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54例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癌患者胸内各组淋巴结转移频度,分析淋巴结转移与肺癌类型、原发部位、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肺癌患者中,共清扫胸内淋巴结748组,其中有133组淋巴结存在转移癌,74例发生胸内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8.1%。第4、5、6、10、11组淋巴结转移频度高于第1、2、3、7、8、9组淋巴结。中央型肺癌患者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51.2% vs. 28.4%,P<0.05)。肺下叶癌患者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肺上(中)叶癌患者。Ⅲ期肺癌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跳跃性N2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中央型肺癌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将淋巴结转移分为3组:无淋巴结转移(Ng0),1~3组淋巴结转移(Ng1),4~6组淋巴结转移(Ng2)。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分组、淋巴结分期、T分期、肺癌类型与肺癌预后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分组、淋巴结分期及T分期为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多以肺叶、肺门或肺根部淋巴结转移频度高;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与TNM分期、肺癌类型相关;淋巴结转移组数、淋巴结分期及T分期与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行四孔法全腔镜下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左上肺叶切除16例,左下肺叶切除7例。右肺上叶切除20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右肺下叶切除1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1例。手术时间70~250(130.2±35.8)min,术中出血量30~800(250.4±114.8)ml,淋巴结清扫数目7~24(12.5±4.8)枚。术后拔管时间3~11(4.5±2.6)天,术后住院时间6~14(8.3±3.6)天。肺部并发症3例(6.4%),胸部疼痛3~4分。术后病理结果:腺癌42例,鳞癌9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术后随访5~28个月,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条件成熟即使在基层医院也能够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3.
纵隔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也是术后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肺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必须充分重视。我院自 1999年 12月至2 0 0 1年 12月对 32例肺癌患者施行了根治性肺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现就其术后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作相关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32~ 71岁 ;中央型肺癌 18例 ,周围型肺癌 14例。其中全肺切除 3例 ,肺叶切除 (包括双叶或支气管成形术 ) 2 9例。病理类型为 :鳞癌 17例 ,腺癌 10例 ,小细胞肺癌 3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 2例。1.2 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晚期肺癌的术中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5月 ,对 16例中晚期肺癌采用开胸手术加术中加速器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33~ 6 4岁 ,平均 5 2岁。按国际TNM分类均为Ⅲ、Ⅳ期肺癌 ,其中T3 N1M0 6例 ,T4 N2 M0 5例 ,T4 N3 M0 3例 ,T4 N3 M12例。Ⅳ期 2例患者均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合并脑转移。病理分型为鳞癌 8例 ,腺癌 6例 ,腺鳞混合癌 2例。16例患者根据肿瘤部位不同 ,行左肺全切 3例 ,左肺上叶切除 5例 ,左肺下叶切除 2例 ;行右上肺叶切除 2例 ,右中叶切除 1例 ,右中下叶切除 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胶体32p 在胸壁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Ⅱ期肺癌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在双腔管气管插管常规全麻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健侧肺单肺通气,第4或第5肋间8~10cm 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清扫淋巴结,对手术中认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及淋巴结转移区域,局部注射放射性核素胶体32pMBq(5~10mCi)。结果 29例病人在 VEMAST 下完成肺叶切除,1例因肺动脉肿瘤包裹,术中出血改在常规开胸下完成肺叶切除,另1例因肺动脉无法与肿瘤分离而中转手术,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放射性核素胶体32p 不良反应。结论胸壁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Ⅱ期肺癌时,对手术中认为切除不满意或淋巴结转移处施行了放射性核素治疗。小切口辅助 VATS 下肺叶切除、使用放射性核素胶体32p 有选择的治疗Ⅱ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1986~2000年经手术治疗的9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54例,术中诊断(快速病理)44例。肺叶切除76例,肺楔形切除13例,肺段切除9例。ⅠA期55例,ⅠB期21例,ⅡA期9例,ⅡB期8例,ⅢA期5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82/98)、63.3%(62/98)和49.0%(48/98)。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77.6%(59/76),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8.8%(10/17),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40.0%(2/5)。鳞癌5年生存率91.3%(21/23),腺癌为64.1%(41/64),大细胞和小细胞癌为0(0/11)。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影像学筛查是检出周围型小肺癌的重要途径,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是周围型小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肺叶切除加系统的纵隔淋巴结清除术是周围型小肺癌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胶体32p在胸壁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Ⅱ期肺癌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在双腔管气管插管常规全麻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健侧肺单肺通气,第4或第5肋间8~10cm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清扫淋巴结,对手术中认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及淋巴结转移区域,局部注射放射性核素胶体32pMBq(5~10mCi)。