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动护士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即:质控员一质控组长一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质控员对其分管项目进行自查、自评、自我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护士长汇报本组质控检查情况;护士长每月开展科室护理质量的检查、讨论、分析、总结。结果完善的质控体系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有利于科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建立能极大的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通过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②方法采取护士长质控和科室质控小组质控,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积极的信息反馈制度。③结果通过多方位的质控,修订完善的护理质量标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④结论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优化护理质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统计表、柏拉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控分析统计,提高了护理人员全员质控意识,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较文字记录能更直观地反映基础护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数据及图表形式更具说服力,每位护理人员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科室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本科室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视程度,激发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达到主动、有效整改。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质控员、中层管理部门、质控中心等全方位质控信息反馈途径,拓宽全院医疗质量信息反馈渠道,调动质控员和科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临床科室与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院领导对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从而促进质控管理职能部门、临床科室、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扫除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的障碍,使医疗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及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并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为主,有计划组织全科成员学习各项质控标准,并在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中形成质控记录,每个月汇总,共同确认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结果:通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断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规范各项护理行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科内护理人员考评分值及患者和服务科室满意度不断上升,为护理人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结论:手术室护理质控组织体系及文件体系的建立是进行手术室护理质控的前提,标准的实施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刘艳清  李英 《中外医疗》2011,30(18):139-139
目的探讨科室质控网在护理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由科室全体护士参加的质量控制网,自2007年至2010年成立4年来,坚持每月2次的质控活动,对科室的护理质量分6个方面进行检查,具体为对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等级护理、文书书写、院内感染、健康宣教进行质控、检查、分析、整改,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防止下月发生类似护理缺点、缺陷,以此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结果有效的保障了护理安全,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改进。结论科室质控网在护理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中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报告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建立科室临床三级质控网,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流程、每月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分析报告等质量控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结果:护理质量问题排列前三位的是物品管理问题,占39.59%,手术前中后的管理问题,占23.86%,环境管理问题,占20.3%;3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专项小组检查评分,2013年得分93~97.5,2014年上半年97~98分。结论:护理质量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每月及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改进追踪,使手术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降到最低限度,减少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兰 《中外医疗》2011,30(33):165-165
目的查找护理质控中不足,采取对应措施。方法依管理年要求修订护理质控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完善护士长质控检查制度。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质控持续改进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室层级护理质控是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室乃至医院的护理质量建设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如质控组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质控工作随机性强、计划性弱,质控过程关注全员忽视重点人群,质控结果重扣罚、不重问题分析改进等问题。我院通过规范科室质控组长的选拔、培训和考评,制订科室护理质控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0.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性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科室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为进一步做好质控工作,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作者将科室质量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院级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周桂芳 《吉林医学》2010,(27):4811-4811
目的:探讨院级护理质控小组在质量管理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对院级护理质控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具体的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促进了质控组成员质控水平提升。结论:院级质控小组是护理三级质控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质控作用是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醒目标识"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新任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在每月发放科室的护理质量汇总表上,对新任护士长的科室用醒目的 颜色标注连续两个月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与重点强调后仍未改进的护理工作,持续进行反馈追踪管理,并形成动态循环。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和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结果:实施"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后5个新任护士长科室的护理质量和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较实施前均提高。结论:"醒目标识"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完善了护理质量追溯机制,提高了质量管理效果,有利于新任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段建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2018-2019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是为了提高护理服务价值,强化每个护士行为的准确性,规范性,以满足护理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切从患者出发,护士的护理行为要符合护理质量的客观需求和患者的合理需要。通过护理质量控制,使护士的护理行为符合对护理工作、对患者良好的质量标准要求,阻断、消除和减少某些不良护理行为及质控问题,狠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防止护理缺陷及隐患的发生,以保证护理安全。通过科室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及科室工作人员质控检查百分表发现的质控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建立科室质控小组,加强每一护士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意识。护理部每周1次对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管理督导检查。护理夜查房制度的落实,督查各岗位职责制度落实情况及护理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及品管圈活动的建立使得护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与临床运行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序地运转。方法:健全护理首席质控师制度;制定和完善质控标准,形成了完整的护理质量技术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严密的护理部、首席质控师和科室小组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结果:护理三级质量控制系统层层把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结论:建立护理质量预控网络,形成护理质量控制良性循环,促使护理工作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按分层管理,明确个人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对象,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护理质控的实施,决定着科室的工作状态。方法:通过实施分层管理,逐层监控,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提升了护理队伍的互助力,提高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分层管理和护理质控改进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区设立了四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专科质控组长-质控员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有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质控小组实施后(2017年)与实施前(2016年)比较,科室护理质量评分从94.2分提高到98.1分。结论质控小组能促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帮助提高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7.
陈萍 《包头医学》2015,(3):188-19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质量控制(简称为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质控小组,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全程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各质控小组每周针对性的督查,并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评价、分析和改进.结果:血透室各种制度、措施、规程、流程落实到位,技术操作规范严谨,专科护理技术和综合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改进提升的先决条件.在血透室实施质控模式,不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和专科技术能力,而且更有效的控制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8.
谢瑾蕙  熊靖 《吉林医学》2012,33(28):6251-6252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方法:设计开发护理单元质量考评系统,在质控考核基础分相同的前提下,根据各科室工作性质,系统自动生成各科室护理质量考核起评分,每月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抽查及追踪整改,全部数据资料自动生成考核得分,考核得分与护理单元当月的奖金挂钩。结果:使用信息化护理质控考评系统后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士对质控的满意度提高。结论:信息化系统运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可提高质控工作效率,提升各项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质量控制,规避医疗护理风险。方法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细化社区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提高礼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重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落实护理管理制度,改进护理服务流程,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性改进。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居民满意度率逐年上升。结论通过社区护理质控管理实践,提升了整个社区护理团队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病区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制订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现场质量管理、使用甘特图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护理部及内科的质量检查、绩效考核等质量控制方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病区的护理安全,使科室护理质量不断改进。结果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时,环环相扣的质控链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使护理质量控制科学化、规范化,使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