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了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 133例 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 9例 AMI并发 RBBB(占 2 1.8% )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表现为 CK及 CK- MB浓度更高 ,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结论 :AMI并发 RBBB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 ,可以作为一个预示危险的标志 ,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介入性治疗 ,重建血管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266例心电图、心肌酶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8例(A组)AMI并发RBBB(占21.9%)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B者)。且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组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以作为预示危险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339例AMI患者,共发现RBBB者54例,其中新发RBBB者26例, 陈旧性RBBB患者28例。AMI并发RBBB预后明显差于并发RBBB者。表现为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浓度更高,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66.67%)及死亡率(33.33%)增高(P<0.01)。示AMI患者并发RBBB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RBBB是一个独立的可判断预后的指标。表1参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aVR导联ST段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下壁AMI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压低者(A组)和aVR导联ST段不压低者(B组),观察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低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A组合并右室、后壁及CK—MB活性均大于B组者(P〈0.01及P〈0.05),并发症及死亡率亦高于B组。结论下壁AMI时aVR导联ST段压低者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2 94例 AMI分为RBBB组和非 RBB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心功能状态、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  RBBB组血清 CK、CK- MB平均峰值为 (2 2 82 .0± 6 74.3) u/ L、(2 5 2 .6±137.3) u/ L ,明显高于非 RBBB组的 (192 0 .4± 5 6 9.2 ) u/ L、(114.8± 5 6 .7) u/ L (P<0 .0 0 5和 P<0 .0 1)。 RBBB组killip平均级别为 2 .33± 0 .5 4级 ,非 RBBB组为 1.46± 0 .6 3级 (P<0 .0 5 ) ,RBBB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5 3.2± 9.6 m m )大于非 RBBB组 (4 5 .8± 8.2 m m,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 [(4 8.9± 7.6 ) %]小于非 RBBB组 [(6 7.0± 3.7) %,P<0 .0 1]。 RBBB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于非 RBBB组 (分别为 70 .8%和 39.0 %,P<0 .0 1;43.8%和 14.6 %,P<0 .0 1)。结论  AMI并 RBBB患者梗死面积大 ,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并发BBB的AMI者共24例作为研究组(A组),以同期收住的无BBB的AMI者共111例作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等超声检测指标以及两组住院间严重并发症的特点。结果A组EF、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均下降,泵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近期住院死亡率高,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并BBB者心脏机械功能受损较严重,住院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近期住院死亡率较高,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其发生率约为5.11%。多项研究表明,AMI合并BBB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3.3%,1年死亡率高达54.8%。AMI即可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也可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AMI时出现新发LBBB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严重不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临床工作中AMI伴发RBBB更为常见,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室内传导阻滞是影响AMI病人近期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我院1985~1992年间收治的117例老年AMI的临床资料比较了有与无室内传导阻滞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探讨老年AMI时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梗时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非DM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何不同。方法 分析近7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DM患者发生AMI时不典型临床表现为67%,急性期死亡率33%,而93例非DM患者不典型表现为29%,急性期死亡率11%,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DM患者因为存在多支冠状脉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并发AMI时不典型症状多,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56-1357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形”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将28例心电图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选取心电图ST段呈常态改变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B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变多发于前降支,除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外,心源性休克、AMI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3个并发症及病死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段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凶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13例AMI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壁AMI组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高于下壁AMI组(P<0.05),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并发心源性休克(22.2%),死亡(50%),显多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01,P<0.01)。