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肠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31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造影检查,并采取增强扫描,进行容积重建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 对小肠诊断的敏感度95.65%、特异性87.50%、准确性93.55%。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小肠壁、肠壁等结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检查诊断小肠间质瘤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均P<0.05)。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显示,病灶起源于十二指肠5例,空肠11例,回肠10例。向腔外生长13例,向腔内生长4例,腔内外混合生长9例。8例良性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一,可见清晰边界。18例恶性病变无规则形态,部分可见分叶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符合Dawson标准的PSIL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32例PSIL病例中,单发生于回肠者23例,空肠6例,十二指肠1例,2例同时发生于空、回肠.根据PSIL患者的CT表现,可分为5型:浸润型(12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10例)、息肉肿块型(2例)、肠系膜型(3例)、混合型(5例).MSCT表现为病变肠管的黏膜面多连续、较光整,肠壁不规则增厚,以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为主,肠管仍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和柔软度,病灶轻-中度强化,且各型PSIL病灶增强前后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例PSIL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其对小肠淋巴瘤定位、定性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结论:PSIL的MSCT表现有相对特征性,MSCT小肠造影检查对PSIL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65例胃间质瘤(GST组)与37例小肠间质瘤(SIST组),对比观察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GST组与SIST组肿瘤生长方式及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组中95.76%(158/165...  相似文献   

5.
高伟民  刘静  吴云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1028-1029
目的评价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和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行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多排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小肠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 26例中,腺癌13例,间质瘤7例,腺瘤3例,淋巴瘤2例,神经鞘瘤1例。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发现10例,检出率37.5%;CT检出率100.0%。结论多排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CT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5年2月间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确诊的小肠间质瘤病例20例,所有病例均作了CT增强检查和多平面重建观察,结果:病灶发生于十二指肠6例,回肠10例,空肠4例。其中10例为良性间质瘤,10例为恶性间质瘤,平扫时病灶密度通常较均匀,但也可不均匀,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良性肿瘤直径平均为2.4cm,恶性肿瘤直径平均为7.6cm,以4cm直径为界判定其良、恶性,则符合率可达90%。结论:多层螺旋CT(MSCT)是小肠间质瘤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饮水法充盈肠腔并作增强后双期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质量,根据肿块大小可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和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与口服软导管小肠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的对象包括2007年1—11月间46例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的患者,对该46例患者行CT平扫与增强及口服软导管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的扩张程度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小肠CT与X线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果小肠扩张最佳的21例,扩张良好的22例,扩张欠佳的3例,无扩张0例。MSCTE的敏感度为97.83%,准确率为95.56%;X线小肠造影的敏感度为91.3%,准确率为88.10%。结论口服软导管低张气钡双重造影与口服肠道准备小肠螺旋CT检查能够很好满足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内镜(DBE)在诊断小肠间质瘤中的价值,并比较DBE结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法(MSCTE)。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2例经DBE检查确诊为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和不完全小肠梗阻。62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原发于十二指肠者6例,空肠34例,回肠22例;发生远处转移者4例。58例局限性小肠间质瘤中,极低度危险者1例,低度危险者49例,中度危险者3例,高度危险者5例。62例患者经DBE检查诊断为小肠间质瘤57例,诊断率达91.9%;23例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法(MSCTE)检查,诊断为小肠间质瘤20例,诊断率达87.0%。58例局限性病变患者手术完全切除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有2例患者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DBE和MSCTE对小肠间质瘤均有较高的诊断率,两者结合有助于小肠间质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肠间质瘤的CT资料,复习其CT表现特点。结果 8例患者,病灶位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3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2例、恶性5例、交界性1例。CT表现呈类圆形,可见分叶,其中黏膜下型1例,肌壁间型2例,浆膜下型5例;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增强。结论小肠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SCT小肠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42例怀疑小肠疾病病例进行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小肠CT造影,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40层螺旋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小肠重建,由两位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2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正常27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例.MSCT小肠造影多种成像方法中MPR像和MIP像价值最大,可以完整直观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特征;对于肠腔内的实质性占位,轴位像结合MPR和MIP像观察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MIP、CPR和VRT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系膜血管.