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超声及CT表现特点,比较超声和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检查、CT以及手术病理结果,将超声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间质瘤患者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胃部17例,十二指肠5例,小肠7例,食管1例;良性10例,恶性17例,交界性3例。30例GIST患者经CT检查,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100%),肿瘤大小符合27例(90%),肿瘤来源符合15例(50%),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22例(73.33%)。30例GIST患者经超声检查,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100%),肿瘤大小符合28例(93%),肿瘤来源符合4例(13%),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8例(27%)。结论超声和CT均能很好的判断肿瘤的大小和位置,CT在判断肿瘤来源和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方面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评价MS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1例GIST发生于胃12例,小肠7例,大肠2例。6例向腔内生长,15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8例肿瘤最长径≥50mm,13例肿瘤最长径〈50mm;14例边界清楚,7例边界不清;平扫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18例,3例明显强化。高度危险4例,中度危险7例,低度危险8例,极低危险2例。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诊断GIST,并判断其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ISS)的临床特点、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GIS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结肠和直肠较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CD117阳性33例(91.7%),CD34阳性31例(86.1%);随访时间6-144个月,5年生存率31.8%。结论GISS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34和CD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消化道中常见的肿瘤疾病就是胃肠间质瘤,俗称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主要是一组具有独立性的胃肠道间质干细胞所引起的良性或恶性肿块,由未分化或是上皮样细胞组成,是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1]。其发病部位主要为消化道(胃部、小肠、结肠),少数发病部位为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螺旋CT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成果,在诊断和治疗胃肠间质瘤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为了探究螺旋  相似文献   

5.
叶志刚 《河北医药》2013,35(5):741-74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I17或DOG-1表达阳性[1].过去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神经纤维瘤.本文探讨GIS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为GI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内镜下特征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7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3例,溃疡浸润型5例,肿块型4例,结节型3例.另外2例表现为浅表糜烂,极似一般浅表糜烂性胃炎.结论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内镜活检是确诊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内镜的主要手段,而病理诊断技术是确诊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75例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裴静  汪圣毅  程云生 《安徽医药》2008,12(8):708-71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8月75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很难确诊,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确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58例(77.3%)。肿瘤的部位和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度无相关性(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GIST早期较难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GIST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等病理结果,对于GIST的脏器转移应该有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8例胃肠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恶性间质瘤成年人多见,50岁以上占71.4%(20/28),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消化道出血、贫血以及疼痛.病变部位:胃19例,小肠8例,结肠1例.行根治性切除22例,局部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1例,其中3例为联合脏器切除.结论 胃肠恶性间质瘤诊断的主要手段是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9.
樊明  刘平安 《安徽医药》2017,38(12):1550-15552
目的 研究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患者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强化程度等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质肿瘤的直径、肿瘤形态及生长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肿瘤CT双期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未发现淋巴转移,3例患者的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分界不清;4例患者发生肝内转移,2例患者发生腹腔广泛种植转移。结论 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牛眼征及强化方式等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程度初步判断;且病变直径≥5 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确诊为恶性胃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对胃肠间质瘤影像表现文献报道很多,但CT征象与胃肠间质瘤良恶性相关性研究,国内研究较少.搜集2000年1月~2006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36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病理组织学分级,旨在探讨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预测,为临床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MSCT和MRI表现特征及与大体病理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GIS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3例均行CT平扫、动态三期扫描,其中8例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9例行MRI平扫,并将大体病理标本与CT和MRI表现进行对照。结果:23例中22例单发,1例多发(肠系膜2个病灶)。其中食管1例,胃14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位于胃肠道的间质瘤以向腔外生长居多。体积较小者密度/信号均匀;体积较大者密度/信号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或出血区,增强检查肿瘤实质部分呈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MSCT和MRI检出所有肿瘤肉眼可见的坏死、囊变或出血区,且反映的范围与大体病理基本一致。结论:MSCT的MPR和MRI的多方位成像技术有助于GISTs的定位并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MSCT和MRI表现能够反映胃肠间质瘤的大体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MSCT表现及与病理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2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胃13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5例,食管1例,胃肠道外3例。腔外型5例,壁间型3例,腔内型12例。肿瘤的密度及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大小有关,病灶较大者密度更趋于不均匀;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按照NIH危险度分级标准:极低度1例,低度10例,中度5例,高度7例。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胃肠间质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可以初步评估肿瘤的恶性危险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描述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胃电活动特点,探讨GIST对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多导胃电图检测27例胃GIST患者(GIST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餐前餐后胃电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餐后各导联较餐前均出现平均频率(MF)、平均幅值(MA)及正常慢波百分比(N%)增高,过缓频率百分比(B%)较餐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GIST组未出现相应的胃电图改变(P > 0.05);GIST组各导联餐前MF、MA高于对照组,N%餐前1、3、4导及餐后各导联均低于对照组,过速频率百分比(T%)各导联餐前餐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GIST组与对照组患者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66.7%,3.3%,GIST组节律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GIST患者存在餐前餐后胃电活动异常,异常胃电节律以胃动过速为主.  相似文献   

14.
胃肠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间质肿瘤。95%GIST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CD117阴性需要进行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的检测。完全切除肿瘤是标准的外科治疗,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仍然处于试验阶段。伊马替尼400mg/d是目前晚期转移性GIST一线治疗的推荐剂量。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耐药的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67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局限性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确切转移性病灶;28例转移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2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12个月内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进展,在追加剂量后未能控制病情,患者行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进展病灶后继续行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愈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较低,且多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对于高风险的GIST患者推荐手术结合伊马替尼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许春苗  曲金荣  周朋利  黎海亮 《河北医药》2010,32(20):2824-2826
目的探讨来源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CT征象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来源于胃的GISTs的CT表现特点。结果低度恶性24例,均为腔内型,肿块直径均〈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增强后多均匀强化,其中16例肿块表面可见小的溃疡,4例内部出现钙化;高度恶性44例(4例腔内一腔外型,40例腔外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内部出现结节状及片状坏死囊变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0例肿块表面均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12例出现结节状钙化。肿瘤大小、中心坏死、肿瘤形态、边界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812、0.647、0.618,P〈0.01)。结论CT征象可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性,并为其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  汪世存 《安徽医药》2007,11(11):1011-10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7例,恶性13例。发生于胃体9例,胃底8例,胃窦3例。病灶呈类圆形17例,不规则形3例,最大径1~18 cm,平均6.4 cm。良性7例,最大径1~4.2 cm,恶性或潜在恶性13例,最大径2.8~18 cm。GI显示腔内充盈缺损,粘膜推移变平,并可见龛影。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明显。胃镜示粘膜隆起性病变,可见溃疡。EUS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团块。结论EUS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最准确方法。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助于胃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18.
李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77-17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周口市中心医院2002年至2009年诊断明确的30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治疗、病理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者29例,阳性率为96.67%;CD34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70%,CD117、CD34均阳性者为21例,阳性率为70%。治疗以手术为主,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或好转出院。30例患者中随访24例,随访率80%,随访时间6个月~7年。结论 GIST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确诊本病至关重要,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法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住院并已经在外院确诊晚期胃肠间质瘤(并在外院证实术中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或术后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患者86例,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600mg/d口服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于环磷酰胺注射,疗程为8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获益率(85.7%),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对照组获益率(86.04%),1年、2年治疗组及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100%、83.3%。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轻,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0例胃肠道间质瘤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进行随访。结果40例GISTs中良性26例,交界性9例,恶性5例。组织学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及两者混合构成,免疫特征为CD34阳性率(78.0%)、CD117阳性率(93.0%)的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GISTs由于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CD117、CD34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