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病例简介 患者,女。32岁,2005年4月24日11:35时突发呼吸困难并迅速昏迷。15min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查体:既往体健。颜面、口唇紫绀。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未触及。按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并球囊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监护示:心室纤颤(Vf)。予电除颤(前后共6次,能量300—360J),肾上腺素针(按1mg、3mg、5mg、5mg,每间隔3—5min静脉注射1次)及利多卡因等药物应用。11:50及12:05患者2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6 6岁 ,言语不畅、左肢无力伴胸闷 3d ,急诊以“脑梗塞 ,冠心病”收入观察室 ,予抗凝、扩血管、改善脑供血及支持治疗。入院后第 2天清晨患者饮水呛咳后突然意识丧失 ,口吐白沫。查体 :呼吸浅弱 ,颈静脉怒张 ,颈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 ,血压测不到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考虑左室游离壁破裂 ,未行心脏按压 ,即刻予颈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2mg、多巴胺 2 0mg ,肾上腺素 3mg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静脉点滴。同时行心包穿刺 ,抽出不凝的血液 8ml;再测收缩压为 30mmHg(1mmHg =0 133kP…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致心室颤动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6 0岁。多汗、易激怒 1 5年 ,气促 5年。曾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入院前 2 h突发心悸、四肢湿冷。体检 :血压 80 /6 0 mm Hg(1 mm Hg=0 .1 3 3 k Pa) ,心率 1 86次 /min,脉搏细弱 ,意识模糊 ,面色苍白 ,心电图及心电示波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 1 86次 /min,立即在1 0 min内静脉注射心律平 70 mg加 1 0 %葡萄糖液2 0 ml,仍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降至 1 6 5次 /min,血压、意识无变化。约 3 0 min后 ,再次静脉注射心律平 1 0 5 mg,注毕 ,心电示波示心室颤动 ,血压迅速下降 ,意识丧失 ,大动脉波动消失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因触电不省人事约5分钟,于1990年6月8日21时送入我院。体检:唇面部紫绀,两侧瞳孔约4mm,光反射消失。叹息样呼吸,8~10次/分,脉搏、血压、心音均无。心电示波仪上无P、QRS、T波。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给予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5mg。抢救3分30秒后,心电示波仪上见到P、QR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注射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诊断为Ⅲ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注射组(P组,15例)与肾上腺素间断静脉注射组(Ⅰ组,15例)。P组全麻诱导前30min开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Ⅰ组仅在诱导期根据血压变化间断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记录桡动脉置管后(T0)、诱导后2min(T1)、4min(T2)、气管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时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诱导期麻醉药物与肾上腺素用量。结果 T2、T3、T5时间点,P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I组(P0.05)。T2、T3、T4、T5时间点P组的脑电双频指数值显著低于I组(P0.05)。两组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高于I组[(0.17±0.01)mg/kgvs.(0.13±0.02)mg/kg,P0.05],而肾上腺素用量小于I组[(46.1±3.8)μgvs.(50.0±5.3)μg,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持续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增强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对麻醉药物耐受性,更有利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快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10mg~20mg,2秒钟~3秒钟内完成,观察5分钟,未终止者重复用10mg~20mg,仍然未终止者每间隔5分钟再重复用2次,用药前、用药终止时记录血压、心率及十二导联静息心电图,用药过程全程监测心电情况。结果46例次转复成功44例次,转复成功率95.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TP快速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患肝硬化并行脾切除20a,膀胱癌术后2a,食欲不振10余天,查血钾6.4mmol/L,血钠12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血肌酐709μmol/L,尿素氮35.2mmol/L,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收入我科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第2天透析后患者出现血尿,考虑肝素作用,即给予鱼精蛋白25mg+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当注射约5mg时,患者感口唇麻木,随即两眼上视,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人工呼吸.氧气吸人.胸外心脏按压。给予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每5min 1次,共3次;肾上腺素1 mg肌肉注射,每10min 1次,共2次;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可拉明3.375g、洛贝林6mg静脉注射,多巴胺100mg、阿拉明4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葡萄糖酸钙10ml+10%葡萄糖10ml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8.
乌头碱中毒致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 ,47岁。服用川乌药酒 5 0 ml,半小时后感心悸 ,进而发生阵发性抽搐、昏迷 1h入院。查体 :血压 80 / 5 0 m m Hg(1mm Hg=0 .133k Pa) ,双瞳孔散大约 0 .6cm,对光反射消失 ,肺野无音 ,心界不大 ,心率 16 0次 /min,心律不齐 ,肝脾未触及。心电监测示反复多形性室心动过速 (室速 ) ,逐渐加速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室颤 ) ,体外直流电击均将室颤转为室速 (图 1)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0 0 mg共 4次 ,普罗帕酮 70 mg共 2次 ,均不能终止室速。改用阿托品 5 m g共 7次 ,地塞米松 10 mg共 5次 ,室速的频率逐渐减慢到 12 0~ 13…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2 7岁。因黄蜂蜇伤 ,意识不清 ,抽搐 12 m in来诊。既往体健 ,无心血管病史。体检 :体温 35 .1℃ ,脉搏 15 2次 / min,呼吸 30次 / min,血压 75 / 30 m m Hg(1mm Hg=0 .133k Pa) ,浅昏迷 ,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抽搐 ,左颈部皮肤大片肿胀、红斑 ,中央可见一小黑点。心电监测示 :室性心动过速。用无菌针头挑拨皮肤蜇伤区中央的黑点取出蜂刺 ,并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同时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1m g,利多卡因 5 0 m g,静脉补液 ,地塞米松 2 0 mg静脉注射。半小时后患者清醒 ,血压升至 12 0 / 70 m m Hg,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图 1 预激综合征 图 2 完全性房室阻滞  患者男性 ,5 4岁 ,13年前因心动过速入院。心电图示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 2 0 0次 /分。经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心律平 )心动过速终止 ,心电图示 :窦性P波 ,RR间期 0 .6 0秒 ,PR间期 0 .11秒 ,QRS波 0 .12秒 ,有 delta波 ,诊断 :预激综合征 (B型 ) ,见图 1。此后 ,患者多次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而入院 ,均经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后症状缓解 ,心率多在 70次 /分左右 ,律齐。患者长期自服普罗帕酮 5 0~ 15 0 mg/ d,1990年 6月 16日来我院体检 ,心电图示 :窦性 P波 ,PR间期 0 .…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1岁,护士。于1986年4月21日10时35分欲自杀而静脉注射10%氯化钾18ml 时,突然倒地,抽搐,昏迷,10分钟后即来急诊。查:面唇青紫,神志不清,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当即施行心肺复苏(CPR)。同时心电监护示心电活动停止、电机械分离、室颤、停止、室扑、室速反复交替。经静注利多卡因100mg,副肾素1mg 各二次无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0岁,有“冠心病”史3年,行走时突然倒地,呼之不应,送至我院急诊科,前后共10min。人院查体:BP0/0mmHg,口唇发绀,无呼吸、心跳,双侧瞳孔直径约5mm,固定,光反射消失,余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ECG示停搏。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建寺静脉通道,首次肾上腺素5mg,阿托品2m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7岁,因间断性腹痛、腹泻1年,要求行无痛肠镜检查入院。无痛肠镜检查于下午进行,麻醉诱导期给予氟芬合剂2ml,咪唑安定2mg,阿托品0.3mg静脉注射,而后给予得普利麻首量60mg静脉注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肠镜检查,由于肠镜检查进行不很顺利,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其间多次追加得普利麻,总计230mg。患者于检查  相似文献   

