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正常产妇剖宫产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可信区间(CI).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30例,ASA分级ASAⅠ~Ⅱ;经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剂量为10mg,采用序贯法,根据前一位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上调或下调,调整剂量为0.5mg.采用probit analysis计算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正常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罗哌卡因的ED50为8.35mg,95%可信区间是(7.83-8.80)mg.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正常产妇剖宫产术腰麻的ED50为8.35mg,这个剂量手术满意度高,副作用少,适合于正常产妇剖宫产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患者腰麻时的量效关系。方法:在前瞻性随机双盲调查研究中,60例可选择的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罗哌卡因8,10,13,1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L2 ̄L3穿刺,定时记录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变化,用针刺法定期测定感觉变化,应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并将4组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相比较。结果:8,10,13,和15mg组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46.7,73.3,93.3,100%。ED50(95%可信区间)和ED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1~12.2)mg、16.1(14.2~19.3)mg。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深度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鞘内注射0.75%轻比重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32名ASAⅠ~Ⅱ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的患者,年龄24~32岁,身高154~165cm,所有患者均使用0.75%轻比重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为12mg,相邻剂量的差为1.5mg,阻滞有效,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剂量;阻滞无效,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阻滞有效的标准:阻滞平面达到T6,切皮无痛觉,无牵拉反应,肌松满意,Bromage达3分。计算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29名产妇完成本研究。序贯法实验得出,剖宫产时腰硬联合麻醉鞘内注射0.75%轻比重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是9.67,ED50的95%CI为9.13~10.24。结论 L2~3间隙CSEA下剖宫产时,鞘内注射0.75%轻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的ED50为9.67。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及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的单胎和妊娠足月初产妇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1%罗哌卡因15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SR1组);1%罗哌卡因13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SR2组);1%罗哌卡因10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SR3组),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L3-4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3组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术中麻醉效果、硬膜外用药量、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胎心变化情况、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脐动脉pH值和BE值、术后不良反应与处理,用概率单位回归方法建立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直线方程,计算ED50及ED95。结果 SR3组麻醉效果分级低于SR1、SR2组(P<0.05)。3组的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及达到Bromage 3级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SR3组麻醉平面消退至T12的时间及Bromage分级恢复至0级的时间均短于SR1、SR2组(P<0.01)。SR3有12例(60%)Bromage分级达到3级,低于SR1、SR2组(P<0.05)。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直线方程为:Y=-3.117+8.046logX,决定系数(r2)为0.997。ED50(95%可信区间)和ED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9.8 mg、15.2 mg。3组在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差异及脐动脉pH值和BE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未发现有任何神经并发症。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麻醉,罗哌卡因的ED50及ED95分别为9.8 mg和15.2 mg。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普通及肥胖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时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的有效剂量(ED50/ED95),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普通产妇[体质量指数(BMI)〈35]及肥胖产妇(BMI≥35)各42例,分别随机分为7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剂量分别为6、7、8、9、10、11、12mg(n=6),当阻滞平面到达或超过T6,整个手术过程不需再硬膜外追加给药,认为阻滞完善。用对数回归模型计算各组罗哌卡因ED50和ED95的值。结果:普通产妇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ED50和ED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9.1~10.5)mg和13.4(11.5—15.3)mg。肥胖患者ED50和ED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8(9.6~12.0)mg和16.0(11.0—21.0)mg,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其他状况(高血压、应用升压药、恶心呕吐)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肥胖和非肥胖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行剖宫产手术时,有效剂量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杨永刚  严海  倪文宗  葛东明 《上海医学》2012,35(10):837-84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剂量.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为Ⅰ~Ⅲ级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Dixon的up-and-down序贯法,第1例老年患者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剂量设定为15 mg,如阻滞完善则下1例患者的罗哌卡因剂量减少1个梯度(2.5 mg),阻滞不全则下1例患者的罗哌卡因剂量增加1个梯度,直至研究结束.应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局部麻醉药剂量及95%可信区间(CI).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行单侧下肢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罗哌卡因最高剂量为17.5 mg,50%的老年患者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有效的局部麻醉药剂量(ED50,即最低有效剂量)为12.07 mg(95%CI为10.93~13.29 mg),95%的老年患者有效的局部麻醉药剂量(ED95)为16.77 mg(95% CI为14.95~21.90 mg),99%的老年患者有效的局部麻醉药剂量(ED99)为18.71 mg(95%CI为16.30~25.78mg).15.03 mg对应85%的有效率,16.08 mg对应92%的有效率.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围术期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头痛1例,经对症治疗后快速缓解.