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当代医学》2002,8(1):53-56
腕管切开松解在过去30年已经成为管综合征的标准治疗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镜下腕管松解产生以来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论。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表明内镜下腕管松解具有瘢痕压痛小,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早等特点,较开放手术安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内镜下腕管松解较开放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返支损伤及RSD)、恢复工作时间,并采用Kelly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6.43%,B组优良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优于A组(P<0.05)。结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都有效,但内镜下腕管松解的手术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并运用改良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SSS评分和FSS评分),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过随访研究,47例患者手麻症状及手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手腕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前SSS评分为(37.23±2.42),治疗后为(12.47±0.9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FSS评分(10.00±1.12),治疗后为(30.76±2.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可以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手麻等症状及提高手功能,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杨志芳 《嘉兴医学》2003,19(3):180-18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行腕管松解术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6例(18侧)患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锻练。结果:16例效果满意。结论:针对CTS患特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渗血、防止肌腱粘连和观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指导尽早进行功能锻练,可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例 1,女 ,5 3岁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血透治疗 14年 ,2次 /w。后出现右手感觉麻木、疼痛一年 ,加剧一月并影响睡眠。入院体征 :右侧手掌正中神经支配区 3个半手指感觉麻木 ,大鱼际肌轻度萎缩 ,拇指对掌功能无障碍。Tine’s征及phalen’s征 ( + )。实验室检查 :血浆 β2 微球蛋白 (betamicroglobulinβ2 MG ) 6 3.7mg/l。肌电图 :EMG右拇展短肌见少量自发电位 ,MUP均可 ,MCV右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 ,双侧MCV均正常 ,但波幅均下降。SCV右正中神经SNAP消失 ,左SCV均轻度减慢。术前诊断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右腕管综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143例MHD患者在常规透析治疗期间,采取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动-静脉瘘保护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并分析FUS的发生情况.结果 143例MHD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其中发生FUS 4例,发生率为2.8%.结论采取全方位、立体式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FUS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腕管松解术后口服筋肌复生胶囊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科收治的80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腕管松解术,对照组术后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筋肌复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相似文献   

8.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手外科常见病,占临床周围神经卡压疾病发病率首位,临床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多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术已成为治疗CTS的主流方法.现将笔者近3年收治1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双切口关节镜下松解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切口行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28例(32侧),于大鱼际尺侧2~3 mm处作纵行切口,长约2.5~3 cm,近端不超过远侧腕横纹,行腕管松解术.结果 经术后6~8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均消失,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无术后瘢痕痛、墩柱状痈.采用kelly评分,结果优2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 小切口手术具有损伤小、直视下松解腕管、康复疗效佳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MEG)、手内肌末梢潜伏期(DML)、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测定,并作双侧对比.结果 7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66例(91.6%)正中神经腕以下SNAP消失或波幅大幅衰减;57例(79.1%)正中神经腕以下SNCV较健侧或正常值减慢;48例(66.7%)拇短展肌末梢潜伏期(DML)大于4.5ms;33例(45.8%)大鱼际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募集反应减弱.结论电生理检测能灵敏诊断腕管综合征,其灵敏性依次为:正中神经指到腕SNAP波幅衰减,SNCV减慢,拇短展肌DML延长,大鱼际肌失神经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应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的腕管综合征33例(共35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8例,年龄45~63岁,平均56.7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患手麻木痛觉、感觉、拇指对掌功能的恢复及瘢痕痛,采用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轻微.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7个月.5侧出现瘢痕柱状痛,发生率为14.28%,6个月左右症状完全消失.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结果示:优25侧,良8侧,可2侧,差0侧.优良率94.3%.结论 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松解腕横韧带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CTS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33例CTS中76%为女 性患者,共有病变51侧,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18例.以桡侧3个半手指为主21只手,5个手指均有症状30只手.临床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可向肘部和肩部放射.电生理检查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占96%,正中运动神经潜伏期(DML)延长占66.7%,运动传导速度(MCV)异常54.9%,拇展短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占33.3%.结论 CTS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上以手指麻木、疼痛为主要特点,活动和甩手可使症状减轻.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和优点,阐明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的独特临床疗效。方法:切口长约2 cm,位于中间腕横纹水平,掌长肌作为手术标记位于切口中点。切开皮肤、皮下,辨清掌长肌腱显露正中神经,显露腕横韧带近侧部分,于掌腱膜与腕横韧带之间向切口远端钝性分离;提起掌长肌腱和皮肤,将腕关节背伸约15°,用钝头组织剪直视下沿正中神经尺侧环指中轴延长线纵向将腕横韧带完全剪开。结果:术后随访,2周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示、中指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潜伏期缩短;3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示指指腹平均两点辨别觉恢复至(5.0±0.5)mm、拇短展肌肌力部分恢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的远端潜伏期(DML)明显缩短、波幅有所增加;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拇对掌功能正常,各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未发现切口瘢痕痛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轻中度CT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良针刀手术加腕管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改良针刀法加腕管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6例患者共28腕接受改良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4例患者共16腕接受传统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5例患者共15腕仅接受腕管阻滞治疗。对3组患者予以疗效评价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改良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5.7%和20.8%。传统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1.3%和38.5%。腕管阻滞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6.7%和85.7%。改良针刀组和传统针刀组术后疗效与复发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较腕管阻滞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良针刀组未发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和损伤。结论:改良针刀手术易于操作,且疗效确切,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观察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学特点.[病例报告]14例患者的双侧尺神经SCV及末梢ML均正常;28块拇短展肌中8块患侧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损害,5块存在纤颤或(和)正锐波;28条正中神经中23条指1-腕出现传导速度减慢.[讨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中应行感觉潜伏期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22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大鱼际肌、小鱼际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22例患者中,双侧上肢均有病变者7例,单侧上肢病变者15例,共有29侧上肢病变。22例CTS患者中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21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28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8条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1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无症状型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选取49例SSc患者,对照组选取30例健康人,应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腕管豌豆骨水平处的正中神经截面积(median nerve area,MNA),正中神经横径(median nerve transversal diameter,MNT)以及正中神经前后径(median nerv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MNAP),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median nerve flattening ratio,MNFR)同时记录病程、类型(弥漫型或局限型)及皮肤受累阶段(水肿期,纤维化期,萎缩期)。结果 SSc患者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正中神经横径,正中神经扁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中神经前后径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扁平率与病程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结论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无症状型SSc患者腕管综合征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翼  薄占东  赵劲民  苏伟 《重庆医学》2013,(27):3251-3254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 CENTRAL、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这些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8月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1篇,包括手术1 863例,内镜组982例,开放手术组881例,内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在术后握力值、两点辨别觉、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术后症状缓解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内镜组在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方面要优于开放手术组,其他相关指标两种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胡妙芝  王珏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95-196
神经肌电图不仅可了解神经功能状态,而且可用于早期发现疾病、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肌电图常用的检测指标、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目前检查中存在的主要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