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TEB可明显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改善患者的心脏自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心脏移植是挽救部分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医疗手段。我院于2002年4月~2004年4月为4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现有1例已恢复正常工作,2例生活能自理,另1例在康复中。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左心室减容术 (PLV)是近几年兴起的治疗晚期扩张性心肌病的新方法。该手术方法是从心尖至二尖瓣环作切口 ,在两乳头肌之间楔形切除左室游离壁 ,以降低左心室容积及左室壁的张力 ,减轻心脏负担 ,达到恢复和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我院自 1 994年共开展 4例左心室减容术 ,现将其术后监护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4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31~ 65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 3例 ,缺血性心肌病并冠心病 1例 ,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心脏超声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IDd) 65~ 98mm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2 1 %~ 35 %。1 .2 治疗方法4例均…  相似文献   

11.
目前 ,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是心脏移植的两大主要疾病 ,一些无法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Ebstein畸形等也被列为移植的适应症。我院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3年 5月施行了 4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最长已存活 2年 10个月 ,生活质量良好。笔者认为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 4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7~ 4 8岁 ,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 ,均在积极准备后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4例供者均为脑死亡患者 ,ABO血型一致 ,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心脏移植因受到供体不足和费用昂贵等原因的限制无法得到广泛开展。寻找能够替代心脏移植的手术方法对于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于1998年9月为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心脏不停跳下左室部分切除减容术。方法在心脏搏动下切除左室前侧壁部分心肌.并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明显减少.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结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左室减容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9年 8月 2 4日成功地为 1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病人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37岁 ,体质量 6 0kg .因劳累后心慌、气短 2年 ,加重伴双下肢肿胀 30 0d入院。住院期间发生 4次心脏停搏 ,心脏超声发现心脏四腔扩大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78mm ,室间隔动度明显减弱 ,心排血指数 0 .15 .心电图示左室、左房扩大并劳损 ,低电压 ,室性期前收缩。X线片示心脏两侧明显增大 ,心胸比为 0 .8.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 ,充分…  相似文献   

14.
胡双飞  楼正 《浙江医学》1998,20(10):617-618
1997年6月我院进行了1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患者心功能良好,已存活1年余,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体重53kg。因心衰反复发作,3月前病情加重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功能Ⅳ级。术前检查:X线胸片示心脏呈普大型,心胸比率0.73。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左室四极电极与左室双极电极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例,均行CRT,其中对照组用左室双极电极,观察组用左室四极电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靶静脉选择情况,术后1个月内电极脱位、膈神经刺激和阈值升高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7例扩张型心肌病(均有心脏普遍扩大和全心功能不全)经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17天至24个月,治疗前后均作心脏 X 线摄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在用药一周后即有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尤以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改善明显。呼吸频率从29±8次/分降至19±1次/分;心率从91±11次/分降至73±7次/分,而血压无变化。继而肝脏回缩,浮肿消退,X钱及超声心动图显示6例心脏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例恢复至正常大小。心功能7例均有改善,其中5例改善2级,2例改善1级。作者还探讨了β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机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发现许多肠道病毒及丙型肝炎与心肌病有关。但是,这些证据尚存在不确定性。方法:对1998~2001年就诊于本社区医院肝病门诊的丙肝患者进行队列分析。通过PCR方法确定病毒感染,心脏超声检测患者的左室(LV)功能。结果:108例患者被确诊为丙肝。其中50%心脏超声结果异常。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0岁;女性占45%,而男性为55%;32%具有左室肥厚,13.8%右室收缩压增高,4%显示收缩功能障碍。所有病例中未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结论:丙肝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异常并不少见,但是现有的并发症很容易解释以上这些发现。右室收缩压增高,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60.31±4.27%)和SF-36评分(85.14±3.6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36±1.36%、78.42±5.17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尽早采取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并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1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成功地实施了 1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儿心脏功能恢复良好 ,已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现就手术中体外循环 (CPB)的管理介绍一下我们的体会。1 临床资料患儿男 ,年龄 13岁 ,体重 37.5kg ,身高 15 2cm。患扩张性心肌病 2年余 ,曾两次发生心力衰竭 ,移植手术前再次发病有三月余 ,不能下床行走 ,活动后气喘 ,面颊及口唇暗红色 ,心脏扩大 ,心胸比例达到78% ,内科治疗效果不显著。于 2 0 0 0年 8月在CPB下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CPB使用Sarns70 0 0型人工心肺机 ,膜式氧合器 (Bax…  相似文献   

20.
杨桂云  娄燕  黄庆芳 《吉林医学》2006,27(10):1264-1264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适用于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其中以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我院于2006年2月为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至今心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并伴有全身乏力3个月,轻微活动明显受限,经系统完善的内科治疗无效,心功能Ⅳ级,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术前测肺动脉收缩峰压50mmHg,左房压18mmHg,肺小动脉阻力2.5Wood's单位。供体为男性脑死亡者,年龄30岁。供受体之间ABO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