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的范围对长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0— 2007年间 201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照射患者资料,比较照射范围差异对生存影响,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Kaplan Meier法计算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5年随访率为97.0%。全纵隔、全纵隔+胃左区、全纵隔+双锁骨上区、中上纵隔+双锁骨上区、全纵隔+双锁骨上+胃左区照射的 5年OS率分别为21.7%、37.1%、38.7%、34.8%、19.8%( P=0.4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术后N分期为预后影响因素(P=0.009)。预防性照射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例、中上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0例。结论 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应包括中上纵隔和双锁骨上区。  相似文献   

2.
冯瑞启  李云书 《中国肿瘤》1999,8(9):405-406
在食管癌临床放射治疗中,初诊患者双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时,是否要进行预防性放疗,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众说不一。因此我们从1991年3月一1993年9月,对280例双锁骨上无淋巴结肿大的食管癌病人作了随机分组研究。l材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280例,男186例,女94例,其中颈段对例,胸上段122例,胸中段”例,胸下段38例。年龄对岁一65岁,中位年龄49岁。全部病人均为初诊首次放疗,疗前均无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均经食管镜检查及病理或拉网细胞学证实为鳞癌。采用各段随机抽签的方法将病人分为双锁骨上预防性放疗(预放)组(14例)和对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比较3种常用照射野设计方式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剂量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计划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3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CT定位,分别模拟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放疗计划(前后对穿野+2个带30°楔形板前斜野)和常规二野放疗计划(2个带30°楔形板的前斜野)。利用等剂量曲线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计划进行评价。结果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计划、常规二野计划的95%等剂量线内GTV分别为99.5%、98.2%、87.4%,PTV_1分别为97.8%、97.2%、94.8%,PTV_2分别为95.8%、86.6%、73.7%。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计划、常规二野计划的左肺受量>20 Gy体积分别为18.6%、17.2%、32.3%,右肺受量>20 Gy体积分别为20.5%、19.9%、35.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最均匀;常规四野计划简单易行是三维适形放疗较好的替代方式;常规二野照射剂量分布均匀性差,肺脏受照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行根治性切除、胸腹2个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229例,分析不同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主要方式和转移规律,探讨不同病变长度和病理学分期对淋巴结转移度的影响,为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和适应证选择提供参考.结果 胸上段食管癌局部转移达57.1%;胸中段食管癌局部转移、跳跃转移、上行转移、下行转移和双向转移分别为39.0%、19.5%、5.2%、28.6%和7.8%;胸下段食管癌下行转移占72.2%.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度胸上段食管癌分别为19.0%、6.7%、9.8%和14.3%(x2:2.75,P=0.433),胸中段食管癌分别为26.1%、7.4%、11.8%和11.9%(x2=17.98,P=0.000),胸下段食管癌分别为0%、1.6%、5.3%和10.0%(x2=5.96,P=0.051).食管癌标本病变长度≤3、>3~5、>5 cm组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1%、11.6%、11.7%(x2=3.93,P=0.140).Ⅲ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为19.3%,明显高于0~Ⅱ期的4.8%(x2=131.06,P=0.000).结论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极为复杂且较为广泛,胸上和胸中段食管癌大野照射有一定理论依据,上纵隔应为重点照射区域;而胸下段食管癌似乎可适当缩小照射范围.Ⅲ期患者淋巴结转移度较高,是术后预防性照射的主要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陈志坚  史永义 《癌症》1995,14(5):388-389
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53例放疗分析陈志坚,史永义,林志雄,洪泓,李德锐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515031)食管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在临床经常见到。我科曾收治食管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人53例,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5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化疗对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并探讨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在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IMRT±化疗的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 30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接受不同照射方式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6.7%、37.4%、19.3%和59.7%、27.4%、14.4%,中位数分别为26.8个月和15.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化疗为影响全组患者OS的因素(P=0.003、P<0.001、P=0.022);性别、cTNM分期、照射方式为影响全组患者PFS的因素(P=0.016、P<0.001、P=0.008)。倾向得分匹配后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2%、39.3%、20.0%和62.0%、29.3%、15.4%,中位数分别为27.1个月和18.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和化疗为影响其OS的因素(P=0.026、P<0.001、P=0.017);cTNM分期和照射方式为影响其PFS独立性预后因素(P<0.001、P=0.008)。化疗亚组分析显示患者接受 3~4周期化疗为佳。患者不良反应均以 0-2级为主且可以耐受。结论 IMRT±化疗对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治疗有效;ENI可以提高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8.