14.
抢救颈动脉窦晕厥有报道,而抢救颈动脉窦综合征引起心跳骤停极为罕见,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性,18岁。因左右转头过快并猛烈,突然倒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抽搐、口唇紫绀、呼吸停止约10min后被同学送往医院抢救。既往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及头痛病史。入院查体:颈动脉搏动消失,无呼吸,瞳孔散大。立即进行心肺复苏A、B、C、D、E程序抢救,给予气管插管,使用心肺复苏机,心电示波、心电图呈一直线,建立静脉双通道。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入,胸外心肺复苏机按压,2min后出现细颤波,立即给用200J除颤,后继续按压,心电示波呈一直线。第2…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35岁,7min前与人谈话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跌倒,于2006—05—07 17:00被急送至我科。既往体健。查体:深昏迷,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双侧瞳孔散大(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未触及。迅速开放气道,行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控制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Vf)。迅速电除颤2次(能量分别200J、300J),无效,急肾上腺素针1mg静脉注射后,复电除颤2次(均300J),使患者在17:07成功复律为室上性心律(室率70次/min)。  相似文献   

16.
报道一例酸中毒、低血钾症女婴,因循环衰竭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双重文氏现象,20min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文氏型阻滞随之消失,考虑此心电变化与酸中毒及低血钾时使用肾上腺素有关。结论:建议此时使用肾上腺素应注意心率的监测,有条件时应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疗效。方法对36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mg/k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结果负荷量为150~300(206±42)mg,有效率86.1%,不良反应发生率11.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是有效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方法 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加芬太尼1μg/kg,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完全无感觉状态下进行,技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为100%,且血压、心率、SpO2改变都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无痛胃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9.
结素试验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 16岁 1990年4月3日11时55分做OT(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502)试验2分钟后,突感眩晕,继而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指(趾)甲发绀。血压未测得,呼吸24次,律整,双肺(-),心率120次,心音弱。立即(约5分钟后)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g,针刺人中穴,扑尔敏10mg肌注。20分钟后,血压8.0/4.0kPa,先后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加地塞米松10mg和50%  相似文献   

20.
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在大鼠心脏停搏中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在大鼠窒息致心脏停搏中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或氨茶碱。方法 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 8min ,建立大鼠窒息致心脏停搏模型。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氨茶碱 ( 10mg kg) +肾上腺素 ( 0 .0 2mg kg)组、肾上腺素 ( 0 .0 2mg kg)组和氨茶碱 ( 10mg kg)组 ,分别行心肺复苏 ,比较 3组大鼠的心脏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 心电活动恢复率 3组无显著性差异。起效时间氨茶碱 +肾上腺素组为( 4 3.0± 34.0 )s,氨茶碱组为 ( 39.0± 2 3.0 )s ,两组显著快于肾上腺素组 ( 90 .0± 4 2 .0 )s。自主循环恢复率 3组无显著性差异。自主循环恢复大鼠的平均血压氨茶碱 +肾上腺素组为 ( 5 5 .5± 17.3)mmHg( 1mmHg =0 .133kPa) ,显著高于肾上腺素组 ( 2 6 .7± 7.8)mmHg和氨茶碱组 ( 15 .0± 2 .4 )mmHg。 1h存活率 3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合用在窒息致心脏停搏大鼠模型中 ,对自主循环血压的恢复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或氨茶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