结论:前壁AMI并发右束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意味着左前降支近端甚至左主干冠脉闭塞,心肌损伤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早期AMI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患者发病1h、2h、3h、4~6h、7~12h时血清H—FABP浓度变化,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不同心肌标志物组合H—FABP+cTnI与H—FABP+CK—MB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6.7%)优于cTnI(0%)和CK—MB(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发病4~6h内,H—FABP的敏感性(94.4%)仍高于cTnI(61.1%)和CK—MB(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FABP+cTnI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最高(95.8%),特异度亦最高(100%)。H-FABP+cTnI组合次之,分别为93.75%和97.2%。这两种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与单个H—FABP、cTnI和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特异度亦明显升高。结论在AMI发病6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h内最敏感。H—FABP与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CK—MB的组合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早期诊断AMI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山东医药》2005,45(1):76-76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多为大面积心肌梗死表现,其发生率为3%~29%,常伴发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阻滞、心律失常,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近5年,我院收治AMI患者180例,其中伴发RBBB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的升高程度与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CK—MB用免疫抑制法、LDH1用化学抑制法,测定AMI患者不同时间的结果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AMI发作6h内,CK—MB活力超过正常上限,24h达高峰;阳性率达100%,36~48hCK—MB活力单位明显下降,至72h接近阳性临界值,而LDH18~12h出现在患者血清中,48—72h达峰值,约7天恢复正常。结论AMI发病24h内就诊者,人院即刻测定CK—MB活力,多有助于确定或排除AMI,48~72h后就诊测定LDH.可获得更高阳性率;对拟诊AMI者,同时监测血中CK—MB和LDH。的动态变化,对提高AMI正确诊断率、估计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前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缺损大小之间的关系,为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室间隔缺损89例心律失常分为期前收缩(PV)、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AVB)、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等5类,与术中所见缺损大小对比分析。结果〈1.0cm的缺损者术前、术后仅有较少RBBB出现。1.0—2.0cm缺损者除出现RBBB外还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发生。〉2.0cm缺损术后100%为RBBB。结论心电图表现可闻接评估室间隔缺损大小并可初步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近 10年收住院老年AMI 2 0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2组 ,观察组 (伴有RBBB) 2 4例 ,对照组 (不伴RBBB) 179例 ,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 ,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分为 3组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组 13例 ,与AMI伴新出现短暂性RBBB组 6例及AMI既往有RBBB组 5例进行临床特点及病死率比较。  结果   2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观察组中 3组比较 ,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的前壁AMI及病死率比新出现短暂RBBB及既往有RBBB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  结论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临床经过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心脏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AMI,其中Q波型AMI42例,非Q波型AMI18例,分别于入院即刻、24小时、72小时、7天抽血,测定cTnI、CK-MB,随访半年。结果:(1)cTnI阳性率在AMI即刻、24小时、72小时、7天的Q波型AMI和非Q波型AMI依次分别为23.8%,100%,90.48%,26.19%;11.11%,77.78%,55.56%,16.61%。Q波型AMI的cTnI水平明显依次高于CK-MB的11.9%、90.48%、11.97%、0%;(2)第7天持续阳性的14例中,4例死于心脏骤停,5例发生心衰,5例发生心绞痛。结论:(1)AMI后24小时cTnI阳性率高于CK-MB;(2)cTnI阳性持续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诊断早期AMI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发病3h内,4~6h、7~12h时血清中H—FABP浓度,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6.7%)优于cTnI和CK—MB(P〈0.05);在发病4~6h内,H—FABP的敏感性(94.4%)高于cTnI(61.1%)和CK—MB(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发病6h内,H—FABP是最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h内敏感。  相似文献   

20.
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7例未溶栓的AM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总病死率18.39%;(2)心律失常:单纯窦速及室上性早搏无1例死亡,频发室早死亡率37.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死亡率50%,并发束传导阻滞死亡率43.75%,除左前分支阻滞死亡率为16.7%外,其他束支阻滞死亡率均在50%以上;(3)梗死部位:(1)下壁AMI,胸导ST段下移≥2mm,死亡率60%;(2)前壁AMI,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2mm死亡率33.33%;(4)梗死范围;(1)病理性Q波导联数>5个的,死亡率31.2%;(2)心电图异常项目数;并发1项心电异常死亡率10.53%,5项异常死亡率75%。结论:AMI并有心电图异常项目,病理性Q波导联数愈多,死亡率愈高;伴有梗死灶对应导联ST段下移幅度大,双支及三支阻滞,三度A-VB,频发室性早搏,及Ron T现象死亡率高。这些可以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