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的临床研究,为中胸段食管癌放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3—03—28—2007—04-0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同期化放疗的食管癌患者7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累及野照射组(involved field irradiation,IFI)和局部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END。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毒副作用、失败情况、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IFI组〉Ⅲ级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4.3%(5/35),明显低于ENI组的42.1%(16/38),x2=10.531,P:0.001。IFI和ENI组的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47.8%(11/23)和57.9%(11/19),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7%(5/23)和15.8%(3/19),为失败的主要形式;野内复发率分别为43.5%(10/23)和43.4%(9/19),为局部区域失败的主要方式。野外复发少见,分别为4.3%(1/23)和10.5%(2/19)。IFI组患者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8%、44.7%和25.7%,ENI组分别为66.1%、60.0%和4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86,P=0.444;IFI组1、2和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0%、71.6%和71.5%,ENI组分别为87.0%、80.0%和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81,P=0.596。T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x^2=0.521,P=0.045。结论: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相比,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照射可减少治疗毒副作用,而不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评价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照射野的剂量分布。方法  38例食管癌切除后均行放射治疗前CT扫描、三维重建 ,模拟设计前后垂直照射野及两侧水平野 ,每例均设两种照射方式即 3个野 (前、左、右 )和 4个野 (前、后、左、右 ) ,照射野长度分别为 2 2、18cm ,宽度分别为 7、6cm。在两种照射方式中根据每个野剂量权重不同再分组 ,比较不同组间食管床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最小剂量的平均值以及脊髓接受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及其剂量体积的平均值 ,同时观察两肺V2 0 、V15大小。结果 当照射野长度增大时 ,靶区剂量的不均匀性增加 ,脊髓剂量也增加。照射野长度相同时 ,食管床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 4个野照射优于 3个野照射 ,而脊髓剂量的增加并不明显 ,两肺V2 0 、V15在 4个野或 3个野照射时无明显差别。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以 4个野照射方式较好。当处方剂量 5 0Gy时 ,以前后两野对穿剂量权重为 18和 16Gy或 18和 18Gy、两侧水平野剂量权重为 8和 8Gy或 7和 7Gy的剂量分布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和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2Gy/次 ,5次 /周 ,总剂量 6 6~6 8Gy ,6~ 7周完成 )的疗效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法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7.9%、75 .8%、4 5 .5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8.8%、6 6 .8%、4 4 .2 % ,中位生存期 33个月 ;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布为 72 .7%、6 0 .6 %、30 .3%。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急性放射性气管炎 ,多为 1、2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变长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变长度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范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和分析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中照射野范围大小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0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50~60Gy病例进行分析,大野组(43例)照射范围为双锁骨上区、全纵隔、吻合口及胃左区;小野组(59例)照射范围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胸上段食管癌为食管瘤床、双侧锁骨上区、上中纵隔,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为食管瘤床上下各扩大5cm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不包括胃左区),胸下段食管癌包括瘤床、隆突下淋巴结区及胃左淋巴结区。结果全部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1%、43%,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大野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41%,小野组的分别为76%、49%、45%(P=0.884)。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及病变长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照射时,适当缩小照射野不会降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我院1993年1月3日~1999年12月31日行颈、胸和腹三野淋巴结联合根治术后的患者143例,用配对法分为单纯手术组(73例)和术后放疗组(70例)。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右胸食管次全切除术 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根治术及胃管代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放疗方法:术后放疗的范围包括双侧锁骨上区、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吻合口以及原食管瘤床,形成“T”型照射野,手术后3~4周开始放疗,中位总剂量54Gy/27次,2Gy/次,5次/周。结果: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6%和43.9%,χ2=7.066,P=0.01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和68.9%,χ2=0.034,P=0.524。两组局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分别为41.1%(30/73)和15.7%(11/70),χ2=11.527,P=0.001;血行转移率分别为19.2%(14/73)和17.1%(12/70),χ2=0.099,P=0.752。结论:胸段食管癌三野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对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效果不明显,对有淋巴转移患者可提高生存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及纵膈淋巴瘤等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放疗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引起心脏损伤,由此降低患者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14.
胸段食管癌术后照射瘤床范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段食管癌术后由于其原发灶切除、胃提入胸腔所致解剖结构的改变 ,术后瘤床照射范围不易确定。笔者根据胸段食管癌未手术者胸部CT检查 ,测量肿瘤中心区域及可能外侵范围 ,旨在对胸段食管癌术后瘤床照射范围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 .一般材料 :根据食管造影、病理和细胞学检查诊断胸段食管癌病例 1 2 3例 ,其中 42例早、中期食管癌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 (鳞癌 39例 ,未分化癌 1例 ,腺癌 1例 ,不能分类 1例 ) ,81例中、晚期食管癌均根据影像学诊断。男 82例 ,女41例 ,男∶女为 2∶1。年龄 46~ 82岁 ,中位年龄 59岁。病变长度 30~ 2 0 0…  相似文献   

15.
