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我科确诊的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行CBP治疗及脉搏波形心排量监测(PICCO)72小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2、6、12、24、48、72小时分别测量持续心排量指数(C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记录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及去甲肾上腺素(NA)剂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CI、SVRI及氧合指数(OI,PaO2/FiO2)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在48及72小时改善尤为明显(P0.01),同时伴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下降。结论 CBP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 临床前瞻性研究,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连续观察48例病人,其中25例(52%)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体/肺循环阻力指数(SVRI/PVRI)、左/右心做功(LCW/RCW)和左/右心每搏动(LCSW/RCSW)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氧合指数,动脉混合静脉血含氧量差(a-vDO2)、全身性为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等。结论 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早期评估其预后有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在治疗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感染性休克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4例,给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CDT)后,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将心室率控制于≤110次/min.分别于艾司洛尔治疗前和治疗后2、3、4h末各时间点末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组织氧合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指数(CI)、每博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结果 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后2、3、4h末各时间点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08±16)、(132±18)次/min,( 101±14)、(135±19)次/min,(106±21)、( 129±14)次/min;P均<0.01];SV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12)、(22±8)ml/m2,(34±14)、(21±6) ml/m2,(37±10)、(23±9)ml/m2,P均<0.05].应用艾司洛尔后3、4h末艾司洛尔组血乳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1.1)、(2.7±1.2) mmol/L,(1.3±0.9)、(2.8±1.4) mmol/L,p均<0.01].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上MAP、CI、SVRI、SCV0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艾司洛尔可以显著降低心室率,改善心肌做功效率,改善组织灌注,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有着很高发病率 ,而且 ,还在进行性增长。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对于诊断治疗的研究探索 ,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然一直居高不下 ,病死率仍然可高达 5 0 %。在美国 ,严重感染是第十位的致死原因 ,是加强医疗单位 (ICU)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每小时有 2 5名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其死亡的人数超过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致死人数的总和。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有着很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而且呈增长趋势 ,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休克是细菌内毒素通过一氧化氮(N0)等共同介质和作用途径诱导损伤的结果。但阻断NO的作用。不能逆转感染性休克^[1]。本研究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methvlene blue,MB)阻断NO的后续作用,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初步判断其对临床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确诊的22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行HVHF治疗24h。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18和24h分别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全身氧合指数,每4h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需要量的变化,用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和28d死亡率评价临床预后。结果22例老年患者均完成HVHF治疗全过程,未发现相关不良的耐受副反应;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7·27±4·94、25·14±5·70(P<0·01,95%CI1·46~2·81),治疗前、后MODS评分分别为15·14±3·08、13·64±3·35,(P<0·01,95%CI1·17~1·83),28d时生存11例,病死率50%;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I、SVRI及全身氧合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在12h时改善更为明显(P<0·01),同时伴随多巴胺需要量的下降(P<0·01)。结论HVHF可以安全地用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全身氧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同时合并基础心脏疾病,液体复苏对血流动力学的支持可能会造成呼吸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在诊断、监测及治疗的过程中,以血流动力学为导向的重症超声的监测评估为治疗的方向和治疗强度的把握提供了实时、动态、准确的依据。也为个体化血流动力学治疗,提供了方向。在血流动力学导向的治疗指导下患者康复痊愈。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20-2421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NE组与DA组,每组37例。NE组与DA组分别用NE与DA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心率(HR)、心排出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乳酸清除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60%的比例。