结论 MSCT小肠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小肠原发性肿瘤少见,在胃肠道肿瘤中〈5%,占胃肠道恶性肿瘤〈2%。近十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作者对54例小肠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MSCTE)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旨在探讨MSCTE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多模态MR小肠造影检查、CT小肠造影检查,以手术及内镜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模态MR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定性诊断结果,分析在小肠肿瘤定性诊断中多模态MR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及内镜病理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并比较多模态MR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对不同部位小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70例小肠肿瘤中,经手术及内镜病理诊断,确诊50例小肠恶性肿瘤、20例小肠良性肿瘤。根据诊断金标准,在小肠肿瘤定性诊断中,多模态MR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肠肿瘤定性诊断中,多模态MR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及内镜病理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均为高度。多模态MR小肠造影与CT小肠造影对十二指肠、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张空气灌注法MSCT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疑有肠道疾病的患者经肛门行肠道注气CT造影成像、注气前静脉注射654-2 20mg,病人采用左侧卧位,使用人工肛管经肛门插管,缓慢注入气体使结肠和小肠充气扩张,后行多层螺旋CT(MSCT)快速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投影法(SSD)、容积再现(VR)法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57例病例中,小肠充气良好14例,一般36例,较差7例。肠道注气CT成像发现小肠肿瘤13例(间质瘤11例、小肠血管瘤2例)、小肠血管性病变6例、小肠息肉1例,其它25例(结肠癌15例、结肠息肉4例、大网膜转移瘤6例)。结论:低张空气灌注法MSCT小肠造影,操作简捷,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实现小肠的三维成像和小肠的CT内窥镜检查,提高了小肠疾病检测的敏感性,是对目前各种小肠检查方法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的临床资料和小肠钡剂造影及CT表现.28例均行数字化小肠气钡追踪造影,2例行小肠灌肠造影,7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小肠气钡造影表现包括充盈缺损、管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管壁僵硬、龛影、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软组织块影、管壁增厚及肠管受压或狭窄.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与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小肠克罗恩病的CT和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龙  伍兵 《华西医学》2011,(1):133-135
伴随多层螺旋CI,和MRI检查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和MRI在小肠克罗恩病的影像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日益增多,在评价小肠克罗恩病肠壁炎症程度、肠周情况、肠系膜异常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X线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多层螺旋CT和MRI被广泛应用于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6例小肠肿瘤患者每人口服约1000~1500毫升2.5%等渗甘露醇后,肌注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10~15分钟后行螺旋CT三维扫描,分析不同小肠肿瘤的表现,并比较42例传统CT扫描与SCTE的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除2例回肓部充盈欠佳外,余病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腔充盈良好,对肿瘤的显示,衬托满意.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4(34/36),高于传统扫描78.57(33/42)。结论:SCTE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肿瘤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小肠血管畸形是引起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小肠冗长、迂曲、活动度大,缺乏方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将常规腹部CT和小肠造影的优点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减少了肠蠕动和呼吸伪影,使MSCTE更加简便可行,图像更加清晰[1]。MSCTE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检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本文探讨MSCTE和CTA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小肠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在克罗恩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集并经临床证实的克罗恩病9例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查显示节段性肠黏膜增厚,肠壁增厚、分层形呈"靶征",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呈"梳样征"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可清晰的显示小肠克罗恩病的病变范围,肠腔、肠壁改变及肠腔周围改变,增强CT还能区分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小肠肿瘤十二指肠位置无明显差异(P0.05);空肠位置数量低于小肠间质瘤,回肠位置数量高于小肠间质瘤(P0.05);供血动脉发现情况高于小肠淋巴瘤(P0.05);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低于小肠间质瘤(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曾建国  程寿林  周婵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403-1404
小肠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发现率和诊断率都比较低。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技术的应用,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CT检查资料,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