结果 29例病人在VEMAST下完成肺叶切除,1例因肺动脉肿瘤包裹,术中出血改在常规开胸下完成肺叶切除,另1例因肺动脉无法与肿瘤分离而中转手术,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放射性核素胶体32p不良反应。结论 胸壁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Ⅱ期肺癌时,对手术中认为切除不满意或淋巴结转移处施行了放射性核素治疗。小切口辅助VATS下肺叶切除、使用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有选择的治疗Ⅱ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完全性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2年2月至2003年8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43例。其中ⅠA期5例,ⅠB期14例,ⅡA期1例,ⅡB期4例,ⅢA期7例,T4-ⅢB期6例,Ⅳ期6例。ⅢA期术前临床评估为N0,术后病理查见N2转移。ⅢB期病例中3例为恶性胸水,3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Ⅳ期病例中2例为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心脏压塞;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3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肺叶切除36例,肺楔形切除5例,心包开窗2例。其中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36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肺部感染5例,切口液化2例。3例恶性胸水均得到控制。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除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外科术后住院时间为5~15天,平均7.4天。结论 VATS适合早期肺癌的完全性切除手术治疗,对偶然性N0肺癌手术中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对肺癌需同期双侧开胸手术者VATS具有显著优势。VATS对恶性胸水、心包压塞的姑息性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断单侧肺动脉主干在Ⅱ~Ⅲ期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中的应用.回顾分析肺动脉阻断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心肺并发症.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30例肺门解剖结构不清、肺血管分离困难的Ⅱ~Ⅲ期肺癌患者,先于心包内或心包外游离并阻断左(右)肺动脉主干,再按不同方法完成各种肺叶切除术.结果:30例患者中Ⅱ b期5例,Ⅲa期11例.Ⅲb期14例.术中见肺上叶巨大肿瘤13例(直径>10cm),其中心包外肺动脉被肿瘤侵犯5例;肺门淋巴结广泛肿大并与肺血管严重粘连20例;肿瘤组织部分侵犯心包7例;大部分病例肿瘤组织不同程度与主动脉、上腔静脉、奇静脉粘连;3例已侵犯左侧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30例患者行单纯肺叶切除12例,肺叶袖状切除并肺动脉成形术18例.在单侧肺动脉主干阻断下,术中未出现肺血管大出血,手术视野清晰,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保留了健康有功能的肺叶,避免了全肺切除,肺动脉阻断时间为10~30min.术中失血200~300ml.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5例,心动过速7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全组无严重心肺并发症.结论:阻断单侧肺动脉主干行肺叶切除可有效预防术中大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提高肺癌切除率,降低全肺切除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癌淋巴结清除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布特点,以期为手术时淋巴结系统清除提供参考。方法:对320例肺癌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侧全肺切除患者68例,肺叶或双肺叶切除患者252例。术中按照Naruke肺淋巴结分布图进行了系统淋巴结清除,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为48.7%(156/320),其中N2转移率为35.6%(114/320)。第7和4组淋巴结转移最活跃,淋巴结转移受肿瘤部位、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上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下叶,χ2=23.54,P<0.01;肿瘤越大,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χ2=13.47,P<0.01;低分化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高分化癌高,χ2=5.36,P<0.05;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鳞癌高,χ2=18.09,P<0.01。结论: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转移规律,许多纵隔淋巴结转移呈"跳跃式"。肺癌切除术时无论是哪一叶均须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11.
 肺癌规范性肺叶切除术包括三个方面,一、肺切除的范围,二、支气管切端的处理,三、淋巴结清除范围。我院自1986年至1988年,按照规范性切除原则施行肺癌手术120例(表Ⅰ)。按术后病理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44例,Ⅲa期50例,Ⅲb期~Ⅵ期16例(表Ⅱ)。组织类型为鳞癌52例,腺癌43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癌16例(表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自1983年6月至1989年5月期间对68例巨块型(>6cm)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及近期疗效分析。男53例,女15例,年龄26~68岁。肿瘤大小6~8cm34例,8~12cm29例,12cm以上5例。全组共切除58例,切除率85%.全肺切除21例(36%),肺叶切除37例(64%)。手术合并症5例,发生率8.6%,1例死亡,手术死亡率2%。发现有淋巴结转移20例,肿瘤有外侵20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55%,25%。结果表明外科治疗的近期疗效决定于肿瘤有无外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对巨块型肺癌应积极采取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不损伤肌肉切口行解剖性肺切除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8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均经腋下保留胸部肌肉和肋间神经的小切口完成解剖性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除手术。肺叶切除8例,双叶切除3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1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9例患者入住外科监护室,时间平均为2.3 d;需机械通气者6例,机械通气时间3~18 h;前3位并发症分别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全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最短5 d,最长为14 d。结论 解剖性肺切除可被安全应用于部分8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4.