结果治疗12、24、48h后NE组HR分别为(106.0±10.0)次/min、(95.0±9)次/min、(92.0±10.0)次/min,CI分别为(4.28±0.46)L/(min·m)、(4.23±0.36)L/(min·m)、(4.18±0.41)L/(min·m),均低于DA组,SVRI分别为(104.36±12.35)k P/(L·m)、(115.36±11.65)k P/(L·m)、(113.57±12.67)k P/(L·m),均高于DA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48h NE组乳酸清除率及Sv O2≥60%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NE能更有效维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提高乳酸清除率及Sv O2≥60%的比例,改善氧代谢,NE较DA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7例感染性休克并发 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 ,Swan Ganz导管检查 ,观察吸入 10 m mol/ L NO前后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吸入 NO后 ,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分别由 (8.6 7± 2 .15 ) k Pa(1k Pa=7.5 mm Hg) ,0 .86± 0 .0 8和 (9.6 3± 3.0 7) k Pa上升至(17.74± 8.82 ) k Pa,0 .95± 0 .0 8和 (2 5 .33± 11.36 ) k Pa(P均 <0 .0 0 1) ;肺内分流率由 (4 7.4± 13.3) %下降至(2 8.1± 12 .7) % (P<0 .0 0 1) ;血流动力学参数 :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体肺循环阻力指数、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均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结论 :吸入低浓度 NO对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56-3857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为感染性休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组顺序以及自身意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者为观察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者为对照组,各59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R、CI降低明显,SVRI、乳酸清除率、Sv O2则升高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可较好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脓毒性休克犬组织氧合及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杂种犬20只,用脂多糖(LPS)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EP组(n=12).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EP组除给予林格液复苏外加EP,首剂0.05 g/kg,然后以0.05 g·kg-1·h-1的量持续泵入.脓毒性休克模型稳定后记为0 h,此后12 h内每2 h收集组织氧合及灌注指标:氧输送(DO2)、氧消耗(VO2)、血乳酸(Lac)水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 vO2)、尿量、胃黏膜pH值(pHi)、胃-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 脓毒性休克模型建立后,DO2、VO2、S vO2、尿量明显下降(P均<0.05),Lac、Pg-aCO2明显上升(P均<0.05).EP组DO2逐渐回升,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VO2也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vO2逐渐上升,10 h后已显著超过制模前水平,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水平逐渐下降,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在8 h后明显增加,10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在6 h后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CO2在休克后8 h其升高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EP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犬氧代谢及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治疗脓毒性休克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16例,按随机原则分别给予DA(DA组)或NE(NE组)升压治疗,分别于观察1、2、3和4h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每搏指数(S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脏加速指数(ACI)、左室作功指数(LCWI)、胸腔内液体水平(TFC)],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乳酸(Lac)及每小时尿量(UV);于4h末测定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两组各时间点MAP、SI及T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LCWI于2h末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DA组的HR、CI及ACI明显高于NE组,而SVRI明显低于NE组(P〈0.05或P〈0.01)。说明DA及NE均有很好的升压效果;DA在增加全身氧输送方面优于NE,但使HR加快的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②两组各时间点S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A组的血Lac水平明显高于NE组(P均〈0.05)。说明在增加内脏灌注及组织氧合方面,NE可能优于DA。③DA组各时间点的uV明显高于NE组(P〈0.05或P〈0.01)。DA组于4h末CCr明显高于NE组(P=0.023),说明DA有明显增加尿量及CCr的作用,对肾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对于有少尿和(或)肾功能不全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DA可能是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有快速型心律失常或组织缺氧严重的脓毒性休克患者NE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绵羊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绵羊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用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诱导绵羊脓毒性休克模型。以生脉注射液1ml/kg缓慢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即刻、30、60和120min时绵羊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18只脓毒性休克绵羊给予生脉注射液后即刻出现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排血指数(CI)、左室作功指数(LVSWI)、右室作功指数(RVSWI)均显著升高(P均〈0.05),并在其后的120min内保持稳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嵌顿压(PAW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在注射生脉注射液前后无明显改变(P均〉0.05)。给药后即刻组织氧供给(DO2)就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均〈0.05),自给药后30min组织氧消耗(VO2)显著增加(P均〈0.05);氧摄取率(O2ER)和血中乳酸(Lac)水平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通过改善心功能而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绵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同时通过提高DO2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而改善组织氧代谢。  相似文献   

14.
