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面IOL和非球面IOL在植入术后的倾斜和偏心与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共5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植入球面及非球面人丁晶体,术后3~4个月测量倾斜与偏心值及各像差值、MTF值。结果AR40e组人工晶体相对于视轴的倾斜与偏心值分别为(2.93±0.91)。和(0.29±0.11)mm,ZA9003组分别为(2.95±1.02)。和(0.30±0.13)mm。两组的倾斜值和偏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波前像差、总高阶像差、总4阶球差、慧差和不同空间频率的MTF(HO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条件下,非球面人工晶体的倾斜和偏心值不会危害其对角膜球差的补偿,因此没有降低视网膜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获得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人(120眼),分别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HQ-201HEP组,n=40)、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Sensar AR40e组,n=40)或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al SN60AT组,n=40);另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人40眼作为对照组.应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测量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鹰视波前像差仪测定高阶像差,比较各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各级高阶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三组患者间总高阶像差(RMSh)、三阶(RMS3)、四阶(RMS4)、五阶(RMS5)、六阶(RMS6)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差(C12)、次级球差(C24)、RMSh、RMS3、RMS4、RMS5和RMS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功能和各级高阶像差无显著差异,视网膜成像质量无明显区别.植入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可部分恢复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功能,但尚未达到正常同龄人水平.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患者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获得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人(120眼),分别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HQ-201HEP组,n=40)、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Sensar AR40 e组,n=40)或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al SN60AT组,n=40);另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人40眼作为对照组。应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测量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鹰视波前像差仪测定高阶像差,比较各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各级高阶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三组患者间总高阶像差(RMSh)、三阶(RMS3)、四阶(RMS4)、五阶(RMS5)、六阶(RMS6)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差(C12)、次级球差(C24)、RMSh、RMS3、RMS4、RMS5和RMS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功能和各级高阶像差无显著差异,视网膜成像质量无明显区别。植入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可部分恢复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功能,但尚未达到正常同龄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IOL植入术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55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非球面人工晶体组24例(28眼),植入AcrySof IQ IOL;球面人工晶体组18例(27眼),植入AcrySof Natural IOL。术后随访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不同亮度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等。结果手术后3个月非球面组UCVA为0.76±0.18,优于球面组的0.6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BCVA为0.85±0.19,优于球面组的0.7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柱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明视觉条件下,非球面组在12.0 cpd、18.0 cpd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球面组(P<0.01)。在暗视觉条件下非球面组所有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组均优于球面组(P<0.05)。非球面组眩光、光晕等的发生率均低于球面组(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早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够提供较好的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亮环境下高频对比敏感度和暗环境下的所有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提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比较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72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植入的IOL不同将其分为620H组(球面IOL)和970C组(非球面IOL)。比较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术后6个月瞳孔6 mm的高阶像差、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和高阶像差包括四阶球差(Z4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和四阶彗差(Z7、Z8)。结果:970C组Z40、RMS4、RMSh均明显低于620H组,在6.3°、4.0°视角的CS及GS均明显大于620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14例(11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多焦点Tecnis ZM900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多焦组)和单焦点Tecnis ZA9003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单焦组),各57例(57眼).术后3个月检查并比较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人工晶状体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对比度视力、拟调节力,并对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3个月,多焦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均高于单焦组(t=-7.62,-9.89,P<0.05);调节幅度多焦组为(4.74±1.05)D,单焦组为(1.65±0.68)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1,P<0.01);瞳孔直径3mm和5 mm时,两组各高阶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63cm对比度视力多焦组高于单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空间频率下两组调制传递函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脱镜率分别为85.9%和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结论 与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非球面衍射型MIOL不仅具有一定的拟调节力,可获得良好的远近视力,且提供较高的视觉质量,适应于迫切要求脱镜的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在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的差异,探讨IOL的攀设计与特性对在囊袋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例(92只眼),随机分为2组植入L形Acrysof IQ SN60WFIOL(50眼)和一体四点Akreos Adapt AO IOL(42眼).术后6个月用眼前节成像系统Pentacam采集各眼的Scheimpflug图像,分析得出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结果]AcrysofIQSN60WFIOL和AkreosAdaptAOIOL两组患者IOL的水平偏心值分别为(0.21±0.05)mm,(0.17±0.04)m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者IOL的垂直与水平方向倾斜度分别为1.72°±0.76°,1.51°±0.57°,1.64°±0.71°,1.59°±0.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74,P=0.521).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IOL囊袋内植入后在倾斜度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居中性方面,AcrysofIQSN60WFIOL明显优于AkreosAdaptAOIOL,不同非球面IOL的襻设计可影响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1.