结论 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安全的,选择15 mg的剂量可基本满足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的影响及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的单胎和妊娠足月初产妇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1%罗哌卡因15 mg复合5 μg舒芬太尼(SR1组);1%罗哌卡因13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SR2组);1%罗哌卡因10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SR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L_(3-4)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3组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术中麻醉效果、硬膜外用药量、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胎心变化情况、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脐动脉pH值和碱剩余(BE)值、术后不良反应与处理,用概率单位回归方法建立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直线方程,计算ED_50(50%可信区间)及ED_(95)(95%可信区间).结果 SR3组麻醉效果分级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的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及达到Bromage 3级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SB3组麻醉平面消退至T_(12)的时间及Bromage分级恢复至0级的时间均短于SR1、SR2组(P<0.01).SR3有12例(60%)Bromage分级达到3级,低于其他两组(P<0.05).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直线方程为:Y=-3.117+8.04610gX,决定系数(r~2)为0.997.ED_(50)和ED_(95)分别为8.3~11.6 mg、14.5~18.3 mg.3组在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率、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及脐动脉pH值和BE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未发现有任何神经并发症.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麻醉,罗哌卡因的ED_(50)及ED_(95)分别为8.3~11.6 mg和14.5~18.3 m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行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低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拟在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每组34例。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低比重0.375%布比卡因、低比重0.37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实验,初始剂量为4mg,相邻剂量比为0.9,麻醉有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剂量;麻醉无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麻醉有效的标准:注射局麻药后15min内感觉阻滞平面患侧达到T9或以上,术中无牵拉痛,注射局麻药后45min内硬膜外不需要追加局麻药。计算2种局麻药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95%CI)、ED95(95%CI)分别为3.35(2.68~4.02)mg、5.10(4.15~6.08)mg;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EI)、ED。5(95%CI)分别为7.87(6.91~8.83)mg、9.56(8.90—10.22)mg。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效价比为1.00:0.63。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行蛛网膜下腔注射低比重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效价比为1.00:0.6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4%罗哌卡因超声引导定位和传统方法定位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U组)和传统方法定位组(C组)。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0.4%罗哌卡因起始容量为28ml,若阻滞效果完全,则下一例减少2ml,若阻滞效果不完全,则下一例增加2ml。依据序贯公式和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组患者0.4%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麻醉并发症。结果 0.4%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ED50:U组为21.0ml,95%CI为20.7~21.3ml;C组为36.5ml,95%CI为35.6~37.4ml,U组低于C组(P0.01)。U组未见并发症发生,C组出现11例(P0.05)。结论在保证阻滞效果完全的前提下,0.4%罗哌卡因超声引导定位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传统定位方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研究0.6%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腹式子宫切除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有效剂量。方法  随机选取妇科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单因素设计,采用序贯试验的Robbins-Monro法,监测血压、心电图、术中恶心、呕吐,观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术后并发症及追踪1个月后肝、肾功能是否发生变化,记录达到有效剂量标准、超过有效剂量标准、未达到有效剂量标准的情况,并据此分析研究。结果  在腹式子宫切除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应用0.6%甲磺酸罗哌卡因使蛛网膜下腔阻滞达到有效标准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术中偶有恶心,无呕吐。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15.33 mg,95%可信区间为13.56,16.76。结论  0.6%甲磺酸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ED50为15.33 mg,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循环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探讨罗哌卡因理想剂量。方法:选择120例单胎、足月妊娠,需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40例,选择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腰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5μg复合0.75%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1.1 ml(8.25 mg),B组1.0 ml(7.5 mg),C组0.9 ml(6.75 mg)。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平面达T6~T8的例数,A组高于B组、C组(P<0.05);麻醉效果A组、B组高于C组(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C组(P<0.05)。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5μg复合0.75%罗哌卡因1.0 ml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提供满意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蛛网膜下腔阻滞中比较理想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100例ASA 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给予7~10mg,罗哌卡因组给予11~ 15mg.腰麻平面不足T6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 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分钟达到最高平面,均为T4(T6 ~T2).运动阻滞分级在注药60分钟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均可在150分钟内恢复.结论 0.5%罗哌卡因可以达到与0.5%布比卡因同样的阻滞麻醉效果,产生相对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及更轻程度的运动阻滞.0.5%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布比卡因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3.