羟乙基淀粉和林格液对感染性休克犬内脏器官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时复苏液体对内脏器官灌注的影响。方法 用指多糖(LPS)静脉注射复 制犬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和林格液(RS)复苏组。模型成功后稳定1 h记为0 min, 分别予以HES和RS复苏60 min(1 ml·kg-1·min-1),然后以同等速度输入生理盐水维持180 min。经肺动 脉漂浮导管和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导管监测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 (PAWP),胸腔内血管容量(ITBVI),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心排血指数(CI);行动脉 血气分析,记录乳酸水平,并计算氧输送指数(DO2)、氧耗指数(VO2);用电磁流量计记录肠系膜血流量;用胃 肠张力计监测肠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计算肠黏膜-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和肠黏膜pH值 (pHi)。记录制模前及复苏0、30、60、120、180和240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内脏器官灌注等指标的变 化。结果 ①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制模前比较,0 min两组MAP和C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0 min比 较,HES组30 min后MAP明显升高,60 min后恢复到制模前水平,而RS组MAP也明显升高,120 min后恢 复至制模前水平(P均<0.05);液体复苏30 min后,两组CI和ITBVI均明显升高(P均<0.05),240 min仍 明显高于0 min,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全身氧代谢改变:制模后两组动物DO2和动脉血pH均明显降低, 动脉乳酸水平明显升高。液体复苏30 min后,两组DO2均明显升高,HES组DO2显著高于同时期RS组 (P<0.05)。与0 min比较,两组动物液体复苏180 min后动脉乳酸水平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③内脏器官灌注改变:与制模前比较,0 min两组肠系膜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与0 min比较,HES组在液体复 苏60 min后肠系膜血流量升高,RS组无增加,且显著低于同时期HES组(P<0.05)。HES组在液体复苏后 肠系膜血流量明显升高的同时伴有Pg-aCO2降低和pHi明显上升(P均<0.05);而RS组复苏后Pg-aCO2 明显升高,pHi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同时期HES组(P<0.05)。结论 RS和HES液体复苏均有利于升高血 压,提高氧输送,改善感染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在改善内脏器官灌注上HES可能优于RS。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Intravenous hydrocortisone of 200–300 mg/day for 7 days is suggested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who require vasopressors to maintain mean artery pressure ≥65 mmHg, despite adequate fluid resuscitation. No study to date has compared the effects between physiologic doses of hydrocortison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Methods  From July 2007 to June 2008,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t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Keelung, Taiwan, with low-dose steroid therapy due to septic shock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typical steroid therapy included 7 days of intravenous hydrocortisone 50 mg every 6 hours. Methylprednisolone (20 mg every 12 hours) was replaced in thes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8 because no hydrocortisone could be prescribed. Results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ere prescribed hydrocortisone and 19 patients were prescribed methylprednisolone. The survival rates for patients receiving hydrocortisone were relative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ing methylprednisolone,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Kaplan-Meier curves for the time to reverse shock betwe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hydrocortisone, or methylprednisolone. Furthe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urvival rates and the time to reverse shock among age, sex,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 score, histories, and adverse events. Conclusions  Low-dose methylprednisolone and hydrocortisone might have a similar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37例接受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是否耐受脱机试验分为可耐受组及不耐受组;再据最终是否成功脱机将可耐受组患者分为成功脱机亚组(脱机且30天内存活)及脱机失败亚组,比较2亚组患者相关资料,以及脱机试验过程中最低流量水平下2亚组超声测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37例中,32例可耐受脱机试验(可耐受组),5例无法耐受(不耐受组)。可耐受组患者年龄(P=0.04)及ECMO辅助中出血率(P<0.01)均低于不耐受组,2组患者性别、原发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耐受组32例中,22例成功脱机,7例脱机失败,3例死亡。脱机试验中最低流量水平下,脱机成功亚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a)均高于脱机失败亚组(P均<0.05)。结论 SvO2、LVOT-VTI、LVEF及Sa均为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17.
葛凤  高燕  崔岩  滕玥 《临床急诊杂志》2013,(11):525-527
目的:探索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早期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3-05EICU的成人(≥18岁)感染性休克患者57例。分为PICCO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结果:6h复苏液体量及24h复苏液体量;PICCO组复苏液体量小于对照组,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指导下进行的EGDT可以减少复苏液体量,降低肺水肿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常规治疗+多巴胺)和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APACHEⅡ评分、RR、HR、动脉血乳酸、PCT、TNF-α、CRP、IL-8、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BP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压、RR、HR、动脉血乳酸等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