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剂量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胸上段食管癌不同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优选方案.方法 8例胸上段食管癌cT模拟后参考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结果勾画GTV,按统一标准外扩CTV和PTV,实施3、4、6个野适形治疗计划和3、4、5、7、9、11个野IMRT计划和s-IMRT计划,以95%PTV体积获得6000 cGy处方剂量进行归一,分析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进行剂量学对比研究.结果 3套适形计划之间,PTV剂量参数和体积参数均相近(P>0.05);6个野适形计划全肺V20高于4个野(P<0.05),3、6个野适形计划MLD也高于4个野(P<0.05).6套调强治疗计划中,3个野IMRT计划PTV D100低于9、11个野IMRT计划(P<0.05);4个野IMRT计划IV高于9、11个野IMRT计划(P<0.05);9、11个野IMRT计划PTV适形指数CI、剂量参数D95、体积参数V100和V95较57个野IMRT和s-IMRT计划无明显优势(P>0.05);各IMRT计划之间危及器官受量相近(P>0.05).胸上段食管癌4个野适形计划PTV CI、PTV剂量参数和体积参数均低于5、7个野IMRT计划和s-IMRT计划(P<0.05);4个野适形计划全肺V20均高于5、7个野IMRT计划和s-IMRT计划(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中4个野适形计划可为优选方案,调强放疗中5、7个野IMRT计划和s-IMRT计划可为优选方案.胸上段食管癌5、7个野IMRT计划和s-IMRT计划优于4个野适形计划.  相似文献   

16.
放疗联合卡莫氟治疗颈、上胸段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浩  聂跃华 《中国肿瘤》2005,14(6):404-405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比较30例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放疗合并卡莫氟(观察组)增敏治疗与30例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单纯放疗(对照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0.0%、1年生存率73.3%、3年生存率26.7%、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6.7%、白细胞下降发生率36.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3.3%、1年生存率46.7%、3年生存率23.3%,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0.0%、白细胞下降发生率26.7%。两组完全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合并卡莫氟治疗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能提高近期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213例食管癌锁上预防照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锁上预防照射对治疗食管癌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988年7月-1992年6月对213例食管癌病人做了前瞻性双锁上预防照射,随机分成两组:双锁上预照组(95例)及对照组(118例)。食管局部采用10MV-x线常规3野照射,总量60Gy/6周,双锁上用Co常规分割照射,总量50Gy/5周。结果:双锁上预照组1,2,3年生存率似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胸上段预照组2,3年生存率似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胸中段7cm以上的病人2,3年生存率领照组似优干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放疗期间有3%(4/118)的病人发生锁上淋巴结转移(胸上段1例,胸中段3例),均出现在对照组,结论:我们认为,双锁上预防照射对防止锁上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作用,但对提高生存率未贝肯定影响,对颈段、胸上段病人应行双锁上预防照射。胸中段7cm以上的病人也可行双锁上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8.
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照射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预防性全脑照射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51例经化疗加放射治疗后完全缓解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例被随机分为脑照射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脑照射组在肿瘤完全缓解后11-58d开始常规分割照射,采用双侧野照射,剂量为25.2-3.6Gy。结果:脑照射组脑转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χ^2=5.15,P=0.02)。脑照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2.3%、34.6%,对照组分别为72.0%、32.0%、2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25,P=0.13)。脑照射组没有出现严重的放射后遗症。结论:预防性全脑照射能减少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可能有提高其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胸段鳞癌术后预防照射靶区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征,了解术后放疗的靶区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食管胸段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部位.结果:140例术后复发转移病例,中位进展时间18.3个月(15.4~21.1个月).吻合口复发占治疗失败13.6%,在所有部位的食管胸段鳞癌中,锁骨上、1~5区和7区淋巴结转移率高.3区、4区转移率从高到低排列是胸中段、胸上段和胸下段食管癌.而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率从高到低排列是胸下段、胸中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形式.结论:对于食管胸上段和胸中段鳞癌来说,吻合口、锁骨上、1~5区和7区应该作为术后预防照射的靶区,不必包上腹部淋巴结区.而食管胸下段鳞癌吻合口、锁骨上、1~5区和7区和上腹部淋巴结可能是术后预防性放疗的靶区.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以及照射靶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失败模式的研究,发现局部区域淋巴结复发是主要的失败原因之一。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靶区根据术后常见复发的部位有针对性预防照射,避免大范围照射引起的并发症,从而对提高局部晚期以及淋巴结阳性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有意义。全文就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价值及照射靶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