占海波  蔡政杰  杨晓峰  陈灿栋 《吉林医学》2011,32(22):4597-4598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阻滞脊麻时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30例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第一个患者给予10 mg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每次剂量调整0.5 mg。成功:阻滞15 min时麻醉平面维持在T6水平,手术期间不需要硬膜外腔加局部麻醉药。下一个患者的布比卡因用量减少0.5 mg;失败:阻滞15 min时麻醉平面低于T6水平或手术期间患者疼痛要求硬膜外腔加局部麻醉药,下一个患者的布比卡因用量则增加0.5 mg。结果:15例患者麻醉成功,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0.66 mg,95%可信区间10.03~11.33 mg。结论:采用序贯法测定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阻滞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是10.66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脊麻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不同注药速度的布比卡因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探讨注药速度对脊麻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70例,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快速注药组(F组,n=35)和慢速注药组(S组,n=35),F组与S组蛛网膜下腔分别以0.25和0.025 mL/s的速度注射0.5%等比重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一例产妇的布比卡因剂量均为6.5 mg,剂量变化梯度为0.5 mg,感觉阻滞有效定义为局麻药注射完毕后15 min双侧无痛的阻滞平面达T6或以上。若上一例产妇有效,则下一例布比卡因的剂量降低0.5 mg,若上一例产妇无效,则下一例产妇布比卡因的剂量增加0.5 mg,采用Dixon Mood法计算两种注药速度时布比卡因E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 F组布比卡因的ED50及其95%CI为6.17(6.03~6.32)mg,S组布比卡因的ED50及其95%CI为7.23(7.00~7.46)mg,F组布比卡因的ED50低于S组(P<0.001)。结论 局麻药的推注速度是影响脊麻感觉阻滞平面的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注药速度越快,剖宫产手术脊麻时达到相同阻滞平面所需的药物剂量越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肢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比重罗哌卡因的药效学。方法将84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3组,A、B、C 3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的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及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确定3种局麻药的50%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结果 A、B、C 3组ED50分别为(10.5±4.3)mg、(8.1±3.4)mg、(6.2±2.8)mg;ED95分别为(12.1±4.3)mg、(9.6±3.8)mg、(7.7±2.6)mg;有效价比分别为0.58:0.76:1.00。结论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及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麻醉,3种局麻药的效价比为0.58:0.76:1.00,临床应根据药效学分析结果选择局麻药。  相似文献   

16.
徐涛  王佳  王庚 《上海医学》2015,(2):100-102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是否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能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入昂丹司琼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昂丹司琼组患者于麻醉前15min静脉滴注昂丹司琼4mg,对照组患者则未予昂丹司琼。所有患者均行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标准:1蛛网膜下腔阻滞后20min感觉阻滞平面(针刺疼痛消失法)至少达到T12水平;2运动阻滞以蛛网膜下腔阻滞后20min双下肢阻滞达到Bromage Scale评分≥2分(0分为髋、膝、踝关节均可正常运动;1分为不能抬腿,但可以活动膝和踝关节;2分为不能活动膝关节,但可以活动踝关节;3分为髋、膝、踝关节均不能运动);3蛛网膜下腔阻滞后≥1h,硬脊膜外腔不再追加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直至手术结束。根据序贯法公式计算两组患者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95%CI。结果昂丹司琼组和对照组罗哌卡因的ED50及其95%CI分别为11.42(11.02~11.85)和11.32(10.92~11.80)m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汪昕  祝胜美  胡双飞 《浙江医学》2016,38(24):2003-2006
目的研究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R组注射30ml的罗哌卡因,RF组注射罗哌卡因与0.05mg芬太尼混合液,罗哌卡因以0.30%为起始浓度,采用序贯法,相邻浓度比值为1.2。注药后30min内通过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评定麻醉是否有效,同时记录围麻醉期相关并发症。采用Dixon-Massey法计算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R组与RF组罗哌卡因EC50(95%CI)分别为0.251%(0.231%~0.274%)和0.219%(0.198%~0.245%)。与R组比较,RF组罗哌卡因EC50降低,降低幅度为13%。结论B超引导下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显著强化罗哌卡因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62例分为罗哌卡因组(32例)与布比卡因组(30例)。给予罗哌卡因组孕妇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1.5 mL,给予布比卡因组孕妇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定腹壁松弛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腹壁松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布比卡因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少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需要,罗哌卡因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更有利于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及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0例剖宫产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Ⅰ组0.5%罗哌卡因(n=20例);Ⅱ组0.5%布比卡因(n=20例).用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各1.5ml.用联合阻滞配套针于L2~3间隙穿刺.以0.2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1.5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的最大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组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急诊阑尾手术患者60例,分为罗哌卡因(A组)和布比卡因(B组),腰硬联合麻醉下蛛网膜下腔给药.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ml,B组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5±0.5)min、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为(9±1.5),明显低于A组的明显低于A组的(4±1.5)min和(11.8±0.8),(P<0.05);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3±1.4)min明显低于A组的(12±3)min,(P<0.05);B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为(3±0)mg、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为(207±67)min,明显高于A组的(1.8±1.4)mg和(118±36)min,(P<0.05);两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是阑尾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