折射型多焦、可调节及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的调制传递函数及近距离视觉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折射型多焦(Array)、可调节(1CU)及衍射型多焦(ReSTOR)人工晶状体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及近距离视觉质量。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6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其中Array 16例22跟,1CU 13例19眼,ReSTOR 13例17眼,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瞳孔直径、波前像差及调节幅度,并用iTrace 3.1软件模拟不同瞳孔直径下的MTF,用CGT-1000对比度眩光测试仪测量视觉对比敏感度,其他测量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DCNVA)。结果当瞳孔直径为2.0、2.5mm时,除了在个别空间频率(10、15、30cpd)上1CU组的MTF显著好于Array组(P值均<0.1)外,3组间其他不同空间频率上MTF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1)。当瞳孔直径为3.0mm时,除了个别空间频率(10 cpd),1CU组和ReSTOR组在其他空间频率上的MTF值都优于Array组(P值均<0.1)。而当瞳孔直径为3.5、4.0mm时,ReSTOR组在所有空间频率上的MTF值都优于Array组(P值均<0.1)。ReSTOR组的DCNVA明显好于其他两组(F=21.108,P<0.05)。ReSTOR组中有76.47%的患者达到J3或更好的DCNVA,明显好于Array组的22.73%和1CU组的15.79%(P值均<0.05)。1CU组测得的调节幅度为(0.993±1.423)D,而Array组和ReSTOR组则基本没有测出调节幅度。结论3种人工晶状体各有其优缺点,综合各项指标,ReSTOR相对而言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Pentacam眼前段成像分析系统和UBM在二期人工晶体固定术后观察中的比较。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山眼科中心2007年5月~2010年8月共24例(24只眼)行二期人工晶体固定术后采用UBM和pentacam眼前段成像分析系统观察术后情况比较。结果:术后UBM和眼前段成像分析系统检查结果呈高度相关(R=0.987),两者在前房深度、人工晶体倾斜和偏中心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前段成像分析系统、UBM都能对人工晶体倾斜、偏中心进行观察,两者的检查结果一致性好。眼前段成像分析系统在观察角膜情况方面具有优势,UBM在观察睫状体和晶体双襻位置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植入REZOOM、Acri.Lisa366D和Tecnis ZMA00三种不同特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3月期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分别植入REZOOM、Acri.Lis、Tecnis ZMA00。术后随诊复查,进行问卷调查视觉质量,以Colenbrander Mixed Contrast Card Set视力测试卡分别测量高/低对比度条件下,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近视力。以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检查得出5、10、15、20、25、以及30cpd空间频率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眼内像差及瞳孔直径。以iTrace3.12软件分析3种人工晶状体眼在4mm瞳孔直径下的MTF。结果:三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视力,三组在高对比度条件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ZOOM低于另2组;低对比度条件下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视力3组在高/低对比度条件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调制传递函数在4mm瞳孔直径下比较,在5cpd、10cpd、15cpd、20cpd间频率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内像差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在远视力方面表现优秀且差异不大,在中距离视力和近视力方面也都有良好表现,但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而术后的视觉症状如眩光、光晕等三种人工晶状体没有出现对生活的影响。对于调制函传递数的表现,作为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Acri.Lisa366D和Tecnis ZMA00表现优于球面设计的REZOO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 :综合观察和分析 16 9例、2 0 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力与并发症。结果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187眼(90 .78% )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1眼 (5 .34% ) ,未植入人工晶体 8眼 (3.88% )。后囊膜破裂 4 1眼(19.90 % ) ,虹膜损伤 2 9眼 (14 .0 1% ) ,角膜水肿 86眼 (4 1.75 %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 ,与术者技术不熟练及病例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视力。方法:为30例、50眼高度近视透明晶体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4~70岁,平均58岁。平均眼轴长度31.7mm,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5D,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50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3眼(66%)术后视力达到0.5以上,随访6~12个月中,未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于45岁以上不愿戴镜或戴镜不能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 30例中 ,老年性白内障 2 4例 ,并发性白内障 5例 ,先天性白内障 1例 ,1只眼行小切口 ,另 1只眼做常规切口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使用小切口 ,术后散光小 ,视力矫正效果好。结论 :此术式安全 ,简单易行 ,术后散光小 ,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为更好的矫正高度近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来本院眼科进行矫正术的高度近视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虹膜组和后房组各28例,虹膜组采用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植入术,后房组采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结果:虹膜组和后房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0.43±0.12)vs(0.99±1.34)、(0.42±0.24)vs(0.84±1.23)(P〈0.05);虹膜组和后房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5±0.32)vs(1.04±0.18)、(0.69±0.11)vs(1.01±0.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眩光敏感度、对比敏感度在各个频率段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术后6个月各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植入术术后6个月的视觉质量均能达到预期效果,虹膜夹型植入术的视觉质量略好于后房型,远期视觉质量两组间是否具有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病因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病因及防治原则。方法:对206只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6—24个月。结果:术后发生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有9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只眼(114%,2/139),先天性白内障4只眼(9.8%,4/41),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11.5%,3/26)。结论:术中减少前房操作时间、术后控制前房炎症,植入的人工晶体位置平整,可以减少瞳孔夹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