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方法 对可手术的504例Ⅰ-ⅢA期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肺切除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凡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均对术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切除总数量)、PTNM分期、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内的复发转移、手术并发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1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用Cox成比例危险率模型。结果 504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320例,研究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对照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Ⅰ期肺癌研究组的1,3,5,9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6.9%、81.4%和74.2%,对照组为88.7%、72.5%、58.5%和52.1%,差异有显著性。Ⅱ、ⅢA期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后分期、淋巴结转移比和淋巴结清扫范围3个因素。结论 肺叶(全肺)切除加上系统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能减少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可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性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 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 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肺癌全肺切除2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78年 8月至 1996年 11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肺癌 10 78例 ,其中全肺切除 2 33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 33例中 ,男性 190例 ,女性 43例。年龄 2 5~ 73岁 ,平均5 3 .4岁。中心型肺癌 177例 ,周边型肺癌 5 6例。鳞癌 143例 ,腺癌 6 8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14例 ,大细胞肺癌 6例 ,类癌 2例。Ⅰ期肺癌 38例 ,均为T2N0M0 ;Ⅱ期 5 7例 ,其中Ⅱa2例 ,Ⅱb 5 5例 ;Ⅲ期 12 7例 ,其中Ⅲa 115例 ,Ⅲb 12例 ;Ⅳ期11例 ,其中 6例术前已有远隔脏器转移而未发现。右全肺切除 78例 ,左全肺切除 15 5例。合并上腔静脉侧壁切除 1例 ,部…  相似文献   

17.
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43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2 43例肺癌患者中 ,支气管切缘癌发生 3 1例 ,发生率为 12 .8%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中央型肺癌、肺叶支气管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为鳞癌是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央型肺癌、肺叶支气管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为鳞癌的肺癌病例应考虑发生术后支气管切缘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刘德森等用胸腔镜外科手术成功切除Ⅱ~Ⅲa期肺癌肺叶 ,改变了这种手术仅适用于Ⅰ期肺癌肺叶切除的观点。1996年以来 ,刘德森等将病理确诊为Ⅰ~Ⅱa期肺癌的60例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前者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癌肺叶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切除术 ,后者常规开胸行肺叶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切除。观察两组病例手术近期并发症、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胸腔镜手术根治性无逊色之处 ,而且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随访3年以上的Ⅰ期患者 ,两者生存率分别为91.6…  相似文献   

19.
肺癌规范性肺叶切除术包括三个方面,一、肺切除的范围,二、支气管切端的处理,三、淋巴结清除范围。我院自1986年至1988年,按照规范性切除原则施行肺癌手术120例(表Ⅰ)。按术后病理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44例,Ⅲa期50例,Ⅲb期~Ⅵ期16例(表Ⅱ)。组织类型为鳞癌52例,腺癌43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癌16例(表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袖状肺叶切除合并肺动脉或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探讨肺癌侵犯心包外肺动脉的分期定义。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1年9月~2007年1月间应用袖状肺叶切除同期施行肺动脉或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资料。全组男42例,女11例。年龄33~71岁,中位年龄59岁。根据肿瘤侵犯部位分为侵犯上腔静脉组和侵犯肺动脉组。根据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分为N0、N1、N2组。结果:53例肺癌患者接受了袖状肺叶切除合并肺动脉(共41例,其中13例肺动脉袖状切除术,28例肺动脉侧壁切除术)或上腔静脉成形术(共12例,其中9例为上腔静脉侧壁切除,3例为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其中袖状肺叶切除合并隆突成形及肺动脉和上腔静脉成形术3例)。全组并发症发生率15.1%(8/53),无手术死亡。全组5年生存率37.7%(20/53).肺动脉成形组5年生存率41.5%(17/41),上腔静脉成形组5年生存率25.0%(3/12)。术后病理N0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N。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N2组中位生存期10个月。3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P=0.007,RR=2.836,95%可信区间:1.330~6.049),而TNM分期(P=0.367)和组织学类型(P=0.679)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袖状肺叶切除合并肺动脉或上腔静脉成形术是安全的,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内。提高肺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即病理N0-1的病例。对于肺癌,手术前应该尽可能明确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肿瘤侵犯心包外肺动脉应定义为T2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